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完整文集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完整文集

卫宁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卫宁刘彻是小说推荐《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中出场的关键人物,“卫宁”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

主角:卫宁刘彻   更新:2024-08-19 06: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卫宁刘彻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完整文集》,由网络作家“卫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卫宁刘彻是小说推荐《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中出场的关键人物,“卫宁”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

《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完整文集》精彩片段


定襄的军营本就驻扎了两万人。

卫青这次出兵匈奴的权力极大,汉武帝直接给他五万兵马的节制权。

加上卫青带过来的士兵,总计人数接近五万。

其中骑兵规模一万,重骑三千,轻骑七千。

汉武帝踩在六任皇帝的肩膀上,继承汉朝统治者的遗产,如今大汉国库丰盈,军费不缺。

可即便如此在装备骑兵上,军费依旧捉襟见肘。

培养一名重骑不易,轻骑好培养,但重骑是需要在轻骑的基础上选拔。

一般而言,重骑的盔甲为板甲,轻骑的盔甲为皮甲。

重骑兵单单是板甲,就重达40-60斤,基本上从马匹到士兵,盔甲的覆盖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换言之,这种国家的利剑,一般受伤的概率极小,杀伤力巨大。

重骑兵手持的武器一般是重剑、战斧一类的杀伤力极大的武器。

但重骑也有个致命的缺点,因为马匹载重太大,所以无法进行长时间的奔袭。

但那一波冲锋的气势和杀伤力,几乎没有任何军队能承受得住。

在北疆战场上,匈奴人只要看到大汉重骑,第一反应不是打,而是逃,因为压根不在一个档次。

轻骑就简单多了,皮甲的负重在10-20斤之间,大多在10斤左右,武器也以枪等轻便的为主,马匹的负重不大,适合长途奔袭。

所以在塞外,轻骑是主要兵种战斗力。

由此可知,即便汉武帝家底再丰富,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打造太多的重骑。

定襄的三千重骑兵,已经很多很多了,譬如辽东的赵信,其部队里面只配备了五百重骑,李广的更少,只有三百。

卫宁跟着霍去病游走在定襄军营内。

到了这里,看到大汉重骑之后,卫宁才知道什么是国之重器。

“定襄拥有如此多精兵悍将,为什么却让定襄城被洗劫成那样?”

卫宁看着霍去病,询问。

霍去病默然摇头。

“因为城内出了叛徒内奸!”

一名驻扎在定襄的轻骑百人将走了过来,淡漠的道:“若非城池被偷偷打开,吾等定将对方杀的片甲不留!”

卫宁抱拳,道:“参见将军。”

霍去病则背着手,单单的看了一眼那名百人将。

和卫宁不同,霍去病还挂着票姚校尉的官职,那百人将抱拳对霍去病道:“参见将军!”

霍去病淡淡嗯了一声,面无表情的道:“不要客套。”

卫宁有些羡慕霍去病,第一次出兵他便是天之骄子,很多事他都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而自己却需要以性命博之。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卫宁就会看轻霍去病。

一路上,霍去病教了他很多东西,譬如如何带兵,如何打仗等等。

这种东西,若非霍去病教他,卫宁一辈子或许都没资格学到。

莫要以为这些东西不重要,重要,很重要!

一个人是一条心,一百个人就是一百条心,若是管理不好,这些骄兵悍将则没有任何纪律可言,没有任何必胜的信念可说,那这样一直军队,即便带出去,又有什么战斗?

霍去病沉默片刻,问定襄的轻骑百人将,道:“叛徒抓到了没有?”

百人将摇摇头:“太守府关闭了所有城池,现在全城都在搜索内奸叛徒。”

……

太守府内。

定襄太守恭敬的对卫青道:“自匈奴人逃离定襄后,下官便封锁了定襄城池,不进不出,全城搜索。”

“而今已经过去四天,依旧没有搜索到人。”

这群叛徒内奸若是不找到,卫青是如何也不能从定襄出兵的。

万一他出兵了,定襄后方一旦失火,那他出塞将一点意义没有。

卫青咬牙:“废物!”

“找!抓紧时间找!”

定襄太守忙不迭抱拳:“下官遵大将军命!”

卫青没有继续在定襄太守府逗留,弄清楚定襄发生的事后,他便跨上战马,带着亲兵折返回军营。

回到军营后,卫青沉思了一会儿,对外道:“去召卫宁过来见本将!”

“喏!”

