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后续+完结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后续+完结

萧升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明朝时空到十一月的时候,现代这边已经到了公历的十二月。公历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集团来说也算是不小的事情。在之前,方天均投资了一家名叫“黑金科技”的生物科技公司,萧升并没有对这家公司多么在意,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看一眼。但谁知道,这家公司在十一月中旬发布了一款新的生物面膜泥,完全自主的研发专利,效果非常好,一经上市,就得到了热捧,第一周销售额达到五百多万,第二周口碑发酵之后,总销售额直接飙升到了四千多万,到了十二月的第一周,总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作为最大的控股公司,孔方投资直接获利五千多万。而这家公司的势头很好,预计十二月总销售额应该可以突破到五个亿。这应该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不过,这也说明了方天均的投资眼光的确是不错的,于是把他...

主角:萧升朱由检   更新:2024-11-12 10:4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萧升朱由检的现代都市小说《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萧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明朝时空到十一月的时候,现代这边已经到了公历的十二月。公历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集团来说也算是不小的事情。在之前,方天均投资了一家名叫“黑金科技”的生物科技公司,萧升并没有对这家公司多么在意,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看一眼。但谁知道,这家公司在十一月中旬发布了一款新的生物面膜泥,完全自主的研发专利,效果非常好,一经上市,就得到了热捧,第一周销售额达到五百多万,第二周口碑发酵之后,总销售额直接飙升到了四千多万,到了十二月的第一周,总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作为最大的控股公司,孔方投资直接获利五千多万。而这家公司的势头很好,预计十二月总销售额应该可以突破到五个亿。这应该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不过,这也说明了方天均的投资眼光的确是不错的,于是把他...

《明末新生萧升朱由检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明朝时空到十一月的时候,现代这边已经到了公历的十二月。

公历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集团来说也算是不小的事情。

在之前,方天均投资了一家名叫“黑金科技”的生物科技公司,萧升并没有对这家公司多么在意,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看一眼。

但谁知道,这家公司在十一月中旬发布了一款新的生物面膜泥,完全自主的研发专利,效果非常好,一经上市,就得到了热捧,第一周销售额达到五百多万,第二周口碑发酵之后,总销售额直接飙升到了四千多万,到了十二月的第一周,总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

作为最大的控股公司,孔方投资直接获利五千多万。

而这家公司的势头很好,预计十二月总销售额应该可以突破到五个亿。

这应该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不过,这也说明了方天均的投资眼光的确是不错的,于是把他可以直接调动的投资额度提升到1.5个亿。

