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美文同人 > 重生过去震八方

重生过去震八方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一场意外,让一名四十岁的中年人重生在一名八岁的孩子身上,开始了他风骚的人生。...

主角:   更新:2023-08-08 06: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重生过去震八方》,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场意外,让一名四十岁的中年人重生在一名八岁的孩子身上,开始了他风骚的人生。...

《重生过去震八方》精彩片段


“这……这是什么地方?”
方圆艰难的睁开眼睛,打量了一下周围,有气无力的嘟囔一句。
周围是残墙断壁,俨然是一栋倒塌的土坯房,只有他所在的这个角落的上方,还有一小片茅草毡没有脱落下来。
遮风是不可能了,但可以挡点小雨,最起码下个小雨的时候,不至于淋着。
就在方圆想从地上坐起来,一阵无力感袭来,脑袋一阵刺痛,倒了下去,然后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方圆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脑袋里多了一段记忆,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
确切的说,这段记忆应该是属于他现在这副身体的主人,只是这副身体的主人是一个八岁大的孩子,所以记忆有限。
根据这段记忆,这副身体原来的主人叫毛毛,很显然,这只是小名,记忆里也只有这个名字。
没办法,毕竟他才八岁,跟着村民来到帝都以后,大家都各奔东西了,他一个八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
方圆想坐起来,才发现浑身无力,也是,这副身体可是饿死的,怎么可能有力气。
但是方圆不想死啊!死,他才刚刚经历过一次,再也不想尝试了。
方圆,出生于八零年,属猴,大学毕业以后经过多年的打拼,终于在帝都开了一家旅游公司,算得上事业有成。
就在他以为好日子就要到来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二零二零年农历年即将到来的时候,
旅游公司,做的就是开门迎客,都躲在家里不出门,这生意还怎么做。
房租,再加上员工最低基本工资,几个月下来,方圆又变回了穷光蛋,真应了那句话,辛辛苦苦十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还好没有欠账,赔的都是他这些年的积蓄。
在十一的时候,国内基本上已经全面得到控制,大家都出来旅游,方圆想,自己开着旅游公司,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旅游过,就准备出去转转,然后从头再来。
他也没有报团,就坐车来到了八达岭长城,不知道是因为大家憋的时间太长了,还是报复性消费,出来旅游的人太多了,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就算是这样,方圆还是爬到长城上,看着远方,心情也好了很多,完全忘了他刚刚经历过破产。
心情一好,方圆就想大喊几声,这不,他就爬上了长城上的瞭望口,也就是凹进去的地方。
就在方圆刚把手抬起,还没有放到嘴边的时候,感觉到有人在后面推了他一把,直接把他给推了出去。
其实是在他后面的一个女孩,看到他站在瞭望台上,又抬起手,以为他要跳下去,就想去拉他一把,可惜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这个拉也就变成了推。
按说他所在的这个位置离地面并不高,又加上长城外面有那么多的树,地上的落叶就有厚厚一层,就算是掉下去,最多也就是受重伤,可是方圆太倒霉了,因为是推出去的,头先落地,又刚好有一块石头,所以他就悲剧了。
这不,醒过来的时候,就变成了这样,可以说是悲剧加上悲剧,哪怕是重生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也比重生在一个八岁孩子身上强啊!一个八岁的孩子能干什么。
又是这个年代,那就更不用说了,就更不能干什么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又活了一回,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个时候就要靠毅力了,还好方圆的毅力一直不错,从地上随便抓了一根棍,扶着墙艰难的站了起来。
