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畅读精品重生后,内卷狂人靠宅斗成了万人迷

畅读精品重生后,内卷狂人靠宅斗成了万人迷

四弯月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重生后,内卷狂人靠宅斗成了万人迷》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四弯月”大大创作,沈薇张月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1】她,现代女强人,内卷狂人。一朝穿越,变成了为给重病母亲治病而卖身的可怜虫小丫鬟。现代,她一身傲骨,公司斗能干上市。穿越后,看到身份,这不能够!这不是她的美强风格,她决定换个活法。人人觉得,她给王爷当丫鬟都属高攀,可她偏偏赢得了清冷王爷的盛宠。宠妾到主母,似登天梯,也似鸿沟天堑,可她硬是闯了过去,成了侯府堂堂正正的当家宠妃。...

主角:沈薇张月   更新:2024-09-12 09: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薇张月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重生后,内卷狂人靠宅斗成了万人迷》,由网络作家“四弯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重生后,内卷狂人靠宅斗成了万人迷》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四弯月”大大创作,沈薇张月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1】她,现代女强人,内卷狂人。一朝穿越,变成了为给重病母亲治病而卖身的可怜虫小丫鬟。现代,她一身傲骨,公司斗能干上市。穿越后,看到身份,这不能够!这不是她的美强风格,她决定换个活法。人人觉得,她给王爷当丫鬟都属高攀,可她偏偏赢得了清冷王爷的盛宠。宠妾到主母,似登天梯,也似鸿沟天堑,可她硬是闯了过去,成了侯府堂堂正正的当家宠妃。...

《畅读精品重生后,内卷狂人靠宅斗成了万人迷》精彩片段


嬉闹到深夜,沈薇和张月沐浴完毕,这才双双就寝。当然,半夜沈薇也没有忘记偷偷起床喝避子汤。

采莲收回避子汤的药碗,低声说:“主子,您若是喜欢练字,明日奴婢再寻些好墨来。”

沈薇颔首:“好啊。”

沈薇练字,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一个小小的菜园子,能留住张月的注意力。但菜园子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生活小细节,让张月对沈薇更加关注。

比如,练字。

沈薇的字丑得令人发指,张月亲自教她写字,也算沈薇的老师。身为老师,自然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看学生是否有进步。

所以,张月会把“练字”记在心上,会经常来芳菲苑检查沈薇的练字情况。

沈薇每进步一点,张月心中收获的成就感就多一点。

这叫什么?

这叫养成系。

张月在沈薇身上投入的心血越多,他就越割舍不下沈薇。

等将来沈薇的字练好了,沈薇还可以练绘画、练跳舞、练唱歌、练骑马。余生很长,她多的是时间调教张月。

打了个秀气的哈欠,沈薇慢悠悠回到床上,抱着她心爱的金山银山,很快入睡。

...

沈薇和张月相拥而眠的时候,芳菲苑隔壁的蔷薇苑,搬进来新的主人。

蔷薇苑打扫一番,还算干净。

张月坐在主座上,看着偌大的院子,一股骄傲感悠然而来。

从此以后,她张月不再是个卑贱的丫鬟,她今天被王妃抬为侍妾。王妃还赏了两个丫鬟,伺候她的日常起居。

“给我倒杯茶。”张月抬起下巴,语气傲慢。

两个丫鬟,一个叫芳儿、一个叫翠儿。以前张月在洗衣房,和这两个丫鬟是同事。

如今,芳儿翠儿变成伺候她的丫鬟。

张月心里甭提多畅快了!

芳儿低头,恭恭敬敬把热茶送上来。张月喝了一口,啪地把茶水泼到芳儿身上:“这么烫的茶,是想烫死我?”

芳儿和翠儿扑通跪下,身躯瑟瑟发抖,不敢表露出丝毫的不敬。

因为两个丫鬟知道,张月是新抬上来的主子。按照张月府多年的经验,新人很快会取代风光无限的沈薇。

所以,暂时不能得罪张月。

张月对着两个丫鬟又打又骂,摆足了主子的气派后,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床上。

还是当主子畅快,当丫鬟实在憋屈。

张月望着深色的床幔,手指缓缓拂过自己美丽的脸,眼里划过恨意。

张月喃喃:“沈薇你等着。我会夺走你拥有的一切。”

...

第二日清晨,早膳还未送上来,沈薇已经开始磨墨练字。

她把张月写的《春日宴》原稿挂在墙上,自己则是规规矩矩地坐在案桌上,对着张月的手稿开始练字。

“薇薇甚是勤奋。”张月看到努力的沈薇,一股骄傲感油然而生。

沈薇捏着毛笔,笑靥如花回答:“王爷是好老师,妾身也不能当坏学生。”

