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作品阅读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

完整作品阅读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

江东大都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军事历史《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是由作者“江东大都督”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韩烈赵佶,其中内容简介:意外穿到大宋,恰逢女真来袭,国土凋零,哥大展拳脚的时候来了。且看我觅良臣,收大将,一路乘风破浪击退敌军,把大宋打造成世界第一!...

主角:韩烈赵佶   更新:2024-06-10 04: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烈赵佶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作品阅读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由网络作家“江东大都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是由作者“江东大都督”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韩烈赵佶,其中内容简介:意外穿到大宋,恰逢女真来袭,国土凋零,哥大展拳脚的时候来了。且看我觅良臣,收大将,一路乘风破浪击退敌军,把大宋打造成世界第一!...

《完整作品阅读穿越大宋:重现唐汉盛世》精彩片段


奉命前去请刘子翼,张仲熊的张怀,很快就带着二人,策马来到城头。

“韩大人,卑职等奉命前来。”

“可吃过午饭了?”韩烈起身相迎问道。

“刚才已经吃过。”二人连忙点头。

看着满头汗水的二人,韩烈示意二人落座,开口看向刘子翼问道。

“子翼,城中百姓,是否安顿妥当?人口,粮食数据,有没有统计出来?”

“百姓已经全部安顿妥当,以五百人为一营,进行了统计。”

“总计人口六万七千三百二十一口,其中老弱妇孺两万六千五百二十口。”

“青壮男子五万……”

刘子翼没有丝毫迟疑,口齿清晰的回道。

“我们带来的粮食,给百姓分配了一月所需。”

“剩余的一万石粮食,放入县衙府库。”

“我与兄长计算过,这批粮食足够全城军民,食用三月有余。”

“干的不错,辛苦你们了。”

韩烈点头之余,坚定说道:“接下来的时间,城内百姓事务,依旧由你们兄弟全权负责。”

“只要城内不乱,我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定可坚守城池,打败女真鞑子。”

“请大人放心,我与兄长,必当竭尽全力,组织百姓,鼓舞民心,协助大人守城。”

刘子翼不愧是将门子弟,不但有能力,更有胆气。

“子翼,真男儿也!”

韩烈欣慰的赞道。

“仲熊,你兄弟上午助战有功,希望接下来,你们再接再厉。”

接着韩烈转头看向张仲熊,指了指城外敌营方向说道。

“金兵鞑子,又有援兵抵达,预计下午的战斗,会更加激烈。”

“你兄弟二人,先组织一万青壮,登上城头,协同守城。”

“另外,再组织一万青壮,继续拆除城墙四周的房屋。”

“把能用的砖石,房梁尽数搬上城头,充当滚木擂石之用。”

“担架队时刻待命,一旦受伤的士兵,立即抬下城进行包扎救治。”

“药品不够,就用盐水,酒水清洗伤口。”

“告诉担架队的民夫,用热水熬煮布巾,晾晒之后再包扎伤口。”

在韩烈的叮嘱下,张仲熊虽然一头雾水,却还是一字不漏的,把韩烈的话记下来了。

上午一战,战死三百多名士兵,受伤高达九百余人。

战场之上,要不是惨烈的白刃战的话。

其实死亡比例反而不大,受伤的伤员才是最多。

同样受制于救护原因,一旦受伤就会出现巨大的死亡。

这点,韩烈是深有感触的。

“大人,城中盐巴并不多,用盐水洗伤口,是不是过于浪费?”

刘子翼心中疑惑之余,随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就控制盐巴的食用,尽量偏向伤员使用。”

韩烈坚定的说道:“现在我们缺乏药材,盐水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能够有效遏制伤口发炎,不能不用。”

“啊?”韩烈这话一出,刘子翼,张仲熊,包括董山,张怀都是一脸错愕。

完全不明白韩烈话中之意。

“不明白没关系,照我说的办就是。”

韩烈也无法跟这些古人解释,什么叫伤口发炎。

“对了,也可以焚烧一些草木灰,进行止血之用,虽然效果可能一般,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韩烈想了想,又对张仲熊吩咐了一句。

“卑职遵命。”

“那就先这么着,你们忙去,我去视察一下城防。”

韩烈在吩咐完二人之后,起身把二人送下了城楼。

在张伯奋的组织下,很快一万青壮,登上上了城头。

一些有射箭基础的民夫,分发到一些弓箭矢。

没有战斗经验的民夫,一部分人分配到马刀。

一部分在老兵的指导下,负责举着门板,木盾牌,充当盾牌手使用。

下午未时,也就是两点左右。

金兵大营之内,鼓声大作,号角齐鸣。

在骑兵的开路之下,一支支千余人队形的步卒。

抬着临时制造的云梯,在盾牌手的掩护下,朝着东明四城,同时发起了进攻。

“弓骑射击,云梯登城!”

在完颜受速的指挥下,八千金军马步兵马,如潮水般朝着城墙下杀奔而来。

“擂鼓,准备战斗。”

南门城楼上,见到金军发起冲锋,韩烈高举起手中的神臂弓,扬声下令道。

“咚!咚!咚!”

惊天动地的战鼓响起,城头上的守军士兵,以及一万青壮民夫,无不是精神一震。

东门城头上,李孝忠高举长刀,沉声喝道。

“弓弩手射击,盾牌手防御!”

