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七郎赵二郎的现代都市小说《我真的只想做宰相全本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山的那边”创作的《我真的只想做宰相》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对视了一刻,最终赵二郎败下阵来,耷拉着脑袋说:“好吧,我在这里排队,大哥你别去太久,纳粮的时候要过来的。”“知道了!”赵大郎拍了拍二弟的肩膀,提溜着三个小的逛街去。益州是西南重镇,在赵家人心里就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只怕都城长安也就这样了!可惜逛归逛,东西却不能乱买,兜里的每一枚铜钱都是算计好用途的。“我们先去杂货铺,......
《我真的只想做宰相全本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赵大郎和赵二郎轮流推车,一路上遇到同村的人,相互打着招呼。
纳税的是有限期的,寻常百姓哪敢抗税,一般都是早交早了账。
路上挑着箩筐、推着板车进城的人不少,边走边说,也热热闹闹的。
七郎呆在箩筐里,听着外面的人议论着今年的收成……秋粮下来了,缺钱的人家除了纳粮税,还会运一些粮食进城卖。
“怎么还没到城里?这箩筐也太挤了。”大毛焦急地说。
“主要是幺叔太肥了。”二毛也扭了扭。
“我这叫白胖可爱。要不你们下地走?”七郎反驳。
大毛和二毛一起摇头,有板车坐才不要走路呢,他们又不傻!
过了一会儿,七郎唏嘘感叹:“我还是第一次进城呢。”
“俺也一样!”
“俺也一样!”
三个娃娃在箩筐里叽叽喳喳的说话,比路边林子的鸟叫声还吵,不知过了多久,总算到了城门。
赵二郎把三个娃娃从箩筐里挖出来。
三个小娃娃仰头看着高高的城墙,嘴巴张成了一个圆。
这幅乡下人进城的样子,让守城门的兵丁都不由得仰了仰头,有了城里人的优越感。
他们华阳县是益州的附郭县,益州城东边都在华阳县治下,所以他们来的也是益州城!
行人进城不用交进城费,推车进城要交两文。
赵大郎从怀里摸出两文钱,不舍地交给兵丁,心里嘀咕着,这都能买两个鸡蛋了,两个鸡蛋能孵两个小鸡,小鸡长大了又能下蛋……
越想这心越痛,脸色越沉重。
几个孩子却没那么多心思,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进城……
“这里人好多啊!房子也高!”
“穿得也好看!”
“男人头上也戴花啊!早知道我们从山上采了花来卖。”
“二毛,山上的野花没人要的。”
…………
大毛和二毛叽叽喳喳地说着,七郎也好奇地东张西望。
他有个秘密,曾在梦中见过很多大城市,那些地方全都光怪陆离,但梦中的世界已是隔世,眼前的益州城才是真真切切的。
七郎才六岁,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外婆家所在的杏花村,原以为就算是益州城也不会繁荣到哪里去。
但进城之后,他发现城里行人如织,穿着也整齐体面,街道两旁店铺的旗帜招展。
“真是一个太平盛世!”七郎心中赞叹。
赵家众人先去华阳县衙的户房排队等交粮税。
他们以为自己来得已经够早了,但没想到附近村庄的人来得更早,前面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七郎想到自己的挣钱计划,对赵大郎和赵二郎说:“大哥二哥在这里排队,我去城里逛逛?”
赵大郎提着他的衣领,“你别乱跑,当心让拐子拐了!二郎,你在这里排队,我带他们去逛逛。”
赵二郎说:“大哥,还是你在这里排队,我带他们去。”
难得进城一趟,兄弟俩都不想在这里干等着。
对视了一刻,最终赵二郎败下阵来,耷拉着脑袋说:“好吧,我在这里排队,大哥你别去太久,纳粮的时候要过来的。”
“知道了!”赵大郎拍了拍二弟的肩膀,提溜着三个小的逛街去。
益州是西南重镇,在赵家人心里就是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只怕都城长安也就这样了!
可惜逛归逛,东西却不能乱买,兜里的每一枚铜钱都是算计好用途的。
“我们先去杂货铺,娘交代了要买秋油、盐和醋。”赵大郎一一念着。
大毛和二毛嚷着:“还要买糖!买糖!”
