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含辛茹苦全集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林有成林兆喜是都市小说《含辛茹苦》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林有成”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含辛茹苦全集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包市,第九中学。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
第九中学在包市虽然是中学,小学也在这里,自然也就会有小学生学着背九九乘法表。
教室外面正站着两个人,听着里面孩子背九九乘法表。
年老的那一位双颊塌陷,整个人瘦得如同骨瘦如柴的僵尸,再配上呜嗷嗷的小西北风,就好像是从地狱里飘来的一样,但整个人的眼睛里闪着光,炯炯有神,自带一股精气神,脸上带着笑。
“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老者也忍不住跟着背诵起来,又对身旁的男人,问道:“林老师,你知道九九表存在了多久吗?”
“这个?”
被称作林老师的男人一时间被问得愣住了,说道:“应该有很久了吧。”
老者笑了笑,说道:“九九表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用在筹算中运算,到明代则改良并用在算盘上,现在九九表也是小学算术的基本功。”
“是的,还是陆老你了解的清楚。”
林老师满脸敬意地望着老者,在他心里,面前这位老者值得他尊敬,值得所有人尊敬。
要知道面前这位陆老只有初中文凭,全靠自学考入了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后面整整四年,一直研究世界性数学难题寇克曼,毕业后被分配到包市九中任教时,成功解决了这道困扰了世界百年的问题。
可惜后面虽然将这四年的心血寄给了科学院,却被拒收,又投递给了数学学报,结果还是被退回,答复是篇幅太长,建议另投其他刊物。再把原论文截成四段,投递给数学通报,回复却是四个字:没有价值。
一直到后面,意大利人率先宣布,寇克曼难题已经被他们破解了,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这将是意大利人永远引以为傲的事情。
陆老拿着报纸读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核对着上面的时间,如果十年前他能发表的话,就没有意大利人的事。
这是真正的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林老师真的很难想象这样的事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
在那之后,陆老决定向另一座组合数学的高峰斯坦纳系列难题冲击,那是和陈景润研究的那个德巴赫猜想齐名的世界性数学难题。
就这样,陆老开启了一生中最疯狂的工作模式,白天教课,晚上搞科研,为了能省下时间,竟然选择不睡觉。
可即便这样,也实在太忙了,根本无法应对所有的任务,请求学校减轻一些负担,但遭到了拒绝。为了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陆老申请调到大学,但很遗憾,没有找到任何门路。
林老师真的很难想象,包市这样的边陲小镇几乎没有科研资源的情况下,陆老是怎么攻克完成了世界难题斯坦纳系列论文。
真得难以想象,可是陆老就是那样再次做到了,解决了又一世界性的数学难题。
但陆老向国内数学学报投递三篇论文,遗憾地未能引起关注,直到后面寄给美国权威数学期刊,六篇论文就像六颗重型炸弹一样,在西方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讽刺的是,一直到今年,还是在外国教授的推荐下,陆老才得以站国内学术大会的讲台上。
想到陆老经历的这一切,真的就让林老师肃然起敬。
被称作陆老的老者摆了摆手,示意往前走,不要打扰别的老师上课。
那位林老师带着陆老往前面走去,边走边聊了一些别的事情。
“陆老,你看了没有那篇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
陆老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看小说。”
林老师点头,说道:“陆老,我和你说,这个《嫌疑人X的献身》写什么百年不遇的天才数学家为了替人掩盖杀人罪行,又杀了一个无辜的人,你说这是不是很荒唐,太过分了!”
陆老听见这话,虽然觉得有些不合适,但他经历太多,早就看开了,不禁笑了,说道:“文学创作而已,没事,不要太当真。”
林老师听见陆老这话,眉头一皱,说道:“文学创作也不能胡乱写,还写什么欧拉猜想。”
“哪个欧拉猜想?”
“对于每个大于n的整数,任何n-1个正整数的次幂的和都不是某正整数的n次幂?”
作为数学家,陆老一生都在和数学打交道,自然也是知道欧拉猜想的。
林老师摇了摇头,说道:“欧拉猜想是这个,但小说里面写得是当n≥4时,方程:X^n+ Y^n+ Z^n= W^n,无解。”
“他自以为是地给了一个反例。”
“反例?你计算了吗?”
“没有。”
林老师摇了摇头,说道:“他一个作家随便写的数字,我去计算什么,再说欧拉的这个猜想,又怎么可能是那么容易被证明的。”
陆老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不过,他心里却是有些好奇那个反例会是什么样的?
因为好奇,陆老让同事给他找到了那一期的《小说月报》,想要看一下这个关于数学家的故事。
“陆老,没想到你也看这篇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这篇小说很精彩的。”
陆老听见这话,笑了笑。
他感兴趣的并不是小说,只是小说里面的那一个关于欧拉猜想的反例。
不过对此,陆老也没有解释,他仅仅是出于对那个反例的好奇,便找来了林有成的那篇小说。
他并不会嫌麻烦,也不会担心很难算。
陆老看着林有成写的这篇小说,看见那个百年不遇的数学天才石弘也是一名中学老师,不禁觉得有些巧合,但也没有特别在意,就那样往下看去。
对于犯罪和爱情故事,陆老并没有留意,他在意的从来都只有数学。
他特别注意到了林有成笔下写的石弘简单一笔带过的那个数学答案——
2682440^4+ 15365639^4+ 187960^4= 20615673^4
看着这一串数字,仅仅是片刻,这道在别的数学老师眼中很难算的数学题目让陆老眼睛一亮。
德城。
因为《德城日报》的采访报道,林有成这位作者的一些信息自然也就会被报道,对于林有成说得他写的是人民文学,是写给人民群众看的文学,这样的话同样也引起了非常多文学爱好者的感触。
不管是什么文学,都是人民文学。
但相较于《山楂树之恋》是伤痕文学,还是通俗文学的讨论,虽然热烈,但是引发最热烈的讨论的还是林有成这位作者的身份。
《山楂树之恋》的这位作者居然是一名扫大街的环卫工人。
这瞬间就震惊无数读者了!