钱方面不需要奖励,投资集团的分红就非常多了,明时空到十一月底,已经盈利超过五个亿,作为一款现象级软件,十二月会迎来又一轮的爆发。

再加上矿产资源公司和中药公司,给方天均带来的分红可是相当多的。

萧升让父母倒腾村里的房子,不可避免地,有关他创业赚钱的消息就被亲戚们知道了。

一开始大家肯定还是有些疑惑的,因为一个年轻人短时间获得这么大的财富,突然走向人生巅峰,还是不好接受。

两大家子人都那么平凡,忽然冒出一个千万富豪,甚至可能是亿万富豪,可信度当然不怎么高。

可是,随着村里的楼房开始建设,关于明时空的消息也在网络上不断出现,还有打电话和萧升确认,家里人都相信了。

家里有人发达了,老人家都会嘱托相互扶持。

同辈之前不好开口,但是长辈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最先开口的,就是萧升的二姨。

而且,她和萧升说了一声之后,要和萧升当面说这件事。

二姨家有两个孩子,老大也就是萧升的表姐陈怡,如今在临市的一家医院做护士;老二现在上高中。这一次过来,萧升估摸着是要和自己说陈怡的事情。

陈怡的工作太辛苦了,她和对象准备明年结婚,但是时间上安排不开,在之前萧升和她联系的时候,也听到过她的抱怨。

虽然他在和父母摊牌之后,想过要帮表姐换一份工作,但是这种事情,他主动开口,反而不好。

今天如果二姨开口,萧升就帮表姐来安排一下。

“事少,钱多”的工作不是没有,只要公司高层有人就可以,作为老板,安排几个这样的职位还是可以做到的。

最不济,给她开家店,当老板。

衣锦还乡,对家人能帮则帮,大部分家庭都是本分人,电视上演得那些白眼狼都是少数。

二姨说想要看看萧升的公司,萧升正好也在投资集团这边办公,于是就让卢勤去把两人接来。

陈怡是先回的家,因为一开始她并不知道二姨是要带她去找萧升帮忙,作为姐姐,她有些难为情,但最后还是被二姨说服了。

两人到县公园等着,很快,卢勤在路边停下,然后走过来笑道:“阿姨,姐姐,我是萧董的专职司机,我叫卢勤,来接你们去公司。”

看着一身西装的卢勤,本来信心满满的二姨却是忽然有些慌了,这都配上司机了,真的是大老板了,自己这个二姨说的话,还有用吗?

倒是一边的陈怡点头笑道:“好,麻烦了。”

两人上了车,卢勤这人闲不住,一边开车一边说道:“阿姨,姐,咱们萧董的公司就在北华大厦,第十二层到十五层都是,萧董如果在公司,一般会在第十五层。

我是萧董的司机,不过萧董自己有车,需要我开车接送的时候不多,你们如果到市里有什么需求,和萧董说一声,我可以随时来帮你们。”

二姨闻言开口说道:“那个,卢勤是吧?小升一个月给你开多少钱?”

“萧董大气的很,我们原来在一个公司做同事,后来他创业,我就跟他来跑腿,虽然我啥也不会,但萧董还是给我一个月一万,这个月涨到了一万二,年终有奖金,我可是非常满意。”卢勤笑着说道。

二姨闻言震惊道:“一万二,这也太多了,一个司机。啊,不好意思,阿姨不是那个意思。”

“嗯呢!您不用不好意思,当初我能够做萧董的司机,还是我死皮赖脸求来的,现在我真是无比庆幸当初自己的决定。萧董这人,没得说。”卢勤显然对自己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并且不觉得有什么不能说的地方。

陈怡则是好奇地说道:“我也是刚知道萧升的公司开发了那个明时空的软件,那个软件很赚钱吗?”

“软件有多赚钱我也不清楚,不过萧董掌握的公司不只是那一家,比如最近正获得那个黑金面膜,那个公司萧董也占了很大的股份。具体的,你们可以再问萧董。”卢勤说道。

这一次陈怡倒是很清楚,不由得张大了嘴巴,说道:“生产黑金面膜的公司小升也是股东,我到现在还没有抢到一盒!不行,等见了面,我一定要先要几盒。”

工作什么的先放一边,脸最重要,面膜一定要拿到手!

说着话,很快到了公司,卢勤的车技那是稳稳的。

望着眼前的北华大厦,二姨再次问道:“你说这里十二层到十五层都是小升他公司的?”

“哈哈,要不我带您先把这几层都转一转?”卢勤笑道。

二姨闻言摆手道:“可别,再给我那侄子丢人了。”

三人走向大厦,到了门口,却是碰到了一伙人,其中两个人戴着鸭舌帽,还跟着一个保镖。

“卢秘书,正好在这里碰到你了。我问一下,萧董今天下午有没有十分钟的空闲时间,关于《大明再起》的男主和女主,需要他过目一下。”冉景鸣开口说道。

卢勤闻言说道:“冉导,我都说了,我只是萧董的司机,预约萧董的时间您和赵秘书联系,你问我做什么?”

冉景鸣笑道:“整个孔方集团谁不知道,只有三个人能知道萧董的动向,一个是赵秘书,一个是洛秘书,另外一个就是你卢秘书啊!

萧董很忙,赵秘书那里说就只有今天确认萧董在这里,你就给递个话,看看萧董能不能抽出一点时间。

萧董对这部剧也是很关注的,如果到时候萧董不满意,对公司来说也是损失不是吗?”




