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后续+完结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后续+完结

一只绿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三人没聊多久,药铺里便有人来了。陆杨识趣地提出告辞。从焕春堂里出来,陆杨连忙让李伯去怀仁堂。现在时间还早,怀仁堂里面没什么人。陆大石和陆榕已经走了,只有陆松等在外面。见陆杨过来之后,陆松瞬间松了一口气。“小弟,怀仁堂大夫已经把这些桃仁查看过了,说没问题。”“辛苦二哥了。”陆松摇头,“杨子,你快进去吧。”陆杨点头应了一声,整理好衣服便往里走去。怀仁堂掌柜的正在查账,听到脚步声后,一抬头便看到了陆杨。他笑道:“呀,小兄弟你可来了。”陆杨连忙上前几步,拱手回礼。“让掌柜的久等了。”孙掌柜收起手里的账簿,从柜台里走了出来。“哪的话。”两人寒暄了会,便开始谈正事。送到怀仁堂的桃仁有二十四袋。这一袋便是一百斤。一百斤便是二百文。如此的话,怀仁堂...

主角:刘晓陆杨   更新:2024-11-14 09: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三人没聊多久,药铺里便有人来了。陆杨识趣地提出告辞。从焕春堂里出来,陆杨连忙让李伯去怀仁堂。现在时间还早,怀仁堂里面没什么人。陆大石和陆榕已经走了,只有陆松等在外面。见陆杨过来之后,陆松瞬间松了一口气。“小弟,怀仁堂大夫已经把这些桃仁查看过了,说没问题。”“辛苦二哥了。”陆松摇头,“杨子,你快进去吧。”陆杨点头应了一声,整理好衣服便往里走去。怀仁堂掌柜的正在查账,听到脚步声后,一抬头便看到了陆杨。他笑道:“呀,小兄弟你可来了。”陆杨连忙上前几步,拱手回礼。“让掌柜的久等了。”孙掌柜收起手里的账簿,从柜台里走了出来。“哪的话。”两人寒暄了会,便开始谈正事。送到怀仁堂的桃仁有二十四袋。这一袋便是一百斤。一百斤便是二百文。如此的话,怀仁堂...

《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三人没聊多久,药铺里便有人来了。

陆杨识趣地提出告辞。

从焕春堂里出来,陆杨连忙让李伯去怀仁堂。

现在时间还早,怀仁堂里面没什么人。

陆大石和陆榕已经走了,只有陆松等在外面。

见陆杨过来之后,陆松瞬间松了一口气。

“小弟,怀仁堂大夫已经把这些桃仁查看过了,说没问题。”

“辛苦二哥了。”

陆松摇头,“杨子,你快进去吧。”

陆杨点头应了一声,整理好衣服便往里走去。

怀仁堂掌柜的正在查账,听到脚步声后,一抬头便看到了陆杨。

他笑道:“呀,小兄弟你可来了。”

陆杨连忙上前几步,拱手回礼。

“让掌柜的久等了。”

孙掌柜收起手里的账簿,从柜台里走了出来。

“哪的话。”

两人寒暄了会,便开始谈正事。

送到怀仁堂的桃仁有二十四袋。

这一袋便是一百斤。

一百斤便是二百文。

如此的话,怀仁堂要给陆杨四贯八百文钱。

但是陆杨肯定不能把这个钱全部收下。

看着掌柜的递过来的钱,陆杨笑道:“掌柜的,您给我四两半就好。”

孙掌柜一听,抬眸瞥了一眼陆杨,似笑非笑道:“小兄弟这是把我当什么人了?”

“掌柜的能收下这么多桃仁,我感激掌柜的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把掌柜的往坏里想呢?”

