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都市小说《官场:从基层重生逆袭崛起》,由网络作家“青涩小苹果”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林升许喆,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前世,他一个小的乡党主任,因为官场纠缠,被困当局!一觉醒来,他重生于九十年代,幡然醒悟,把握住人生转机。机缘巧合之下,他一步一步走上仕途巅峰,纵横于官场,走上高位……...
主角:萧林升许喆 更新:2025-02-24 04:0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林升许喆的现代都市小说《官场:从基层重生逆袭崛起后续》,由网络作家“青涩小苹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官场:从基层重生逆袭崛起》,由网络作家“青涩小苹果”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萧林升许喆,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前世,他一个小的乡党主任,因为官场纠缠,被困当局!一觉醒来,他重生于九十年代,幡然醒悟,把握住人生转机。机缘巧合之下,他一步一步走上仕途巅峰,纵横于官场,走上高位……...
既然得到了去党校培训的名额,对于萧林升来说,停职检讨的事情自然是不了了之。
不过乡里的通知还没取消。
他也等于是平白捡了几天的假期。
当然。
这几天萧林升也没干等。
既然要去党校培训,那自然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其中主要就是想各种办法熟悉五泉县里的情况。
从政府的班子成员情况,各个部门的架构再到人事安排。
另外就是县里这些年的发展规划,各项规划的落实情况,基本上都是尽量做到全面掌握,即使不知道内情的也要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
结合上辈子的记忆。
几天功夫下来。
萧林升不敢说对五泉的情况了如指掌,但是也肯定是能做到如数家珍了。
县委党校那边,因为正式开班的日期是8月4号上午9点钟。
加上乡里也没给他安排什么工作。
所以8月1号一大早萧林升就回了安山市里。
实际上老萧家的祖籍并不在南江,而是在湘南。
在萧林升爷爷那一辈的时候,也就是40年代初,当时国内正值抗战时期。
老爷子为了躲避战乱一路颠沛流离来到南江的安山市,后来建国后在安山成家立业,这才成了新安山人。
老实说,虽然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
但是萧林也清楚,自己这种家境搁在90年代农村人口占了将近7成的共和国,绝对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家庭了。
更何况父亲萧建民还是安山师范学院的老师。
所以当初他毕业的时候,父母其实都希望他留在安山市里工作,哪怕找个普通的单位,然后成家立业也够了。
只不过萧林升一意想走仕途。
所以这才服从分配来到了五泉县的二道河乡。
在家待着的这几天,母亲林玉华又是旧事反复重提,还是希望他回安山工作。
然而费尽心思进了党校,萧林升又怎么可能会轻易退缩。
“哥,你别忘了答应我的自行车。”
老萧家从萧林升的爷爷辈开始就是两代单传。
到了他这一辈才有了两个孩子。
萧林升还有个妹妹萧林丽,目前正在上初中二年级。
在家待了两天。
3号下午四点多萧林升就拎着东西准备回五泉了。
出门的时候,妹妹萧林丽拉着他的胳膊央求道。
“自行车现在就别想了,你哥我现在也是穷光蛋一个。”
“这样吧,要是你明年高考能考上重点高中,我就送你一辆。”
“抠门。”
没理会这个小丫头片子。
萧林升下了楼就直奔长途车站。
五泉县跟安山是紧挨着,不过坐大巴车过去也要将近一个多钟头。
在车站买了票上了车。
萧林升这才发现跟自己紧挨着的座位上早就已经有了人,年纪不算大,应该还不到五十。
“你好,麻烦你我进去一下,我坐这个位置。”
落座后。
萧林升原本是打算眯一会儿。
不过车上有个小孩子一直在哭闹,只好从包里拿了本《乡村经济》出来。
当年在大学的时候。
他的理论底子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90年代的大学生,整体上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
可能是小孩子哭闹的声音比较大。
在他身侧的中年男子收起了手上的杂志朝萧林升这边瞄了一眼。
看到他竟然拿了本经济学的书出来。
于是笑着问了一句“小伙子你是学经济学的?”
闻言萧林升笑着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想到这一位会主动跟他搭讪。
“以前大学的时候确实是学经济学的,不过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您也是五泉人?”
90年代安山到五泉可没有高铁。
这会儿通行主要是靠长途汽车。
甚至连高速都没有通车。
长途汽车也是在下面的国道上跑。
不过这个时候客运也是一个极为混乱的行业,除了超载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譬如察觉到前面有检查的关卡,会让超载的旅客下车步行一段绕过关卡再上车。
此外,乱收费,高收费,强制买卖以及指定拉客等霸王做法也是极多,甚至部分地方客运本身就是黑恶势力经营的产业。
不逢年不过年。
这个时候上车的,多半都是外地返乡的五泉本地人。
“那倒不是,不过也差不多,我是去五泉有点事情,怎么,你是五泉的?”
