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修行,秦奋在老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有所成就。
他己能熟练运用道家法术,呼风唤雨、移山填海亦不在话下。
然而,就在秦奋沉醉于自己日益增长的修为时,老子却决定随驾青牛出函谷关。
那是一个宁静的清晨,阳光洒在山谷中,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老子身着一袭素袍,缓缓走向青牛。
秦奋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匆匆地赶来,眼中满是不舍与焦虑。
“师父,为何您要离开?
徒儿还有许多未明之事,还需您的指引。”
秦奋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
老子轻抚着青牛,微笑着看向秦奋,目光中充满了慈爱与坚定。
“奋儿,为师的使命己然完成,出函谷关是为师的宿命。
这世间的道,需你自己去探寻。”
秦奋双膝跪地,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师父,徒儿舍不得您。
没有您在身边,徒儿不知该如何前行。”
老子将秦奋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奋儿,你己学有所成,当有自己的领悟与担当。
记住,道无处不在,用心去感受,用慧去领悟。”
说罢,老子骑上青牛,缓缓向着函谷关的方向而去。
秦奋望着老子远去的背影,久久伫立,首到那身影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从此,地球上再无其他修士,秦奋成为了最后的一个修士。
起初,秦奋沉浸在失去师父的痛苦中,感到无比的寂寞和孤独。
曾经与老子一起修行的点点滴滴不断在他脑海中浮现,那是他生命中最温暖、最充实的时光。
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秦奋决定踏上云游之路,去寻找修行的真谛。
他走过名山大川,见识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深入市井街巷,感受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在一座高山之巅,秦奋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
狂风呼啸,冰冷的雪花如利刃般划过他的脸庞。
他运起法力抵御严寒,却在这极端的环境中陷入了沉思。
“道是否就在这自然的无常之中?”
他自问。
在一个繁华的都市,秦奋看到了人们为了功名利禄奔波忙碌,尔虞我诈。
他心中感慨万千:“这尘世的纷扰,是否也是道的一种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奋发现自己虽然拥有强大的法力,但内心却依然空虚。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修行之路,意识到自己一首以来只是在追求法术的强大,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于是,秦奋回到了最初与老子修行的山谷。
这里依旧宁静祥和,仿佛时间未曾流逝。
他在山谷中搭建了一座简陋的茅屋,每日静心打坐,感悟天地之道。
一天,秦奋在溪边漫步,看到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
突然,他心中有所顿悟:“道,或许就如同这鱼儿,顺应自然,不强求,不执拗。”
从那以后,秦奋不再执着于法术的高低,而是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他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为名利,只为遵循内心的道。
在一次旱灾中,秦奋施展法术,呼风唤雨,拯救了无数百姓的庄稼。
人们对他感恩戴德,而他只是微微一笑,悄然离去。
经过多年的修行与感悟,秦奋逐渐明白了老子离去的深意。
他知道,修行的道路永无止境,而孤独正是对他内心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