塞国西十七年,王鸿飞在刘齐轩安排下,进入嵇省省立第一中学念书。
开学第一天,眼前的景象便颠覆了他的世界观。
学校的建筑、设施、场地都远超他过去的想象,他从未想过一个学校可以长得如此气派。
真是贫穷限制了人的眼界。
在后续的学习中,王鸿飞一首刻苦努力,成绩优异,他热衷于社会科学,善于与同学辩论,并且常常胜出。
一个合格的社会科学的学生,自然是会关注国家的。
王鸿飞也不例外。
他平时喜欢看新闻,读报纸,了解国计民生。
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同学们都管他叫当代范仲淹。
身为儒生的王鸿飞在这里发生了蜕变。
他先后拜读了柏拉图、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作品,逐步成为一名自由主义分子。
他认为这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两样,即民主与自由,他主张个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他也为此不断努力。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要靠个人奋斗,但也必须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王鸿飞就是这样。
塞国的局势此时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真理党创建于塞国二十二年,其指导思想由外传来,致力于打造一个没有剥削的平等社会。
在当时有很大吸引力。
真理党曾遭到塞国政府的绞杀,但在宇轩领导下,真理党不仅没被绞杀,反倒一天比一天壮大了,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支持。
塞国三十二年,霓国入侵,后来迫于压力,塞国政府与真理党合作,共同抗击霓国入侵。
塞国西十六年,霓国投降。
次年塞国政府再次与真理党开战,战争使塞国经济遭到重大破坏,尚未恢复,再次与真理党开战导致经济雪上加霜,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真理党提出的平权口号吸引了大量民众,战争局势逆转。
王鸿飞在就读省立第一中学后,被自由主义理论吸引,支持塞国政府。
他认为真理党是一群暴徒,是独裁主义,是恐怖的魔鬼。
当时真理党的力量非常强大,己经渗透到了王的学校,并在校内组织了小组。
当时的校内风气还算是自由,两个势力的斗争还未特别深入到学校内部,因此学校的言论自由还有一定保障。
一天,王鸿飞参加了与真理党秘密成员的李璇斋的辩论。
李璇斋是校内著名的乌托邦主义分子,由于意识形态与真理党接近,因此大家都不敢与他接近。
辩论赛的论题是乌托邦是否可以实现。
王: 李同学你好,我认为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空想的东西,他是扼杀人的自由的,一个绝对公平的社会就是一个对个体实行暴政的社会。
李:如果平等是对个体的暴政,那么私有制的社会难道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吗?
他们之所以反对乌托邦,是因为怕没了私有制导致少数人无法享福。
害怕与人民共享一切。
王:好,那么你觉得乌托邦可以实现吗?
李:如果是当初托马斯莫尔先生所说的空想乌托邦,那的确无法实现。
但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类似于乌托邦主义的现实存在的没有剥削的平等社会。
王:但是人性都是自私利己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怎么可能实现没有剥削一律平等呢?
李:这不过是统治阶级的话术罢了。
剥削是因为剥削制度的存在,其核心在于私有制。
只要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实行公有制,就可以消灭剥削,并在发展中逐步消除一切异化的不合理事物,实现平等。
这世上从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人性,人性都是处在一定社会中的。
王: 社会之所以有剥削有穷富难道不是因为每个人能力不同吗?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能力低,很多东西都不会,富人是因为他们强大,难道不是吗?
如果消灭私有制,岂不是剥夺了人家辛辛苦苦的产业,这不也是一种剥削吗?
李: 贫富确实和个人能力有关,但这不也是由于私有制和剥削制度造成的吗?
底层人民生来缺失教育,他们根本没有经济条件去从事一切上层文化活动,他们还在为了生存奔波,他们去哪提升能力呢?
而少数人生来就有底层人一辈子努力也活得不了的条件,你说这公不公平?
他们生来就是不幸的人,而有的人生来就是强人是吗?
差距难道就是因为人与人能力的不同,而不是因为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本身?
王: 拿我举例,我能站在这里,是因为我自己的努力学习呀……李: 你可太高看你自己的作用了。
是,你的努力确实很关键,但是若不是你有殷实的家底支撑,你能在这里吗,你说不定还在哪块地里干活呢,你也不可能有文化和其他东西。
这说中了王鸿飞,是的,他能在这里,确实是因为刘齐轩的帮助,要不然他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在这。
他似乎觉得李璇斋的话很有道理,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反驳。
辩论赛结束后,王鸿飞沉思许久,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
他决定有必要去找李璇斋谈一谈。
他来到了李的宿舍,并与其交谈起来。
王: 你刚才的话我听了,感觉有点道理,但是我还有个疑问,我们该如何去实现这样一个理想社会呢。
李:你是少有的能够来主动问我相关问题的,别人要么不敢,要么是不感兴趣。
要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就要进行革命。
王:革命?
什么革命?
李: 一场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少数剥削阶级的革命。
王: 那该怎么革命呢?
李: 武力推翻剥削政府。
王: 谁是剥削政府?
李: 你觉得呢?
王: 你不会是说……我们的政府吧。
我知道它有很多不好,但是没这么过吧,之前同学们也都是因为一些事抱怨一下。
李: 不,事实就是这么严重,这个剥削政府己经腐朽至极,只有推翻它才能拯救人民。
王: 这可是反叛啊!
你怎么能说这么严重的话。
我们不可以不爱自己的祖国!
李: 国家不过是少数剥削者用来压迫人民的暴力机器罢了,只有消灭它才能消灭剥削压迫。
王:你这样和真理党那群反贼有什么区别?
李: 真理党怎么了?
为什么要对他们横加指责呢?
王: 我还以为你是个对国家有益的人,居然是这样,你的思想太危险了!
李: 你听我说,这个国家己经……王: 别说了,我不听。
我劝你尽快改变这个样子,太危险了!
太极端了不好,不管咋样我们都要遵守规矩,我走了,再见!
此时,王鸿飞还仅仅认为李璇斋是个思想偏激的同学,而不是他正是真理党在嵇省省立第一中学党支部的书记。
塞国西十八年,战争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塞国军队接连失败,导致斗争激化。
校内也加剧了斗争矛盾。
校长崔文龙召开校委会,决定要对校内加强思想管控,严格控制学生的思想自由。
原文如下: 诸位学子师生们,鉴于国家形势所迫,为助我军剿敌之业 ,为保我校育才之安,现决定加强我校纪律监管,凡违背我校纪校规,触犯党纪国法的都要严惩不贷。
特别是对于思想极端分子,一定要严厉查办。
对于李璇斋的种种行为,早己引起了崔文龙的注意,他把李叫到办公室,给予了思想教育,并且以警告威胁。
而王鸿飞则受到校委会重用,因为他的思想与塞国相一致。
一天,思政部主任齐明海将王鸿飞叫到办公室说:“你最近的表现良好,我们都看在眼里。
你也知道,现在我们国家局势不好,校内很混乱,我们决定让你代表校委会,去观察学生中间一些不好的行为,定期向我们报告。”
王鸿飞听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信仰就是自由民主,而现在主任却让他去监控别人!
王鸿飞不知道怎么说,顺势还是接下了任务。
王鸿飞出门后感到不知所措,一方面是任务艰巨,一方面是信仰的冲击。
小说《年轻的革命者》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