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

畅读精品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

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是由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主角:谢宴周玉珠   更新:2024-06-13 22: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是由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畅读精品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精彩片段


听着太后说今日定国公府老夫人来了,他有短暂的沉默,又自然的端起茶杯。帝王早就练就了不会喜形于色,太后作为他的母亲,却察觉到了。

庆和帝不自觉的想起那个女子,他当年风华正茂,有着壮志豪情,要将父皇留下的江山弊端尽数革除。可是即位两年,才发现有太多无奈。

随着而来的便是扩大后宫,他与皇后少年夫妻,自然是不愿意,却无法抵挡前朝的声音。

那人也跟着别的世家贵女进了宫,庆和帝现在想起来,却不记得她进宫时的音容了。

只记得她是一个很温柔很腼腆的女子,因着她不爱说话,也不求宠。他那时还没现在这样可以一言堂,不能独宠皇后,所以便经常去她房中坐坐。

作为皇帝事务繁忙,太多的事牵绊住他,不管去哪里,谁人不有私心,谁人不求宠。来她这边坐坐反倒成了他休息之处。

然后她便成了人家口中的宠妃。

她入宫第三年,他早已习惯了她,习惯她的温柔,习惯她就算在床榻之间也不爱出声,只是他有时生气用力了些她才会低声哀求。他习惯了她,却也不爱她。

入宫第五年,明明喝着汤药,她却怀孕了,可惜没有保住。他看着她面色惨白,身下的血浸透床单,又听着她在屋内痛哭失声。

内侍禀告,是一个五个月大的男婴流下来了。他当时木然片刻,觉得可惜,又觉得不可惜。毕竟他和皇后的长子还小,才七岁,难保她生下了孩子不会有旁的想法,他喜欢她简单些。

喜欢,想到这里,年轻的帝王又沉默了。

入宫第八年,她再次怀孕,这次怀孕,她比以往更加小心,庆和帝能看出她眼底的期待。

他记得那次正是夏末,看完奏折后便去她房中休息,晚间拥她入怀,夏末带着丝丝凉意,极为舒服的天气。

她的身子已然笨重起来,人却还是很温柔,轻轻的说着想他安排几个人保护她,他只说会跟皇后说说,给她安排妥当。

他当时想着,生下来也可以,毕竟长子已经十岁。她却没能逃过难产,生下瘦弱的孩子,最后又和孩子一同没了。

想到这里,庆和弟喉间发哽,他突然不知道如何再提起她。

自己如今和皇后伉俪情深,传为民间佳话,皇长子和皇次子都是皇后所出,另外还有一些公主和年龄小的皇子。

那人容貌只能说是清丽,也比不得来来往往的这些女子。可是……。

庆和帝突然意识到,他不能再想了。

做为一国之君,他不应该拥有这样的情绪。

庆和帝微微侧头,随即跟太后笑着说了声。“母后,国公府那边请周大人过去就请吧!她们那边确实无人教导年轻的一辈。”

“说起来,国公爷也是不错的,只不过为救儿臣没了,实在可惜。”

说完这句,母子两人又沉默了。太后心善,本来今日就多了几分惆怅,庆和帝想起故人,也难免有几分分心。

母子两人聊了两句,庆和帝便借机先回去看奏折了。

太后看着自家儿子的背影,心中突然觉着那背影有些落寞。自己儿子虽贵为天子,在位几十年,可是他可能很多东西也无法顾全,甚至他不敢深想。

她忽然记起先帝说的,拥有天下,便是会失去一些,这是应该的。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问这京城甚至这庆朝哪—家可以做到这样,估计只有侯府了。

谢六爷这—番闹腾,更加确定了玉珠想要嫁给谢宴周的决心。

玉珠回了自己院子后,正想着这两日便要想办法出去找柳夫子。

王嬷嬷在—旁伺候,春儿早被打发出去了,见玉珠在—旁沉默不语,王嬷嬷知道她是因着这几日徐氏的事心中着急。正想安慰她,却见她忽然侧头,眼神带着希冀看着自己。

“娇娇,怎么了,可是还担心?”王嬷嬷有些吃惊的问道。

“嬷嬷,今日姨母所说的你有没有听到,姨母说,无论姨父什么想法,都动不了她。有着侯府的规矩在,她便能坐稳谢府六夫人这个位置。”

王嬷嬷点了点头,嘴角含笑,显然也是替徐氏高兴。

“是啊!奴婢昨日还担心呢!都将六爷砸出血了,眼看着我们昌州也没人了。如果六夫人被休弃,娇娇你的婚事便是更艰难了。”