明末正值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常有大旱蝗灾,京师之外,时有难民灾民停留。

十五岁的栾霄与八岁的妹妹栾宓就是这灾民之中寻常的两人。

他们原本是一家五口的。

为了他这个长子可以活下去,十二岁的大妹栾锦将自己卖了,换了一小袋米。

可是突然遭到了马匪洗劫,父母死了,米也没有了,他们两个活下来,却也是饿得不行。

眼前,就是京师。

栾霄现在就想着可以有一口吃的,让自己的小妹可以活下去。

什么圣贤诗书,没有吃的,都是狗屁!

他现在已经看清了这个世道,这就是吃人的世界,不是吃别人,就是被人吃了。

经历了这一次逃难,他已经对朝廷彻底失望了,更是对儒学痛恨至极。

他其实少有勇力,自小力气比别人更大,可是饥饿难耐,又怎么可以打得过那些马匪?

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杀,那用大妹换来的小袋粮食,也被抢走了。

这个时候,说什么仁义道德,有用吗?

“瑟儿,你再撑一下,到了京师,就有粥喝了。”栾霄小声说道,他也没办法大声,已经没有力气。

而实际上,因为他是长子,家里的唯一继承人,之前有吃的的时候,都是他吃的最多,小妹比她只会更饿。

栾瑟已经饿得发晕了,听到栾霄的话,却还是有气无力地说道:“兄长先吃,兄长吃饱了,瑟儿再吃。”

听到这句话,栾瑟忍不住要流泪,然而他也哭不出来,因为他的嘴唇已经干裂。

从马匪手下逃得一命之后,他们便一路向京师这边走,不只是吃的,连水都没有得到补充。

他的状态已经达到了极限,然而却还是咬牙背着妹妹继续朝着那边的高墙走去。

京城外面,的确是有人施粥,但是人太多了,栾霄背着妹妹还没有等排到他们,那边已经收摊了。

所谓的粥,也就是一碗汤水,没有多少米粒,然而却已经是非常奢侈。

基本上,老弱是无法抢到的,只有那些身体强壮的,才能够吃到东西。

灾民不让进城,没有身份路引,栾霄已经没有了办法。

忽然,他注意到不远处发生了争执,似乎是一个男人在争抢一个女人讨来的稀粥。

栾霄小心地把妹妹放在一边,不敢放远,这个时候,吃人的也不是没有。

他找到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石头,然后把目光放在了那个男人身上。

然后一发狠,将手中的石子用力抛出,石子准确地打在了那个男人的太阳穴上,那人应声倒地。

那女人抱着粥,惊恐地看向了栾霄。

而在同时,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跑了过来,口中喊道:“娘!”

栾霄走近来,看了一眼那个孩子,然后说道:“分我一半!”

他的语气很冷,如果这个女人不答应,他会要了所有,他要让妹妹活下去。

女人答应了,地上的男人生死不知,这女人也不敢赌这一把,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儿子就可能成为某些人锅里的肉。

栾霄把妹妹抱过来,拿起破碗,给她小口地喝下去一半,递还给了女人。

喝下一点东西,栾瑟似乎是能说话了,只听她呢喃着:“兄长,我饿!”

栾霄攥紧了拳头,把目光再次扫向周边的人。

正当他选择第二个攻击目标的时候,忽然听到京城门口那边有什么声音传来。

“琉璃阁招收幼仆健妇若干,识字的优先,来这里报名!”

每逢灾难之年,就会有大量的无产者成为奴仆,虽然失去了自由,但至少比现在饿死要强。

当初大妹走得时候,栾霄是不愿的,可是栾锦说,至少成了奴仆还有一口饭吃,就当是给妹妹一条活路吧!