墙垛下的五百弓箭手,虽然衣着不一,但每一个士卒,都是面色严肃,目光犀利。

“放箭!”

城西城头的营指挥使胡天宝,副指挥使王横。

城北城头的营指挥使戚方,副营指挥使傅庆。

这一刻,无不是神情肃穆,朝着城下进攻的金兵鞑子,展开反击。

虽然这批宋军士兵,来自不同的地方。

但是最近一年来,他们无不是饱受金兵鞑子杀戮。

无数的袍泽死在了金人的马刀之下,这其中包括他们的妻儿子女,以及父老乡亲。

为了活命,他们有的人从真定府逃难而来,有的从大名府而来,最近的也是滑州,相州逃难而来。

如今他们已经逃到黄河南岸,可依旧逃不脱女真鞑子的追杀。

他们当中,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存在尽忠报国的心思。

但活下去的念头,却是每一个逃亡的心愿。

就拿傅庆来说,他之前就是滑州团练营的营都虞候。

虽然年纪轻轻,但傅庆却是家人早逝,无依无靠的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赚大钱。

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他唯一能够赚钱的机会,就是在战场上,立功获得封赏。

前日夜里,在鹤丘城内,他和戚方率兵,收拢几千匹战马。

缴获几百万贯钱财。

当时他和戚方二人,就就私吞了三百锭金子。

事后还向韩烈,讨要了一万贯钱财的封赏,以及二十匹战马作为赏赐。


尤其是当韩烈,拿出一百万贯钱,表示用作安民事宜时。

蒋圆更是大吃一惊,他是真没有想到,韩烈出手如此阔绰。

正所谓有钱好办事,收了韩烈的钱。

蒋圆手下的沂水和氶县知县,加上沂州附郭临沂知县,分取三十万贯钱,并各领走三四万百姓安置。

百姓安顿下去之后,韩烈手中仍然掌控着八千青壮人马。

蒋圆见韩烈手中有钱,能够自给自足,也是乐于韩烈率部驻扎在城中。

一转眼,韩烈来到沂州已经旬日。

这天,蒋圆突然邀请韩烈,来到州衙小叙。

三杯酒下肚,双鬓斑白,老态龙钟的蒋圆,感慨的说道。

“昔日老朽与张知州(张叔夜),围剿梁山宋江,张知州调兵遣将,指挥若定,不想如今却是天人永隔。”

“说起来张知州,比老朽还小九岁,前番他率军入京勤王,老朽有心杀贼,却年迈体衰,只得驻足不前。”

“眼睁睁看着汴京陷落,二圣孟晨,老朽愧对太上皇恩泽啊。”

说到这里的蒋圆,也是老泪纵横,显然这番话都是肺腑之言。

“蒋大人一片忠心,陛下定然会知道,还请蒋大人莫要悲伤过度,保重身体才是。”

韩烈也不知道这蒋圆这话是何意,只得顺着他的话语宽慰。

“仲明年纪轻轻,却是胆色过人,更有仁爱之心,老朽苟活七十年,却是望尘莫及。”

蒋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之余,眼中突然迸发着一道精光。

“仲明可知道,后汉陶恭祖,让徐州之故事?”

蒋圆说罢,目光炯炯看着韩烈。

“张大人莫非说的是陶谦三让徐州,与刘玄德之事?”

韩烈本能的点点头。

“哦,三让徐州吗?”蒋圆一愣,随之拂须而笑。

“那你可知道,陶谦让徐州之敌,就是发生琅琊郡,也就是今日沂州城吗?”

“是吗?张大人不说,下官还真是委实不知道呢。”

韩烈听到这里,心中已然知道,蒋圆邀请赴宴之意。

但身为一个重生者,配合演戏的水平,他还是有的。

虽然他心中也想,掌握沂州大权。

但是蒋圆为人仁厚,素有民望,愿意收留自己,这本就是情分。

韩烈自然不愿夺他掌握的城池。

“仲明不必自谦,今日我邀你赴约,就是希望你能够接替老朽,暂代沂州知州一职。”

“如今汴京陷落,二圣北狩,新帝不明,老朽年迈,若是弃官而走,沂州三十万百姓,必将人心惶惶。”

“故而老朽希望仲明,莫要推辞,接下知州重担,护我沂州百姓周全。”

“若我大宋有圣明天子继位,吾自当奏请官家,推荐仲明。”

“倘若暂无天子继位,还望仲明承担重担,保境安民,护卫沂州百姓。”

蒋圆说罢,双手作揖,躬身向韩烈一拜。

显然他这一番说辞,皆是出自肺腑之言。

韩烈虽然很想学学刘备,来个三让徐州。

但看着蒋圆恳求的目光,韩烈感动之余,连忙拱手回道。

“承蒙张大人看重,我韩烈当指天起誓,有生之年,誓死守护沂州百姓,绝不后撤一步。”

“好,好啊,我果然没有看错仲明。”

如释重负的蒋圆,满脸的皱纹,不由笑开了花。

这两年来,他是真的如履薄冰,生怕沂州的安危,在他手中丢掉。

由于赵构刚刚在应天府继位,蒋圆还不知道,赵构继位的事情。

倒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押往北方的消息,如今早已经是天下尽知。

如今河北,山东各地,文武百官,无不是谈金色变。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