陆杨解释了一下,便笑道:“掌柜的这么爽快也是因为信任我。”

“我虽问心无愧,但这个桃仁说不准在运过来的途中有些破损,我与掌柜的有缘,自然不能让掌柜的来吃这个亏。”

陆杨话说得好听,孙掌柜听了之后,心里的那一丝不爽也消了。

一旁的陆柏和陆松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的小弟,一时间都有些佩服陆杨。

若是他们,肯定就是拿了钱就走了,哪还想得了这么多。

如今听到陆杨的话,两人倒是也学会了这一招。

孙掌柜看着如此真诚的陆杨,又瞥了眼陆杨身上穿的旧衣裳。

想了想,便笑道:“小兄弟真诚,我便也不跟你弄虚的,这样吧,我给你四贯六百文钱。”

说着,孙掌柜数好钱之后,便递给陆杨。

这回陆杨没有拒绝,直接收下了。

“在下在此,就多谢掌柜的了。”

孙掌柜摆手,“行了,以后若是有什么草药,也可以拿到怀仁堂里来。”

陆杨一笑,连忙拱手谢道:“多谢掌柜的。”

陆柏和陆松这会也听懂了孙掌柜的话,连忙跟着道谢。

直到从怀仁堂里出来,陆柏和陆松还有些没回过神。

他们以后能去后山采药来卖了?

陆柏和陆松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敢相信。

他们以前哪想过这样的事。

若不是陆杨,他们平时都不敢往药铺里走。

想到这,陆柏和陆松看向陆杨,眼神既复杂又有点自豪。

“小弟,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用二百文钱换来了以后的药草生意,不仅不亏,还赚了。

陆杨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嘴角的笑意就没下来过。

听到这话,陆杨笑道:“与人为善,便是于己为善。”

陆杨之前倒是没有想这么多。

他开口也是因为这路上磕磕碰碰的,有桃仁破皮也是正常的。

这个钱,他确实是要扣一些的。

不过能得到孙掌柜的承诺,也算是意外惊喜了。

常见的药草大家都认识,每天采点药草卖钱,总比在码头扛货要好。

而且陆大石年纪也不小了......

想到这,陆杨又道:“爹年纪也不小了,到时候可以去后山采点草药去卖。”

陆柏和陆松也点头。

陆大石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

身体肯定是不比以前了。

如今能找到一份这么轻松的活,是该休息休息了。

三兄弟聊了会后,便要分开了。

陆柏和陆松还要去码头那边干活。

李伯已经赶着回去拉其他货了,陆杨一时半会地也回不去。

跟陆柏和陆松道别之后,陆杨打算去买些肉。

身怀一笔巨款,陆杨真是感觉走路都带风。

怀仁堂这边离肉摊那边有些远。

李伯刚回去,怎么着也要两个时辰才能过来。

时间充足,陆杨便打算去打听一下酒的价钱。

原主没喝过酒,自然也不是很清楚县城里的酒价。

松针酒还要过一个多月才能开封,他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来调查这个酒价。

因此这会陆杨倒也没有多着急这事。

陆杨悠闲地边看边走,这时,一间酒肆进入陆杨的眼里。

酒肆不大,里面却摆放了不少大酒缸。

陆杨走进去看了看,见酒缸上也没有什么信息后。

便看向正在一旁悠闲地喝着小酒的中年男子。

“大哥,您这酒是怎么卖的?”

男子把酒杯里的酒喝完后,便起身走到陆杨面前。

指了指周围的酒缸,男子笑道:“你是问的哪一种酒?”

想到陆大石和陆柏几人,陆杨笑道:“来坛浊酒吧。”

一坛浊酒十斤左右,陆杨付了一百八十文钱。

趁着男子装酒的空隙,陆杨问道:“大哥,您这有松针酒吗?”

“有的,你要吗?”

陆杨没回答要不要,只是笑道:“这一坛松针酒我怕是买不起了。”

男子笑了笑,把酒坛子封好后。

一边递给陆杨,一边笑道:“这松针酒啊,一坛要二两多呢,这酒就是喝个延年益寿,你我怕是用不着了。”

男子笑得爽朗,丝毫没有冒犯陆杨的意思。

陆杨也没有在意,笑道:“大哥看得明白。”

两人聊了两句之后,陆杨便离开了。

后面陆杨又进去问了几家,得出的价钱都是差不多的。

想到家里那三大坛子的酒,陆杨心情就十分愉悦。

眼看再走一段路就要走到肉摊那边了,陆杨却是停下了脚步。

看着迎面走来的三个年轻男子,陆杨的眼神冷了几分。

“你们看,这不是为方兄吗?”

陆杨微微勾起嘴角,淡笑道:“哟,这不是王兄,余兄和方兄吗? ”

陆杨上下打量了一下三人华丽的装着,笑道:“王兄你们这是打算去哪里呢?”