听到这番话,栾霄再也说不出什么,只能怨恨自己的无能。

而现在,似乎为了可以活下去,这成为奴仆,就是唯一的机会了。

他赶紧背上小妹冲了过去。

大家都在跑,因为不知道人家招收多少人,去晚了,可能就没有位置了。

当然,人家有着某方面的要求的话,对长相什么也会挑,去早了也只是碰一碰运气。

能活下去的机会,都要争取一下的。

萧升看着城外这些灾民,不由得感觉有些震撼和悲凉。

在现代,通过视频去看那些非洲的灾民,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可是此时,这种直觉和嗅觉上的冲击,带来的是一种直冲灵魂的感觉。

记得父母说过,五十年代也曾发生过大饥荒,想必那个时候,也是非常的艰难。

而从那样的状态,再到萧升现在生活的状态,短时间之内让诺大的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必须要感恩。

其实萧升一开始是打算开办福利院的,也就是免费救助幼童和老弱。

可是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之后,他改变了原来那天真的想法。

在古代,免费施粥赈灾是官府的特权,其他的人去做这件事,除非是背景过硬,否则随便给你套一个“收买人心”的罪名你就吃罪不起。

更不要说收养老弱这种事情,那些豪门大户就等着这个时候把所有人变成自己的奴仆,成为自家的佃户,这样做等于在搅和他们的生意,必定会出手干预。

最后一点,灾民太多了。

此时萧升一眼望过去,就看不到边,这么多人,他养不起。

于是只能采取这种折中的方法,正常的收纳奴仆,把这些人当作是货物一样对待,这就是那些世家豪门所遵从的规则。

一群人排成长队,真就像是货物一样,任由萧升挑选。

被选中的人欣喜若狂,跪到地上一个劲地拜谢老爷活命之恩,而没有被选中的则是一脸的悲戚,想要争取一下,看到萧升身边站着的几个持刀的汉子不像是善茬,也都没有敢造次。

不过还是有逼到绝路的,一个妇人抱着两岁不到的婴儿对萧升磕头拜道:“老爷,求求您收下我的孩子吧,求求您,求求您!”

一般来说,那些人在挑选仆人的时候,不会让他们带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这种婴儿,会让他们扔掉或者直接溺死。

他们可不会养没用的人。

而也就是因为这个婴儿的存在,导致没有人肯要她,一见她还抱着一个孩子,直接将其忽略。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孙承宗,袁崇焕,孙传庭上朝奏对。

朱由检随即任命孙承宗为辽东巡抚,兵部尚书,以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辽西总兵,二人一同前往辽东。

孙承宗总管辽东军事,民生,袁崇焕作为其副手。

又命孙传庭为兵部侍郎,陕西巡抚,负责陕西之地的抚民赈灾工作。

同一天,琉璃伯萧升进献祥瑞,分别是亩产千斤的红薯,亩产千斤的土豆以及亩产六百斤的小麦。

明朝时期,国内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北方小麦,产量大约亩产200-300斤,一年一季;南方水稻,一年两季,亩产差不多500-600斤。

红薯和土豆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传入大明,只不过都没有推广开。

这两种作物采摘和种植需要的人力颇多,如今前者在南方小范围种植,后者更是作为一种贵族才能吃的食物,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萧升同样引进小麦,是为了让一些不愿意种植红薯的人去种植。

相比于红薯,小麦已经在大明种植很久,更容易推广。

萧升这里的所说的亩产数量,其实都是按照最低来计算的。

这个时代没有精耕细作的技术,也没有各种化肥农药防治害虫,亩产不能和现代相比。

萧升带来的现代小麦粮种,一亩地可以产1200斤到1600斤,到了明朝这边,600斤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小麦一亩地大概需要二十公斤种子,萧升带来了五吨,也就是能种二百五十亩地而已。

红薯和土豆也各有五吨。

他不可能一直带粮种过来,想要推广开,还需要明朝这边朱由检来推动。

时空门就那么大,这段时间朱由检处理宫闱的事情,而萧升就忙活这件事了。

萧升进献祥瑞,得封一等琉璃侯,进锦衣卫从三品指挥同知,太子太师。

于是,萧升就这样正式进入了明朝官员的视野之中。

当晚,乾清宫,朱由检,张嫣,周皇后周莹,萧升,四人坐在一张桌前。

“皇嫂,皇后,这位是琉璃侯,我为信王时,我们曾结拜,故而无人之时,便以兄弟相称。皇后,你也要与我一样,对兄长要恭敬。”朱由检这一番话说完,让张嫣和周莹都是有些不敢相信。

当今天下,还有人和大明藩王结拜,而且如今朱由检成为了皇帝,竟然也如此敬重于他!