亲兵急忙离去,不多时便在军营内找到了卫宁。

“骑兵卫宁,卫大将军召见。”

卫宁愣了一下,有些茫然的看着霍去病。

卫青召见自己?

自己什么身份?卫青什么身份?

一个刚入伍没多久的新兵,一个是全军主帅,大汉大将军大司马,位高权重。

为什么啊?

这种人物为什么会见自己?

差距太大了,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应该。

霍去病微微笑了笑,道:“我舅舅召你,你就去见见吧,也许有惊喜呢?”

卫宁哦了一声,轻声询问道:“卫大将军什么性格啊?”

卫宁这辈子都没见这么大的人物。

虽然霍去病名头也响当当,但和霍去病相识到相知,过程都很自然,所以卫宁并没有什么压力。

但卫青不同,大汉的军神,全军的最高统帅,手可通天的人物。

霍去病笑道:“他会喜欢你的,成了,不要瞎想,该怎么说话就怎么说话,该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

“说不定舅舅找你是天大的好事呢?”霍去病神秘兮兮的笑了笑。

“好!”

卫宁也没有扭捏那么多,跟着亲兵便走。

一旁的百人将呆滞的看着卫宁离去的背影,心道他真是个亲兵?自己这个百人将都没资格去觐见大将军啊!

卫青中军大帐内。

卫青拿着竹简兵书,身躯坐的笔挺,身穿玄黑色便服,安静的跪坐在蒲团上看书。

卫宁小心翼翼进入营帐,恭敬的抱拳弯腰,道:“新兵卫宁,参见将军!”

卫青点点头,道:“起来吧。”

卫宁抬起头,看到卫青那一刻,他愣住了,下意识的道:“是你啊!”

额。

“卑职知罪。”

卫宁实在没想到,他早就认识卫青了,前些日子在军营中教他骑马,卫宁献策马蹄铁的,居然就是卫青。

卫青挥挥手,笑道:“没事。”

“这些日子在骑兵营还习惯吗?”

卫宁忙不迭道:“习惯。”

卫青面容和蔼,少了几分在太守府的戾气,将兵书放在一旁,道:“习惯就好,往后的日子你就在定襄好好训练。”

“啊?”

卫宁惊愕的抬头,喃喃道:“什么……什么意思?”

卫青:“你以后就负责镇守定襄,不必出塞了。”

卫宁听到这里,神色大变!


翌日一早,天色蒙蒙亮。

卫青的大军终于抵达定襄城下。

定襄城池大门紧闭,卫青的亲兵拿令牌跨过护城河,和定襄城守城士兵对接后。

定襄城前的吊桥才被放下。

卫宁轻声询问马匹后的霍去病,道:“定襄怎么盘查这么严?”

霍去病没说话,眉宇紧蹙。

越是如此,越是说明定襄出了事,不妨不会防守这么严格。

这一路来,卫宁依旧和霍去病同乘一匹马匹,大军暂时没有多余的马匹,要等进了定襄城,卫宁才会有自己的战马。

霍去病没有说话,卫宁也就没继续问。

骑兵跟随着前方大队伍跨过吊桥,缓缓进入了定襄城。

自进入定襄城后,卫宁终于知道方才霍去病为什么一直沉默。

映入眼帘的是定襄主干道,因为前两日下了雨的缘故,主干道上全部都是泥泞。

道路两侧是一排排低矮的土屋,这些是定襄临街的街肆商铺。

道路上偶尔会看到路人行走,他们眼神绝望,神色麻木,即便见到卫青大军,脸上也没有太多的表情。

街肆两侧的房屋,许多都已经千疮百孔,火烧后的房屋,外墙呈现烧烤后的黑色。

整个定襄城杂乱无章,满目疮痍,道路上不时便能看到一群头裹白布身穿素镐的百姓悲痛的行走。

明明是清晨,是百姓贸易最好的时间段,却很少会看到店铺开门。

踢踏,踢踏~

马匹踩着泥泞的道路缓缓行走,大军军纪极好,所有人都默契的保持安静,只是看到过往的百姓,士兵们面色才会凝重起来。

侧方,一名不大的小姑娘手中握着野花,伸手递给卫宁。

“哥哥,你们是来打胡人的吗?”

“能帮我救救阿爹吗?阿娘说阿爹被胡人抓去了。”

这一刻,卫宁才后之后觉的知晓定襄城经历过什么。

不久前……这里应该经历过炼狱般的摧毁!