张月心头触动。

是啊,某种程度上,他也是沈薇的教书先生。张月出身高贵,还从未当过别人的教书先生,这种感觉很新奇。

沈薇继续专注练字。

一笔一划,依然歪歪扭扭,张月看得直皱眉。他坐在一旁,耐心地教导沈薇练字,直到早膳送上来才暂停。

用完早膳,张月带着富贵和护卫前去上朝。沈薇站在芳菲苑门口,目送张月离去的背影。接着,沈薇又望向旁边的蔷薇苑。

“主子,昨日张月已经搬进来了。”采苹把打听到的八卦告诉沈薇。


春雨初歇,第二天燕王和太子前往户部,参加“亲耕礼”。

每年春天,天子都筹备“亲耕礼”,天子象征性地用锄头挖地种青苗,表达对农业的重视。

这两年皇帝疾病缠身,已经无法下床。亲耕礼,自然由太子代理。

“太子兄长,二哥,御史都在旁边看着,咱们可得认真挖地。”恒王幸灾乐祸都嘲讽。

恒王由贵妃所生,和太子关系一向不睦。

御史院是恒王的地盘,御史们大多是恒王的亲信。

今日御史的眼睛都盯着仔细,只要太子和燕王在种地上出了一点错漏,都会被御史记在书里,流传后世。

太子不着痕迹看了眼恒王,眼底划过杀意。

“太子兄长,您别这么看我,弟弟好生畏惧。”恒王摇晃手里的白玉扇子,笑得讽刺。

礼乐声响,亲耕礼开始。

刚下过雨,准备好的田里泥土湿润。太子身穿祭祀服,脚踩到泥巴,差点滑倒。还是燕王眼疾手快,迅速搀扶,才避免了跌倒的闹剧。

但太子却连连咳嗽,咳出鲜血。

太子冬日生了场大病,开春后身体一直不好,吹不得大风。

皇帝派来监督的大太监见状,赶紧回宫请旨,皇帝传来口谕,让燕王代替太子种地耕种。

恒王暗中咬牙。

恒王知道,这是皇帝在敲打他——哪怕太子不能登基,还有燕王可胜任。

至于他恒王,永远不能称帝。

“兄长,您先歇息,这里交给我。”燕王将咳嗽的太子扶到一边。

太子握住燕王的手:“元景,你从未种过地,能行吗?”

燕王想到芳菲苑的菜地,他刚刚种了不少菜苗。那明媚活泼的女子,还手把手教他种地的姿势和技巧。

沈薇做梦也没想到,她只是想争宠,竟阴差阳错得到燕王更多的好感。

燕王薄唇微勾,安抚道:“兄长,放心。”

礼乐声起,在百官的注视中,燕王代替太子进行亲耕礼。御史们一个个眼睛睁大,不放过一丝一毫,想要抓住燕王的错漏。

但他们都失望了。

燕王握锄头的姿势特别标准。他挖地,栽种青苗,所有动作都没有错漏。

百官惊讶,对燕王佩服之极,不愧是贤德的燕王啊!

病弱的太子望着在种地的弟弟,眼里满是欣慰。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撑不了太久,这庆国亿万民生基业,还是要留给燕王的。

礼乐声终止,亲耕礼完美落幕。

御史无错漏可挑,只得硬着头皮写下对燕王的夸赞之词。

恒王气得牙痒痒,眸里一片阴沉。

...

黄昏日暮,心情颇好的燕王回到王府,和王妃共进晚膳。今日亲耕礼没有出错,全靠沈薇的帮助。

他准备今晚去见沈薇,再去看看他种的小白菜和萝卜是否发芽,再和沈薇缠绵一番。

几乎是迫不及待了。

“王爷。”晚膳桌上,王妃温婉地提醒燕王,“那芳菲苑的沈氏虽好,王爷也别忘了陪伴您的旧人。刘侧妃昨日落水,王爷应该好生关照才对。”

燕王放下玉筷,看向王妃:“本王宠谁,不需王妃安排。”

燕王不太满意王妃的态度。

身为王爷,燕王想宿在哪里,想宠谁,都应该由他自己做决定。

但王妃有时候,总会用一种“命令”的语气指挥他。不像是他的妻子,更像是他妈。

实在逾越,令人不悦。

王妃后背一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逾越,吓得赶紧站起来:“王爷,妾身知错。”

燕王起身,离开王妃的院子。

王妃双膝发软,差点摔倒在地。她搀扶住刘嬷嬷的手,眼里浮起凄然和悲凉。

至亲至疏夫妻,王爷待她越来越凉薄了。

这世上的男儿,都薄情。

...

燕王离开王妃的院子,径直沈薇的芳菲苑那边走去。

走着走着,燕王想起他的青梅竹马刘巧儿,童年相处的美好经历浮现眼前。

“也罢,先去明月院看看。”燕王转道前往明月院。

富贵前去通报,刘侧妃惶惶然走出来迎接。她大哭过几场,眼睛肿得像核桃,面色憔悴。

“巧儿,本王来迟了。”燕王主动上前,想要拉住刘侧妃的手。

望着近在咫尺的俊美男人,刘侧妃后背冷汗涔涔。别看燕王英俊非凡,温柔缱绻,他登基后的手段实在可怕。

前世刘侧妃被污蔑偷情,被污蔑陷害皇子,燕王看她的眼神比深渊还可怕。

男人,无情无义的生物!

危险的男人,更要远离!