顺着残墙断壁的缺口往外看了一眼,就看到了一排砖墙,这让方圆眼睛一亮,连忙拄着棍艰难的往那边移。
好不容易移到墙边,方圆往东西两头看了一眼,发现这排墙很长,这应该是一个大院,或者说是一家大型工厂。
就在这个时候,方圆看到一只猫从旁边的草丛跑了出去,然后迅速离开。
方圆拄着棍,移了过去,用棍在草丛里拔了一下,眼睛一亮,原来在草丛里有一个洞,一个通往墙里的洞。
洞很小,应该是特意留的排雨口,方圆看了一眼这个洞,然后趴下来把脑袋伸了过去。
脑袋能过,而且还很轻松,基本上脑袋能过,身体也就能过,当然,这说的是小孩,如果是个成年人,那就别想了。
方圆先把棍放进洞里,这才往里面爬,这副身体现在已经瘦的皮包骨,可就算是这样,他也爬了几分钟才进去。
这倒不是说不容易进去,而是他没力气,稍微活动量大一点,就累的气喘吁吁,休息一下才能继续。
进去以后,方圆从地上爬起来,发现这是一处厂房的后面,厂房很高很大,窗户所在的位置,比一个成年人还高,方圆更不可能看到里面是什么情况了。
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不会被人发现,方圆看准了方向,就往这个方向移动。
他也不知道移了多远,也不知道已经穿过几个厂房,他就知道刚才天还在亮着,现在已经天黑。
就在这个时候,方圆闻到了食物的香味,一个特别饥饿的人,对味道是最敏感的,特别是食物。
不知道是下班了,还是怎么回事,反正方圆一直没有碰到人,等他找到这个发出食物香味的地方,又过去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这是一处大房子,方圆抬头看了一眼,上面有一块白色的牌子,也是因为是白色的牌子,他才能知道上面有字。
至于字体是什么颜色他就不知道了,可能是黑的,也可能是红的,或者说是别的颜色。
反正看到上面的字,方圆很激动,因为上面写着职工食堂四个大字。
食堂已经关门,并且锁着了,不过这对于方圆来说和没有锁一样,问题就出现在门上。
因为这门上用的是一种很古老的链扣,就是三个椭圆形的铁环连在一起,从左边的门上挂到右边的门鼻上,然后上锁。
这种锁门方式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推一下门,两扇门中间会有一个缝隙,不过这个缝隙很窄,成年人,甚至说十几岁的孩子是不可能进去的,但是像方圆这样七八岁的孩子,还是很容易就能钻进去。
方圆上去推了一下,果然出现一个缝隙,方圆试着能不能进去,很轻松的就过去了。
外面已经天黑,屋里没有灯光就更黑了,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是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估计这都不算什么,但方圆可是生活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年代。
所以有点不适应,但是他知道,他必须适应,食堂里应该是有灯的,可是他不敢开。
现在虽然是夜里,可是谁又敢保证就没有人,万一被人发现,那么就真的成了瓮中捉鳖。
稍微想了一下,方圆就开始往里面走,大堂是吃饭的地方,现在这里除了桌子板凳,什么也没有,想找吃的,只能去后面的厨房。
如果说大堂那边很黑,进入后厨就更黑了,大堂那边好歹还能借到外面的一点亮光,这里简直是漆黑一片。
不过黑有黑的好处,就是因为黑,外面的光线进不来,那么里面的光线也出不去。
方圆把后厨的门关上,然后就在门的一侧摸索,很快就摸到一根线,拉了一下,顿时变的亮堂起来。
后厨很大,但是一眼就能看过来,除了一堆白菜萝卜,方圆没有看到有什么可以吃的。
这个时候,方圆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过去拿起一个萝卜就啃,这个时候,也不管干不干净了,啃下一个萝卜,感觉到身上有了一点力气。
方圆这才开始对厨房进行摸索,和他想的一样,什么吃的都没有,就在这个时候,方圆发现厨房后面还有一扇门,就走了过去。
这扇门没有锁,方圆就把门给推开了,借着厨房的灯光,看到里面堆满了麻袋和布袋。
有了一个萝卜垫底,方圆的步子也快了很多,连忙走了过去,发现麻袋里装的都是土豆。
然后方圆又去解开了一个布袋,里面装的是玉米面,还有一些布袋里装的是白面,不过装白面的布袋很少,只有十几袋而已。
看到这些东西,方圆的眼都绿了,他现在没有别的想法,唯一的想法就是能吃上一口热乎的。
想到就做,方圆又跑回到厨房里,刚才他在厨房里找吃时候,发现了几个铝饭盒。
拿起一个饭盒,方圆又回到这间储藏室,本来他想弄点白面,想了想还是抓了几把玉米面。
。。。。。。
PS:跪求月票,谢谢!么么哒!
