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书目什么大清,这是日不落大明

畅销书目什么大清,这是日不落大明

何意啥思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朱元璋朱桂是小说推荐《什么大清,这是日不落大明》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何意啥思”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来到了大明,他就绑好了系统。从此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大明走上世界第一。种花家历史由此改写,此后的大明乃世界之巅。铁轨经过的,都是大明的领土;轮船经过的,都是大明的海域。看的朱元璋直呼,这皇帝之位让给你了!...

主角:朱元璋朱桂   更新:2024-06-21 06:0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桂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目什么大清,这是日不落大明》,由网络作家“何意啥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元璋朱桂是小说推荐《什么大清,这是日不落大明》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何意啥思”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来到了大明,他就绑好了系统。从此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大明走上世界第一。种花家历史由此改写,此后的大明乃世界之巅。铁轨经过的,都是大明的领土;轮船经过的,都是大明的海域。看的朱元璋直呼,这皇帝之位让给你了!...

《畅销书目什么大清,这是日不落大明》精彩片段


朱标悄悄靠近店小二,压低声音问:

“老弟,这些鲜嫩嫩的菜是哪里的宝贝啊?”

店小二斜着眼睛瞄了朱标一下,嘟囔着说:

“有福就享嘛,问这问那的多麻烦啊?”

朱标脸上的笑变得僵硬,有点尴尬。

“放肆!”

旁边的锦衣卫老大作势要出手,却被朱标轻轻拦下。

这时,朱标给店小二丢了一块碎银。

一切尽在不言中。

银子一闪,店小二的脸色立刻由阴转晴,笑得跟花儿一样:

“不敢瞒大爷,这些都是咱代王的现代化温室大棚里现摘的。”

现代化温室大棚?

小十三捣鼓的那个东西?

朱标的眼睛猛地一缩。

这又是一出新鲜戏!

“这棚里的菜,和我们平时见的菜地有啥两样?”

对未知总是满心好奇,朱标耐心追问。

“哎呀,那差别可大了去了。”

“一般的菜地,看老天爷脸色吃饭,冬天基本没啥收获。”

“可在代王那大棚里,冬天也能长出绿油油的菜,就像你现在盘里的这些,新鲜得很。”

得了甜头,店小二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朱标听了这话,满脸的不敢相信。

大冬天还能种菜?

这听着跟神话似的!

再说,就算能种,这菜价恐怕也不是一般人家掏得起的吧?

“普通人家冬天也能吃得起这种菜?”

心挂民众,朱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百姓的餐桌。

“吃得起,吃得起。”

“虽说冬天种的,量不多价格高点,但偶尔尝个鲜,老百姓还是没问题的,我昨儿晚上就尝过了。”

店小二边说边舔舔嘴唇,一脸回味。

听完店小二这番话,

朱标和锦衣卫头头交换了个眼神,满是疑惑。

这到底是咋回事?

真有冬日能种菜的现代化温室大棚?

“行了,你先下去吧。”

朱标一手扶额,一手挥了挥,让店小二退下,心里依旧震撼不已。

“好嘞,大爷有事您说话。”

店小二笑笑,退出房间,几句话的功夫就赚了笔外快,心里那个美。

屋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殿下,您信那店小二的话吗?”

锦衣卫头头打破了沉默。

朱标没马上回答。

他也拿不准。

朱标虽然不清楚真相,

但他敢肯定的是,

如果蒸汽机和现代化温室大棚都是真的,这对大明来说绝对是个大喜事!

只是朱标还不能确定客栈老板和店小二的话,是真是假。

毕竟朱桂在去封地前,并不出色,

在皇子中都排不上名次。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平常常的人,

到封地才几个月的工夫,

居然弄出了这么多对国家对百姓都有益的好东西!

这让朱标有点难以置信。

他甚至觉得,自己好像不太认识这位小十三了。

“信不信,现在不重要。”

“在大同府多待几天,自然会明白。”

沉默了一会,朱标开口说。

朱标打算在大同府亲自调查一番,然后再下结论。

锦衣卫头头点点头,没再多说。

两人低头继续吃饭。

这一吃,就停不下来。

哎呀,真香!

吃完,俩人还意犹未尽!

这顿饭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美食盛宴。

好像这些菜里藏着什么独门秘方!

“难道这秘方也是小十三的杰作?”

朱标心里暗暗猜测。

原本想饭后小睡一会的朱标,

现在心里却全是疑问。

他决定不睡了,出去走走。

走出温暖的客栈,冷风吹来,朱标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这天气……真冷啊!”