燕王握住刘侧妃的纤纤玉手,她的手心有热汗,抚上去黏腻。燕王心头不喜,却也没有松开她的手,两人走进屋里。

刘侧妃惶恐地给燕王倒茶,结结巴巴地说:“王爷,妾身...妾身身体还未恢复。今夜,恐怕不能伺候王爷。”

燕王见自己的女人,自然不全是为了鱼水之欢,也可以盖着棉被纯聊天。

燕王道:“本王今晚只是陪陪你。”

这些年来,燕王对刘侧妃的感情淡了不少,但至少还是有点感情。刘侧妃落水,他稍加关照,也算是情分。

刘侧妃闻言,更加恐惧。

她知道自己的魅力,只要她想,王爷肯定会宠她。可前世可怕的经历,历历在目。

她不能再出风头了!

“王爷...妾身身体实在难受。还请王爷,前往别处。”刘侧妃鼓足勇气,再次拒绝燕王。

燕王脸色一寒。

他深深看了眼刘侧妃,刘侧妃浑身发抖。燕王何等聪慧,自然看出刘侧妃的故意疏远。

人的容忍度是有限的。

燕王关心刘巧儿,自然也希望从刘巧儿这里得到回应。

但刘侧妃此番行为,把燕王心里对她的最后一点情谊,也都彻底消磨殆尽。

燕王起身,语气听不出喜怒:“你既然病弱,便好生养病。”

燕王拂袖离去。

刘侧妃战战兢兢送燕王离去。

院子门口,贴身丫鬟实在不理解,好奇问刘侧妃:“主子,您为何要赶走王爷呀?看王爷离去的方向,又是芳菲苑。那沈氏最近春风得意,咱们该好好挫挫她的锐气。”

刘侧妃唇角划过嘲讽:“沈氏现在虽是春风得意,可将来摔下来,只会更惨。”

只要她刘巧儿愿意,肯定能轻松夺回燕王的心。

她和燕王多年情谊,不会因为一个刚冒出来的沈薇消失。

刘侧妃记得清楚,前世,这出身贫寒的沈薇也得到燕王的宠爱,但也仅仅持续了一个月。

哪怕刘侧妃不出手,沈薇也风光不了几日。

...

离开明月院后,燕王越想越气。

他对刘侧妃不薄,刘侧妃病重的这两年里,燕王还特意派了宫里的御医为她治病。

如今刘侧妃病好了,竟变得这般刻薄!

燕王身为皇子,天生尊贵,竟被一个侧妃甩脸子,他眸色阴沉吩咐富贵:“降低明月院的份例,按侍妾的标准送。”

富贵忙道:“是,奴才记下了。”

富贵心里暗暗叹气。

这刘侧妃简直是病糊涂了,王爷才是这后宅的主人。后宅女眷的吃穿用度,全都来源于王爷,王爷是王府的天。

刘侧妃居然敢对王爷不敬,哎。

自寻死路啊。

离开刘巧儿的院子,燕王转身往芳菲苑走去。芳菲苑门上的鲤鱼夜灯换成了玉兔灯,在夜幕下显得格外温馨。

看着两个别致的玉兔灯,燕王心情总算好了些,大步迈入芳菲苑。

沈薇还未入睡,她正在踩着梯子上屋檐,把掉落的小燕子放回燕窝里。燕王站在院子里,仰头看夜幕下的沈薇。

她穿了件浅绿色的襦裙,素面朝天,乌黑头发散在肩头,侧脸明媚又漂亮。掉落的小燕子被她放进窝里,燕子张嘴叽叽叫个不停,似是在感谢。

“王爷,您回来啦!”沈薇站在梯子上,看到下面的燕王,她似乎颇为意外,赶紧顺着梯子往下爬。

一不小心(实际故意),脚踩空。

沈薇发出尖叫。

燕王眼疾手快,稳稳地将她接住。沈薇吓得发抖,像只受惊的小鹿。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一圈,发现自己没事后,沈薇重重松了口气,她一脸崇拜地望着燕王:“王爷好厉害!多谢王爷救妾身!”


“现在,就只等着换大房子了。”沈薇唇角笑意扩大,她还挺感谢张月。

如果不是张月装神弄鬼,沈薇换大房子住的计划也不会提前。

人生嘛,还有比升职加薪换大房子更快乐的事吗?

...

富贵不愧是王府里的大管家,他办事效率极快,很快查到是蔷薇苑的张月在装神弄鬼。

活人扮鬼,有迹可查。

富贵正打算把此事告诉张月,容嬷嬷拦住他的路。容嬷嬷把富贵带到花园角落,语重心长道:“富贵总管,闹鬼—事,查不出真凶。”

富贵扬起眉毛,没好气道:“谁说查不到真凶,分明就是蔷薇苑在搞鬼。”

容嬷嬷意味深长看他—眼:“我家主子说了,查不到真凶。”

说着,容嬷嬷往富贵手里塞了个昂贵的珐琅鼻烟壶。

富贵愣住,低头看看鼻烟壶,又抬头打量近在咫尺的容嬷嬷。

富贵眼睛滴溜溜转,马上反应过来,富贵笑着把玩手里的鼻烟壶:“哎哟,容嬷嬷,沈主子又在打什么主意呢。”

容嬷嬷笑道:“主子的事儿,奴婢怎能过问,静观其变就好。”

富贵收好鼻烟壶,两人心照不宣做完交易。

...

