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言甘拜下风。
他心服口服。
自己的胸怀远不如那十四岁的少年。
以前少年做的许多看不懂的事情,汪文言突然看懂了。
少年与民争利。
可少年又没有获得利。
相反,少年用了不少的关系来投入。
现在,汪文言明白了。
虽然不太认同少年的预测,比如大明要亡天下,可汪文言愿意继续赌一场。
就像当下赌秋天的时候仍然还有灾情。
汪文言内心不是滋味。
他既不想少年预测对了,可是他又不敢说少年测错了。
无论是哪种。
汪文言看来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他只能做好自己的事。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五月初。
各处庄子里陆续耕种,只剩下不到两成的田地还在继续耕种,但是已经有了更多的人手可以使用。
不过耕种完了,事情还有很多。
各处的水车开始轮流使用。
往田地里引水。
大人小孩整日踩在水车上,一瓢一瓢的水就这样,积少成多的通过沟渠为庄稼提供水。
小孩子们腿脚酸痛,一边哭一边踩踏。
大人们被集中起来去开垦荒地。
马坊村多了一处铁匠铺。
建在河道旁。
大工匠张九年亲手打造了水车。
从兵仗局请来的老工匠,带着徒弟们垒起了炉子,露天的高炉低矮简陋,是用来冶炼铁料,为各庄的工具修修补补。
土胚搭建的高炉,也就比人高些,旁边撘了个棚子,棚子下方的地上挖了一方凹槽,高炉炼化的铁汁会流入到这里,为了避免下雨,才特意搭建了棚子。
土胚高炉的周边,有一座堆积起来的铁矿山,还有几堆较小的料山。
这些加入冶铁过程中的杂料,是兵仗局来的大师傅手里的不传之秘。
更有高炉炼化铁水的火候,以及用料的比例等等,那是打死也不会说的。
这位大师傅是兵仗局里头最有名的老师傅,杨报国亲自要来的。
他锻造出来的铁器,只要有料可以足够提供,又坚固又耐用,成为了庄子里开垦荒地最好的工具。
“李师傅。”
“在庄子里呆的可满意?”
铁匠铺日夜开工。
李奇的徒弟们轮流打造。
扑面而来的热气,杨报国仿佛没有感受到,恭恭敬敬的上前关心的问道。
“还好。”
“不错。”
李奇笑道。
可以吃饱饭,也受人尊重。
其实李奇心里是不愿意来的,不过这位京城有名的小贵人客客气气的请自己出山,李奇也不好拒绝。
杨报国松了口气。
无论是张九年,还是眼前的李奇,那都是有大本事的人,对于有大本事的人,杨报国认为他们就应该要过得好一些。
倒不是人分三六九等。
而是奉献不一样。
大户们本身就是百姓们身上的蛀虫,而张九年和李奇不同,他们每个人的作用,哪怕用一千个一万个老百姓也无法做到。
这样的人,对于老百姓只有好处。
所以应当格外的尊重些。
哪怕老百姓也是这么认为的。
“庄子里开垦需要的工具越来越多,而工具容易破损,影响庄民们干活的效率。”
杨报国客气的说道,“李师傅如果不嫌弃,我想从庄子里挑一些身强力壮,头脑聪明的后生拜您为师,李师傅可愿意?”
李奇下意识的不愿意。
自己的徒弟已经不少了,出师的就有好几批。
“不如这样,我让人把后生送过来,由李师傅自己挑选,挑出李师傅满意的徒弟。”
“一定要尊师重道,懂得孝敬师傅。”
杨报国不给李奇拒绝的机会,连忙又说道。
既然这般。
李奇倒也不是很反感了。
他最怕教出逆徒。
自己倒不缺三瓜两枣的,只要徒弟们能听话,不把自己的名声给毁了,懂得报恩,多收一些徒弟倒也无所谓。
见对方答应,杨报国松了口气。
之前王本来开口,被李奇拒绝了,自己做足了功夫,就怕李奇也拒绝了自己。
倒不是怕丢脸,而是影响庄子里的事情。
工具是最重要的。
没有工具什么都干不成。
开荒的时候,寻常的镐头,使用个几日就容易出现豁口,而李奇冶炼出来的铁器,应该属于钢的一种了,效率增加了远不止一倍。
毕竟是兵仗局的老师傅。
大明制作鸟铳以及佛郎机的材料,后世学者根据遗传的图纸和冶铁方式,得出结论一种是低碳钢,一种是高碳钢。
变化的来源就是李奇使用的那些杂料,以及对火候的控制,在冶炼的过程与铁水发生了元素变化。
杨报国打量了一眼。
土胚风炉的左下角专门留出一个洞,里面安置风炉。
风炉熔接一根铁杆伸出到外面,然后固定在竖起的石磨上凸起的一块,形成了一个轴承。
石磨下面有托盘,让石磨悬空,石磨的另外一边有一条铁杆。
河边两人高的水车,也伸出一个杆子,杆子与石磨的杆子斜着用铁环连到一起。
河流的水力下,水车不停的运转,又带动了竖起的石磨转动,为鼓风机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鼓风机则把空气大量的送入了高炉中,大大提高了高炉中的热度。
这结构可不简单。
结合起来的效率更是不得了。
这位老师傅请的实在是值。
光眼前的作坊,杨报国就另眼相看。
不久。
各庄送来了许多后生。
皆是身家清白,有同乡作保,一家子在庄里干活的子弟。
庄子里这许久以来,已经形成了分工。
人们最想去的地方并不是当管事。
管事过得也苦,与他们吃住是一样的,只是不像他们需要下地干体力活。
最好的是工匠。
张师傅的作坊,还有这位李师傅的作坊。
不光每日吃两顿干饭,地位也高,有什么要求,庄子里都得尽量满足。
许多的后生一脸期待。
李奇挑了又挑。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好后生,李奇也很高兴。
“师傅。”
一批后生跪下来向李奇磕头。
李奇笑的合不拢嘴。
他可带不来这么多徒弟,不过隔壁的老张想了个好主意,他盯着大徒弟们,大徒弟们带小徒弟。
这老家伙竟然当起祖师爷来了。
岂不是比自己辈分还高。
李奇也学了张九年的法子,也做起了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