朱由检又补充道:“对了,皇后,前月你不是奇怪我为何总是找不到人吗?其实那时候我就是去找兄长商议事情,兄长是心怀大义之人。”

“行了,你可别吹嘘我了。”萧升自己都听着有些无语了,出言打断道,“说说吧,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我今后不便出门,但每日还是需要和兄长商议事情,所以我计划在你的府邸和皇宫之间挖出一个地道来,然后无论是你进来找我,还是我出去找你,也都比较方便。”朱由检一边吃一边说道。

一旁的张嫣和周莹见他的样子和说的话,感觉见鬼了一样。

要知道,皇家礼仪最是严厉,一边吃东西一边讲话是绝对失礼的行为,之前朱由检绝对不会这样做。

而他说出的话,更是离谱。

竟然要挖一个地道到一个臣子的府邸,而且还要每天相见,若当真如此,那成何体统!?

张嫣忍不住开口道:“陛下,若是体恤臣子,或者爱护兄弟,常去拜访便是,在皇宫之中挖地道去臣子府中,这件事太过荒唐了!”

作为长辈,张嫣是有资格教育朱由检的。

周皇后闻言也是跟着劝谏道:“陛下,若事务繁忙,可召兄长入宫,地道此时,实为不妥!”

朱由检却是笑道:“哈哈,此事就此定下,皇嫂,皇后,你们不必劝我,晚上,你们就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了。不说了,先干饭!

兄长你好好尝一尝,这宫廷御膳的味道还不错吧!不过却没有撸串吃得舒服。”

“你那是第一次吃,加上我们那里的调料比较丰富,所以你才觉得新鲜美味。这宫廷御厨做的东西真是不错,可要比我之前在那些高级餐厅吃的好吃多了。”萧升此时大口吃着,他也不是什么讲究人,对美味从来不客气。

关于时空门的事情,萧升和朱由检已经商量过了,最后决定要让张皇后还有周皇后两人知晓。

朱由检做皇帝之后,事情很多,对知识的学习,肯定没有之前那么多的精力。

萧升自己也是一样,现代的集团现在刚刚建立,需要他决断很多事情,而且在采买物资,搬运物资这件事上,他付出的时间更多。

而现代的知识在古代推广开,还需要中间人,需要一个能够把知识腾挪于纸上,有时间可以随时和萧升联络的人。

张嫣和周莹作为皇后,本来就只能处在深宫之中,两人若是同时管理后宫,事情会少很多,有着大把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

而这两人,毫无疑问是不会背叛朱由检的。

所以她们就成为了最佳人选,故而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相对而言,在现代这边,萧升能够绝对信任的人只有自己的父母。

可是父母年纪不小了,萧升并不想让他们掺乎到这种事情上来。

为人子女,当然希望父母可以安享晚年,如果知道了萧升身上背着这么大的干系,估计会寝食难安。

他准备这几天就和父母摊牌,但不是讲时空门的事情,只是讲自己赚钱的事情,让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拿着钱去享受。

昨天大概和老爸提了一嘴,还是要抽时间讲明白一点。

在张嫣和周莹不解的目光之中,萧升和朱由检倒是有说有笑地吃完了晚餐。

周莹看到朱由检吃得那么舒坦,感觉有点莫名其妙的同时,也是有些高兴。

入宫以来,处处谨小慎微,她可以感觉到朱由检身上那种压力,现在这么开心的一面,她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张嫣则是全程处于发懵的状态。

吃完晚餐之后,萧升被太监送回府内,但实际上,却是和其中一个太监换了衣服,再次折返回到了宫内。

这几个太监,包括守在乾清宫外面的那些太监宫女,都是萧升之前安排的人,在忠心方面不能说是一定不会有问题,但至少这种事情,还是能够保密的。




物以稀为贵,但要知道,就算是有一百万面镜子,相比于明朝时空那些富贵地主,士大夫来说还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尽管随着镜子的涌入会使得其价格降低,但短时间之内获取极大的财富,损失的那么一点利益就不算什么了。