芳菲苑闹鬼的事,也传到王妃的耳朵里。王妃正在监督两个儿子完成课业。

王妃早年也经历过残酷的宅斗,自然也知道后宅里“装神弄鬼”的小手段。

“王妃,咱们要惩罚张月吗?”刘嬷嬷询问王妃的意见。

王妃淡淡摇头,她不用多想,已经猜到接下来的剧情走向。

无非就是张氏装鬼捉弄沈薇,沈氏哭哭啼啼向王爷告状,最后王爷惩罚张氏,此事也就轻飘飘过了。

低劣的争宠手段,如同小孩子过家家,实在上不了台面。

张月和沈薇争来争去,其实根本没有意义。不过是两个无儿无女的低等侍妾,为了争夺眼前虚假的宠爱,狗咬狗,—嘴毛。

“不用干涉,放任自流。”王妃不以为意,继续监督两个孩子写功课。

看到大儿子捏着毛笔昏昏欲睡,王妃没好气地用板子抽了下儿子的手心:“课业没写完,白日里居然偷懒睡觉!”

大儿子李承恪也才十岁,他委屈地说:“母妃,昨晚儿子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实在疲惫。”

王妃眼神凌厉,语气越发严肃:“你皇爷爷十岁时,已经能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你也十岁,为何做不到?”

李承恪委屈地眼泪直流,手攥着毛笔,心里烦躁不安。

...

芳菲苑闹鬼的事,自然也传到几个侧妃的耳朵里。

明月院,刘巧儿正在吃早膳。刘巧儿家世—般,自从失宠后,侧妃的分例也被降为妾室,早膳只有—盘子炒青菜和—碗极稀的米粥。

刘巧儿吃着简单的早膳,随口问丫鬟:“沈薇情况如何?”

丫鬟回答:“听说沈氏极为害怕,寝食难安,人瘦了—大圈。”

刘巧儿笑着摇头。

看吧,这就是出风头的下场。越是风光,越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刘巧儿喝完最后—口冷粥,米粥的味道很难吃,但好歹能果腹。

蚊子在耳边嗡嗡嗡响动,丫鬟说:“主子,天儿越来越热,内务府送来的凉席太破,蚊烟难闻...不如,趁沈氏最近低迷,主子您想办法见见王爷?”

刘巧儿受得了粗茶淡饭,丫鬟可受不了。

刘巧儿的份例降低,连带着丫鬟的月银也降低,这点钱还不够丫鬟家里的花销。

王府的三个侧妃都不得宠,柳如烟和张妙玉娘家殷实,自然不缺吃穿。唯独刘巧儿,娘家远在岭南,父亲也只是个普通的七品官儿,没办法给刘巧儿物资。


丫鬟希望刘巧儿能努力点,再次得到燕王的宠爱。两人毕竟算得上青梅竹马,只要刘巧儿稍微服软,肯定能获燕王的爱。

但刘巧儿只是淡淡摇头:“粗茶淡饭能果腹,能换来—生平安;锦衣玉食看似风光,可没命享受。”

丫鬟面无表情,拍死了自己手臂上的—只蚊子。

有点想另投他主了。

同样的情形,也在柳如烟的栖雪阁上演。得知芳菲苑闹鬼后,丫鬟雪梅知道机会来了。

沈薇—蹶不振,其他妻妾自然有机可乘。

雪梅怂恿柳如烟:“主子,若是沈氏被鬼吓死,咱们机会就来了。”

柳如烟白衣胜雪,正坐在书房里画梅花。柳如烟出身名门,虽然没有王爷的宠爱,但也能够衣食无忧。

柳如烟放下画笔,端详着画卷上栩栩如生的白梅,嗓音轻柔:“那女鬼也是可怜人,生前得不到王爷的爱,死后怨气不消,哎,自古红颜多薄命。”

柳如烟想到自己和燕王的过往,眼泪簌簌落下。

她曾期盼着和燕王每日—起煮茶看花、游山玩水、琴瑟和鸣。然而—生—世—双人,终究只是镜花水月。

柳如烟悲哀地想,若是哪日她柳如烟死了,王爷会为她流泪吗?

雪梅无语。

现在是同情女鬼的时候吗?现在是流眼泪的时候吗?

...

夜晚,燕王处理完公务后回到王府。他召来富贵,询问调查鬼怪的结果。

富贵扑通跪下,战战兢兢请罪:“请王爷恕罪,那芳菲苑实在古怪,似乎并不是人为。奴才已经派人去青城山,请修为高深的道士前来做法。”

燕王揉揉眉心。

他不信鬼神,大庭广众请道士来王府,自然会引起朝廷的非议。

可让沈薇继续住在芳菲苑,他也不放心。

“王爷,王妃来了。”护卫前来禀报。

王妃身穿—袭暗红色的牡丹芙蓉裙,乌发盘成髻,客气地屈膝给燕王请安。

燕王坐在案桌前,接过富贵递来的碧螺春茶,随口道:“何事?”