玉珠见王嬷嬷也同意她的看法,她眼神更加明亮,拉着王嬷嬷坐在榻子另—侧,继续说道。

“嬷嬷,在昌州时,我不止—次听娘亲说过。那些个女子成婚后过得怎么样全依靠男子的品行,品行好的,便也敬重发妻,发妻也能安稳度日。”

“品行差的,发妻饱受搓磨,既苦了—辈子,到最后无法得以善终。”

“娇娇你是不是有旁的想法?”王嬷嬷有些疑惑的说道。

既然到了这—步,玉珠便想再和王嬷嬷通通气,她道。

“嬷嬷,按照今日之事来看,我还是想嫁入国公府,姨母便是最好的例子。即使姨父再不喜,依旧可以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王嬷嬷思量片刻,却不得不说玉珠的想法是对的。如果说前几日她只是三分支持,现在却是十分。

眼见徐氏将六爷额头都砸出血,还—点事都没有。这王嬷嬷可没见过。与其去旁的人家不知要受这样的搓磨,还不如想法子嫁入国公府,—辈子都有了保障。

两人对视—眼,心里也都有了答案。

午间玉珠正准备用午饭,今日因着前两天担惊受怕,王嬷嬷怕玉珠上火,便特意让春儿去拿了清淡—些的菜色。

玉珠现在正是爱吃肉的年龄,眼见着都是些清淡的,她皱了皱眉。

正想说些什么,却见春儿急匆匆的推门进来,说表少爷去老夫人那边了。玉珠这才得知,午间谢琛和朋友去打猎回来,收到风便去了徐氏房中。

此时谢琛在徐氏主屋厅中,他身着深蓝色如意纹圆领长袍,正端坐在下首,面色比以往更冷—些。

竟不知他短短出去两三日,府中竟闹出这样大的话。

听到周嬷嬷将昨日晚间的事叙述了—遍,听到他父亲那字字诛心的话语,他只觉得心中暴怒。

以往见惯身边的人有通房、妾室,他不觉得父亲有外室是—个大问题。

可是如今为了外室竟然这样辱骂自己的发妻,甚至贬低自己的孩子。如若是在旁的人家,这样无疑是坏了发妻和孩子的名声,以后也会更为艰难些。

幸亏姐姐楚玉已经出嫁,想到这里,谢琛心中怒火更盛。他是男子还好,名声坏了便坏了,还是可以靠自己去考取功名。

那自家姐姐怎么办,她—辈子都要搭进去。谢琛毫不怀疑,如若今日楚玉还未出嫁,他爹也会这样做。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由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撰写,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也是一部古代言情、甜宠、宫斗宅斗、全篇都是看点,很多人被里面的主角佚名所吸引,目前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这本书最新章节第191章 霜华居,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目前已写388315字,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古代言情、甜宠、宫斗宅斗、佚名古代言情、甜宠、宫斗宅斗、书荒必入小说推荐!

书友评价

书名和简介让人以为男主是谢宴周,没想到后面又变成了谢琰

特别喜欢作者大大的书,我可以完全 get 作者写作的意图。 作者笔下的女主,都是有美貌,才情普通,对人生没有过高期盼,即使重生也无外挂, 只盼顺利平安度过此生。对于爱情婚姻,得到最好,得不到也可以接受[你细品] 作者笔下的男女,遵从异性之间的原始冲动--往往起于外貌,互相吸引,再谈情感和依恋。 灵与肉,本身关联就十分的微妙,喜欢作者的娓娓道来,细细品味。

看到最后跟原先的简介不一样了,感觉没原先简介里写的好看。

热门章节

第9章 休整

第10章 求助

第11章 国公府来人

第12章 回京

第13章 姨母徐氏

作品试读


她身子微微侧着,并不去看他。像是意识到他的目光,她又微微垂下了头,白嫩的脸上好似有些不安,纤长的睫毛都在微微发颤。

李珣看着她反应,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个小女娘竟然这样腼腆。

他自知长相家世不俗,以往女子不管老少,看到他不管怎样的性子,至少会故意上前搭两句话。想到这,他抬眸看了一眼玉珠,眸中含着他自己都不知道的笑意。

王嬷嬷此时也意识到那位小公子往自己小娘那边去了,她连忙擦了擦手走了过去,见少年手中拿着陶罐,似要准备熬制汤药。

她旋即便想伸手帮忙,深怕少年平日没干过这些粗活,不懂怎么弄,到时候把陶罐摔了。

将陶罐摔了事小,她最怕这金尊玉贵之人因此恼怒她们,她这带着自家小女娘,本就孤苦无依,哪能担得起这样的怒火。

李珣却没注意,他自顾自的拿树枝将陶罐架了起来。

王嬷嬷见状,也没出声阻拦,见李珣弄好,连忙说道。

“公子勿怪,我家女娘前几日受了惊。”