这三人是坑原主最多的人。

之前的邀约,这三人可是屡败屡战。

遇到这三人组,肯定没好事。


王丰一股脑地把话说完,也不等陆杨回话,直接脚步匆匆地走了。

余涛和范平儒一看,也连忙照做。

陆杨看着三人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慢慢勾了起来。

到手三两碎银,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陆杨捏了捏手里的碎银,从怀里拿出荷包放了进去。

他转头看向一旁还有些没回过神的刘开毅。

“启恒兄看够了吧?他们都走了,我们也回去吧。”

言罢,陆杨不等刘开毅反应,脚步一转,就往舍房的方向走去。

刘开毅连忙回过神,快走几步,跟上了陆杨。

他看了看王丰三人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陆杨噙着一抹淡笑的嘴角。

刘开毅突然觉得眼前这个陆杨有些陌生。

他不由地出声。

“你,真是为方兄吗?”

陆杨斜睨着刘开毅,也没有解释,只是道:“启恒兄你要是不信,你摸摸看。”

陆杨摸了把自己的脸,对着刘开毅开玩笑。

刘开毅脸色一沉,还真伸手摸了一把陆杨的脸。

不仅是摸,还是仔仔细细地捏了一遍。

把陆杨都快要弄笑了。

陆杨忍了忍,终于在刘开毅的嘀咕声中破防了。

“还真是真的......”

陆杨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启恒兄,这光天化日的,你想啥呢?”

刘开毅也听出来了陆杨的调侃。

不过他没有在意,只是指了指王丰三人离去的方向。

“你这样对他们,就不怕他们来报复你?”

陆杨摇头,“你觉得他们还敢来找我?”

账还没算完,他们来找,他就敢要,看谁不要面子。

刘开毅这会也想明白了陆杨话里的意思,他上下看了眼陆杨。

人是这个人,衣服什么的也没变,怎么就是觉得这人变了呢?

不过,比起之前那个沉默寡言的陆杨,他还是喜欢眼前这个。

“为方兄也是厉害,这也能把钱要回来。”

陆杨笑了笑,没有再说这个话题,而是把话题绕到了学业上。

两人回到舍房时,另外两名同窗也回来了。

陆杨看了一眼,想了想,便出声跟两人打了声招呼。

“孙兄,冯兄。”

刘开毅看了一眼陆杨,随后看向孙元生和冯宝来。

“孙兄,冯兄,你们这是在看什么书呢?”

刘开毅看了一眼两人面前摊开的书,好奇地凑过去。

“......”

刘开毅瞥了一眼书上那书生遇到美艳女子的露骨话语,默默地走到自己床边坐下。

孙元生和冯宝来脸色一红。

随后像是掩饰般一样,孙元生猛地把书盖上,随手抽了本书来看。

冯宝来回到自己的书桌前,默默地拿书出来看。

陆杨看了一眼,从桌上拿了本书,靠在床边看了起来。

第二天,天还未亮,外面便已经有说话声传来。

陆杨睁开眼睛,准备起身穿衣服。

孙元生与冯宝来正背起箱笼准备出门。

舍房内的光线不足,房门是敞开的。

陆杨借着这淡淡的月光,洗漱好后背起箱笼就准备往外走。

刘开毅以前都是跟孙元生他们一起走的,今日不知为何,竟然还在房里。

陆杨只是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便抬步往外面走。

刘开毅一愣,连忙出声问道:“为方兄,你不等等我?”

陆杨脚步一顿,转头看向匆忙往箱笼里放书的刘开毅,点头道:“那就一起吧。”

刘开毅这会也带好东西了,背起箱笼就跟陆杨往外走。

关好房门,两人往伙房的方向走去。

这会正是卯时,伙房里已经有不少学子在吃着早饭。


现在正是十一点左右的样子。

码头这边也到了该休息的时候。

陆杨站的是显眼位置。

陆大石几人已经看到了陆杨。

把货物扛到指定地方放下之后,几人便往陆杨那里走去。

这会太阳火辣辣的。

陆杨光是站在码头上,都能感受到一股热风。

陆大石喘着粗气走过来。

用汗巾擦了把汗后,陆大石看到陆杨手上拿着的东西,眼神微顿。

几秒后才抬头看向陆杨,问道:“杨子,你怎么还没回去呢?”