真的就是震惊!
这样一位文学作者居然是扫大街的环卫工人?
这怎么可能啊!
究竟是为什么啊!
当然,震惊过后,就让无数文学青年感到无比的气愤,一个个都替林有成鸣不平了。
要知道林有成可也上过高中,经历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怎么现在就沦落到扫大街?
更别说现在林有成还是一位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小说文章的文学作者,这就更让人无法认同。
组织上究竟是怎么给返城青年安排的工作啊?
为什么像林有成这样有才华的青年才俊——
好吧,有才华的中年鳏夫怎么就安排到扫大街去了?
很多《山楂树之恋》的读者知道这件事之后,真的就不能忍,一个个都主动替林有成写信给有关部门,一时间有关部门也都接到了很多人民群众写的信,纷纷要求给林有成安排更合适的工作。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低估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街道办这边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件事。
虽然说一开始街道办这边虽然也知道林有成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文章很是惊讶,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林有成发表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居然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
街道办这边也收到了非常多的信,一个个都是群众在替林有成反应困难,希望街道办能够帮林有成,让林有成这样一位作家不要再继续扫大街了。
这真的是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不尊重!
看见那些群众的来信,街道办的郑卫国主任倍感压力,一大早就跑到林有成家里。
可是郑卫国这边却是来迟了,因为有几家单位都来找林有成了。
像有从省城那边赶过来的《芙蓉》杂志社的人,还有《德城日报》的人,另外就是《湘江文艺》的人,还有德城文化馆都有来邀请林有成,想让林有成去单位上班。
不过,很显然拖家带口的林有成自然没有那么容易。
毕竟这不仅要解决户口,还要解决住房问题,更重要的是林有成还有几个小娃娃,根本就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上班。
因为这个原因,林有成并没有答应其他单位的邀约。
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啃声,后面听出来了一些重点的郑卫国瞬间就想到了什么,走出来说道:“林有成同志对待扫大街的这份工作一直都很认真敬业。”
不知为何,郑卫国说这话的时候,良心有些痛,尤其是在瞅见屋子里面那张小小的照片之后,更是感到一阵心虚,他可是非常清楚林有成以前是什么德行,扫大街这份工作要不是因为那个女人,根本就不会还在林有成身上。
那一天天可都是那个女人替林有成扫的大街。
林有成不说扫大街,别说去街道办报道都没有去过一天。
谁又能想到当初那个不成器的林有成在那个女人死后居然转了性,还写起了文章。
真的是死老婆三日,当刮目相看。
郑卫国心里闪过这样的念头,面上却是说道:“虽然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是我们街道办一直都认为像林有成同志这样有才华的不应该干扫大街这样的环卫工作。”
“我认为他可以在街道办担任宣传员,一来宣传工作也是十分重要,正是需要林有成同志这样的人来做,二来,也可以方便林有成同志照顾孩子。”
林有成听见街道办郑主任这话,心里倒是觉得也不是不可以,而且街道办的宣传工作,听郑主任这话应该十分轻松。
“郑主任,如果可以的话,我这边——”
听见林有成这话,郑卫国忙说道:“你放心,街道办都知道你的情况,不需要你一直在街道办工作。”
林有成点了点头,只是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该不会是吃空饷吧?
这吃空饷的话,会不会不大好。
林有成觉得自己以后还是不能占了岗位不做事,真的没有必要。
不过,不管怎么样,现在不用再去扫大街对林有成而言也绝对是一件好消息。
《芙蓉》杂志社的副主编刘承看了一眼林有成,又看了一眼睡在摇篮里面的那个娃娃,叹了一口气,他知道林有成虽然是鳏夫,但并不是真正的鳏寡孤独,这还有六个孩子要照顾。
这样一来,林有成自然没有办法带着六个孩子去省城工作。
毕竟《芙蓉》杂志社那边即便能够给林有成解决户口问题,这住房肯定也是问题,虽然可以住宿舍,但是林有成毕竟有那么多孩子,怎么可能都跟着林有成住宿舍。
还有就是林有成还要照顾孩子,哪里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当编辑审稿,看稿。
不过——
“有成,你不当编辑也挺好的,就继续写作,你的处女作就这般精彩,我很期待你下一部小说。后面等孩子长大些,可以再考虑一下来我们《芙蓉》杂志社。”
“当然,有合适的文章一定要往我们《芙蓉》杂志社投稿啊。”
一旁《湘江文艺》杂志社的人也连忙说道:“林老师,你也可以给我们《湘江文艺》投稿的。”
很显然,这些也就是之前《小说月报》杂志社所说的抢稿,一个个都非常希望林有成的下一篇文章能够发表在自家杂志上。
这也算是向林有成约稿。
就在这些杂志社向林有成约稿的时候,《小说月报》的编辑董照也刚上火车从津城赶来,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