七郎拉着大哥的手,眼睛滴溜溜的转……杂货铺正是他要去的地方。
赵大郎是来过益州城的,带着幺弟、儿子、侄子绕了两条街,就到了人头涌涌的市集,这里不仅有沿街的铺子,还有各种摆地摊的。
当街有卖水饭、熬肉、旋煎羊白肠、子姜、酸萝卜等熟食的,摊位前摆着一张张小桌子,坐满了食客。
赵家几个闻到香味,一同吞了吞口水。
再往前走,又有卖獾儿、野狐、野猪等生肉的,看着像是山里猎户拿出来卖的;还有鸡鸭兔、羊肉、猪肉……
“爹,买肉。”
“大伯买肉!”
“不行。”赵大郎冷酷拒绝。
“大伯,就买二两熟食。”二毛摇着赵大郎的衣摆。
赵大郎冷哼:“你们怎么就惦记着吃的?看看你们小叔,从来不吵着要吃的。”
七郎木着脸,他是不吵吃的,但他等下挣了钱要买羊肉!
都说贵人喜食羊肉,他还不知道羊肉是什么味的呢!
挤在人潮中走了半晌,终于走到了杂货铺,赵大郎先买了需要的调料,还咬牙称了半斤麦芽糖,给孩子们甜甜嘴儿。
七郎看大哥正忙着,大毛二毛也围着糖转,悄悄走到一个店管事前,从怀里掏出一把青黄色豆子模样的小果实,问:“大哥,你们这里收藤椒吗?”
管事的儿子都比赵七郎大,看到这么个小人儿叫自己大哥,心中好笑,和蔼地说: “你们村有藤椒啊?收倒是收,但这一点点可不行,我们要买至少也是论斤的。”
“收就好。”赵七郎灿烂一笑,“我等一会给你带来,大哥可要给我个好价钱……那你这里收胡椒吗?”
“你消遣我?”管事皱了皱眉,不悦地说:“藤椒我们益州就有出产,你有也不稀奇。胡椒可是西域来的东西,一两胡椒一两金,你小孩子家家听过就算难得了,还问我收不收!”
七郎调皮地伸了伸舌头:“大哥别生气,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不知道这么珍贵呢!”
一两胡椒一两金?他要发财啦~~
家里孩子多,赵老汉和周氏尽可能一碗水端平,但小分歧还是少不了的。
尽管如此,赵老汉没想过分家,几个成家了的儿子也没想过。
因为……本朝授田是“均田制”,按成丁授予“永业田”和“口分田”,这是权利。权利往往伴随着义务,成丁是要服徭役的,而徭役是按户的,一户抽一丁。
服徭役有多可怕?在差役的鞭子监督下干活,遇到严苛的甚至可能丧命。前朝修大运河,服徭役的民夫苦不堪言,时至今日,百姓听到“徭役”都要打个冷颤。
赵家算上赵老汉,现有成丁五人,按五人授田。但只要不分家每年就只需抽一人服徭役,这是占官府便宜了。
分家是不可能分家的,凭生育能力占到官府便宜,能轻易放弃吗?
赵老汉父子谈话间,饭菜已经做好了。
虽然有一盆羊肉,但家里人多也不够吃,嫂子们切了颗大萝卜下去一起煮,香味弥漫了整个院子。
把羊肉端上桌,大嫂张氏笑道:“幺弟可要多吃点,这是他挣回来的肉呢!”
刚才做菜的时候,大毛和二毛已经把卖藤椒的事说了。爹说不能告诉外人,娘又不是外人~~
所以这件不能说的秘密,现在全家都知道了。
羊肉说好是给周氏和七郎吃的,但七郎看到侄子、侄女羡慕的眼神,把碗里的肉分给了他们。
他这么懂事,让哥哥们欣慰又心疼。
赵老汉就七郎的读书的事已经和儿子们达成共识,此时提的就是四郎的婚事,“他娘,媒人那里你催着些,能年前成亲就最好。”
乡下人摆酒,一般都选农闲的时候,刚有了收成,大伙儿又有空。
周氏筷子顿住,叹了口气:“媒人上回说的胡屠户家的小娘子就很好,那小娘子力气大、干活利落,都能帮着家里杀猪的。难得人家看中四郎,主动托媒人来提,偏四郎不愿意!”