李珣一怔,便知道她说的是什么,其实他刚见到她们时便已经有了隐隐的猜测,没想到还真是。想到这里,他目光多了一丝暖意和包容,轻轻点头说道。

“无事,是我们叨扰了。”

王嬷嬷见这边不需要自己搭手,便继续过去帮忙,这一行十几个人,光是切菜都是大工程量,总要吃饱喝足才有精力,而且她们本就有求于人。

李珣看着火焰,时不时往火堆中添柴火。

时间久了,玉珠便有些好奇的侧头偷偷看他,她真的没见过李珣这番模样。

年少时心动过的人,只要足够优秀,再来一世,还是会让她心动。只是可惜,她们之间差的实在太远。

李珣自小习武,自然能感受到一侧的目光,里面没有探究和痴迷,只有淡淡的平视欣赏,这样的目光他并不觉得厌烦。反倒第一次有那种想逗逗这位小女娘的心思。

他蓦地侧头,与玉珠的视线对个正着。

玉珠不察,一时间竟因为他的目光脸色瞬间便涨得通红。

李珣这才是第一次真真正正的看清玉珠的容颜,小女郎看着应该十岁上下,她的仆妇将她保护的极好。明明是这样的冷的天气还连日逃难,她脸上的肌肤却如牛乳一般。因着正靠着火堆,带着浅浅的粉色。

五官生得明媚,睫毛尤其纤长,眉眼间看着都是让人欢喜的颜色,估摸着近日她身上出的事情让她忧心,所以带着些倦色,更让人看着心软想要保护的感觉。

身上穿的衣服有些脏了,露出的手背和脖颈更衬得如莲藕一般白嫩。

玉珠不敢再看他,只静静的窝在一侧。

第二波饭食又开始煮了,这次有亲卫还去外头不远处的马那里拿了铁锅,一时间,饭菜的香味便开始席卷整座屋子。

刚刚第一波那些个壮汉只简单的煮了米饭,上面随意放了些肉煮熟,加上盐调味,现在用上铁锅,便开始制作炒菜。

这次做的是风干肉,亲卫将食材清洗干净,王嬷嬷将肉切块。一入锅,风干肉特有的干香便被带了出来,闻着便让人口中开始分泌唾液。

接着便加入王嬷嬷刚刚去外头指挥打雪时,在寺庙外头一角发现的野葱,这一小把野葱下去,野葱混合的风干肉特有的干香味直冲鼻头,屋内的人都开始看向那一口铁锅。

玉珠因着刚刚的事有些难为情,却还是没忍住,也看了过去。刚刚风干肉有些炝锅,熏得她眼含泪水,眼中便雾蒙蒙的。

一望过去,便又直直对上了李珣,李珣本是也想看那锅中的菜,只是身体的动作却下意识的想看看眼前小女郎的反应。

两人相对而视,玉珠再次涨红了脸,没忍住略带嗔怒的看了他一眼。

若在前世的国公府中,她定然不敢这样看他的,只是重来一世,过了些洒脱日子,下意识一般胆子便大了些。

而且她心中,李珣自然是不同的。

旁人都没注意到两人,李珣看着她略带薄怒的模样,却只觉着自己心跳莫名加速,暗自责怪自己竟然开始欺负一个小女娘。

一时间暗红也爬上他的耳垂。

他倒也没有旁的想法,毕竟玉珠现在也只是个十岁的小女娘,只是对自己这种不知礼数有些不好意思。

两人只得都微低着头。

直到王嬷嬷将饭食做好,亲卫又连忙亲自给王嬷嬷和玉珠各端了一碗过来,才打破两人之间的尴尬。

不得不说王嬷嬷手艺极好,切得薄薄的肉片,肥肉的部分已经变成晶莹剔透的颜色,炒制后香气浓郁的野葱及干肉的香扑面而来。

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碗中的饭菜油亮亮的冒着热腾腾的香气,格外动人。

很快屋子中便没了声响,都是扑哧扑哧的咀嚼声。众人端着碗,或站或蹲,无不例外的便是都大口大口吃着碗中的饭菜。

王嬷嬷再三谢过,也不客气,端了另一碗便递给玉珠。

“娇娇,你吃。”

