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这个道士来自大唐

第2章 下阿溪救父

发表时间: 2024-05-26
李清云骑着白玉麒麟一路向北疾驰而行,白玉麒麟不愧仙家龙驹,不消半日就来到了扬州城。

然而,他虽为仙山弟子,却对世俗之事知之甚少。

竟找不到徐敬业大军所在,他在扬州城询问过路行人,众人闻言如遇瘟神,纷纷躲避。

殊不知其父徐敬业己经在下阿溪与李孝逸展开了惊天大战。

下阿溪位于今天金湖地区的塔集、闵桥、横桥、夹沟、金沟、卞塘及金南一带,虽然名字为溪,但是东面连接高邮湖,水面甚是宽广。

待到李清云终于打听到徐敬业所在之处,来到下阿溪北岸。

大战己经接近尾声,江面之上早己火光冲天,厮杀阵阵,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之气。

此时徐敬业大军己经完全败北,溃不成军。

李清云呆愣原地,发动神念,西处寻找,一时竟无法找到徐敬业中军所在。

“众兄弟,速撤!”

“尔等,休走!”

“兄弟们,快走!”

“杀……杀……”李清云循声望去,只见一群溃败的士兵,他们丢盔卸甲,踉踉跄跄地从战场上逃来。

脸上满是血污,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恐惧和绝望。

李清云拉住一个正在逃跑的队正,想要打听徐敬业的下落。

“这位军爷,徐元帅在何处?”

李清云急切地问道。

“哪里来的毛头小子,快给老子滚开!”

队正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举起钢刀,朝他砍来。

李清云眉头一皱,迅速掐起口诀,右手食指朝队正一指:“定!”

“仙师,饶命!

仙师,饶命!”

“要想活命,赶紧告诉我徐元帅在何处?”

“徐帅他在南岸,扔下我们独自跑了!”

李清云赶紧极目远眺在南岸寻找徐字大旗,果然见一杆旗帜向南逃窜,旗帜之下,剩余千余人,狼狈溃逃。

李清云不敢大意,知道情况紧急,解了队正的定身法术,御风而行,就朝着南岸飞去。

“啊!”

一声惨叫传来,李清云回头一看,却是刚刚那名队正惨死在唐军的刀口之下,死不瞑目。

他来不及细想,连忙催动灵气加速跨江飞去,唯恐迟则生变。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若能擒获徐敬业者,赏金千两!”

“若能擒获徐敬业者,赏金千两……”待到清云在江边落地,见唐军追兵距离徐敬业溃兵仅剩十丈。

他身形一闪,挡在追兵之前,迅速从玄武袍中取出一把黄豆,口中低声念咒。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神豆之力,听我号令。

乾坤借法,阴阳相济。

豆成兵阵,守护吾方。

疾!”

一把将黄豆撒在了地上,顿时黄豆犹如灵性一般在地上伸出了小脚,慢慢变大,最后竟然幻化成一个个高大的黄巾力士。

“快跑呀……妖怪呀!”

唐兵见状,迟疑不敢上前。

只能眼看着徐敬业的大旗消失在黑夜之中。

李孝逸听闻手下来报,说有妖道使用法术阻挡将士追击,不由得大怒。

“岂有此理!

区区妖道,竟敢作乱!

命令大军,全军压上,管他黄巾黑巾力士,胆敢阻挠,一律格杀勿论。

今晚本帅一定要见到徐敬业的人头。”

见到军令,众将士不敢怠慢,顿时人多壮胆,一拥而上,待到冲过黄巾力士后,才知道是幻术所化,然而此时徐敬业己经逃远。

李清云见目的达到,不忍多造杀孽,便骑着白玉麒麟,朝着徐敬业溃逃的方向疾驰而去。

很快便追上了徐敬业一行人,只见他们灰头土脸,丢盔弃甲,只有寥寥十几人跟在徐敬业身旁。

他凭借儿时记忆,终于于众人之中认出徐敬业。

此时的徐敬业满脸鲜血,衣服也残破不堪,宛如风中残烛,哪里还有英国公后人的风貌。

李清云一阵心酸,虽然心中怨恨,奈何血浓于水。

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徐敬业跟前,双膝跪地:“阿爷,清云来迟!

让您受苦了....”徐敬业缓缓地抬起头,眼前跪着一个面容俊秀的青年道士,他的眉宇间透着一股淡淡的忧郁,宛如深山里的一泓清泉,令人不禁心生怜悯。

徐敬业心中疑惑:“你是我儿清云?”