之后就算是玻璃在大明量产了,这些镜子依旧会是高价值的稀缺物件,因为水银镜面的制作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

所以,萧升并不担心这些镜子会卖不出去,亏本更是绝对不可能。

周一,在群里请假之后,萧升直接进入了明朝时空,就算是把电话打爆,领导也别想联系到他了。

没等多久,宫里太监就来传召,将他带到了皇宫之内等着。

朱由校听大臣们汇报政事,听了一半便不耐烦了,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久坐,于是对魏忠贤使了一个眼色,而魏忠贤则是对自己的心腹崔呈秀打了一个手势。

顿时,崔呈秀出列说道:“臣有事要奏!”

这突然的举动,把一众东林党的朝臣吓了一跳,还以为魏忠贤又要弄谁,一个个战战兢兢。

而崔呈秀却是在得到朱由校同意之后开口讲道:“今有故宋时期居海外之汉人萧升者,慕大明强盛而来,欲献琉璃宝镜于陛下,此乃祥瑞,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朱由校闻言故作不知,开口道:“哦?那人在何处,琉璃宝镜又在何地?”

“回禀陛下,人已经携琉璃宝镜在外面等候。”崔呈秀回道。

朱由校紧跟着说道:“让他进来。”

萧升得到传召,立刻走向皇极门,身后四个太监抬着一面镜子跟随。

“草民萧升拜见陛下。”萧升并没有下跪。

明初朝会跪礼已经被朱元璋废除,无论是上下级官员,还是平民百姓见官,都只需要作揖即可。

朱由校虽然见过了玻璃镜,但是却没有见过萧升,所以第一次听到萧升这口音还是感觉有点新奇的,于是问道:“你真是从海外而来?你与朕讲一讲,这海外有什么?”

萧升闻言抬头直视朱由校,说道:“回禀陛下,海外有很多东西,有些大明也有,比如金银丝帛;也有些大明没有,比如琉璃镜,靠石炭就可以跑起来的铁皮车,还有不需要烧油就可以发光的灯等等。

不过,这一次我只是带来了琉璃镜。我相信如果大明愿意打开大门,海外的一切最终都会流入大明,成为大明的一部分。”

虽然对萧升所说的那什么铁皮车和灯很感兴趣,但朱由校也没有忘记自己今天的目的,开口说道:“哦,那就是琉璃镜吗?打开与朕看看。”

萧升亲自过去,把上面的布一点点拉开。

半米宽,两米高的琉璃宝镜直接让群臣失去了言语,一个个瞪大眼看着这边的镜子,满是惊奇和不敢置信的样子。

朱由校从魏忠贤那里得到的只是一面人头大小的镜子而已,远没有这一人高的巨大镜子来的震撼,一时间他也忘记了话语。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崔呈秀,只见他激动地向朱由校说道:“如此宝物远渡重洋进献到陛下面前,真是天降祥瑞,臣为陛下贺!”

群臣醒悟过来,一个个也是赶紧恭贺,让朱由校高兴的大笑起来。

“好!拟旨:今萧升者进献琉璃宝镜有功,封三等琉璃伯,锦衣卫千户。”

这样的赏赐天启朝的大臣们已经习惯了,换作其它的朝代,一个平民因为献宝直接封伯,这绝对会被喷死,可是大家都知道朱由校根本不在乎,喷了也没有用。

原本和魏忠贤说的是封“百户”,不过今天这个宝镜更大,让他更高兴,于是便直接封了千户,锦衣卫千户,可是正五品的大官。

首辅施凤来也是魏党,带头说道:“陛下英明!”