卫宁刚要伸手,便有一名中年妇女急忙跑来抱走小姑娘,连连对卫宁道歉。

卫宁沉默着。

霍去病也沉默着,卫宁能感觉身后霍去病的愤怒。

“该死的匈奴人!迟早有一天我要血债血偿!”

作为北疆河套地区的门户大郡,定襄物资丰富,聚集汉人很多,其地理位置对大汉的防御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时下正值初春,正是胡人马肥草壮的时节,整整一个冬季,让匈奴人物资极具短缺,于是他们对汉人露出獠牙,大肆烧杀抢掠。

自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后,汉匈一直是彼强我弱,约七十年的时间长河内,历代国主为了维系和平,不得不对胡人想尽办法,维系和平,以期暗中发展,一举灭掉匈奴。

七十年光阴,历经六朝国主,却始终没有勇气对匈奴动兵。

直到那名雄才大略的君主登基,先吞南越,后灭匈奴,凡侵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是汉武帝的人生格言,也在激励着一名又一名的将军,鼓舞着一代代士兵的勇气!

抵近七十年的屈辱,只能用女人和亲换取和平,虽然统治者不断用各种方式修饰着这种屈辱。

但在汉武帝看来,本质上依旧是耻辱!

可即便如此依旧换不来和平,换来的却是匈奴人一次次背信弃义,杀掠汉人!

既如此,那便战吧!

马匹还在街肆上前进,越是抵达主城区,映入卫宁眼眸中的场景越是触目惊心!

一名名目光呆滞的妇孺,一具具还未来得及清理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街肆血泊中。

失去丈夫的女子,失去双亲的孩童,失去儿子的耄耋,他们的眼中是绝望,是悲伤,是麻木,是愤怒,是不甘!

五天前,一批匈奴骑兵队伍,混入了定襄城。

有人给匈奴人开了城门,做了叛徒。

于是匈奴骑兵疯狂的冲入定襄城,无论男女老幼,挥舞屠刀,肆意屠杀,临走时,放火烧屋,定襄城一片陈尸火海!

这是定襄郡所有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如今……付之一炬!

“这样的惨剧,在北疆比比皆是。”

霍去病对卫宁道:“不要愤怒,最起码不要表现在脸上,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卫宁点头,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怒火中烧。

“现在已经算好了,朝前推三十年,这里更加残酷。”

霍去病轻叹口气,“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立志杀光胡虏了吗?这群畜生,没有人性!”

“他们天生杀戮,不喜和平,可他们就当真以为我汉家男儿没有血性吗?”

霍去病压低声音,怒吼质问。

卫宁压住怒火,问霍去病道:“为什么不将百姓朝南迁徙?”

霍去病摇摇头:“朝南迁,迁到哪里?迁到长安吗?让匈奴人长驱直入?”

“那是懦弱的表现!”

卫宁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大汉不该后退,也不能有退路。

最初入伍的时候,卫宁从没想过为同袍做点什么。

他自认为自己是自私的,他当兵入伍,甚至获得系统,首先想着的是自己,想着建功立业,风光卸田归甲。

可今日实实在在看到北疆子民的惨状,卫宁认为,自己应该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些同袍,做点什么了!

若非亲身经历,谁家儿郎能成长一名真正有血性的男儿?!

大军在抵达定襄城东南角的时候,进入了军营。

卫青下令全军在军营内歇息,他自己则带着几名亲兵,急促奔袭朝着定襄太守府而去。

……

定襄太守府。

卫青下马,数名亲兵跟在面色凝重的卫大将军身后。

卫青大刀金马,夸着虎步进入太守府。

定襄太守亲自带人来迎接,见到卫青,急忙抱拳拜谒,道:“参见卫大将军。”

定襄太守的眼眶有些红肿,显然好些日子没怎么睡好觉。

“下官罪该万死,下官对不起定襄十余万百姓啊!”

说着说着,他竟哭了起来。

卫青淡漠的看他一眼:“你该不该死,朝廷会给你说法。”

“进来说话!”

卫青跨步进入中厅,落座后开门见山的问道:“定襄调过来两万军队,换言之,你定襄郡有两万多士兵。”

“为什么会这样?那群士兵是吃屎的吗?”卫青猛地拍向桌子,中厅内气氛冷的可怕。

定襄太守百口莫辩,有口难言,他握紧拳头,竟跪了下去,道:“城内出了叛徒,凌晨把定襄城门给打开了!”

唰!

卫青猛地站起来,盛怒道:“是谁?人在哪里?!”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