李珣侧头看了一眼玉珠,心中想着娇娇这个名字确和她极为贴切,看着便是让人喜爱疼惜的模样。

垂下眼眸,此时他也熬制好汤药,不方便再打扰,便起身端起汤药跟着亲卫走了过去。

李珣一行人用过热饭,又喝了医治风寒的汤药,便准备躺下休息。

昨夜一晚都在雪地里休息,实则根本不敢真的睡过去,只是闭眼休息一阵。

吃饱喝足以后,睡意也来的格外快,十几人靠在一起铺上被褥便开始休息。

李珣看向一侧,知道玉珠她们是女子有些不便,便出去用贴身随带的刀,砍了几条树枝带了进来。

随即便将树枝立起来,又将随身的大氅罩在上面,用来隔开两侧,让对方也有私密的场所。

等到晚间,原本发热的几名亲卫陆续退热,李珣又安排人熬制了汤药,心中思索中今日休息一晚,明日一早便出发。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玉珠低头小口小口的喝着汤,她不爱喝肉汤,也不爱喝那些滋补的汤药,偏爱喝鱼汤,徐氏知晓后便让厨房每日变着法子给她做一些鱼汤补补。

实在是当时昌州大灾怕她受了寒,伤了底子,而且女子本就要多补一补。

奶白色的鱼汤被处理得一点都不腥,只带着鱼肉特有的鲜香。等玉珠喝了一小碗,额角也冒出细密的汗珠,颇有些满足的叹了口气,才开始动筷吃饭。

朝食便是小馄炖,每个小小却又胖呼呼的,在绿瓷碗中尤为让人欢喜。另外还有玉珠平日爱吃的乳糕,徐氏喜欢的豆儿糕。

玉珠在吃食上虽有些可以节制,但还是免不了有些贪嘴,吃了一碗馄饨,又去拿乳糕,最后还喝了一些羊奶。

徐氏笑意盈盈的跟在一旁吃,只觉着跟玉珠一块儿吃饭,自己胃口都好了些。

现在京中时兴瘦美人,有道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京中也差不多,时兴什么,贵女便也只能跟着。

像玉珠这样能畅意吃喝的不多了,不过她想着玉珠也不会嫁高门大户,也就随她心意。

女子在世,还是要开心畅快一些才好。不然一世被困在后院,还要限制吃喝,岂不是仅有的乐趣都少了大半。

到了晚间,谢琛来到徐氏主屋与徐氏一块共进晚餐,原以为还会见到自家表妹,却听到母亲说玉珠身子有些不舒坦,便不过来了。

他有些惊讶,今早看着表妹还好好的,只得担忧的连声询问徐氏。“母亲,妹妹可是哪里不舒坦,要不要请大夫来瞧一瞧。”

徐氏略带责怪的眼神看了自家儿子一眼,明明身量比谢六爷还高一些,肩宽背阔,已经肖似大人模样。却依旧古板,还什么都不懂。

“你妹妹没事,不用担心。”

“母亲,是否请大夫来会好些。”谢琛脸上带着不认可,他担心母亲和表妹是讳疾忌医。

“都说了不用你担心,你表妹只是因为女儿家的事,快些吃饭。”说着徐氏用公筷为他夹了菜放在他碗中。

谢琛听后,还是那派端方古板的模样,耳垂却悄悄红了。

他自然也听懂了母亲的意思,读了十几年圣贤书,男女阴阳他还是懂的。却不知能说什么,只得埋头吃饭。

另一边,玉珠正窝在自己院中,今日午后突然来了月事,不过算着日子,倒也差不多。

她每次这个时候便不想动,下午沐浴过后,便整个人有些懒洋洋的侧躺在榻子上。

王嬷嬷和丫鬟春儿在一旁坐着,就着烛光给她绣起了里衣。两人断断续续的闲聊,女儿家之间凑在一起,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一会儿说现在京中时兴的衣料,一会儿说哪个院的某位嬷嬷添了孙,今日还在各院派发红鸡蛋,看来着实是高兴,竟然这样大手笔。

没一会儿,便有丫鬟掀起帘子进来,手中还提着食盒,正是王嬷嬷找小厨房做的补汤。

看着瓷白的碗中盛满了褐色的汤水,玉珠眼神哀怨地看着王嬷嬷,却也不得不喝,好在汤水甜滋滋的也不算难喝,只是也不算好喝。

喝完又被王嬷嬷勒令赶紧休息,王嬷嬷朴素的认为女子来了月事要早些休息,身子千万不能累着冻着。

女子一生本就艰辛,养在闺阁的女娘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是身子娇弱。以后成婚光是十月怀胎,就需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能量,更别提还要操心家中琐碎和教养孩子。

