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优秀文集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

优秀文集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

熏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熏悟”大大的完结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刘备张谦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主角:刘备张谦   更新:2024-05-17 08: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备张谦的现代都市小说《优秀文集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由网络作家“熏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熏悟”大大的完结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刘备张谦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一名野外求生者意外穿进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当一场古代版野外求生吧!他可是三国的死忠粉,什么天下大势他可都知道!要说战乱,刘备必是首选。可要如何才能帮助他呢?潜入曹营便是第一步。反正人都在三国了,那他可就要干些改变历史的大事件了!...

《优秀文集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精彩片段


张谦觉得腹部一阵火辣,幸好曹操就带着大夫,那大夫看了一眼,说道:“没啥大碍,幸好冬日衣服穿的厚实,贴上几贴膏药就好了。”

那大夫从行李箱取出一贴膏药给张谦贴上,那膏药黑乎乎的,张谦也不知道是啥,只是贴上之后觉得冷飕飕的,之后,那大夫又拿出两幅,说道,一天一换,两三天就好了,张谦言谢接过。

见徐母情绪激动,众人只好退出了徐母房间。

回到正堂后,张谦的情绪一直不太好,而这时,石韬走到曹操面前提出了一个请求:徐母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睹物思人,只要给徐母换个环境过段日子就好了,莫不如先送徐母回乡下。

曹操看了张谦一眼,张谦也上前恳求道:“求曹公让庶送母亲回去,待母亲归家之后,庶一定即刻返回。”

曹操斟酌再三,说道:“我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形,只是老夫人误会我太深。这样吧,我让曹彰亲自带人护送老夫人回乡。至于先生,冲儿怕是离不开你。”

张谦知道这已经是曹操的极限,只能含泪点头。

这时,石韬走过来说道:“元直,就让我替你尽这份孝心,送伯母回乡下吧!”

“如此,便多谢广元了!”

曹操离开后,石韬很好奇,张谦是怎么断定信件是假的,并且快速做出之后的安排。

张谦笑而不语,事实上,当从登门的陈桢和后续藏在锦袍中的书信,张谦并没有发现破绽。

尤其是锦袍中的书信,写的很含糊,哪怕他不是徐庶理解起来也完全没问题。

但问题是,刘备有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呢?

张谦认为,在这个没有事先约定暗号,又没有密码本的时候,贸贸然的接触,只会增加自己的危险性。

所以,当他发现锦袍的中密信的时候,张谦就做了两种设想,一种信真是刘备写的,一种信不是刘备写的,然后比较两种情况的后果,那就是无论是不是真的,都不如当假的来处理。

可是,假的处理,要怎么处理呢?

直接交给曹操?这无非就是告诉曹操:我出卖刘备了,我嘴上喊着忠义但我身体很实诚!或者是告诉曹操:小样,别以为我不知道这是你设置的陷阱,这么弱智的计谋,看不起谁呢?

第二种处理办法就是当做无事发生,假装什么也没有。一种结果是真什么也没发现,到最后就不了了之;可如果这事不是曹操安排的,然后张三露馅被曹操抓了,最后曹操觉得徐庶写了回信,只是他没搜到,怎么办?

想到这,张谦后背都湿了,因为上次曹丕就传了他和崔芣的谣言,差点杀人于无形。这次使者即使是假的,也不一定是曹操安排的,要是曹丕干的,目的只是为了除去教导曹冲的他,那该怎么办?所以第二种处理办法也被张谦否决掉了。

那么只剩下第三种方法,将计就计,如果这密信真是别人的圈套,无论是谁安排的,最后都会当着曹操的面揭发,所以张谦得写这封回信,给这件事一个闭环。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信怎么写了。

真给刘备当间谍,给他回一些真知灼见,或者臭骂一顿曹操,这种事肯定不能干,曹操招揽人心是诚,杀起人来可也够狠;

回一些没有营养的话肯定也不行,这些不必写在密信里。搞不好,曹操还以为你信里有什么暗号,这下场更惨,死之前还会被严刑拷打。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靠一个杀字解决的,用恐惧吓不到有骨气的中国人。嗯,这才是作者想表达的。)

“许多人都说父亲不该杀那华佗,老师也这么觉得吗?”曹冲见张谦陷入了沉思,叨唠着脑袋问道。

“曹公深谋远虑,能见人所为见,行常人所未行,许多事情不是你我所能理解的。”人都死了,张谦再说一句“你不能杀”有什么意义呢?

“老师骗人,我看老师脸上明明写着父亲做错了!”曹冲满脸写着狡猾。



此子能读我心意,断不可留!

“冲儿啊,过来点,老师教你一个道理!”张谦和蔼可亲的摆摆手,等到曹冲靠前后,张谦一把抓住曹冲,给他的屁股狠狠来了两下。

“冲儿啊,你要记住,看破不说破,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老师你好好讲道理嘛,动手干嘛?”冲儿一脸委屈。

“我怕你忍不住抖落你的小聪明,你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你父亲一样,希望你聪明伶俐,平平安安的。所以这两下是给你教训,让你知道力留三分,智露一半,你可知晓?”也许是生平收的第一个弟子,所以张谦也忍不住提点他一下,当然,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极限了。

“冲儿知道了!”曹冲拍拍屁股,找了个凳子坐下。

“还有,你刚才上一句说什么?”

“我说,‘冲儿知道了’。”

“我是说上一句。”

曹冲想了想,“我说‘老师应该讲道理,不该动手’。”

“嗯。那我问你,假如你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你希望管理你的官员是文质彬彬的书生,还是手拿刀剑的将军?”