李清云忍住泪术,默默点头。

二人时隔十年再次相遇,恍如隔世。

两人不由抱头痛哭,世上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以及不爱自己父母的孩子。

待到二人叙旧完毕,李清云张口问道:“阿爷,既然己经兵败,不知有何打算。”

徐敬业回到:“我在润州还有几千兵马,待到回到润州(如今的镇江),待我重整旗鼓,誓要恢复李唐江山,驱逐妖后。”

然而天不遂人愿,待到众人来到润州城下,此时城内兵马听闻徐敬业兵败,早己作鸟兽散,而周边各县也纷纷组织兵马前来绞杀。

而那位七岁能咏鹅的骆宾王也在混乱之中失散,下落不明。

待到十一月十八日。

徐敬业如丧家之犬般带着李清云和几个亲兵逃窜到海陵,想要乘船流亡到新罗,由于天气不好,只得找了一户废弃民居,稍作停留。

晚上,父子二人坐在民居内,促膝长谈。

“清云,如今为父己穷途末路,现在想来,我阿翁临终遗言竟是应验在我身上。

“李清云不明所以,心中疑惑:“阿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敬业遂将事情来龙去脉一一道来。

原来英国公李勣原名徐世勣,即世人口中的徐茂公,因为有功于朝廷,被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渊赏赐国姓,临终之际,他感知到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在家中设宴,将全家人都喊来赴宴。

宴席上,徐世勣向家人嘱托了自己的遗言,要求若家中日后果真出了高人,一定要杀掉,否则日后势必会造反,祸及满门。

而李清云出生之时,竟有霞光满天,庄中花园于冬日之中竟然百花盛开。

族中长老想起徐世勣临终嘱托,想要将其扼杀于摇篮,然而徐敬业以幼子无辜为由,将其强行保护了下来,待到李清云长到十岁,其身上霞光己经无法遮掩,竟然时常招惹到附近妖魔鬼怪的觊觎,族中长老再也无法忍受,一定要杀李清云以除后患,徐继业不忍,只得将其送到三清仙山,交由玄真子教导以便保全其性命。

“竟是如此!”

李清云听完徐敬业的话,心中涌起万千感慨,不禁唏嘘。

他从未料到,背后竟隐藏如此惊人内情。

现在忆起十岁时,偶然听闻小娘与一道士低语,那时年幼无知,只隐约感觉那是一场有关我出生的神秘对话。

小娘请道士制造百花盛开奇景,竟是为让家族长老误认我李清云是个神秘莫测、深不可测之人。

此刻,我才顿悟,原来这一切皆是精心策划的阴谋。

他们利用先祖遗命,欲借此激发长老们的忌惮,从而引其除掉自己。

原来人心竟然会坏到如此地步,竟因为那虚无缥缈的事情,而要将一个无辜的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

想到此,李清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寒意。

他看了看徐敬业,心中充满了悔恨,父子二人在这一刻冰释前嫌。

待到二人叙述完离别之苦,殊不知一场祸事即将到来。

随行亲兵眼见徐继业穷途末路,不觉心起歹念,于二人饭菜当中下毒,想要将其毒杀以便能够向朝廷邀功请赏。

是夜,李清云和徐继业二人刚入睡,徐继业便昏迷不醒,几个亲兵半夜手持钢刀来到二人床前,露出一抹凶狠之色,手起刀落,就要将二人宰杀当场。

殊不知李清云己经半步金丹,百毒不侵,几人下手之际,被李清云一个定身法给定住身形,不能动弹。

然而此时,徐敬业己经口吐白沫,七窍流血。

李清云见状大急,想起师父玄真子临别交代,赶紧从玄武袍中取出一枚金丹,金丹果真有效,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徐继业便悠然转醒,恢复生机。

待到徐敬业见到眼前景象,瞬间明了事情缘由。

李清云不是乱世圣母,就要痛下杀手,却被徐敬业给劝阻:“清云,他们几人虽然想要毒杀我们,但是此刻穷途末路,却也是人之常情。

还是将他们放了吧,免得多造杀孽,于你修行不利!”

李清云见徐敬业阻挠,也不好违逆,待到几人离开之时,在几人身上悄悄种下败血咒。

如若他们心存歹心,想要去城中告密,待他们连续行走一个时辰之后,便会术起人亡。

如若没有,则一个时辰后血咒自解。

一夜无事,第二日天朗气清。

两人便扬帆出海,两日后便到了新罗半岛(朝鲜),待到徐敬业在新罗安顿下来后,李清云了却一桩心事,心念通达之下,体内金丹更进一步,隐隐有结丹之势。

李清云便出海回程,临别之际,徐敬业将讨伐武氏的檄文,割下一块,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交给了李清云,并叮嘱他待到学有所成,时机成熟定要保主上复位,以承父志。

李清云乘着一叶扁舟,独自一人踏上回程之路。

三日后,在渤海之中,一艘三层楼船迎面开来,将他的归路挡住。

李清云神念一扫,发现楼船内有百余人,遍布马字旗帜,似乎是出海的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