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偃辛婉儿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全局》,由网络作家“鹿尘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英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就在刘偃骑马从阵中出来之际,皇甫嵩已经仔细观察过刘偃了。虽然刘偃并不是皇甫嵩想象中那种高大威猛、浑身筋肉虬结的形象,但是,拥有枭雄之气、略显瘦弱的少年刘偃,更符合饱读诗书的皇甫嵩的审美。当然了,救了自己全家性命的恩人,到底是什么形象,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皇甫嵩直接翻身下马,以手相搀,道:“虽然吾是你的上官,但是,你救了吾娇妻弱子的性命,算是吾的大恩人。以后再面见本官,不必多礼!”“谢太守!”刘偃站直了身子,皇甫嵩又笑眯眯地向董卓看来,道:“刘偃,本太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护匈奴中郎将手下的行军司马,董卓董仲颖。董司马,这位就是本太守的心腹爱将,刘偃了。你们都是我大汉英杰,以后可得多亲多近。啊?哈哈!...
《三国:一统全球刘偃辛婉儿全局》精彩片段
“刘英雄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就在刘偃骑马从阵中出来之际,皇甫嵩已经仔细观察过刘偃了。
虽然刘偃并不是皇甫嵩想象中那种高大威猛、浑身筋肉虬结的形象,但是,拥有枭雄之气、略显瘦弱的少年刘偃,更符合饱读诗书的皇甫嵩的审美。
当然了,救了自己全家性命的恩人,到底是什么形象,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
皇甫嵩直接翻身下马,以手相搀,道:“虽然吾是你的上官,但是,你救了吾娇妻弱子的性命,算是吾的大恩人。以后再面见本官,不必多礼!”
“谢太守!”刘偃站直了身子,
皇甫嵩又笑眯眯地向董卓看来,道:“刘偃,本太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护匈奴中郎将手下的行军司马,董卓董仲颖。董司马,这位就是本太守的心腹爱将,刘偃了。你们都是我大汉英杰,以后可得多亲多近。啊?哈哈!”
好么,皇甫嵩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把刚才还和自己分庭抗礼的董卓,降到了和自己心腹爱将的层次上。
本来嘛,皇甫嵩的品质远比董卓高,所差的不过是实力而已。
现在,他有杀敌如屠狗的猛将刘偃,有实力不在大汉边军下的两千泾阳兵,怕董卓个鸟啊?
正是找回面子的大好时候!
“刘偃么……”
董卓当然明白皇甫嵩的心思,皮笑肉不笑地向刘偃看来,道:“你们泾阳骑兵,这是两千人左右吧?”
“两千一百零七人!”
“两千多人,这人数还真不少。不过,本司马甚是奇怪啊。”董卓道:“泾阳军民百姓,不过是一万多一点。青壮年男子,能有多少?你们力抗霍坦羌半个月,甚至战而胜之,取得了大量缴获。伤亡肯定也少不了吧?怎么可能现在还能拿出这么多骑兵?莫非……”
顿了顿,董卓向着皇甫嵩看来,道:“莫非这里面,有很多,不是泾阳兵马,而是皇甫家族的部曲私兵?”
在这个时代,豪门大族圈养大量的部曲、私兵,简直就是公开的秘密。
不过,这些部曲私兵不在家族的领地内待着。而是成百上千人,跟着县令一起上任,是想干什么?
说句谋反,都不为过!
好个董卓,不愧是枭雄一名,一刀就捅在了皇甫家族的要害上!
“绝无此事!”皇甫嵩面色骤变,道:“皇甫云上任之时,不过是带了二十名护卫而已,绝不可能带着大量皇甫家族的私兵”
“那这二千多精锐骑兵就在眼前,皇甫太守,或者刘偃,你们准备如何解释呢?”
“我……”
皇甫嵩无言以对,甚至他自己都怀疑,皇甫云是不是偷偷从家族内调了私兵来泾阳了。
只在顷刻间,心中一凉,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冷汗。
刘偃却面色毫无异样,不慌不忙得道:“这有什么难以解释的?第二十三屯至第三十六屯,全部军士,出列!让董司马看看,你们为大汉所受之伤!”
“喏!”
随着一声答应,泾阳兵后队之中,七百余骑上前,陡然间将上衣、下裳全部扔下,只留下一条牛鼻短裤。
几乎每个人的身上,都裹着几条厚厚的白布。
有些白布,直到现在,仍然在渗着浓重的血水!
他们面色一凛,齐声道:“请董司马验伤!”