朝会散去,萧升被叫住,来到了一处宫殿之中,朱由校召见,魏忠贤在一旁侍奉。

“琉璃伯,你快给朕讲一讲这铁皮车是什么东西,原理是什么?不用烧油就可以发光的灯又是什么?”朱由校看到萧升走来,便急切地问道,他对这些奇淫技巧之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这可是被称为“明朝第一木匠”的皇帝。

萧升一边给朱由校讲述,一边观察他的身体状态。

这身体已经积重难返,简单来说,已经没救了,现在这段时间应该就是他最后还能保持自我意识的时候,很快估计就不能言语了。

人都有生老病死,虽然朱由校的死多少会有些人为因素,但此时来说,他早日离开,让有萧升帮助的朱由检继位,对大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他是一个好木匠,却不是一个好皇帝。

萧升虽然只是挑着一些能讲的内容讲述,但话里的东西还是让朱由校感觉非常新奇,两人交谈了很久,直到午时,才把萧升放走。

倒不是他厌烦了,而是他的身体真的扛不住了,需要休息。

琉璃宝镜和萧升在一上午的时间传遍了皇城,不少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都想要看一看这琉璃宝镜的样子。

很快就有了几十个关于这镜子的版本,什么“能够看到自己的前世”,“能够看到自己的心上人”,“能够看到宝藏”之类的言论把这琉璃宝镜的名头抬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

就在下午,“琉璃阁”开业,售卖与进献皇宫的琉璃镜尺寸一模一样的宝镜,只是雕饰有所区别,仅仅需要六百两银子!

而一面人头大小的圆镜,更是只需要六十两银子而已。

六百两银子,可以买下三套京城外环不错的四合院,但是对于那些大贵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第一批三十面大镜子一个时辰内被抢购一空,而二百面小镜子也被扫荡了一半多。

销售额达到了三万两白银!

这简直就是抢钱,但确实没货了,大镜子不好搬,就算萧升在仓库里打开时空门,利用推车运送,也是比较麻烦。

萧升只能和大家说,货需要再等三天才能到一批,可以接受订单,交一半的银子,可以在下一批到货后先拿到。

于是订单又收了三万两。

而且,由于数额较大,大部分人采用都是黄金支付。

一两黄金换八两银子。

最后萧升到手的是一万多两白银和七千多两黄金。

明代一两约为37.3克,七千多两,就是二百七十多千克,四分之一吨的黄金。

现代的金价是四百多元每克,这些黄金价值一亿多!

不算那些白银,日收入一个亿,什么是暴利?!这就是暴利!




朱由检并不是第一次听萧升讲关于各朝各代造反起义的事情,他深刻反思过这个问题。

借助现代网络,他看了不少的史料以及一些大牛的学术论文。

十六七岁的朱由检此时正是处于价值观,思想观,人生观形成的时候。

庞大的信息冲击,让他原本的三观尽毁,然后一种全新的,以现代知识和古代认知相结合的全新思维破而后立。

所以他可以听懂萧升在说什么,并且认同他的说法。

他已经了解到了一点,那就是王朝是无法一直存在的,必然会被颠覆。

封建的,落后的社会体制,终究要被淘汰。

法治才可以让国家长久。

而哪个国家先完成了这一转变,他们就可以走在世界前列。

朱由检所希望的就是这样。

经过这些天的现代生活,他并不想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现代的生活那么美好,他自己都想着“辞职不干”,去现代过富家翁的生活。

可是他不能这么做。

完成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需要他去努力。

他不能坐视其他人占据皇帝的位置去扼杀这种转变的发生。

尤其是那些后金野猪皮!

今天,从一个小人物身上,他看到了思想武装的强大,于是内心的方向更加清晰了。

“今天就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你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理论,也学到了一些用于造反的知识,接下来,我会把他们送出去,让你们去实践。

如今天下各地遭遇天灾,盗贼四起,有些蛀虫就准备趁机谋取利益,他们打着济世救民的旗号迷惑那些叶子,带领他们进行暴动,掠夺财富,制造混乱。

这种有野心的蛀虫很多,而思想愚昧的叶子也有很多,我们无法阻止他们去这样做。

我需要你们去加入他们,减少他们对叶子的迫害,引导他们去打击其它的蛀虫,把那些被蛀虫占据的财富夺取,然后发给那些快要枯萎的叶子。

我需要你们去引导那些愚昧者,去教导他们什么是蛀虫,去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现在我们的伙伴只有你们十八个人,我会在朝廷之中策应,正面干预蛀虫,而你们,则需要散布出去,开展实践性的造反活动。