赵家男子都长得好,四郎更是兄弟中除七郎外长得最好的,胡家女郎自己看中了他,胡家疼女儿,才让人来提。否则以胡家的家境,是能往镇上嫁的。
赵四郎委屈了,“我就是亲眼看过她杀猪才不愿意的。”
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吓得他直哆嗦,娶这么个媳妇,他怕硬不起来……
“那你说你想娶个什么样的?”周氏问。
“就……漂亮温柔,做菜好吃、会做衣服,要有门手艺能挣钱就更好了。”赵四郎掰着手指数着。
大嫂张氏:“呵呵。”
二嫂、三嫂:“呵呵。”
按四郎这个标准,她们还配不上赵家男人了?
周氏听了这个标准,对赵老汉说:“听听!是我不想抓紧吗?你儿子这要求,我可不敢和媒人提。”
赵老汉语重深长:“四郎啊,你也想想我们家的实际情况。”
“反正我就要娶个漂亮的!农闲了我去做短工自己攒钱,有钱还怕娶不到好的么?”赵四郎很硬气。
“四哥有志气!”赵五郎立刻响应,过两年他也成丁了,很认可四哥的想法。这媳妇嘛,别的都不要紧,最重要是漂亮。
赵六郎若有所思:“是不错,可做短工要做多久才攒到娶媳妇的钱?”
赵四郎眼珠一转,都说城里满地是钱,他那么机灵,还怕捡不到吗?
七郎对娶媳妇的事不太关心,吃肉吃得很开心。
吃完晚饭不久就天黑了,赵家人胡乱洗了脸和手脚就各自回房睡觉。没有特别的事,庄户人家夜里是不点灯的。
周氏搂着七郎,细细问他可有哪里不舒服,神仙有没有什么要求……这天上掉的馅饼,虽然就二百五十文,还是让她有些不安。
“什么要求都没有,我好着呢!”七郎凑到周氏耳边,小声说:“娘,神仙说可以给我更多的藤椒和盐,你帮我悄悄卖了,我读书和四哥娶媳妇都有钱了。”
家人轻易接受了“神仙”的说法,让七郎觉得自己可以再大胆一点。
他虽然年纪小,也知道空间的事不能随便说。
空间里有一大袋干藤椒,今天只卖掉五斤而已。而盐有两种,细盐和粗盐。即使是粗盐,也比他们家做菜的要细腻、均匀、洁白。
本朝不禁私盐,这些盐是可以出手的。
“七郎,你说的是真的?”周氏将信将疑,实在是她求神拜佛那么多年,也没见过活的神仙。
“当然,我这就拿出来给你们。”赵七郎让老爹从床底拖出一个空瓦罐,煞有架势地闭上眼睛,把意识潜入到空间里撕盐的包装袋,撕了一包又一包~~
赵老汉和周氏坐在床上,看七郎板着小脸一动不动,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喘……这真的灵吗?
过了好一会,七郎才睁开眼睛,把手伸到坛子里,月色朦胧,赵老汉和周氏使劲揉了揉眼睛,发现坛子真的被装满了!
伸手捻了一点放进嘴里……咸的!真的是盐!
与此同时,一堆藤椒出现在了床角。
七郎当着他们的面表演了一波“神迹”,赵老汉和周氏彻底信服了,一同跪在地上,对着空的地方说:“谢谢神仙老爷!谢谢神仙老爷!”
七郎忙过去扶他们,“爹,娘,神仙老爷不在了。”
“真不在了?”
“真的。”
赵老汉和周氏这才颤抖着站起,摸了摸盐,又拖出一个竹筐把藤椒装起来,好半晌确认了这些东西不会凭空消失了,拍着大腿:“我们老赵家是要发了啊!”
七郎:……其实还有更值钱的,但胡椒和白糖这些,没有合适的理由,他还是不敢拿出来。即使拿出来,爹娘也不好拿去卖吧?
看来,他以后要开个杂货铺才行。
没错!像刘大郎那样考进府学,他就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了,可以开个杂货铺!
此时此刻,为了做杂货铺小老板的远大理想,赵七郎决定发奋读书!
赵老汉突然说:“又是送藤椒又是送盐的,这神仙老爷不是种地的,而是开杂货铺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