中年男子说完。
萧林升闻言点了点头。
见中年男子似乎有聊聊的意思,他索性也合上书,横竖这一路也无聊的很。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眼前的中年男子对五泉的情况似乎很是了解。
“您对我们五泉还真是挺了解,不过五泉的这些问题我看一两句话也很难说清楚。”
“就譬如刚刚说的那个经济问题,招商引资这个东西虽然说起来好听,但是我看如果不结合实际情况的话效果也不大。”
听到萧林升的话。
中年男子显然有些不认同。
“怎么说?这我还真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如果没有效果的话,上面也不会支持吧?”
本来两人并不认识,萧林升也不想跟对方有口舌之争。
但是听到这句话索性也说开了。
“可能是我说的太过武断了,您理解错了我的意思。”
“说效果不大当然不是没有效果,只是效果的大小以及产生效果的长远。您想啊,五泉地处内陆,资源、交通等各方面其实并不占优势,相比之下,沿海地区显然更占便宜。”
“如果作为投资者,我肯定会选择去人才更多、市场更大、交通更便利的沿海投资。”
“所以要想充分发挥招商引资的作用,我觉得作为内陆的城市,最起码的一点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从实际出发。譬如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五泉大量的人口外出打工,其实前期已经有一批人先致富了。”
“我们国家人都有乡土观念,都有衣锦还乡的情节,如果吸收这一批人回乡投资呢?是不是效果更好。”
“其次,要想发展长远,内陆城市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优势发挥,就比如我们五泉。”
“虽然暂时没有明确的优势,但是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安山市近,省里要发展经济,安山肯定是重点,一旦安山发展起来了,五泉就有机会做安山的卫星城。”
“如果提前明确这个定位,在服务业、旅游业,生态农业等方面发力,那五泉起码未来的发展是可期的,我听说现在有不少市郊的村镇,都把农产品弄到安山市里去卖。”
“对于五泉来讲,这其实就是个巨大的市场……”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真要做的话那是一盘大棋,包括招商政策、交通建设、城市的环境管理、社会秩序稳定等等都要通盘考虑,想做出成绩,还是得靠领导班子。”
车子里。
萧林升这一番话倒算得上是由心而发。
上辈子他在五泉的乡镇、县委机关都任过职,自然知道五泉未来的发展。
实际上。
未来的十几年,一直到2013年五泉设立县级市,五泉也确实是这么走的。
“没看出来小伙子你还挺有想法。”
“怎么?你是在五泉的体制内工作?”
对于萧林升的一席话。
中年男子还是略感意外的。
毕竟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对这个问题有很深的了解和思考,一般人想说出这么一通道理出来可不大容易。
“嗯,确实是在体制内工作,不过我工作时间不长,而且是在乡镇里面,这种事情也就是平时想的多一点,纯属胡言乱语,您也别当真。”
点了点头中年男子也没说什么。
于是两人也各自沉默下来。
而此时,车子也很快就开进了五泉县城内。
然而车子刚进县城没多久却突然在一处加油站前面停了下来。
“好了,到了啊!”
“车子没油了,你们就在这里下车吧,外面有接送的面包车。”
闻言萧林升顿时也是一愣。
长途车不进站。
在加油站下车?
开什么国际玩笑,这起码还有两里地呢。
而此时。
车子里也有人带头闹起来。
“不是说好了到车站吗?你这糊弄我们吧,我不下车,等你们加好油赶紧把我们送到车站。”
“就是啊,哪有不进车站的。”
萧林升也站了起来打算问个究竟。
不料身后一个中年女人突然就拉了他一把。
“小伙子算了吧,你是不知道,最近跑长途的经常搞这种事情。”
“他们是故意不进站的,下边那些面包车都是他们的人,而且价格比车站那边的出租车要贵好几块钱,他们这是在多挣一次路费钱。”
闻言萧林升一时间也有点懵了。
他是早就听说车站跑长途的车乌七八糟,可是万万没想到竟然还能这么操作。
“那我要是不下车呢?”