PS:本书QQ普群:292724802,无任何要求。


虽然玉米面是粗粮,但是熬粥比较好,最起码比白面好,而且抗饿,方圆现在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饿',两个字形容就是很饿,三个字就是特别饿。
抓了几把玉米面方圆就连忙往厨房里跑,虽然是玉米面,但是比较粗糙,应该叫玉米糁比较合适。
拿起瓢从大缸里装了一些水倒进饭盒,然后来到灶台这边,灶台烧的是碳,不过现在已经封火。
方圆从地上捡起火棍,在灶台中间捅了一个眼,然后就把饭盒放了上去。
也就几分钟吧!饭盒里开始冒热气,现在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反正方圆是感觉到冷,这也可能是因为饿的。
又过了几分钟,玉米粥的香味扑面而来,方圆知道,已经差不多了,连忙跑过去拿了一双筷子,把筷子分开插进饭盒把里,把饭盒给端了出来。
没办法,饭盒把现在很烫,只能用这个办法,把饭盒放在灶台上以后,方圆就有点迫不及待了。
开始刚做好的粥很热,方圆只能用筷子挑着吃,这样不至于烫伤,可就算是这样,他也感觉到身体慢慢的变的暖和起来。
这也让方圆感觉到自己活了过来,没错,就是活了过来,因为他身上已经有了一些热气。
一饭盒玉米粥吃完,方圆感觉到这副身体上的力量全部回来了,整个人也精神了很多。
不过方圆现在不得不考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怎么办,他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更不可能每天夜里跑过来。
因为很快就会被人发现,甚至说明天早上就会被人发现。
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离开,顺便带些吃的走,可是这又和他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相违背。
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不拿别人的一针一线,这是道德品质问题。
但是当生命和道德碰撞到了一起,方圆也只能选择不道德了,没办法,活下去最重要。
方圆进入储藏室,把门口的一堆空布袋抱了进去,然后从那些装满白面和玉米面的布袋里往这些空布袋里倒。
这副身体只有八岁,多了他也拿不动,只能一个布袋里装一点,装到他能拿动。
很快一袋白面被他装在五六个布袋里,然后又打开一袋玉米面,半个小时后,方圆的脚下放了二十多个装了白面和玉米面的布袋。
这些加在一起是两袋白面和两袋玉米面,这些粮食,足够他把这个冬天熬过去。
弄完这些以后,方圆想了想又把装土豆的麻袋打开,然后装了七八小袋土豆。
装完这些以后,大概是夜里十点左右,这个时候还太早,方圆准备过了十二点以后再出去。
这个中间,方圆把厨房里的灯给拉灭了,然后从厨房里出来,就在食堂里转了起来。
饿了那么长时间,又吃了满满一饭盒的粥,有点吃顶了,其实就是撑着了。
在食堂里刚转了几圈,方圆发现在食堂里的一个角落里还有一扇门,而且这个门还给锁着了。
方圆眼珠子转了转,转过身回到了厨房,把捅火的那根铁火棍给拿了过来。
把火棍从锁鼻子里插进去,往下一板,锁没事,门鼻子从门上掉了下来,也是,就两颗钉钉在门上,一点也不结实。
推开门进去以后,方圆也没敢拉灯,虽然里面很黑,但他也不知道里面的光线能不能照到外面。
方圆就在里面乱摸,很快摸到一种桌子,是这个年代用的那种办公桌,不用说,这应该是一间办公室,而且在这里办公的还是一名小领导。
在职工食堂里当领导,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食堂主任。
顺着桌子,果然在里面摸到了一把椅子,方圆试着拉了一下抽屉,没想到真的拉开了。
因为看不见,他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反正是有东西,而且方圆还摸到一个盒子,摸着手感是一个木盒,方圆就给拿了出来。
别的东西都是一些纸质的,应该是文件或者什么,方圆没有动,就把这个木盒给拿出来了。
从这间办公室出来以后,方圆又回到了厨房,关门,开灯,木盒上有一把小锁,特别小的那种。
方圆想用火棍给别开,发现火棍根本就插不进去,那么就只能砸了,一火棍下去,这个小锁就报废了。
方圆把盒子打开,发现里面有一摞钱,连忙给拿起来数了一下,整整六十二块钱。
有两张十块的,三张五块的,两块的有七八张,剩下的就是一块的,五毛的,两毛的,一毛的,没有分币。