王嬷嬷心疼玉珠,只盼着她身体养好些,以后这关过得轻松些。

玉珠却还不想睡觉,她想听嬷嬷还有春儿说这些趣事,又不敢说什么,怕王嬷嬷对她絮絮叨叨说上一大堆。

嬷嬷健硕有力,又爱板着脸,看着不好招惹,话却特别多。

她只得微微嘟嘴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在自家嬷嬷面前多了几分孩子气。

王嬷嬷知道她的性子,也不搭理,只转头吩咐春儿将碗碟拿下去,径直过去为她铺好床,就站在床边等着熄蜡烛了。

她朝着玉珠招手,似哄孩子一般说道。

“娇娇快来,早些休息好将养气血。”

不情不愿的躺在床上,王嬷嬷为她掖好被角,随即吹灭蜡烛便走出了门。

玉珠看着头顶的层层叠叠的帐幔,窗外透入皎白的月光散落在帐内,月色照在她的脸上,暗夜中她的肌肤越发莹白。

因着今日睡得早,玉珠翻来覆去的有些睡不着,她细数这这几年回到国公府后的时光,总的来说,对自己的表现她还是很满意的。

上天给她这样可以重来的机会,她也想过得更好一些。但是她也害怕别人发现她的异常,或者有更厉害的人也和她有一样的际遇,到时反倒招惹是非。

所以她总是小心些,不敢透露任何东西,也不敢表现出异常。

随即又想到自己这一世改变了前世逃难的经历。

这一世没有在逃难中受冻,又提前半个月来了国公府。可能是因着这个原因,这一世的月事也来的早了些,自去岁刚过十三岁生辰便来了。

来了月事后,胸前也跟着鼓了起来,胸前瞅着竟是比前世更鼓一些。

上一世每次来月事,她都疼得脸色发白又腰间发冷,大夏天的盖着被子还瑟瑟发抖,后面调养了一段时间,却还是疼。

这一世却没有任何感觉,每次都轻松度过,只是人惫懒了些。

如果这一世身体没有受凉,那应该可以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想到孩童白胖的模样,她又觉得有些欢喜。

她自认为自己可以当好一个娘亲,她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同样的,她也会为自己孩子找一个负责任的爹爹。

想着想着,睡意便开始涌来,临睡前玉珠迷迷糊糊的想着,虽然现在没什么进展。但重来一世她至少让自己和王嬷嬷有了健壮的身体,也不枉此行。


至此,国公府由昌盛走向衰败,即使官家扶持,却抵不住国公府无人在朝堂的尴尬局面。

过了十多年,大表哥二表哥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国公府才又出现在世人眼中。

大表哥谢宴周年纪轻轻便位极人臣,长相更是相貌堂堂。众人都说他博学多才,儒雅知礼。

但和他仅有的几次碰面,玉珠却觉着。他实则倨傲冷冽,如松柏独立世间,坚韧不屈。

不然也不能在国公府没落之际,仅凭他一人便扛起国公府的荣耀,令国公府恢复往昔的繁盛。

而二表哥谢琰,从小被放逐在偏院,只给了一个年岁相当的书童任其自生自灭。虽给了份例,但这国公府的人,哪一个不是八百个心眼子,份例里面好的东西也能名正言顺的换成差的。

这位表哥当时住的院子就在她附近,所以她也略知一二,身为国公府二公子,所住的院落里面的布置便是比她一个打秋风的亲戚还破落些。

府中的人难道看不到吗?大伙儿都门清,只是府中没人为他出头,所以也没人理会这些。

本以为这人在这种条件下,最后也会庸庸碌碌过完此生。

玉珠前世与他见过的次数有很多,毕竟院子离得近,平日她出门给姨母请安,便会碰到他去学堂上课。

谢琰总是穿着一身鸦青色圆领长袍,看着身姿英挺,却总是抿着唇且孤僻不善言辞,有种生人勿近的气场。所以侯府的人即使看不惯他也不敢当面对他说什么。

玉珠当时却觉着这人极为危险,实在是年纪轻轻便让她害怕,威压甚重。

最后她也经常听姨母提起他,考取功名后便脱离国公府,原以为只会一辈子止步于七品。却没想到他默不作声一步步往上爬,最终位极人臣。

成为官家手中一把最锋利的刀,指哪打哪。在险诡的权利风云中,他如鱼得水却也举步维艰。

只是听说他有龙阳之癖,不喜欢女子,所以也一直没成婚。

听着还行,这方面玉珠也不在乎。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嫁给他的话,着实不安全啊!自古以来,官家手中的刀最后也会变成一把顶罪的刀。

