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江青云的现代都市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高质量小说》,由网络作家“李如意江青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是作者“李如意江青云”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小说推荐,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冷香忆,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高材生军医穿越成了农家女,用医术救死扶伤,用美食治愈众人。一时间名声大振,上门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啦!某腹黑毒舌男:我们多次相遇,一起经历过生死,这样的缘份,难道还不是命中注定?她莞尔一笑:我怎么角色,这是你的处心积虑……...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高质量小说》精彩片段
李健安一本正经的道:“大丈夫一言即出,驷马难追。我们肯定明早要去给贺爷爷送饼。”
李如意环视四个哥哥,嘱咐道:“做买卖的就得讲究信誉,咱们家现在刚起步遵守承诺,以后也得如此。”
四少年不约而同的应下。
李健安待李如意走后,特意给三个弟弟道:“财不外露,以后可不许在外面说家里买卖的事。我们做的买卖,身上都带着钱,万一有歹人听说来拦路抢劫,怎么办?”
今个晚上李健安怀揣着近三分银子,一路上都是迈大步赶路,有个风吹草动都提心吊胆。
燕城的治安很好,可是万一有坏人呢。
李福康羞愧低头。李英华、李敏寒深以为然。
四人这就回屋去睡了。
李福康特意道:“大哥,我错了。”
“妹妹给我说,章家的王花、刘家的张氏妒忌咱们家,话里话外都是讥讽,好在娘根本不跟她们一般见识。”屋子里黑呼呼的,李健安也瞧不清李福康的表情,声音压低道:“等刘想回村,她要问你咱们家的买卖,你怎么说?”
张氏已给刘宝生下四男两女。刘想是他们的三女儿,今年十三岁,现在在镇里给大户人家当奴婢。
刘想小时候在村里常跟李福康说话。
有一次,刘宝借着醉酒还跟李山开玩笑,要把刘想许配给李福康。自此刘想就认为会当李福康的媳妇,对李福康跟别的少年不同。
李福康急忙道:“我当然不跟她说。”脱衣裤躺下后,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件事,“大哥,其实我对刘想没什么。我……不喜欢她。”
李健安倒是没笑话李福康,低声道:“你都是十三的男子汉了,既然不喜欢人家,就别跟她说话。”
李福康轻声道:“每次都是她主动跟我说话。”
“你不会装作听不见?”李健安用极低的声音道:“章春跟我说话,你看我搭理过她吗?”
章家章老头与丁婆子有三个儿子十个孙子孙女。
章春是大儿子章大山与大儿媳丁氏的长女,今年十三岁,如今也在镇里给大户人家当奴婢。
“嗯。”李福康心里下了个决定,学学大哥把心狠下来脸板起来,不理不喜欢的小女子,“大哥,你说明早还会下雨吗?”
李健安已经打起小呼噜。这两天他走了一百多里路,比李福康还多走三十里路。脑袋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李福康翻过身闭上眼,很快就进入梦乡。
次日一早,天公不作美,雨还下着,且还不小。
李如意在昨晚就想好今个休息,倒没什么,四个哥哥都是一脸沮丧。
李健安、李福康吃过早饭。一个穿上家里唯一的蓑衣,一个打上油伞,拿着十张饼带上李如意给的银钱就出发了。
土路十分泥泞,两人怕摔跤慢慢走,等到了镇口,差不多就是贺东风约好的时辰。
他们竟然看到黑痣老头的馄饨摊子支着呢。
三张很大的油伞把摊子的上空罩住不让雨水落下来,几个镇民坐在伞下吃着馄饨,有两个镇民手里都拿着一张饼。
他们清楚的记得昨天馄饨摊不卖饼,今个黑痣老头就卖上饼了,顿时心里升起浓浓的危机感。
黑痣老头的注意力都在摊子上面,没有看到李健安兄弟走过,要是看到了,只会给他心里添堵。
原来,黑痣老头为了把李家兄弟赶出金鸡镇,哪怕今天下雨,也在一大早烙好了八十张葱花饼。
谁知,他从家里到镇里这一路十几里,装东西的推车进水了,葱花饼进了雨水被泡了。
好家伙,摆在最上面五张葱花饼都泡烂了,下面的饼多多少少沾了雨水也泡软了。