看着周围一片雪白,朱标有点想打退堂鼓。

里外简直是两个世界!

里面暖和得像春天,外面却冷风刺骨!

但想到自己的任务,朱标咬紧牙关,毅然选择坚持。

朱标带着一队锦衣卫,悠闲地逛了几家附近的铺子。

就在这时,朱标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这些店铺无一例外,都享受着如同春日般的暖气供应!

正如客栈老板所说,周边几百家的取暖需求,全靠那台巨大的铁家伙搞定!

“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神物竟出自小十三之手!”

走出铺门,朱标远远望着那钢铁巨兽,心中感慨万千。

此刻,他恍然大悟,进城时街上为啥空荡荡的问题迎刃而解。

这情形,哪还需要多余解释!

现在家家户户暖洋洋的,谁吃饱了还愿意往外跑?可朱标偏偏就是那个吃饱了闲不住的主儿,一拍脑门,决定出去溜达溜达。

他晃悠到一家杂货铺前,和老板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这时,外面突然响起锣声,好不热闹。

哐哐哐!哐哐哐哐哐!

朱标顺着声音看去,呵,原来是几个捕快,敲锣打鼓,威风凛凛,正从远处走来。

隐隐约约还能听见他们在喊:

“乡亲们注意啦!瞧一瞧,听一听!”

“今天咱们知县大人要升堂审案啦!”

“大同府的父老乡亲,有冤的申冤,有苦的诉苦,直接去县衙,敲鼓申冤去!”

“知县大老爷,那是公正无私,保证您的冤屈得雪,公道自在人间!”

……

朱标和旁边几个路过的锦衣卫听了这话,互相看了看,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这大同知县,究竟演的是哪一出?

那喊声像是县令反过来求百姓帮忙的样子!

“掌柜的,我想打听点事。”

朱标心里疑惑重重,于是看向杂货店老板。

“客官尽管问,我知道的绝不藏私。”杂货铺老板拍着胸脯保证。

之前,朱标为了获取有用信息,已经小小破费了一番,换来了老板十二分的热情。

朱标微微点头,开口说:

“我记得大同知县叫曹炳麟,对吧?那县丞。”

“看他手下捕快这么一通吆喝,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我就奇怪了,这县丞是偶尔这么干,还是常派手下鼓励百姓申诉呢?”

话刚落,朱标忽然觉得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暗自思量,这事总不会又跟朱桂有什么瓜葛吧?

进城以来,客栈老板夸的是朱桂发明的蒸汽机,小二聊的又是他设计的农业大棚,件件桩桩,好像朱桂无处不在。


朱标对此已经近乎没了感觉!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勤勉爱民的曹炳麟知县,还真让他眼前一亮,心里泛起一点惊喜的波澜。

也许,能从曹炳麟这里找到个突破口,打听一些关于朱桂的消息呢。

“曹大人以前确实是个清廉的官员,但说他变得这么热衷亲近百姓,那倒不至于。”

杂货店老板嗤笑了一声,言语间满是不以为然。

“哦?这么说,这里面还有别的门道?”

朱标的好奇心更重了。

杂货店老板见差役走远了,这才压低声音接着说:

“门道嘛,自然是有的。”

“您是问曹大人是一时兴起这样做,还是经常这样?”

“这么跟您讲吧,曹大人以前从不派人这样喊。可自从十三王爷到大同府以来,曹大人这个吆喝的习惯就算是养成了!”

这——?!

朱标一时愣住了,完全摸不着头脑。

怎么又和小十三扯上关系了?

“还请掌柜细说详情。”

朱标强压下心中的震撼,不动声色地又递过去一两银子。

“好,原原本本告诉你。”

杂货店老板嘿嘿笑了两声,接过银子,神情一正,认真地说:

“十三王爷到了大同府,真是心系民间疾苦。”

“王爷常常亲自走街串巷,询问百姓的困难,替受苦的百姓主持公道。”

“那阵子,十三王爷到哪里,哪里就仿佛有了临时的县衙。”

“时间久了,大家有冤屈都直接找王爷,不去正式的县衙了。”

“曹大人作为知县,总得审理案件,做出些成绩,免得上级责怪,所以就派差役到处吆喝,吸引人来县衙告状。”

听完杂货店老板的解释,朱标和随行的锦衣卫都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

原来这里面还有这般的曲折?

真是开了眼界啊!

他们明白了曹炳麟为何会这样做。

毕竟,如果百姓都去找十三王爷投诉,曹炳麟作为地方官就显得多余,恐怕离丢官不远了!