燕王疏离冷淡的态度,王妃早已经习以为常。

她平静道:“王爷,张学士告老还乡。妾身想请王爷出面,邀翰林院的孙学士当孩子们的授课老师。孙学士博学鸿儒,满腹经纶,承恪和承贞若是能得孙学士教导,必定进步神速。”

承恪和承贞是皇家子弟,白天在国子监读书,晚上回家还有张学士给他俩补课。

但张学士的能力有限,承恪和承贞在国子监里依然没有拔得头筹。

王妃很失望。

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争气,拿下国子监的第—第二。

既然张学士不行,那可以换个有能力的补课老师。

思来想去,王妃把目光放在满腹经纶的孙学士身上。想让燕王出面,把孙学士请来给孩子补课。

燕王放下青瓷茶杯,俊眉轻蹙:“承恪和承贞白日在国子监读书,课业已十分满。没必要再私下里为他们寻教书先生。”

白天读书,回家也要读书,孩子才十岁,小小年纪泡在读书堆里,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

休息不足,隔三差五生病,身子—天比—天弱。

王妃却很执着:“承恪和承贞努力上进,将来有出息后,也能为王爷分忧。”

燕王冷冷看过来,—字—句道:“你是为了本王,还是为了自己?”

王妃被那冷睿的眼神吓得后背发凉,唇瓣嗫嚅,竟是半晌说不出—句话来。

王妃识趣地闭上嘴。


...

另一边,采莲按照沈薇的指示,带着半匹浮光锦,低调地前往燕京最有名的“望丰布行”。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这半匹浮光锦卖到一千两银子。

采莲收好银票,带上白色帷帽,按照沈薇的叮嘱,低调地绕着街头走了几圈,这才悄悄回到王府。

没多久,大腹便便的华服中年男人走进望丰布行。

此人是恒王府的管事,他语气倨傲:“掌柜的,把最好的布料拿出来!”

掌柜不敢耽搁,恭恭敬敬把管事请进贵宾厢,让人把当下最好的布料取出来。

恒王府管事一眼相中那半匹浮光锦。

下个月,张月府邸筹备春日宴,恒王也在受邀名单里。恒王和张月一向不和,恒王早早叮嘱过管事,一定要买最好的料子制成衣裳,在气势上碾压张月。

浮光锦布料顺滑,隐隐泛着银光,一看便适合制成恒王的衣裳,配得上恒王的皇族气质。

管事掏出银子:“我要这匹——不过,怎么是半匹?”

布行掌柜毕竟精明,他笑嘻嘻解释:“今年制作浮光锦的产地受灾,能有半匹浮光锦已经不错了。”

管事没有多想,付钱拿布,走人。

谁也没想到,因为半匹浮光锦,后来居然引发了一场小小的纷争。

...

采莲怀揣着一千两银票,低调地从后门进入王府。走着走着,采莲忽然看到花房的丫鬟张月。

张月手里捏着一包东西,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然后偷偷地离开王府。

采莲暗中皱眉,这张月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采莲一向是个胆大心细的姑娘,她隐隐觉得不安。自从沈薇搬到芳菲苑后,采莲好几次在院子外碰到张月。

张月鬼鬼祟祟,仿佛在窥伺芳菲苑。

于是乎,采莲偷偷地跟上张月,看到张月跑到燕京的一个药铺,待了好久才出来。

采莲回到芳菲苑后,把一千两银票交给沈薇。

沈薇爱不释手地摸着银票:“院子里的萝卜苗和白菜苗已经可以采了,采苹,你等会去厨房要些鲜肉、辣椒和铜锅,今晚我要在院子里煮火锅。”

种菜已经一个月了,是时候进行初步收获了。

采苹满头问号:“火锅?何为火锅?”

沈薇笑道:“晚上你就知道了。”

采苹虽然疑惑,但还是踏踏实实地按照沈薇给的物品清单,去后厨要食材。

如今沈薇正得宠,她要什么食材,后厨就会给。

这就是宠妾的待遇。

采苹离去后,沈薇取出制作面膜的材料,又开始慢悠悠地制作面膜。采莲在旁边打下手,沈薇看采莲神情古怪,便问:“是出门卖布遇到麻烦了吗?”

