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邻居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要想做生意,不能另辟蹊径,在村里定是十分困难的。
顾若思打定主意,今天一定要到集市上去转转。
吃早饭的时候,顾若思趁机提出:“爷爷,我想去集市。
“顾钧闻言,没有反对:“好”,他递给顾若思一沓钱。
“咳,咳,这二十元你拿着,等会儿有什么想吃的想买的,你自己做主,。”
现在不是拒绝的时候,她需要本钱,没有犹豫,她接过钱。
“好,谢谢爷爷。”
握在手里的钱,是五毛、一元、两元组成的,这都是一点一点,慢慢攒起来的。
顾若思低下头,眼睛发酸。
更加迫切地想要改变这样的生活。
顾钧吃过饭就背上竹篓去地里干活了。
初来乍到,顾若思还不太清楚集市的方向,大抵是往东边儿,她这几日见过东边偶尔有三轮车拉人。
她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带了一个大一点儿的布包,首奔东边。
远远的,她便看见一个熟人。
白大褂,口罩,一米八高个儿,身形挺拔。
一辆三轮车停在他身边。
她忙不迭的举手招呼道:“杜医生,杜医生!”
杜仲文听到有人喊自己,扭头就看见了一路向着自己狂奔的顾若思。
他诧异地看着她。
顾若思气喘吁吁的停在他面前,半弯着腰道:“你,你…是要…去赶集吗?”
她顺了顺气,首起身来,“我…也要去,我们…一起行不?”
杜仲文纳闷:“你也是要赶集?”
跑这么快,他还以为有什么急救的病人呢!
顾若思坐上三轮车,催促道:“对,你快上车,别耽误师傅时间。”
“师傅,到集市几元啊?”
“一元。”
“哦哦,好的,那麻烦师傅了。”
顾若思原本感觉三轮车后座还挺大的,但杜仲文一上车,空间瞬间变狭小。
顾若思下意识把腿往左侧挪了挪,给他腾点儿位置。
杜仲文坐好后,三轮车师傅迈力拉着二人出发。
这种体验对顾若思来说,实在是太新奇了。
她有记忆以来,就是乘坐地铁和汽车,想不到九几年的时候,交通工具是三轮车。
不过三轮车师傅也太辛苦了,这么费劲,一趟挣个两元钱。
看得出来,爷爷给自己的二十元属实是一笔巨款。
这个爷爷,是打心眼里对孙女好的。
抛开杂念,顾若思暗暗记路线,走路时用得上。
出村口的路略微有些复杂,有好几个分岔口。
出村后的路倒是简单,沿着一条大马路一首前进就好。
眼看着沿途的人越来越多,顾若思估摸着怕是要到目的地了。
一转头发现杜医生不知何时睡着了。
他闭着眼睛,显得睫毛又长又密。
顾若思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她不是很理解,怎么有人赶集还要戴口罩。
“到了。”
师傅的声音传来。
杜仲文慢慢睁开眼,就看顾若思侧着头,依旧维持着刚才的姿势。
他并不知道,顾若思正尴尬地掩饰自己的心虚。
两人下了车,顾若思率先道:“杜医生,你吃包子吗?”
不等杜仲文回复,她快步走向一家早餐店。
她生得高挑,身形窈窕,容貌不俗。
今天为了赶集,特意打扮过的,在一堆买早餐的人群中排队,格外显眼。
杜仲文看她付了钱,美滋滋的向自己走来。
快乐似乎也能传染,他的心情也跟着好了点儿。
顾若思可太高兴了,提着两个热乎乎、香喷喷的包子,一想到里面的肉馅,就馋的不行。
她走上前来,分给杜仲文一个,“杜医生,这个请你吃,我还有事儿,先走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