陆杨摇头,只说有些事耽搁了会。

这时,陆柏三人也走过来了。

这里不是个说话的地方。

陆杨提议让几人先到阴凉的地方坐下再说。

码头附近有很多小摊子。

陆杨找了个茶摊,花了三个铜板给陆大石几人叫了一壶凉茶。

陆柏几人有些心疼这几个钱。

若是平时,他们随便找个有阴影的地方坐下歇息片刻就是。

哪还舍得花这几个钱,就为了喝口凉茶。

不过陆大石还没说话,陆柏三人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陆杨也是在为他们着想。

陆杨把东西都放在了桌上。

见陆大石几人的脸色通红,便给陆大石几人都倒了碗凉茶。

“爹,你们快喝点凉茶舒服一下。”

见陆大石几人都端起碗后,陆杨也给自己倒了碗凉茶。

凉茶里应该是放了薄荷叶,喝起来有股清清凉凉的感觉。

陆杨一口气便把碗里的凉茶都喝完了。

放下碗后,陆杨没有再倒。

他伸手拿过其中一个饭盒,把里面的饭菜一一拿出来。

之前陆大石还在忍着。

毕竟陆杨也是为他们好。

可这会看到又是红烧肘子,又是烧鸡,大白米饭的,陆大石便有些没忍住。

他脸色一沉,语气有些不好。

“杨子,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桃仁卖了多少钱,陆柏已经跟陆大石说了。

陆大石之前还在感慨陆杨懂事,这会却是有些失望了。

陆杨瞥了一眼陆大石难看的脸色,又看了一眼陆柏三人复杂的眼神。

发现他们的神情都有些失望后,陆杨便知道他们这是误会他乱花钱了。

陆杨连忙解释。

“爹,大哥,二哥,三哥,这饭菜我没花钱。”

陆大石一愣。

“你没花钱那这是哪来的?”

陆柏也有些意外,“不花钱总不会是捡来的吧?”

陆杨一本正经地点头,“可不是嘛,就是捡来的。”

说着,陆杨从怀里把荷包拿出来。

“爹你看看,里面一个子都没少呢。”

想到桌上的那坛酒,陆杨连忙补充了一句。

“倒也不是一个子没少,我去酒肆那边打探酒价,也不好什么都不买,便给爹你们买了坛浊酒。”

陆杨顿了顿,看了眼几人,道:“没花几个钱。”

浊酒的价格陆大石是知道的。

瞥一眼那坛子的大小,陆大石就知道这坛酒陆杨花了多少钱。

接过陆杨递过来的荷包,陆大石还真检查了一下。

见里面那四个碎银还在后,陆大石便松了一口气。

至于那些铜板,陆大石便也没有数的打算。

他把荷包还给陆杨,轻声嘱咐,让陆杨放好。

等陆杨收好后,陆大石又道:“酒买了就买了,左右也是你的孝心,只是以后别买这些东西了。”

陆杨点头,“爹放心吧,以后不买了。”

见陆大石几人的脸色变好,陆杨连忙把那四碗大米饭放到几人面前。

还从桌上拿了筷子递给陆大石几人。

“爹,大哥,二哥,三哥,这饭菜放不久,你们快吃。”


陆杨过去领了份馒头咸菜,又去一旁拿了碗粥水,便找了个空位坐下。

刘开毅这会也拿着碗过来了。

陆杨从箱笼里拿出装着肉酱的罐子,刚想让刘开毅弄点到碗里用馒头蘸着吃。

便见刘开毅也从箱笼里拿出一个眼熟的小罐子。

陆杨也就收回了手,给自己挖了些肉酱出来。

陆杨刚把罐子盖上,香味便已经在鼻尖周围环绕。

陆杨咽了咽被香味勾引出来的口水,拿起一个馒头蘸着酱吃了起来。

刘开毅这会也是吃得头也不抬。

两人吃得津津有味的,一看就是满足得不得了。

陆杨这会正端着碗慢慢喝着粥水,余光便瞥见角落里的王丰三人。

他轻笑了一下,把粥水一口闷下便放下了碗。

刘开毅疑惑地看了一眼陆杨,转头顺着之前陆杨视线的方向看过去,才发现是王丰他们。

他不解道:“他们仨还走一起呢?”

昨天看那样子,刘开毅还以为这三人要解散了。

没想到这一大早的,还坐在一起吃早饭呢!

