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景赵珂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精品大唐:天榜诞生,罪臣震惊全天下》,由网络作家“泡泡的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景赵珂是军事历史《大唐:天榜诞生,罪臣震惊全天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泡泡的猫”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感恩。刘景马上组织流民分作十队,把城墙加固,还有哨塔、箭楼,全部重新修缮。相比于原本的城墙用土法建造,刘景重修用的是现代知识,建造出来更加坚固。孙堂看着流民按照刘景的吩咐建造,赞叹道:“大人神思妙策,如此建造方法,小的从未见过。”刘景大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对于这种事情驾轻就熟。当然,除了土木,刘景也涉猎其他书籍,比如历......
《畅读精品大唐:天榜诞生,罪臣震惊全天下》精彩片段
孙堂想想也是,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归义镇紧挨着突厥,如果迂腐地等待朝廷允许,恐怕圣旨还没到,自己先挂了。
“如此,小的马上组织人手加固城池,然后再挑选精壮汉子练兵。”
孙堂说干就干,马上起身说道。
虽说这个孙堂以前是教书先生,但是却不迂腐,知道事出从权的道理。
刘景正想说让孙堂去办的时候,脑海中响起一个提示音:
新任务发布,请宿主传授流民建筑技能。
刘景微微愣了一下,随之心中暗笑,这个系统真是贴心小棉袄啊,自己刚说让流民修筑城墙,系统就发布这样的任务,这也太配合了。
感觉这个系统不应该叫代管系统,应该是舔狗系统,专门舔宿主。
“本官身为招抚使,自然应该身先士卒,修筑城墙之事,本官亲自指挥,你去召集人手即可。”
刘景本来想自己躲在房间里舒舒服服烤火,让孙堂去办就行。
毕竟,是刘景耗费粮食养着这几万人。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人总不能白吃饭不干活吧。
但是,刚好系统发布了任务,刘景就假装一下勤快。
孙堂拜道:“大人亲力亲为,小的佩服。”
刘景出了房间,孙堂很快召集了3千多精壮的汉子。
听说刘景要组织他们修筑城墙,他们个个都很高兴。
这些流民都是逃难的可怜人,在这里被刘景收留,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这几个月,他们除了吃喝,刘景也没有让他们干活,他们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
现在刘景终于有事情做了,他们个个干劲十足。
“各位,此地紧邻突厥,随时有被突袭的可能,我们不能没有武备。”
“本官今日召集你们,是要重新修缮城墙,加强归义镇的防御。”
“当然,本官不会让你们白出力,出工一日,领麦子一斗。”
刘景朗声说道。
流民听说有工钱,尽皆皆感恩道:“大人,我等白食数月,未曾与大人出力,今日修缮城墙,也是护我等周全,我等岂敢要工钱。”
这是他们的肺腑之言,他们真的想出力,帮刘景做事。
刘景笑道:“本官非是那等贪官污吏,大家既然出力,本官不会亏待。”
流民听闻,皆是感恩。
刘景马上组织流民分作十队,把城墙加固,还有哨塔、箭楼,全部重新修缮。
相比于原本的城墙用土法建造,刘景重修用的是现代知识,建造出来更加坚固。
孙堂看着流民按照刘景的吩咐建造,赞叹道:“大人神思妙策,如此建造方法,小的从未见过。”
刘景大学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对于这种事情驾轻就熟。
当然,除了土木,刘景也涉猎其他书籍,比如历史书之类的。
“雕虫小技耳。”
刘景拍了拍手,教会了流民以后,自己便回到房间里,脑海中响起一阵提示音:
宿主传授建筑技巧,奖励宿主获得防御技能:固若金汤;奖励宿主水泥10万吨;奖励宿主螺纹钢10万吨。
“卧槽!”
刘景看到奖励以后,忍不住吐槽起来。
居然是水泥和螺纹钢,还是10万吨,这特么的太过分了吧?
大唐时期没有火器,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墙,对于冷兵器来说,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啊。
走出房间,刘景马上让他们停工。
孙堂把人召集过来,问道:“大人,可是我等哪里做得不对?”
刘景笑道:“刚才的建筑方法太老土了,本官教授你们用水泥建造城墙。”
孙堂和流民从未听说过水泥,问道:“大人,水泥...是何物啊?”
刘景笑道:“无须多问,本官给你们演示一下如何用钢筋水泥建造城墙。”
说罢,刘景吩咐孙堂招呼人找石头,然后把石头砸碎,再混合水泥。
归义镇外面沙子很多,但是这些沙子不是河沙,太细,并不适合建筑。
虽然比不上河沙混水泥,但是用来筑城防御,也是绝佳了。
很快,第一堆水泥搅拌均匀了,刘景再用钢筋水泥浇筑,随着水泥硬化,一堵墙慢慢成形。
“妙哉,妙哉!”