此刻。
坐在萧林升身侧的中年男子也皱眉开口问道。
“不下车?不下车他们有的是法子整你。”
车厢里。
中年女人的话刚说完。
萧林升立马就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尖叫声。
仔细一听。
原来是刚刚有个年轻人不愿意下车找人理论,结果车子外面一下子就冲上来好几个人把年轻人拉下车推搡了起来。
售票员更离谱,直接就说小伙子的行李太多了,要增加一倍的路费。
这一下子萧林升的脸色也是变得铁青。
在他看来,这哪里是霸王作为。
这简直就是胡作非为啊。
第二天一早。
萧林升爬起来已经是上午8点多。
洗漱完办理好退房手续立马就夺门而出直奔县委党校。
其实在五泉,当地人都知道建国那会儿老槐岭这个地方是用来处决死刑犯的刑场。
一直到70年代才在原来的地基上面翻新盖了县委党校。
所以很多人都说县委党校是建在了死人堆上用来镇压怨气。
萧林升自然不信这个邪。
不过县委党校门口放着的那一对石雕貔貅倒确实是老远就看得见。
说到这对貔貅。
萧林升脑子里还有印象。
上辈子自己在二道河就听过传闻。
据说县委领导到党校视察工作。
考察当天,抵达党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把这东西处理了。
说是留在那里风水好不好先不管,但是封建迷信的名声肯定是落了口实。
顺带着还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负责这项工作的各级干部。
这当然不是什么值得八卦的事情。
八卦的是这对貔貅被党校扔出去之后。
当地有一对老夫妻花了大力气把东西搬回家,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开了。
结果县里一堆做生意的人竟然花重金求购这对石貔貅。
更离谱的是,这东西最后竟然卖出了好几千的天价。
所以看到这对貔貅。
萧林升脑子里甚至第一时间就冒出了是不是要先下手的想法。
几千块钱。
在97年算得上是一笔不多不少的巨款。
不过做这事确实太磕碜,自己一个基层干部搞这种问题上不了台面。
当然。
有钱不能赚虽然教人不爽快,但是意见还是可以提的。
所以入学的几天后。
党校办公室里。
负责人抬头打量了一眼面前的萧林升,嘴角也忍不住抽了抽。
县委党校的办公室主任叫丁志良,58年的人,因为高配校务委员,所以是副科级的主任。
不过此时,这位丁主任显然有些不耐烦。
“你来找我就为了这事?”
闻言萧林升也不藏着掖着,立马就点了点头。
“丁主任,确实是为了这个事。”
丁志良顿时也是一愣。
他倒是没想到萧林升还真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
“丁主任,事确实是小事,但是封建迷信这个东西,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作为培训班学员,入学后我也听到了一些不太好的说法,所以觉得还是有必要跟组织上反映一下。”
“现在我们县里正在大力落实文明新风,我个人觉得破除封建迷信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内容。”
“放两个石貔貅在门口,反倒不如弄两扇那种报窗放在门口,专门张贴一些最新的理论动态也不错,就譬如这一次的树文明新风的一些内容。”
“这样一进党校就正好能看到这么一个东西,也跟咱们党校的定位符合。”
见丁志良没有说话,萧林升一脸诚恳地说道。
听他这么一说。
丁志良这才放下手里的材料认真地打量了眼前的萧林升一眼。
作为县委党校的办公室主任。
他丁志良接触的基层干部数不胜数,自然知道基层干部的心思,无非就是挖空了脑袋想跟领导拉近拉近关系。
门口那一对石貔貅,其实县委党校内部也一直都有人在议论到底合不合适。
只不过没有人专门为了这个事情来找过他。
这个萧林升还是头一个。
不过这个年轻人说话中听,倒不是一个愣头青。
而且萧林升把石貔貅的问题跟眼下县里正在落实文明新风的工作任务联系到一起。
不仅仅提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倒不是单纯地找点事情来说,多少还是下了一点功夫的。
不过这小子的胆子也大,一般的学员,他还没见过谁敢主动来办公室提这种建议的。
实际上。
在一般人看来,主动找领导汇报工作,尤其是一些看似不着调的工作必然有溜须拍马的嫌疑。
但是萧林升却很清楚。
越是这种看似不重要但是又会引发问题的内容,往往是最不容易被人注意到的东西。
主动找领导汇报,当时看不出作用,但是事后肯定是有用的。
毕竟领导也是人。
是人就有视野和认知上的盲区。
自己一个乡下来的小干部,没有大的工作成绩,也没有人脉关系推荐,领导怎么可能会认识到你的存在。
恰恰存在感这个东西在官场上又是尤为重要的。
领导用人,用的不是人本身,而是这个人身上具备的特质。
这种特质可以是听话。
也可以是做事情细致入微不容易出错。
再或者就是文笔好,诸如种种。