除了这些钱,里面还有一些票,方圆拿起来看了看,发现是一些粮票,油票和菜票。
粮票有三种,分别是细粮票,粗细粮票和粗粮票,细粮和粗粮方圆明白,这个粗细粮是什么东西?这让方圆一头雾水。
不过很快他就想明白了什么,细粮不用说,应该是白面和大米,粗粮是红薯和土豆,那么粗细粮应该就是玉米面,红薯面和高粱面这些。
要不然真说不通这粗细粮是什么东西,当然,这个粗细粮应该还包括小米。
细粮票很少,只有一百多斤,粗细粮也就两百多斤,剩下的全部是粗粮票,差不多有一千斤。
然后就是油票了,这个更少,只有七斤,这么大一个职工食堂,竟然只有七斤油票。
最后是菜票,上面分别印着萝卜、白菜,而且就只有这两种,怪不得厨房里只有这两样东西。
这两种菜票,其中萝卜票五百八十斤,白菜票两千一百二十斤。
看到这些,方圆脸上只有兴奋,有了这些钱和票,不要说一个冬天,就算是一年也没有问题。
这些东西在一个大工厂的食堂可能不算什么,甚至都不够一顿吃的,可是对于方圆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这已经很多了。
时间一分分过去,感觉到时间差不多了,方圆就开始往外面运粮食,他并没有因为那些票,就不要这些粮食了。
因为他还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再说了,这些票现在能不能用还是一个问题,所以他还是要把那些装好的粮食弄出去。
方圆一次提两袋,提到院墙跟前就从院墙上扔出去,还好他不是从他进来的地方往外扔,要不然这么远的路,他不知道时间够不够。
用了一个多小时,方圆才把他装好的那些东西全部扔出去,然后又跑回去拿了几条麻袋。
之所以拿麻袋,当然是为了御寒,麻袋是麻绳编织的,用来保暖很不错。
排雨口很多,方圆随便找了一个就钻了出去,还好院墙外面是一片荒地,而且离院墙不远就是一大片芦苇荡。
这里也就不可能来人,因为时间来不急了,方圆就在附近找了个地方把这些粮食给埋了起来。
包括他拿出来的几个饭盒和那些麻袋,全部都给埋了起来。
把这些粮食埋好以后,方圆又回到了那一片残墙断壁前,找到了他之前躺的地方,然后坐了下来。
他没有睡,不是因为弄了那么多粮食兴奋,而是有点担心,担心工厂里的人找过来。
不过他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了,这倒不是说工厂里不重视,而是压根就没想到是外面的人到工厂里偷的。
毕竟工厂那么大,想找到食堂的位置都不容易,而且一下子偷了那么多,所以一大早发现以后,工厂立马开始调查。
甚至连派出所都来人了,两百多斤粮食,还有六十多块钱,另外还有那么多的粮票、油票、菜票,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案子了。
可是派出所和工厂里想的一样,也认为是工厂内部的人做的,这不,调查了一圈子,什么也没调查出来,这件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这也多亏了方圆是后世过来的人,并且经常看一些刑侦案件的电视剧,所以不管是里面还是外面,都被他给清理的干干净净。
这也是他为什么用了那么长时间才把那些粮食给弄出来的原因。
方圆也是没办法啊!不说他是一个成年人,哪怕他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也不会去偷。
可他现在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除了这个,他还有别的办法吗?要不然他也不至于饿死。
上午十点左右,感觉到没什么事了,方圆也从墙角里出来了。
方圆前世在帝都生活了十几年,对帝都还是很了解的,听帝都的那些老人说过,在这个年代,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菜窖。
这里的房子虽然全部都倒塌了,但是菜窖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他想找个菜窖,用来做栖身之地。
当然,更重要的是放他那些粮食。
一天,方圆来回在各个倒塌的房屋之前翻着,不知道是这里没有菜窖,还是被倒塌的房屋给掩埋了,快到天黑也没有找到一处。
而这个时候,方圆已经饿的不行了,昨天晚上吃了一饭盒的玉米粥,这都差不多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了。