陆杨瞥了一眼刘开毅的碗,见刘开毅也吃得差不多了,便道:“吃完我们就走吧。”

既然王丰三人这么识趣地不往他面前凑,陆杨自然也不会去找他们的麻烦。

学堂里一共有三个班。

甲班是已经学完四书五经,正准备考童子试的学生。

乙班是正在学四书五经的学子,至于丙班,则是启蒙班。

陆杨现在正在甲班。

甲班人不多,只有八人。

启蒙班里的人是最多的。

越往上,人数越少。

这些人大多都是过来学两个字,到时候好去找份工作。

能坚持一直读下来的人,很少。

家里若不是有点小钱的,怕读个几年也就读不下去了。

就像陆杨家。

若不是陆杨穿了过来,原主还能读几年,那可就不确定了。

甲班与乙班和丙班不在一个方向,是单独出来的一个院落。

陆杨和刘开毅还未走进去,里面便有读书声传来。

里面的座位分为两列。

陆杨在第三排的右边。

刘开毅在陆杨后面一个位置。

两人轻声走进去坐下,拿出书本跟着读书。

甲班现在主要就是以温习为主。

秦夫子时不时地过来看一看,给他们布置一些课业。

或者是临时抽查,问几个问题让他们回答。

他们如果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夫子下课时去问夫子。

陆杨目前还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便打算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走。

半个时辰后,读书声停了下来。

陆杨拿出以前的课业,开始练习。

学室里很安静,只有时不时的翻书声传来。

陆杨看了看纸上的问题,想了想便填上答案。

这些课题做多了,陆杨也能从中得出一些经验。

县试的难度不高,就是考学生对四书五经的熟背和理解。

至于这个五言六韵试帖诗,有着原主的记忆,做这个诗陆杨自然不费力。

精彩绝伦的诗他做不出,中规中矩的他倒是不成问题。

陆杨沉下心,看着纸上写的四书文题目开始思考。

这个四书文是秦夫子从以前的县试题里抽出来考他们的。

题目是【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熟读四书五经的学子看到这就知道这是出自《论语·子罕篇》里的题。

光看这句话的意思,便是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是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


陆杨直接略过煮熟能吃这一个功能。

毕竟煮熟的过程太麻烦了。

他的目的是赚钱,能简单点赚钱最好。

陆杨打算把这桃仁晒干之后卖到药铺里。

这么一大片桃林,总归他也能赚到一点启动资金的吧?

陆杨做好决定之后,挑了一些好看成熟的毛桃摘下来。

打算拿回去给那几个小孩酸酸嘴。

片刻后。

陆杨手里捧着一顶草帽,草帽兜里放着满满的毛桃。

捧着还有些重。

陆杨看了看周围,打算照着原路往回走。

山坡不算陡,但总归还是有些滑的。

陆杨小心地慢慢走下去。

路上看到那些松树时,陆杨没忍住又多看了几眼。

这都是银子啊!

有了银子,最起码他以后就不用为钱发愁,进京赶考的钱也有了。

说不定努努力,到时候在京里买个院子,以后就能过着咸鱼般的生活了。

陆杨想得好,不知不觉就下了山。

除了屁股处多了些脏污外,这上山下山倒也没有那么辛苦。

此时山脚下已经没人了。

太阳热烈。

在山上有树挡着还不觉得有什么。

现在他不过晒了一会,就觉得背后有些出汗了。

拍了拍屁股后面的泥土残叶,陆杨快速往村里的方向走去。

路过早上那块地时,陆大石几人已经不在那了。

田里割下来的稻谷也已经不见了。

陆杨也不清楚自家的田地都在哪里。

而且看这天色,再过一个时辰也差不多要吃中饭了。

想了想,陆杨决定先回家。

这一大片桃林,光靠他一个人摘桃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等家里的稻谷晒干后,他爹和三个哥哥就要去县城找零工了。

这桃仁也不知道药铺收不收。

他也不好让他爹几人忙活了几天,最后发现这桃仁药铺里根本不要。

这样的话,那就亏大了。

想了想,陆杨决定先去县城的药铺里了解情况之后,再跟家里人商量后面的事。

一边想着后面的安排,陆杨快步往家里走去。

陆杨回到家时,招娣和二牛正背着一背篓的水草回来。

陆杨颠了颠手上捧着的草帽,笑道:“看叔给你们弄什么好吃的东西回来了?”