所以大表哥谢宴周反倒是第一人选。

想到这里,玉珠精神一振,突然就想好了这一世想活成什么模样。

上辈子她是怯弱的,因为她的怯弱,导致她那一世,心中总是憋屈的。

可她憋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就算她表现出不喜或者不满,也无法改变什么。

男子纳妾并不是过错,对于很多人家来说,男子纳妾反倒是能显示家财颇多。

自己没记错的话,大表哥谢宴周并没有什么龙阳之癖,而且上一世他三十都未成婚。也有人问过他,为何不成婚,他只说无意。

而且大表哥也没有通房妾室之类的。

玉珠想着,二表哥龙阳之癖,大表哥估计是某方面不行。

但她上辈子也是守活寡,这个她真的不介意,又能和姨母在一个宅院,又没有莺莺燕燕,而且大表哥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肯定也会安抚她。

有钱有势无烦恼,这简直是天大的幸事。老天爷,你终于肯对我好了。

翌日醒来,王嬷嬷过来照顾玉珠穿衣,只觉得自己女娘比前面那些时日,看着精神气都不一样。

她只以为玉珠是见了亲人心里有了依靠,心里安定了下来,所以跟着精神气也足了。

王嬷嬷笑眯眯的,她这十年都和玉珠在一起,玉珠心里头开心她也开心。

穿好衣裳,玉珠便跟着徐氏派来传话的周嬷嬷一同去了主院。

谢六爷和徐氏所在的院子是在这国公府西边一角。说是一角,其实占地面积还挺大的,谢六爷和徐氏居其中最大的院子梧桐院,表哥表姐的院子都在主院后面。

自己的院子则在一侧,都离的不远。

走了小半刻钟,便到了姨母的院子。

今日姨父也在,玉珠想着,应当是姨母发了话,不然这个时辰,姨父应当去当值了。

徐氏笑盈盈的起身牵起玉珠,玉珠看着眼前的姨父,长相确实不错,虽年逾四十,但是肤色白皙,还未蓄须,看着便年轻许多。

估摸着吃了朝食就要去当值,身上还穿着六品绿色官服,更显得人清隽又带着成熟。

谢六爷见进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女童,肤色莹白带粉,姿颜姝丽,虽然年岁还小,但却容颜不俗,像极了将绽放的红山茶。

知晓这就是自家夫人的外甥女,难怪这模样与自己夫人有几分相似,

玉珠行了个万福礼,脆生生的道。“姨父好。”

见她落落大方,谢六爷心中也高兴了几分,开口道。

“你便是玉珠吧!这一路走来辛苦了,在国公府就当自家一般,平日刚好也可以多陪陪你姨母,她也正想你。”

说完便准备先行离开,今日自己夫人让他过来,已经耽误了上值时间,又招呼徐氏好生款待,便快步离去。

屋里的众人见六爷离开,眼见着气氛便放松了许多,徐氏连忙招呼玉珠和楚玉去饭厅吃饭。

就这样,玉珠在国公府的日子便安稳下来。

很快便到了前世老夫人召见她的日子,原本玉珠期待着老夫人会召见她,她也能见到李珣。

可是这一世的老夫人,并没有召见她。

徐氏是庶子媳妇,本来跟老夫人就不亲近。平日老夫人更是免了徐氏的请安。等自己独子国公爷救驾去世后,老夫人更是基本闭门不见。

当晚玉珠想了想,老夫人出身将门,估摸着上辈子见她也是因为听说她和嬷嬷两人靠着两条腿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逃难上千里,所以见见她。

这一次没见到李珣,她心中失落却也没有办法。

自家表哥还有大表哥谢宴周和二表哥谢琰现在都在松山书院读书,三个月才回来一次。

上次自己来京时,表哥刚去松山书院没几天。

玉珠算着时间,这次应该是表哥们从松山书院回来,便跟着李家去了西北。


若娘家可以为之出头,那遇到良善的人家还有条活路,至少可以安生过完这辈子。

可遇到不良善的,即使娘家帮忙,也可能人悄无声息的就没了,最后—卷破席裹尸。

她以往作为屠户,在市井中见过无数的女子,可以—辈子过得好的太少了。

确实女子成婚,别的不重要,能过舒坦日子有保障才是最重要的。

她心中酸涩,不知不觉。总感觉前些时日还在襁褓之中的娇娇也要忧心这些了。

复又低头想着玉珠刚刚的话,不得不说,国公府是最佳人选。首先知根知底,国公府的这几位公子都是难得的大好儿郎。

再—个,国公府有规矩压着他们。娇娇只要成婚,就算后面男子对她不喜,也可以像徐氏—样,在国公府过富贵日子。

嫁去旁人家,可没有这样的保障。而她的娇娇,孤苦无依,徐氏再好,也不可能像亲生父母—样为她出头,她更只是—个小小的奴婢。

所以她的娇娇,就需要—个国公府这样的保障。

想明白这茬,王嬷嬷也是豁然开朗,她抬头看着玉珠低声问道。

“娇娇,只是要小心些,不可坏了名声。只要不坏名声,那就有个退路。”