采莲摇摇头,秉持着万事谨慎的心理,如实告诉沈薇:“主子,今天我在后院门口看到张月。她怀里藏着东西,偷偷摸摸前去燕京的药铺,不知道在做什么。”

沈薇思索片刻,她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摸出几两银子:“采莲,火锅还需要一些香料,你再去燕京铺子跑一趟。买香料的同时,查查张月去药铺的原因。”

居安思危,沈薇早就察觉到张月的古怪。

张月是沈薇的“前同事”,屡屡劝沈薇不要当侍妾,一直在等着看沈薇的笑话。

张月这种复杂的心理,沈薇能理解,俗称——又怕姐妹苦,又怕姐妹开路虎。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同事的成功更让人揪心。

沈薇得提前防备。

“主子放心,奴婢这就去。”采莲攥着银子,迅速离开王府查探。

临近黄昏,采莲匆匆回到芳菲苑。

此时,沈薇正在指挥众人忙碌:吉祥和德顺两个小太监,负责捆绑煮火锅的架子。采苹和容嬷嬷则是切肉、备菜、准备火锅底料。

看见采莲回来,沈薇把她叫到屋内。

采莲低声禀报:“主子,我问过药铺的伙计。他说,张月带来了一包药渣给伙计辨认。那包药渣,是避子汤的药材。”

只有采莲和采苹两个心腹,才知道沈薇在偷偷服用避子汤。

每次服用完避子汤,药渣都会埋在偏僻的角落。

没想到,张月居然把药渣挖出来了。

妾室偷偷服用避子汤,若是被张月知晓,恐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主子,咱们必须早做防备。”采莲忧心忡忡。采莲和采苹来芳菲苑当差,最开始心里都不乐意。

但沈薇慷慨大方,不苛待奴才,算得上是整个王府最宽容的主子。

采莲已经彻彻底底地站在沈薇这边,事事都为沈薇考虑。

沈薇摸摸下巴,思索片刻:“今晚请王爷来吃火锅。”

采莲:“那避子汤的事?”

沈薇笑了笑:“我自有办法。”

不知为何,看到沈薇踌躇满志的样子,采莲忽然觉得很安心。好像这世上,没有沈薇办不到的事。

采莲不再担忧,返回院子里帮采苹和容嬷嬷筹备火锅材料。

...

月上柳梢,忙完公务的张月,带着太监富贵和两个贴身护卫,迈进了沈薇的芳菲苑。

张月还没有用晚膳。

他劳累一整天,只想来沈薇这里休息。只有在沈薇这里,他才觉得自在舒畅,无忧无虑。

刚迈进院子,张月便嗅到一股浓郁的香味。月光皎洁,芳菲苑房梁挂着两个明晃晃的大灯笼,把整个芳菲苑照得亮堂堂。

沈薇和丫鬟太监们,正围着一个铜锅忙碌。铜锅汤水沸腾,香味扑鼻,里面有肉片和青菜叶子。

那香味,是张月从未闻过的香!

简直让人流口水。

“王爷,您回来啦!”沈薇瞧见张月,眼睛立刻亮起来,放下碗筷迎接。

采莲采苹等人恭恭敬敬地站起来,分站到两侧。

张月握住沈薇的手,好奇道:“这是在吃什么?”

沈薇笑道:“火锅呀!”

说着,沈薇把张月牵到桌子边。采莲采苹迅速把桌子收拾一番,换上崭新的碗筷和汤底。

张月忙了一天公务,早就饿得饥肠辘辘。

他好奇地望着眼前翻涌的铜锅,铜锅内部用贴片分为两部分——一半里面放着勾起番茄和萝卜,汤水清亮;另一半里红艳艳的辣椒翻涌,辣味十足。

张月不喜食辣,看到那半锅翻涌的辣椒,直皱眉。

沈薇亲自动手,筷子夹起一片薄薄的瘦肉片,往清汤锅里涮了几秒钟。

红色瘦肉片很快变白,熟了。

沈薇再把熟了的瘦肉,放进调料盘里。她知道张月不吃辣,所以特意做了鸳鸯火锅。

给张月的火锅蘸料,是芝麻、麻酱、香料、葱和香油等搅拌而成。煮熟的肉片往蘸料里翻滚,沾满了香香的蘸料。

“王爷尝尝。”沈薇把煮熟的肉送到张月嘴边。

张月试探地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起来:好吃!

“春日夜晚凉,就适合吃火锅。”沈薇笑道,“王爷多吃点。”

张月连吃了五六片猪肉,越吃越爱。

旁边伺候的太监丫鬟们,只得眼巴巴地望着,一个个默默地吞口水。

好香...

好想吃。

张月吃清汤锅,沈薇就吃红汤锅。

她喜欢吃辣,越辣。五花肉片、羊肉片、毛肚、丸子放进红汤锅里,煮熟再捞出来,放到她特制的小米辣蘸料碗里,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张月看她吃得很香,目光落到那红艳艳的麻辣锅里,问:“这辣椒汤里的肉,很好吃?”

沈薇点点头:“那是自然,臣妾爱吃辣。”

张月试探地夹了一块辣锅里的肉,尝了一口,那辣味简直刺激地他舌头剧痛。

太辣了!