孙堂惊叹不已。
他们第一次见识水泥,惊叹水泥实在太妙,居然能把碎石完美地4融合进入墙体,而且风干后坚硬如实。
“这水泥墙如此坚固,当真是刀箭不侵啊。”
流民啧啧称赞水泥墙的坚固。
刘景看着第一堵水泥墙立起来,心中很是高兴。
重修归义镇,既是系统发布的任务,也是自己计划的一部分。
作为归义镇的招抚使,他随时都有被突厥灭掉的危险,加固城墙绝对没错,这是自保之举。
“好了,就按照本官的方法,将归义镇四面的城墙重塑一遍,同时建造哨塔和箭楼,本官稍后会给你们建造的图纸。”
刘景从流民中挑选出一个做过泥工的人,吩咐让他负责。
泥工拜道:“小的遵命。”
回到房间里,刘景画了一张钢筋水泥哨塔的图纸,泥工就按照图纸建造。
....
...
归义镇北200里。
这里是黑城,突厥草原的南边境线,无数的牛羊散布在草原上,一座座帐篷在草原上支起来。
此时的草原已经下雪了,但是不大,枯黄的草被雪覆盖着,时不时露出一块草皮。
突厥人骑在马上,驱赶着羊群,还有一些穿着中原衣裳的人。
这些人个个灰头土脸,身上脏兮兮的,身上的衣服很单薄,甚至还有光脚的人,他们低着头扒开雪,让牛羊吃草。
还有些人脖子上戴着铁项圈,像狗一样被拴在柱子上。
突厥人手里的鞭子时不时落下,抽在中原人身上,嘴里咒骂,就像对待牲畜一样。
一支5人的骑兵队伍从南边飞驰进入黑城,草原上的牛羊见到骑兵过来,纷纷让开一条路。
骑兵直入最中间的帐篷,然后歇马,领头的一个突厥人下马,进了帐篷,见到一个膀大腰圆满脸胡须的一个壮汉。
此人是突厥大将贺勒,是部落的酋长,手里有10多万突厥骑兵,算是颉利可汗手下实力比较强悍的一支。
骑兵队长进了帐篷,贺勒将军正在饮酒作乐,见到队长进来,抬头笑问道:“这次又抓了多少两脚羊?”
自东晋末年,五胡乱华以来,北方游牧将中原人视为两只脚的羊羔,任意宰割,甚至当做食物,生吞活剥。
骑兵队长手放在胸前,非常高兴地说道:“贺勒将军,我们这次没有抓到两脚羊,但是我们发现了羊群。”
贺勒将军放下手中的纯金酒杯,饶有兴致地问道:“羊群?在何处?”
他们嘴里的羊群,自然是归义镇。
贺勒部落处于边境线上,从云州城逃亡到突厥的百姓,基本上都归了他的部落,前后足足有7万人之多。
想想,贺勒本部落的突厥人才10多万而已,接收的中原流民竟然有7万之众。
而且,中原百姓很多是能工巧匠,能建造马车,甚至打造刀剑铁器,还有懂得医术的。
女的知道纺织,会做手工。
这对于突厥来说,是巨大的财富。
所以,贺勒除了接收流民,还屡屡进犯边境,劫掠城镇。
上一次归义镇被攻破,招抚使被折磨致死,就是贺勒的手笔。
骑兵队长咧嘴笑道:“归义镇!”
贺勒将军愣住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归义镇?怎么可能!我们刚刚攻破归义镇,杀了招抚使,那里一片废墟。”
当时归义镇聚集了1万多百姓,贺勒看得眼红,带兵突袭,攻破了归义镇,将官兵全部屠杀,招抚使拖在马尾后,拖行了几十里,骨头都磨掉了。
一次突袭,掠夺了1万多人,贺勒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但是他又感觉有些可惜,毕竟归义镇只有一座,抢完了就没了。
这些时候,他一直让骑兵队长四处搜寻,看有没有类似归义镇的所在。
但是很可惜,找了几个月,一点收获都没有。
而如今,队长居然告诉他,归义镇又有百姓,贺鲁如何不喜。
骑兵队长说道:“将军,属下岂敢欺瞒,确实就是归义镇。”
“属下仔细打听了,归义镇又来了一个招抚使,听说那里有很多粮食,而且都是麦子。”
骑兵队长擅长侦察刺探,他把归义镇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听闻归义镇又来了招抚使,贺勒将军这才相信。
招抚使可不就是招抚流民的,而且大唐会给粮草军械。
“太好了,我还以为归义镇废掉了,没想到啊,居然又来了招抚使,感谢狼神庇佑。”
贺勒将军大喜过望。
上次劫掠归义镇感觉很爽,但是后来又有点后悔,怪自己把归义镇彻底毁了,搞得没有地方可以劫掠。
万万没想到,归义镇又来了招抚使,又有流民和粮食军械。
贺勒忍不住感谢草原狼神的庇佑。
骑兵队长得意地问道:“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把归义镇一网打尽?”