玉珠见王嬷嬷还如往日—般,眼中只有对她的疼爱,她忍不住微垂着头,不敢去再去看她的眼睛,怕自己再次哭泣。

在别人的地方哭,被人看到总是不好的。

她软软的环住王嬷嬷的腰,柔声道。“嬷嬷,我知晓的。”

两人就这样商定完毕,有了王嬷嬷的帮助,玉珠很快就摸清谢琰的日常。

谢琰自前些日子自书院回来,就没见他出过自己院子。

他院子中就他的书童林怀—人伺候他,林怀和他主子—样,每日也甚少出门,毕竟他们也知晓国公府的人不待见他们。

只是偶尔出去采购些笔墨纸砚,或者日常需要的东西。

但他每日到点会去大厨房拿饭食,中间大概要半个时辰。如果玉珠想去找谢琰,那便只能在这个时间内。

同时王嬷嬷打听到,谢琰这边,确实如玉珠所料,他应该没什么银钱。

因着贺氏的态度,加之老夫人也觉得有愧于贺氏,所以睁—只眼闭—只眼。导致谢琰份例内的东西基本都是被奴仆偷偷昧下了。

以往国公爷在世时他们还不敢做什么,等国公爷离世后,日子便艰难起来。

以往他还有个嬷嬷,去为他抢回这些份例。

可自从嬷嬷在他七岁时因病走后,便只是嬷嬷的儿子照顾他,也就是林怀。可是林怀还比他小了两岁,他便没再去要过这些东西了。

国公府那些奴仆衣料倒不敢贪墨,毕竟要穿着见人的,月例也没动,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再说别的真的值钱的份例,确实没有了。

谢琰他需要拿着仅有的月例银子,自己购入笔墨纸砚。还有—些冬日的炭火,夏日驱蚊的药草。甚至生病时,也需要自己购置药材,零零碎碎加起来便是不少。

至于谢琰为什么会住这里,与玉珠的院子只隔了—堵院墙,那便是当初国公夫人贺氏不欢喜,闹着回了娘家,国公爷又强硬的要留在府中。

最后没办法,又不可能真的和离,且国公爷认错态度良好,又是难得的佳婿。

贺氏回府后干脆就给他放在谢六爷院子旁,向府中众人宣告她不喜欢谢琰,也是眼不见为净。


他眼神不自觉看向一侧,那位小女娘和她的仆妇格外安静,小女娘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看着还带着婴儿肥,说话的口音也格外软糯。

他不知道如果他们走了,这个小女娘带着她的仆妇能不能熬过这严寒的冬日。而且看着她们的吃食也没多少,不然那仆妇不会在今日看到那条鱼时那样惊喜。

想到这,他心中又添了几分担忧。

这时,夜已经深了,李珣翻来覆去有些睡不着,思索着明日给她们留些吃食才好

玉珠也在等待时机,白日亲卫们都在,如果说出这种请求反倒不方便,她早已经和嬷嬷通过气,就等着李珣单独一个人时再行动。

等着等着便有了睡意,突然门吱呀一声,一旁的王嬷嬷连忙推了推她,玉珠才看到李珣开门向外走去。

不到片刻,玉珠也小心的起身,开门走了出去。晚间的风更是格外的大,才出了门,她便被吹得直打寒颤。她不自觉的拢了拢身上的衣裳,心中更加笃定不能和嬷嬷这样靠两条腿走去京城,哪怕是李珣帮她们递个信给姨母也行。

她绕着大殿外转了一圈,也没见到李珣,正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便看到李珣踏着积雪而来。

李珣今日在大殿中闷了一日,只是想出来透透风,顺便去看一下一旁屋子里的马匹,他们要回京,马自然是重中之重。

看到站在屋子外面的玉珠,他眼中流露出担心,旋即又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他以为玉珠是她嬷嬷一起出来方便的。

想到这里,他整个脸迅速涨红起来,正想转身就走,先避一下。玉珠的声音却从身后传来。

“公子。”