要说不饿那是假的,当然,和之前比那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最起码现在只是饿,并没有到了快饿死的时候。


就在方圆准备放弃的时候,让他这最外围找到了一处菜窖,这处菜窖同样被埋了,不过埋的比较浅,让方圆给扒了出来。
这一处菜窖在这片残墙断壁的最边缘,离芦苇荡也就十来米远,如果方圆真的只是一个孩子,估计他会跑的远远的,绝对不会来这里。
就比如之前这副身体的主人,都快死了,他还是找了一处离工厂院墙近的地方栖身。
把菜窖的入口扒开,里面黑漆漆一片,可以说什么也看不见,还好里面有一个梯子。
也不知道这梯子在菜窖里放了多少年,朽了没有,还好他现在只是一个孩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方圆还是先伸下去一只脚试了试,感觉到没问题这才下去,菜窖不是很深,也就三米左右,方圆很快就来到了菜窖底部。
从兜里摸出一盒火柴,这也是从工厂里的厨房里顺出来的,火柴“刺啦”一声划开,借着火柴的亮光,方圆发现这处菜窖很大。
最起码有七八个平米,这也让方圆很兴奋,因为他不但找到了存放那些粮食的地方,还给自己找了一处栖身之地。
住在菜窖里好啊!这玩意冬暖夏凉,而且不需要担心被人发现,现在这个年代,出来逃荒的流浪者很多,说不定就有人摸到这里。
自己前世虽然活了四十年,但现在他就是一个孩子,打,打不过,那还不被人给抢了啊!
所以他打算把这个地方以后就当成他的家,最起码暂时可以当成家,等他对周边的环境熟悉以后再说。
方圆并没有立刻去搬那些粮食,而是从菜窖出来以后先对盖菜窖的盖子进行改造。
第一要做一些伪装,哪怕有人路过也不会被发现,甚至说踩在上面也发现不了。
第二就是透气性,菜窖虽然不是很深,但是把盖子盖上以后,空气不流通,氧气也就少了。
别到时候没有饿死,而是因为缺氧死在菜窖里,那就有点不值了,所以他要给改造一下。
因为不但要透气,还不能漏雨,要不然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个也是不行的。
只是这个比较有难度,当然,这也只是相对来说,作为一名从二十一世纪过来的人,这都不是问题,只不过麻烦了一点而已。
当然也需要一些时间,可是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先做了一下伪装,然后通气,至于防雨,这个暂时先放那,等回头再说,没办法,因为弄那个需要时间。
等天完全黑下来以后,方圆就开始搬粮食,用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都快累虚脱了,方圆才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搬进了菜窖。
然后方圆抓了几把玉米面放进一个饭盒,又从菜窖爬了出去,在芦苇荡里给饭盒里装了一些水。
这里方圆白天已经看过了,而且还喝了不少这里的水,这个年代的水是真的干净。
就算是芦苇荡也是一样,轻盈透亮的,一眼就能看到水下面的泥沙,这在后世根本就不敢想。
装上水以后,方圆找了一个墙角,把两块半截砖支起来,然后把饭盒放了上去,在旁边随便捡了一些柴火,拿出火柴给点燃。
至于引火,旁边就是芦苇,随便弄点就齐活,把粥煮好,方圆又从兜里掏出两个土豆放在火堆上,用火灰把土豆埋着,又能了一些土把火灰给埋着。
之所以烧两个土豆,方圆是为了给自己准备一点吃的,什么时候饿了就可以拿出来垫垫。
因为没有油水,虽然吃的饱饱的,但还是很容易饿,而且白天不能生火,准备一些总不会多余。
这主要还是菜窖没有改造好,如果改造好了的话,方圆就可以在菜窖里做饭,那样就不需要担心被人发现了。
不过要想改造成在菜窖做饭不让人发现,这可是一个大工程,绝对不是三五天可以完成的,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方圆白天也只能啃几个烧熟的土豆。
吃完粥以后,方圆把饭盒在芦苇荡的水里给洗干净,然后把土豆给扒出来,就回到了菜窖。
把从工厂里顺的一盏马灯给点上,整个菜窖变的亮堂起来,一个角落里放着那些粮食,剩下的就是几条麻袋。
除了这些东西,菜窖里什么也没有,然后方圆又从菜窖里出去了,来到芦苇荡这边,方圆开始揪芦苇花。
菜窖里虽然不冷,但湿气重,所以方圆准备弄一些芦苇花铺在下面,反正这玩意有很多,方圆也就多弄了一些。
来回跑了好几趟,总算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然后方圆把一条麻袋铺在上面。
现在的方圆,躺下来还没有麻袋长,所以一条麻袋足够了,然后他又拉过来一条,准备睡觉的时候盖在身上。