贺勒将军阴鸷地笑道:“不急,这次我要养着,等他们的人再多一点,然后再动手。”
几个月的时间,居然招抚了2万多人,贺勒早把归义镇看成肥肉,将刘景视为招财童子。
他想让刘景多招抚一些流民,然后再一口吞下。
骑兵队长听闻贺勒的计策,大呼妙计:“将军真是足智多谋,把这只羊养肥了,再杀!”
贺勒将军嘿嘿冷笑道:“去,给老子盯紧了归义镇,老子要大赚一笔。”
骑兵队长马上带着人往南奔袭而去。
李孝恭扶着皇后下了城楼,将城门打开,迎接李世民入城。
士兵分列道旁,持兵迎接。
李孝恭和皇后走出城外,房玄龄和杜如晦带着朝中的文武官员也赶来迎接。
李世民御驾到门外,皇后带着文武官员上前,拜道:“臣妾恭贺皇上大破突厥!”
身后的官员,以李孝恭为首,拜道:“臣等恭贺皇上大破突厥!”
李世民在马上说道:“众位平身。”
李世民俯身,宫女扶着皇后,和李世民共乘一马入城,两边的士兵和百姓山呼万岁。
军队不进城,驻扎在城外,由李孝恭统领,这是为了防止颉利反扑。
御驾沿着朱雀大街进了朱雀门,又到了承天门外,大部分文臣武将止步于此。
承天门内是皇城,三省六部和皇帝起居所在,不是谁都能进的。
“中书令与兵部尚书随朕来。”
李世民吩咐一声,房玄龄和杜如晦跟着进了承天门。
到了内城,李世民进了御书房。
皇后亲自替李世民换了衣服和鞋子,房玄龄和杜如晦在门口候着。
换了衣服出来,李世民和皇后坐在榻上,太监周公公打开门,请房玄龄和杜如晦进来坐下。
颉利可汗撤退了,李世民也很高兴,但是心中的忧虑却并未消散,有很多疑惑需要和他们两个商议。
坐下后,房玄龄和杜如晦再次恭贺李世民击破颉利可汗。
李世民喝了一口热茶,上面放着生姜花椒桂皮。
“其实这次朕并未击破颉利,是他自己撤退的。”
李世民缓缓说道。
闻听此言,皇后和房玄龄、杜如晦皆是一惊。
颉利带兵五十万攻破萧关,气势汹汹打到渭水河畔,如何会突然撤兵?
“这....”
房玄龄听得目瞪口呆。
皇后惊疑地看着李世民,她知道此等大事,李世民绝无玩笑的可能。
可是,颉利为何要自己撤兵?
杜如晦同样疑惑不解,说道:“请皇上明示。”
李世民将当时的情形仔细描述了一遍。
三人听得越加疑惑,完全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颉利退兵,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我军实力雄厚,颉利无必胜把握。”
“其二,颉利后方出了问题。”
房玄龄马上提出了两个假设。
李世民沉声道:“自家事自家知,朕所剩兵力不过十万人,且无精兵,颉利若强渡渭水,朕必败!”
李世民带过去的兵马只有区区五万而已,至于尉迟恭和张公瑾他们的兵马已经疲惫不堪,而且都带着伤,战斗力不行。
渭水河处于枯水期,就算把渭水桥拆了,颉利也能渡河。
只要过了渭水河,骑兵一个冲锋,李世民只怕就要大败而归。
所以,第一个猜测不成立。
房玄龄皱眉道:“如此,只有第二种可能,有人攻击颉利后方,颉利担忧归路,所以选择撤退。”
只有这样一个解释,但是这个解释又不合理。
谁能攻击颉利后方?谁有这个实力?
杜如晦捋着胡须,看着地上的炭火,徐徐说道:“普天之下,谁人能逼得颉利回防?”
整个大唐,就属罗艺的兵力最强,盘踞幽云两州,但是他绝对不可能帮李世民进攻突厥。
李世民刚刚杀了李建成,罗艺是李建成的人,他不举兵造反就不错了。
房玄龄说道:“莫非是吐谷浑偷袭颉利后方?亦或是薛延陀?”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心中其实一直想说归义镇,但是想想又不可能,所以始终没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