在旁边干站着的富贵见状,吓了一跳,正要上前阻止张月进食。却见沈薇早有所准备,把自制的酸梅汤递过去。

酸冰的酸梅汤入口,迅速把那股辣味散下去。张月频频皱眉,再也不碰那半锅辣汤。

“辛辣对肠胃不好,少吃。”张月叮嘱沈薇。

沈薇不以为意:“妾身喜欢吃辣,偏要吃。”

张月无奈地笑了笑,他喜欢沈薇这种性格,天真活泼,又不失本心。

如果是其他的侍妾,听到张月叮嘱她“少吃辣”,从今往后再也不会碰辣椒。

但沈薇不同,她喜欢吃辣,她就一定会坚持。这是属于她的个性,和王府后宅其他温顺的妾室们都不一样。

“可以适当吃辣,但不可多吃,太医说你身子弱,脾胃虚。”张月笑着摇头,由着沈薇。

旁边的富贵看得目瞪口呆。

不愧是沈主子啊,居然会让王爷妥协!啧啧,这王府后宅怕是要变天了。

沈薇揉揉肚子,似乎也觉得自己肉吃得太多,有点腻。于是她站起来,跑到菜地边,把长出来的白菜苗和小萝卜苗摘了一些,让采苹用清水洗干净。

“王爷尝尝,这是妾身亲自种的菜。”沈薇把洗干净的菜叶放进清汤锅里。

青菜熟得快。

张月刚才吃了不少肉,现在吃两筷子的白菜叶,清清爽爽的菜叶子,一下子把吃肉的腻味散去。

不过,张月看着几片小小的菜叶子,笑着摇头:“薇薇你种的菜长势不好——来人,把本王种的青菜摘些过来。”


燕王不知道的是,沈薇偷偷服用避子汤的事,已经传到王妃的耳朵里。

夜色笼罩坤玉院,丫鬟张月战战兢兢跪在地上,向王妃告状。

王妃端居主座,手捏细细的银针刺绣,绣花针在绣布上勾勒出菊花的轮廓。

王妃淡淡道:“你下去,避子汤的事不得宣扬。”

张月立刻回道:“奴婢告退。”

张月低着头离开院子,藏住嘴角得逞的笑容。张月很清楚,王妃愿意抬丫鬟当侍妾,目的是为王府开枝散叶,维护王妃贤德的名声。

可现在, 沈薇居然私底下偷偷服用避子汤,这不是在公然打燕王妃的脸吗?

燕王妃岂能容沈薇?

张月唇角勾起,接下来,她只需要在角落里看好戏。亲眼看着沈薇从高处跌落,变成和她一样卑微的低等丫鬟。

刘嬷嬷端上热茶,轻放在案桌上。

刘嬷嬷低声问:“王妃,那沈薇实在不识抬举,要不将她服用避子汤的事告诉王爷?”

王妃捏着绣花针,尖锐的针尖刺破绣布,她一双眸子噙着深思。

最近几年来,王妃已经很少亲自出手针对侍妾侧妃们——因为不值得出手。

斗来斗去,她的地位依然无人撼动。倒是那些曾经觊觎她王妃位置的女子们,一个个凋零。

主动服避子汤,沈薇算是第一个。

王妃猜不透沈薇的想法,也懒得猜。

王妃告诉刘嬷嬷:“沈薇既然不识抬举,多的是女子取代她。让你找的美貌姑娘,找到了吗?”

刘嬷嬷笑道:“老奴办事,王妃请放心。老奴这次找的姑娘,出身贫寒,胆小谨慎,容貌自然是一等一的好。”

王妃点头:“春日宴后,将那姑娘送进来。”

本以为,沈薇会抓紧时机怀孕,生下孩子保住她的荣华富贵。没料到她居然偷喝避子汤。

既如此,也没有必要把心思放在沈薇身上。

没有子嗣傍身,沈薇注定无法在后宅存活太久。

王妃似乎想到什么,她问刘嬷嬷:“承恪和承贞的课文背完了?”

刘嬷嬷摇头:“夜已深,两位小主子已经睡了。课业明日再背也不耽搁。”

王妃啪地把绣布扔到案桌上,她站起来:“课业不可荒废,我把一辈子压在他们两个身上,付出了无数心血培养两个孩子,决不能功亏一篑。”

王府里,王妃育有二子一女,刘侧妃生了一对龙凤胎,柳如烟有一个病恹恹女儿,其他的庶妃们还生了四个儿子。

燕王对孩子们还算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嫡庶而区别对待。如果王妃生的嫡长子不成气候,燕王也会把培养其他儿子。

王妃决不能让此事发生!她的儿子,是她唯一的指望。

王妃命人掌灯夜行,将两个酣睡的儿子叫起来背书。

背不完,不许睡。

书房灯长明,两个小世子困得哈欠连天,撒泼打诨要睡觉。王妃看着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干脆让人取出小板子,打手心。

两个孩子哭哭啼啼,手心通红一片,哽咽着开始背书。然而磕磕绊绊背到深夜,连两行字都没有背完,气得王妃差点心梗。

...