他的葱花饼没有放盐,又不是用菜籽油烙出来的,味道很一般,再加上这么一泡,味道就难吃了。
他不得不便宜卖,刚开始一个铜钱两张葱花饼卖不动,只有降到一个铜钱三张葱花饼。
就这样老主顾都不说好吃,个个拿他的饼与昨天吃的李家葱花饼对比,把他气的差点掀摊子走人。
李福康拍了拍大门,“请问是贺爷爷家吗?我们是礼村卖葱花饼的李家兄弟。”
门里传来贺东风喜悦的声音,“这么大的雨,你们还来给我送饼,真是好娃娃。”
门打开了,李健安把蓑衣脱掉,将背在身后篓子放下来,从里面取出葱花饼交给贺东风。
两人一手交饼一手交钱。
李福康怕把贺东风淋着,给他打着油伞。
贺东风见葱花饼一张都没淋着雨水,一高兴要给二十个铜钱。
“我们家的葱花饼买九赠一。我们只能收九个铜钱。”李健安拿了应得的九个铜钱,朝贺东风鞠躬就与李福康走了。
贺东风把饼放在了宽敞明亮堂屋的柳木制的八仙桌上,跟女儿女婿夸道:“礼村李家的两个娃娃可真是能干厚道。”
女儿女婿昨晚来的,今早起得有些晚,这会子还没吃早饭,正好就吃被贺东风夸成一朵花似的葱花饼,吃了之后都觉得好吃,夸贺东风会买东西。
李健安、李福康买了白面、鸡蛋等东西之后,听到有人叫他们,扭头一看竟是熟人张屠夫。
这要是没有张屠夫的一大竹篮猪下水,哪来的本钱,哪来的买卖。
两少年不约而同的高声笑道:“张伯好!”
张屠夫穿着黑衣,打着赤脚,站在自家肉铺前,没想到李家两兄弟没有嫌弃他送的谢礼还这么热情的跟他打招呼,一时有些激动,大声道:“我听说你们昨天来镇里卖饼,怎么不到我家来坐坐吃口水?”
李健安语气诚恳,“昨个我们着急回家,就没有打扰你。”
张屠夫待两个少年走至,表情有些扭捏的问道:“那些猪下水,你们吃着可还好?”
两少年又是不约而同的答道:“好。很好。”
张屠夫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大手摸摸脑袋。
他的老爹去燕城他妹妹家休养,临走时让他带着半扇猪去谢李如意,可是他家抠门的母老虎死活不干,愣是把半扇猪全部扣下,让他送臭烘烘的猪下水没人要的猪蹄。
他觉得太失礼怕被李家人骂出门去,使了个小心计,拿着一个大竹篮把猪下水、猪蹄装上,然后篮子里面垫上树叶,不让腥臭的血水流到地上,上面盖上一层黑布让人瞧不出是啥东西。
他在李家一口水没喝,放下大篮子磕了一个头就走,也是心虚。
李福康问道:“张伯,这几天你的生意可好?”
“好。昨个驿站来了贵人,今个从我这里买走了一整头猪。”张屠夫今早一下子赚了五分银钱,笑得嘴都合不拢,见两少年要走了,指着随意放在摊子地上的猪下水,“这里有一幅猪下水还有一根猪尾巴,你们都拿走。”
李如意并没有让李健安兄弟买猪下水。
李健安兄弟自是摇头要拒绝。
张屠夫忙道:“这是我家送你们家小神医的。你们快拿走,不然下雨天我还得跑一趟礼村。”
一头猪下水加上一根猪尾巴都不如一斤猪肉的价钱贵。
张屠夫这么做也是为了良心上过得去。
两个少年推脱不过,只有收了。
张屠夫看着五大三粗,却是心细,在李家的篓子里用树叶垫了三层,才把猪下水放进去,这样血水不会渗出来弄脏两个少年的衣服。
李健安兄弟满心欢喜道谢之后回家。
这一路雨仍是下着,李健安兄弟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看样子今个一整天都不会放晴,县城的买卖做不了,家里少赚二百多个铜钱。
李英华、李敏寒在家里做了活,就在堂屋里坐着歇息,同样不时的瞧看屋外的天。
赵氏就坐在他们旁边绣花,光线很暗,也不舍得点油灯。
李如意从杂房里制药出来,浑身散发淡淡的药香,站在屋檐下眺望前方。
细而密的雨水呈线状落下,比早上下得还要大,整个礼村笼罩在雨气之中朦朦胧胧,高低不等的房子散落在村路两旁,都是茅草建成。
礼村的地势高,挨着一条河,这么多年也从未涨过洪水。
礼村在燕城的东北边,这里四季分明,村民种的粮食除了麦子还有玉米、小米。
生产力低下,又没有化肥,农作物产量非常低,一亩良田在丰收年最多产二百多斤麦子,打成面粉也就二百斤,这还是黑面,要是白面,只有一百多斤。
李家共有十亩良田三亩劣田。良田种麦子。劣田种菜、玉米。
今年风调雨顺,十亩良田收了二千六百多斤麦子,一半打成黑面交了朝廷及自家吃,一半打成白面卖掉。
镇里粮铺的白面一斤卖三个铜钱,农民要是把白面卖给粮铺,一斤只有两个铜钱。李家的一千三百斤的麦子打出一千斤出头的白面,也就卖出二两多银钱。
李如意思索片刻,心里有了主意,进了堂屋,给赵氏点了油灯,“娘,我们家以后每个月要用许多白面,去镇里买一斤三个铜钱,不如跟村里人收购白面,这样一斤能省下将近一个铜钱。您看行吗?”