“如果没有危险的话,我肯定更希望是个读书人。”

“你说的没错,因为世人都希望自己面对的人是一个可以讲道理的,而不是随意就把刀架到别人脖子上的。”

“老师的意思是说,那些人劝谏我父亲不杀华佗,并不在于华佗该不该杀,而是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效忠的主公是个随意杀人的……”曹冲说到最后,声音低了下去,而那嘴型,明显是“屠夫”二字。

张谦也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点点头,“世人不管是讲道理的还是不讲道理的,他们都希望自己面对的人是讲道理的。就像你刚才一样,希望可以得到我的言传,而不喜欢被‘身教’。”

张谦说到最后,盯着曹冲刚被打的地方,嘿嘿一笑。

事实上,曹操也希望自己遇到的人都是讲道理的,比如现在面对徐母,曹操就无可奈何,因为徐母就不跟他讲道理,反正就不允许儿子为他建言献策。

“冲儿明白了,冲儿以后长大要做一个讲道理的人。”

“不仅要做一个讲道理的人,还要做一个聪明的人,不然被别人的歪理邪说给骗了,那就不好了。”

“那冲儿就做一个既聪明又讲道理的人。”曹冲吐了吐舌头。

“对,既要聪明,又要讲道理,还得仁爱,孝义,谦恭,守礼……”张谦就差一口气背出二十四字真言了。

“不行不行,老师,这么多要求,冲儿的脑袋要炸了。我们还是快点开始今天的格物吧!”

“好!”

……

“看来我儿很喜欢曹冲这孩子!”

曹冲远去后,徐母走到张谦身边说道。

虽然不在司空府,但是两人依旧以母子相称,以免隔墙有耳。

“此子聪慧知礼,又带三分淘气,确实惹人怜爱!”张谦平静的说道,心里却在想,曹冲称象的课文可是小学就学了,这么一个名人,能近距离的接触,还能捏捏小脸,谁能拒绝的了。

小说《三国风云录:我纵游天下看活史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曹操说罢,对着下人一招手。很快,随行之人就出门将马车上的礼节搬进徐府。

“曹公,这……”张谦看着进进出出的曹府下人。

“元直不必推辞,逢年过节,做学生的送上礼节那是应该的,眼下年关将近,正该送上大礼。”曹操看了眼曹冲,对着张谦说道。

“那在下就愧受了!”张谦拱手表示收下。

“先别忙着谢,还有一事要与先生商量。”曹操伸出手挡着徐庶说道:“今日,荀彧同我说,司空府政务繁忙,所以想请元直担任主簿之职。另外,我会上奏天子封元直为当阳亭侯。”

汉朝沿用了秦朝的二十等军功爵,最高一等便为彻侯(后来又在这之上增加了王爵),汉武帝后,为避讳其名字,改为通侯或列侯。

列侯者,金印紫绶,奉朝请(参加朝会)仅在三公之下。食邑多者可达万户,少者数百,皆为县侯。

西汉之初,侯位只能凭借军功获得(李广难封),所以侯位还是很值钱的。但是后来推恩令一出,诸侯王推恩分封子弟,亦称列侯,再之后又有以外戚和恩泽封侯者。自此,列侯之位开始烂大街了。

东汉之后,为了区分侯爵的含金量,在县侯之下,又有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

亭侯是列侯最次一等。当然,我们可以说,亭侯好歹还是列侯,列侯之下还有十九等呢,事实上,列侯之后的爵位更是混乱不堪,有爵者如过江之鲫,尤其是在汉末宦官卖官卖爵之后。所以三国之后,魏晋时期索性就取消了二十等军功爵,改为后世常见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当阳亭侯!

张谦暗自念叨着这个名字,总感觉有点熟悉。

败当阳,走夏口!张谦想起来了,这是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张昭讽刺诸葛亮说的。

这么说来,当阳应该是在荆州境内。

这曹操果然不安好心,我要是接受了这个爵位,在这个即将南征的节点上,就相当于默认了曹操占据荆州的合理性。

这对刘备来说,可是重大的打击,世人会嘲讽刘备说,你曾经的军师都认为荆州应该属于曹操了,你还不投降?

而且,对于徐庶的名声也不好,相当于一个亭侯就买走了他对旧主的恩义。他虽然不是徐庶,但有些东西可以不在乎,有些东西必须在乎。

张谦刚想开口,荀彧就说话了,“徐先生,这当阳亭侯,食邑达千户,可比普通人的侯位高尊贵多了。”

汉末黄巾之后,生产遭到了破坏,曹操起兵之初,一直处于粮草不济的状态,所以底下人的俸禄也相对不高。比如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他在受封万岁亭侯的时候,食邑也是一千,而剩下的人就更低了,荀彧的侄子荀攸被封为陵树亭侯,食邑为三百户;有着“鬼才”之称的郭嘉受封洧阳亭侯,食邑仅为两百户。

所以什么老板最喜爱最得力之类的话都是假的,工资一对比,重视程度立现。

“曹公,庶虽不才,却也知无功不受禄,百户之邑尚不敢领,何况千户乎?”张谦这么说,便是拒绝了曹操的赏赐。

事实上,曹操只是想让徐庶进司空府办事,至于这亭侯之位,其实他给大多人都加封了,目的只是为了让手下人多一份俸禄而已。

毕竟他现在只是三公之一,不能给手下封太大的官。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