这玩意虽然比较粗糙,但真的可以御寒,还好这是在菜窖里,如果是在外面,估计要盖好几条了。
方圆把马灯熄灭,躺下了就睡了,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天没亮他就起来了,因为他要在天亮之前把粥熬好。
因为天亮以后生火,烟气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至于说为什么不怕火光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个根本不需要担心。
这里虽然都是残墙断壁,但是有很大一片,完全可以把火光给遮挡着,方圆又不傻。
粥做好以后,方圆又把火灰给埋上,一是怕火被风给吹进芦苇荡。二是掩埋痕迹。
这次方圆没有在外面吃,而是端着饭盒进了菜窖,在菜窖里美美的把粥吃完,然后揣着两个土豆就出去了。
今天的天气比较好,方圆要出去转转,最起码要弄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
他知道这里是帝都,但这里是帝都什么地方他就不知道了,所以他要弄清楚,这是方圆前世的一个习惯。
特别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就算是什么事都不干,也要先把附近给摸透。
方圆顺着工厂的院墙往东去了,因为往西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芦苇荡,只有东边可以看到房屋。
这家工厂的院墙,方圆目测了一下,从东头到西头,差不多有六七百米长,他所在的位置,靠西一些。
四百来米的距离,十几分钟就走到头了,这个时候方圆发现,工厂东边好像是个街道。
因为这里有很多的房子,之前院墙给遮住了,方圆只能看到很少的一部分房屋,现在来到工厂东头,没有什么遮挡了,他也就看清了。
工厂的东边就是一条马路,其实就是一条水泥路,而且是很窄的那种,不过在这个年代,能修一条水泥路已经很奢侈了。
估计也是因为这家工厂,顺着马路往南走,大概走了七八分钟,工厂大门出现在方圆眼前。
在大门的正上方,有一条用红布做的条幅,上面贴着用黄纸写的这个年代独有的标语。
同时方圆也知道了这是一家什么工厂,清河毛纺厂,没错!就是清河毛纺厂。
清河这个地方方圆还是知道的,在后世这里可是很有名气,这么说吧!这里虽然后世在北五环以外,但他的房价甚至比北四环附近还高。
但是在这个年代,这里只是一个公社而已,清河公社,绝对算得上郊区中的郊区。
现在的帝都,东南西北四个门,分别是东边的建国门,南边的永定门,西边的阜成门,北边的德胜门,出了这四个门,就属于郊区了。
而清河就在帝都的北边,离德胜门十二公里左右,如果在后世,骑辆电动车,十二公里分分钟就到。
可是在这个连自行车都稀有的年代,这十二公里就有点远了,走路的话,就算是个成年人,也需要两个多小时,这说的还是半路不能休息的情况下。
所以这里现在绝对算得上郊区中的郊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方圆心里就有底了。
虽然现在的清河和后世很不一样,但大概还是有点轮廓的,最起码不会让人感觉到太陌生。
别忘了方圆前世可是在帝都十几年,帝都还真的很少他没有去过的地方,特别是清河这边,因为从市里出发,很多旅游景点都会路过这里。
比如八达岭长城,十三陵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别的景点,其实就一个八达岭长城,就已经足够了,因为很多人来帝都旅游,第一个要去的就是八达岭长城。
现在的清河公社只有一条大街,就是从毛纺厂东门一直往东,这条街就算是在后世,也是清河的主要街道。
整个公社的人,都是住在这条街道的两侧,这条街道很长,从西头到东头,差不多有两公里。
这在后世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年代,这已经算是很长的街道了。
其实之所以有一条这么长的街道,还是因为毛纺厂,在毛纺厂没有搬过来之前,这条街道也就东头那一小截。
为了毛纺厂里的车辆出行方便,才把路修到毛纺厂大门口,然后附近的人就在马路两边盖房子,就形成了这一条比较长的街道。
。。。。。。
PS:合同已经寄出,大概星期五晚上改状态,还有不到两天的时间,大家想投资的要加快速度了。
新书起航,有推荐票的投点,谢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