两个孩子熬夜背书,又挨了王妃的打,春日夜里寒冷,天亮便发了烧。

燕王早朝回来后,得知两个儿子生病,立刻前往孩子的院子里探望。院子里药味弥漫,王妃早已经请来太医,给两个孩子诊治。

燕王走进两个孩子的卧室里。

两个孩子可怜兮兮地躺在床上,脸蛋有高烧浮出的红,嘴皮干裂,额头敷着毛巾。

燕王看得直皱眉。

他忙于公务,把两个嫡子交给王妃照料,怎么这两个儿子被养的满身病?一年四季,大病小病不断。

“承恪和承贞怎么又感染了风寒?”燕王目光如刀,狐疑盯着王妃。

王妃用手帕擦拭眼角,又心疼又无奈:“夜晚天寒,承恪和承贞背书到深夜,过于刻苦,这才病了。”

院子里都是王妃的人,也无人敢戳破王妃小小的谎言。

燕王虽心有疑虑,但想着王妃毕竟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肯定不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便没有再过问。

燕王深深看了眼王妃:“识文辨字,讲究循序渐进。孩子还小,切忌揠苗助长。”

王妃微笑,神情滴水不漏:“王爷说的是。”

但内心深处,王妃并不赞同燕王教育孩子的方式。

出生在皇家,万人瞩目。如果孩子将来长大成人,成为不通文墨的废柴,岂不是会让她这个王妃成为满京的笑话?

她的儿子,将来要继承整个王府,决不能输给燕京其他名门子弟。

现在孩子苦,未来才会有好日子。

王妃攥紧帕子,转移话题:“王爷,妾身近日听闻了一件事,想来还是让王爷知晓才好。”

燕王看她神色局促,遂颔首,和王妃离开两个孩子的卧室,前往孩子的书房里私谈。

承恪和承贞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古今典籍。案桌上有没写完的书,墨迹已经干涸。

燕王随手拿起两张宣纸,看两个孩子的课业。承恪和承贞的字迹还算工整,但毕竟年幼,只知抄书背书,不知其中深意。

王妃在旁边奉上茶水,开口道:“王爷,您最近宠爱芳菲苑的沈氏。妾身也盼着沈氏早日为王府开枝散叶,只是——”

话锋故意停顿,王妃语气遗憾:“只是妾身听闻,那沈氏私下里竟然偷偷饮用避子汤,实在是辜负了王爷的心意。”

一个小小的妾室,居然偷服避子汤,这是在打燕王的脸。

王妃知道,燕王必定会勃然大怒,彻底冷落沈薇。

但燕王似乎并不在意,他目光依然落在两个儿子的课业上,仔细翻看一番,这才慢慢把宣纸放下。

燕王视线回落,注视着近在咫尺的王妃:“你从哪里得知避子汤的事?”

燕王知道沈薇在服用避子汤,自然怜惜沈薇,站在她那边。

沈薇服用避子汤,做事很谨慎,用完的药渣还倒在荒草堆里。

可即使如此谨慎,居然还传到了王妃的耳朵里。

燕王不得不怀疑,自己的这位王妃在针对沈薇。毕竟上次的“浮光锦”事件,也是王妃主动挑起纷争。

“这...”王妃见燕王面色不对劲,心脏骤然跳动。奇怪,王爷似乎并不生沈薇的气。

为什么呢?

难道,燕王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沈薇?

想到这,王妃只觉得荒唐。

王爷心怀社稷,对后宅女眷的感情只流于表面,王爷不可能爱上一个卑贱的农女。

可万一王爷对沈薇生了别样的感情,王妃下意识攥紧手帕,那自己的王妃地位可就不稳固了。

她必须除掉沈薇,不能让她挡了自己的路。

心里翻江倒海,面上风平浪静,王妃温和道:“是府里一个丫鬟前来告密。此事非同小可,所以妾身才选择告知王爷。”

燕王淡淡道:“不用理会。”

王妃惊愕:“可沈氏...”

燕王道:“那避子汤,是本王秘密送给她饮用。”

他主动把避子汤的责任包揽下来。

燕王越发怜惜沈薇,出身贫寒,谨小慎微,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王府后宅生存。偷偷饮用避子汤,居然还被王妃发现...燕王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种身为男人的责任感。

他要保护弱小的沈薇,他是沈薇唯一的依靠。

“本王还有公务,你照顾好孩子。”燕王没再做更多的解释,拂袖离去。

书房里,王妃如雕塑般僵在原地。

她脑海里久久回荡着燕王的话——避子汤,是燕王给沈薇服用的?

思索良久,王妃忽然发出一声低低的叹息:“可怜的沈薇啊...”

一个男人若是在乎女人,是不会给她避子汤的。

沈薇看上去风光无限,可她出身卑贱,连给王爷生孩子的资格都没有。

真是可怜又可悲。

想来,那沈薇还不知道自己每日服用的是避子汤,还傻乎乎的以为是补身体的药吧。

王妃摇头,缓缓喝了一口茶:“还以为王爷爱上了沈薇,果然是想多了。”

在王爷心里,那沈薇不过是暖床的工具。

王妃唤来刘嬷嬷,低声告诉她:“你去找那张月,罚她二十棍。让她管住自己的嘴。”

刘嬷嬷恭敬道:“老奴马上去办。”

王妃喝完茶,又在书房里找到两本《资治通鉴》。承恪和承贞虽在病中,但也不能耽搁学业。

让书童在病床边读书,承恪和承贞能听进去两句,也有好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