然而怎么让领导知道这一点,这就需要一些看似不平常的手段了。
所以厚脸皮有时候并不是一个缺点。
办公室里。
丁志良看了面前的萧林升一眼,心底也相信这个年轻人不是在没事故意拉关系了。
当即就笑道:“你这个想法倒还真是有那么一点味道,不过你怎么知道党校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被丁志良这么一问。
萧林升脑子里也极快地转动起来。
丁志良很明显就是有一点试探自己的意思了。
所以仅仅是略作沉思就恭声笑道:
“丁主任您说笑了,这个事情领导们肯定早就考虑过了,但是领导们平时工作忙,既然东西还在那里,就说明一时间还顾不上处理。”
闻言丁志良点了点头。
倒也没继续刁难他。
“这样吧,事情我知道了,回头我会找人研究一下。”
“不过你那个做展示专栏的想法很不错,回头有什么好的想法你写个东西给我看看。”
萧林升心中也是大定。
这事看似不起眼。
进入党校的学员个个都看得到。
但是有了丁志良这么一句话,自己也算是在领导面前留个印象了。
当即也不得寸进尺,立马就起身离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萧林升在党校也是中规中矩地每天上上课,跟培训班的同学聊聊天,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了十来天。
中间也确实写了一篇方案给丁志良送了过去,不过接下来几天一直都是音讯全无,不过他也不急。
机会都是自己争取的,至于什么时候来,那就是7分靠人,3分靠天意了。
不过这些日子,萧林升也没有干等着。
在基层上一次党校虽然没什么卵用,但是重生过一回,他很清楚理论这个东西的作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向来就是组织上提拔干部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自己要想在官场有所作为,那理论基础就要扎实。
所以对于党校的课程,萧林升除了上课学的东西以外,自己也利用这段时间大量阅读,狠狠地补了一下各种理论动态。
而且对于一些疑难问题,他也不厌其烦地跟授课的老师反复交流,总体上好学的名声还是不错的。
而萧林升也知道,尽管目前的自己很不起眼,但是这些必然会成为自己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就这样一直平静地到了8月中旬。
这天上午。
因为明后天是休息。
所以萧林升刚刚上完课就跟培训班的同学李野一起去了距离党校不远的黄花水库钓鱼。
这一批青年学习班的学员,年龄基本上都不超过35,除了一个刚提拔的副乡长是副科级干部,其余的都是科级以下。
甚至不乏一些刚刚才入职的新人。
这种情况自然是背后有人,对此萧林升也不陌生,自然也不会去妄加评论什么。
毕竟谁也不知道培训班里的学员将来指不定就能出一个县领导。
更何况官场本来就是鱼龙混杂,来党校镀金也不稀奇。
所以小半个月的工夫,萧林升就发现学员们有拉帮结派的趋势。
他虽然没有参入其中。
但是也认识了几个不错的朋友。
李野就是萧林升在培训班为数不多的几个熟人之一。
不过这家伙进党校学习也纯粹就是镀金来的。
在党校的小半个月,李野除了上课之外就没进过一次图书馆,偏偏就他这幅性子,在培训班上还干了个学习委员。
没办法。
李野这家伙虽然年纪跟自己差不多,职务也只是县工商局的一个办公室小科员。
但是耐不住有个当领导的爹。
他老子李啸华是县委常委、玉林镇镇党委书记,在五泉县是数得上号的实权领导。
有这么一层关系,李野在县委党校自然是备受照顾。
当然。
在萧林升看来,仕途万里,他们这才刚刚起步,将来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
“今天看来是要空军了。”
“对了老萧,咱们县里那个大林水库是个钓鱼的好地方,回头咱俩找时间去过过瘾。”
李野喜欢钓鱼。
萧林升也不差。
兴趣相投也是两人能做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
否则以李野的关系,确实看不上萧林升一个基层乡镇的小办事员。
“行啊,这里的鱼情还是差了点意思,不过瘾。”
“再等等,要是还没鱼咬钩咱就回了。”
然而萧林升的话刚说完。
党校那边另外一个跟两人玩得比较开的同学许红阳就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大声喊着两人的名字。
等走近之后,更是立马就传达了一个令两人有些错愕的消息。
闻言萧林升跟李野对视了一眼。
当即也不敢迟疑,立马就收拾东西回党校。
而此刻。
萧林升心底也是暗骂,早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下午谁还跑出来钓鱼。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