二牛一喜,背篓都没有放下,直接蹦到陆杨面前。

“小叔,快让我看看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经过昨晚的猪肉,二牛倒是不怕陆杨了。

陆杨把草帽放低,让二牛看个一清二楚。

二牛看着那些还没有他拳头大的野毛桃,不解地抬头看向陆杨。

“小叔,这毛桃不是好吃的东西。”

招娣放下背篓也走了过来。

听到二牛的话后,招娣也看了一眼草帽里面的毛桃。

招娣以为陆杨没吃过这东西,便解释道:“小叔,这野毛桃山上有很多的,一点也不好吃,我们都不摘的。”

陆杨见二牛和招娣真不吃之后,又把视线看向一旁正在玩耍的几个小孩。

“你们吃不吃?”

几个小孩闻言围了过来,见是毛桃之后,说了句“不吃”就跑了。

陆杨见几个小孩真不吃后,干脆让二牛和招娣把草帽里的毛桃砸烂,然后把桃仁弄出来。

“别把桃仁弄坏了,叔有用。”

二牛和招娣也不知道陆杨要这桃仁有什么用。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按照陆杨说的去做。

陆杨在旁边看了一会,见两个小孩弄得挺好的,夸了两句后便回了房。

他要去县城药铺里询问,去县城就得花钱。

他倒是可以走着去县城。

走着去的话,一去一回的,要两个时辰。

如此一来,他光是去县城一趟,什么都不卖的话,就有些亏了。

一边想着,陆杨一边拿出抄书所用的东西。

陆杨先是打开《三字经》认真地看了一遍。

把每一个字都和记忆中的字结合后,陆杨摊好纸张,拿起毛笔开始写字。

不用一边看书一边抄,陆杨倒是写得入神。

挥笔的动作也是快速。

不知过了多久,一张张纸摊在书桌上以便晾干墨水。

桌上慢慢地摊满了纸张。

陆杨放下笔开始收干透的纸。

一边收,陆杨一边检查,看看有没有错别字。

好在收完之后,陆杨也没有发现错别字。

果然还是慢工出细活,急不得。

等抄完书,到时候他进城换了钱之后,也能买点东西回来。

如此,也不枉他走了两个时辰的路去县城。

就在陆杨放好手上的纸张后,陆大石几人也回来了。

刘晓中午弄的还是杂粮野菜饼,还有一个猪油渣野菜汤。

满满两大盆,吃完之后陆杨按照习惯去院子里走一走。

陆大石和陆柏三人回房休息。

赵梨花三人收拾好碗筷之后也回房休息。

刘晓在院子里弄着鸡食,搅拌后拿去后院喂那三只母鸡。

这三只母鸡可是陆家的宝贝。

一天起码有两枚鸡蛋可以捡。

不过陆家的鸡蛋都不是用来卖钱的,而是用来给陆杨补身体的。

比如说现在,刘晓洗完手后,从兜里拿出两个鸡蛋递给陆杨。

“杨子,过来拿着。”

陆杨一愣,看着刘晓手里的两个水煮蛋,默默地走过去拿着。

“娘,以后留着炒鸡蛋吧。”

家里虽然有鸡蛋,但是炒鸡蛋的次数却是很少。

原主是不缺鸡蛋吃的。

每次原主回家,刘晓总会给原主塞两个水煮蛋。

若是原主太久时间没回来,家里的鸡蛋攒多了才会拿去卖钱。

刘晓听了陆杨的话,浅浅地笑了笑。

“娘知道你的意思,你读书辛苦,家里也没有什么好吃的给你补补身体,这些鸡蛋你娘心里有数。”

说来说去还是家里穷。

若是可以,刘晓也不会去亏待家里的哪一个孩子。

看着刘晓眼里的水光,陆杨沉默地点了点头。

等刘晓拿着鸡食出门后,陆杨把鸡蛋给了铁蛋他们。

让他们分着吃之后,陆杨回房继续抄书。

陆杨没有午休,直接抄到了陆大石几人出门。

去厨房喝了点凉开水后,陆杨又回房继续抄书。

傍晚,陆杨把院子里的那一小堆桃仁收进房里。

刘晓几人看到了院子边上晒着的果仁,问了几句之后都被陆杨忽悠过去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