因此,曹炳麟才想出了这个办法,利用差役的嘴把百姓叫到县衙诉苦,权当是给自己挣点政绩。

“又是因为小十三……”

朱标从惊讶中回过神,脸上只剩下苦笑。

他原以为,曹炳麟这事总算和朱桂没关系了。

可万万没想到,曹炳麟之所以这样做,竟是因为受到了朱桂行动的刺激!

发明蒸汽机,设计农业温室,为百姓请命,硬生生把知县逼得求百姓来打官司……

朱标进城还没几个小时,耳朵里就被朱桂的各种善行好事装得满满的!

“小十三,你还有多少让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朱标目光投向门外,凝视着代王府的方向,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有了一丝放松。

这次出行本是为了调查朱桂是否有违法乱纪的行为,

现在,听了这么多民间传颂朱桂的佳话,

朱标深深感到,“违法乱纪”这四个字和朱桂彻底无缘了!

如果要朱标来评价,他愿意给朱桂四个字:

高尚的品格,坚毅的操守!

正当朱标心情舒畅,打算回客栈休息的时候,

门外,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在代王府侍卫的看守下,经过杂货店前。

一瞬间,

朱标刚刚放松的心情再次紧张起来,眉头拧成了结。

这又是哪一出戏?

难道朱桂在强迫百姓做苦力?

作为大明朝的太子,朱标怎能坐视不管!

“各位,这是要干什么?”

朱标从杂货店里走出来,直接挡在了代王府侍卫的路中间,一脸严肃地质问众人。

锦衣卫们紧跟其后,围在朱标周围,警惕地盯着对面的侍卫,生怕这些被戳了脊梁骨的侍卫狗急跳墙,对朱标不利!

在他们心中,只有唯一的信念:无论发生什么,保护太子的安全最重要!

“挡路是什么意思?集体犯迷糊了吗?快让开!”

出乎意料,代王府的侍卫非但没有动手,反而用一种看热闹的眼神打量着朱标和锦衣卫们。

朱标和锦衣卫首领的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几下。

受点嘲讽倒不算什么,

但那种轻蔑的眼神实在太扎眼。

“我想了解一下,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朱标指着那些衣衫破烂的民众,向代王府侍卫首领询问,同时又故技重施,悄悄塞给他一块碎银。

啪嗒!

朱标的手被轻轻一碰,银子掉在地上。

“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我可是代王的亲兵,会在乎你这点小钱?”

代王府侍卫的讽刺让朱标脸色微微一变。

不收钱?

难道是嫌少了?

朱标使了个眼色。

锦衣卫首领再次呈上一块更大的银锭。

啪嗒!

依旧无情地被打落。

“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收了你们的钱,我就得被赶出代王府,我可不想走!”

随后,侍卫显得有点不耐烦:“有什么疑问赶紧问,别磨蹭了。”

听到对方愿意合作,朱标稍稍安心,但平日里屡试不爽的金钱策略在代王府侍卫身上失灵,让他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小十三是怎么办到的,让这些侍卫如此忠心耿耿?

“站着干嘛?不问就让开。”

见朱标发愣,代王府侍卫微皱眉头。

“问,问,立刻问。”

朱标连忙接口,指着那群人,逐一提问:

“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带他们?又要带他们去哪里?”

一连串问题扔出去,四周一片愕然。

“问题还挺多啊。”

代王府侍卫不乏讽刺意味。

“劳烦了。”

朱标拱手赔笑,略一思索,侍卫便一五一十地回答:

“首先,他们是逃难回来的蒙古流民。”

蒙古来的流民?

朱标十分惊讶。

原以为是朱桂抓的百姓,没想到是北方的逃亡者!

“至于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我一起回答。”

“纠正一下,我们这不是押解,是护送!”

“因为他们没有户籍,官府管不了,也帮不了,只有代王同情他们,雇用了他们。”

“虽然没有工钱,但代王提供食宿,待遇和普通百姓一样,住的地方还整天供暖。”

“他们的工作,就是帮忙修建王府。”

听到这里,朱标除了惊讶,更多的是感叹!

小十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仁慈了?

不但收留流民,还包吃包住!

随即朱标恍然大悟:

朱桂这是以工代赈啊!

在寒冬中盖房子谈何容易?

朱桂显然是找个理由让流民有活干,同时解决了他们的温饱问题。

不至于让这些人在这寒冷中受冻挨饿,真是个妙计!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