李英华、李敏寒均是眼睛一亮,纷纷望向赵氏。
“行。”赵氏往油灯面前凑了凑,“村里家家都有白面。你打算怎么个收法?”
李如意刚才都已经想好了,侃侃而谈道:“我们家买白面的量没有镇里粮铺的大,价钱不能压的太低,我打算两斤白面给五个铜钱,比镇里高一些。我想第一次就从里正家里收白面,后面就从与咱们家关系好的人家收。”
礼村的里正王海兼王族的族长,今年五十三岁,性格直爽,正直公正,在村里威望很高。
他的原配曲氏多年前去世,留下两个儿子,后来再娶的继室是十五年前跟赵氏等人一起从外地逃难的丰氏。
丰氏今年三十三岁,比王海小了整整二十岁,比王海的长子王立冬小了一岁,比王海的二子王春分只大一岁。
丰氏给王海生了一儿一女,已经在王家站稳了跟脚。她说的话王海大能听进去。
丰氏跟赵氏的关系不错。
“娘,妹妹的主意好。这样我们家能省不少银钱。”李敏寒觉得能省银钱就很好。
李英华眼珠转了几转,望着赵氏激动的道:“今个大哥、二哥去镇里买三十斤白面,花了九十个铜钱,这要是在村里买,只需七十五个铜钱,能省下十五个铜钱。我们家是外来的,要是能常收里正家的白面,常打交道,关系弄好了,里正对我们家也能关照些。”
赵氏又不是傻子,这样的好事自是会支持,放下针线活,兴冲冲道:“我这就去跟丰氏说说收白面的事。”
李如意连忙道:“娘,今个下雨路滑,等天晴您再去。”
“十五个铜钱呢。早知道我昨个就去了。”赵氏心道:一天就能省十五个铜钱,一个月至少能省四百个铜钱,这些钱我得绣两个多月的花。
“娘,我陪你去。”李英华激动的起身去拿雨具。
李如意便道:“要去也是我去。”
“你三哥陪着我就行了。你别去了。”赵氏特意拍了拍李如意瘦的能摸到骨头的肩膀,摇了摇头。
李英华与赵氏换上草鞋打上油伞去了王海家。
王海家在村子的中间,有三进的院子,也都是茅草屋。
王海夫妻及丰氏所生的王燕、王志高住在第一进。王冬至、王春分两家人住在第二、三进。
王海家跟村里许多人家一样,没有分家,吃饭都在一起吃,干活也在一起干。
人多事多矛盾多。丰氏又是继室,家里的矛盾就更加多。
赵氏母子来之前,丰氏刚在堂屋关门骂过王冬至、王春分的媳妇。
丰氏再是继室也是长辈,用辈分就能压住两个儿媳妇,且这次又占着理,把她们骂得狗血喷头。
不过,家丑不可外扬。丰氏绝不会在外人跟前说此事,脸色温和,请着赵氏坐下,微笑道:“今个下雨你终于不绣花,舍得来我这里坐坐啦?”
丰氏穿着六分新深蓝的麻布制的长裙,浓密的头发随意盘着圆髻,戴着一根蝉头锡钗。
她身材矮瘦,生着一张长脸,细长眼睛,塌鼻梁薄唇大嘴,皮肤微黑没有光泽,容貌可以说有点丑,再加上右脚有点跛,就是个丑女。
可是她的眼睛有神,笑容有几分真挚,看上去很精神,是个聪明人。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是有事来跟你商量。”赵氏开门见山的把事情说了,当然把要求也提了,例如白面的品质。
白面的品质也分几个档次,越精细就越贵。
李家要收的白面档次跟金鸡镇卖的白面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