我这里有一份简单的计划书,你们可以作为指导,但到了不同的地区,具体该如何做,需要你们自己去掂量。”

说到这里,萧升的语气变得沉重了许多,继续说道:“所有的造反必然伴随着流血。你们一旦深入敌后,我们就无法给予你们帮助,甚至食物都需要你们自己解决。

你们十七个人,我不知道一年后还会有几个人活着,但作为伟大变革的先行者,你们的名字一定会被铭记。

你们的家人我会安顿好,给他们正常的生活,保证他们活下去,但关于你们的去向,他们并不会知道,甚至为了保证你们的安全,我还会主动避免他们了解到关于你们的信息。

这一天,他们离开了这里,仅仅带着三天的饭钱,前往了受灾区。

前途未明,但心中有着一团火,可以驱散眼前的黑暗。

接下来的几天之中,萧升都在莫罗斯坦国之中,白天练习射击,虽然不能做到百发百中,但至少拿枪不会伤到自己和其他人,十米之内,打中人还是没问题的。

各种枪支他都尝试了一下,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枪支都是他这种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可以驾驭的。

而后还用迫击炮玩了几次,这东西的威力虽然比不上现代的那些先进的坦克和火箭,但也不是冷兵器时代的人可以抵抗的,与步兵枪队结合,相信可以发挥出很强的作用。

朱由检则是忙着挖地道和推广新作物种植的事情。

挖地道,朱由检调动的都是能工巧匠,也就是老手艺人,根据他的要求,在三天之内就完成了整个地道的多段式挖掘工作。

而且还在地道中间部分挖出了一个房间,甚至还注意了通风和防水的问题。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使用水泥来完成对地道和房间的修整。

萧升置办的水泥厂正好产出了第一批合格的水泥粉。

拿来用在这里也是十分合适。

朱由检虽然知道水泥,也见过水泥的制作和成品,但是在明朝时空这边看到水泥硬化之后形成的墙体之后,还是感觉非常的兴奋。

“有了这种水泥,我们大明也就可以拥有兄长他们那里那样宽敞结实的道路了!“朱由检对周皇后说道。

周莹闻言也是笑道:“如果天下都可以用上这么好的道路,亲人相见也就可以缩减很多时间。做马车也不会感觉到那么颠簸了。这真是一样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那是当然,否则兄长也不会首先在大明推广这种技术。兄长说过,钢筋水泥成就了现代城市如今的样子,我们现在有水泥了,等炼铁司的钢铁技术完成革新,高楼大厦就距离我们不远了!”朱由检踌躇满志地说道。

周莹闻言不由得也生出几分向往之色,她只是去过了一次现代那边,就仿佛是做梦一般,之后几天,她虽然都没有再次提过,但已经是心痒难耐了。

“陛下,我们什么时候再去那边看望兄长?“她忍不住开口问道。

她这么一问,朱由检不由得吧唧了两下嘴巴,也是有点想念那冰镇雪碧的味道了。

“应该就快了,兄长如今在国外,那里并不安全,所以他不能打开时空门让我们过去。等他回到国内,我们就可以出门去转一转了。

梓潼,那个世界也有很多漂亮的衣服,等下次去我买给你穿!你穿上一定非常好看!”朱由检看向周莹笑道。

周皇后闻言不由得脸上露出羞红之色,这样的甜言蜜语,当初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讲过。

定然是因为去了现代之后改变了许多。

“臣妾愿意穿给陛下看。“周莹糯糯地说道。

朱由检见状顿时感觉有些血气上涌,抱住了周莹之后却是猛地想起什么,没有下一步动作,反而在周莹耳边说道:“兄长说你这个年龄身体还没有完全长好,那种事情多了对你身体不好,对未来的孩子也不好。为了你,为了我们的孩子,我可以忍。”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