玉珠有些着急,不明白李珣怎么掉头就走,如果今夜没机会和他说说话,那明日一早他们便动身走了。

她连忙撩开裙摆追了上去,却不小心从台阶上滑倒,直接摔了下来。

纵是李珣想去拉她,可是这积雪深厚,本就不好走,更何况两人之间还隔了一段距离。

也是积雪深厚,玉珠倒也没摔疼,只是现在不止她身上,她头顶脸上脖颈处都是雪。等被李珣拉起抱在怀中,她才反应过来。

看着李珣专注且带着焦急的侧颜,她一瞬间眼眶便红了起来,时隔多年,她想起他的死亡,也想起她们上一世仅有过几次的见面。

她无意识在他面前袒露自己的脆弱与无助,只觉着他是可靠的,他是特别的。

李珣连忙将到抱到一旁,又低头为她拍去身上的雪花,等想拍脸上时,看到她鼻头和眼角都被冻红了,有几丝头发附着积雪还沾在脸颊上,额头和头上乌发也沾着积雪,眼神亮晶晶的看着他,楚楚可怜极了。

李珣是家中独子,又常年在西北,回来后又知晓男女大防,哪里近距离接触过这样让人心软的女娘,他竟因着她的目光开始紧张起来。

“小女娘,你没事吧?”

他目光中带着关切和不可察觉的紧张,玉珠虽然不算很聪明,但也能看出来,这至少是不厌恶她的。

“公子,我没事。”她小声的说着,又难为情的低下了头。两辈子加起来,她都没有求过人,以往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自己受着憋着,这一下子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李珣看她似乎还有些害羞,只觉着她可怜又可爱,见她确实无恙,便伸出手想带她回去大殿。

玉珠知晓他动作的意思,心中焦急,这样机会就错过了,只得抬眸,又看着他。

“我,哥哥,我其实是有事想求你。”

玉珠一急,便将前世对他的称呼喊了出来,是她第一次见到他时,侯夫人开玩笑说让她喊李珣哥哥,她也喊了。可是她跟姨母回了居所后第二日,老夫人便差婆子带话过来,说自己还是需要多学些礼数。

她当时心中倒还好,没有特别难受,自己本就依附于定国公府,自然要按照人家的意愿来。只是“哥哥”两字,却在每个夜晚,喊了无数回。

李珣看着她,听着她喊哥哥身体都感觉酥酥麻麻的,但动作却有些慌张起来,他哪里会哄女孩子,尤其是这样年龄小又娇弱可怜。

他连忙扶住她的双肩,沉声说道。

“你有何事,都可以与我说,我可以做到的,会尽量帮你。”

玉珠听到这话,心中才安定下来,她轻咬唇瓣,想着李珣带了亲卫轻装简行,可能无法再带上她和嬷嬷,最好便是他们脚程快,快些去京城,然后给姨母报信。

她抬眸定定的看着他,眼中带着乞求。

“哥哥,我自然信你,所以我才会独自一人出来找你。我是昌州赵家人士,前些时日灾民进来昌州,将我父母双亲还有家中长辈全都砍杀了,现在我在这边再无亲人,只有自小带我长大的嬷嬷在身边。”

说到这里,她有些难受起来,眼泪便不自觉的滑落。

李珣看着,心中泛起难以的心疼,他抬手想去拂去她脸上的泪水,玉珠却抢先一步将脸上的泪擦掉。面容悲戚,哽咽着继续说道。

“我们这次出现在这里,是因为我与嬷嬷想去京城投奔我姨母。今日听哥哥你同你手下说话的口音,因着我姨母以往派京城那边的嬷嬷来过昌州,我听过她们说话的口音和哥哥你们一模一样,所以我猜着哥哥你们便是京中人士。”

“我想求哥哥帮我递个口信过去,好让我姨母派人来接我们。不然这山高水远天气又这样寒冷,我怕……。”

玉珠没有再说下去,这样的时候,她不想说一些不吉利的话语,她的未尽之言李珣却猜得到。

这片土地尽是白雪皑皑,她们两个女子,如果没有人来帮忙,中途就算没被冻死,也可能遇到别的麻烦。

他低低的“嗯”了一声,似担心只是“嗯”一声听着不那么可靠,又似证一般坚定地说道。“放心,哥哥会替你将口信带到的。”

玉珠听到他保证的话语,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只要李珣愿意带话,那她和嬷嬷在这小心的撑上一两个月也无不可。

她看着他,眼中既有感激和欢喜,也有全身心的信任。她的目光让李珣好似一腔豪情涌上心头,恨不得当场就去西北上阵杀敌疏解心中的畅意。

李珣的视线不自觉的在她脸上停留,定定的瞧了她好半晌,难怪人们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都不需要怎样的美人,眼前这个小女娘便已足矣。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