刘偃道:“董司马说得没错,这次我泾阳兵大败霍坦羌,伤亡不小。事实上,我们总共大概有一千伤兵。不过,我把其中还有战力的七百余伤兵,单独编练成十四个屯。他们和未曾受伤的一千三百军士一起,凑足了两千之数。董司马如果不信的话,可以从这七百余众中任意选择数人,且看他们伤势如何!”
“选就选!你,你,你……还有你!”
董卓随手就从这七百多人中,选出了二十三个人,道:“你们把身上那劳什子白布解开,且让本司马看看,你们的伤势到底如何?”
在董卓看来,刘偃这番解释,纯属狗屁不通!
一千伤兵,三四天的功夫,就有七百多可堪一战。
可能吗?
做梦呢?
除非他的军中,住着一个活神仙!
然而,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董卓的预料之外——
“这有何难?”
唰!
董卓话音刚落,二十三名壮士,毫不犹豫的将他们身上的白布扯下,露出了那触目惊心的伤势。
有的人浑身上下,七八道刀伤纵横,直到现在还大部分伤口还未曾愈合!
有的人肩部有个大口子,深可见骨!
有的人腹部之上,一大片血肉模糊,也不知是用什么针线重新缝上的。现在还能活着,简直是邀天之幸!
有的人,很显然是中了十七八箭。现在还活蹦乱乱跳的,简直让人怀疑阎王爷是他亲戚!
……
真的吗?
这都是真的吗?
两千泾阳兵中,竟有七百多伤兵?
自己麾下两千精锐,竟然在刚才,败给了近半人数是伤兵的泾阳兵?他们为什么不找块豆腐撞死啊!
董卓绝不承认眼前的事实!
但是,话说回来,不承认也不行啊!
这二十三人,是董卓自己选出来的,哪还做得了假?
这伤势就摆在眼前,远处看,近处瞧,还是无论如何也作不了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怎么可能?
“董司马,你看够了没有?”刘偃的声音传来。
“看够了。本司马,也确认,他们身上的伤势为真。但是……”董卓满脸懵逼,向刘偃看来,道:“你能否告诉本司马,这些人为什么会恢复地如此之快?”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那八大神医!
事实上,这八大神医的效果,都有点出乎刘偃的预料之外——八大神医不但来了,而且每个人都带着一定量的珍奇药物。简简单单,就让七百余人,暂时恢复了战力。
仔细想想也属正常,没有合适的药物,纵然是名医,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系统奖励十大名医,却不让他们带一定量的药物,那不成了耍流氓了吗?
当然,这事儿是不可能对董卓仔细解释的。
刘偃微微一笑,道:“实不相瞒,泾阳大捷之后,有八大神医慕吾名声,前来投奔。他们施展回春妙手,为泾阳伤兵诊治。这才有了一千伤兵中,有七百余人恢复战力之事。”
顿了顿,他高呼道:“有请八大神医!”
“吾等在此!”
刘偃话音刚落,军阵分开。有八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老者,来到刘偃的面前,大礼参拜道:“拜见主公!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什么?
主公?
他们竟然称刘偃主公?
董卓现在,看刘偃的目光中,已经直欲喷火。
甚至于,不单单是董卓。所有西凉军,看刘偃的目光中,都直欲喷火!
羡慕!
嫉妒!
更有滔天之恨!
“杀!”
一点寒芒绽放,随即矛出如龙。
刘偃手持长矛加入战斗之后,刚才还在城墙上耀武扬威的十几名羌人,被刺死当场。一场破城之危,眨眼间就消弭于无形。
什么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就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好小子!”
杨大雍高兴地嘴都要咧到后脑勺上了,狠狠地拍着刘偃的肩膀,道:“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勇力。那再过几年,不得成长为张将军、段校尉一般的人物?你哪怕是在某手下干一天,也是某一辈子的荣耀啊!哈哈!”
“哪里,能在杨屯长手下作战,才是属下的荣幸。”
“少年有如此勇力,还如此谦虚,本屯长真是越来越喜欢你了。不过,大敌当前,咱们还是别再继续互相吹捧了。”忽地,杨大雍面色一正,道:“士卒刘偃听令!”
“在!”
“本屯长命你,速速休息,保持体力。不得本屯长命令,不得再次出战。”
怕刘偃误会,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仗还长着呢。你可是本屯长的杀手锏,不到关键时刻不能撒出去。”
“可是……”刘偃耸了耸肩,道:“完全没必要啊!属下根本就不需要保持体力,随时可以杀敌。”
这是他的心里话。
十三太保横练,除了增加力量和防御力之外,还有增加耐力之功。虽然刚刚参与了一场大战,但刘偃依旧感到浑身上下精力充沛之极,跟参战前没啥两样。
“真的假的?”到了现在,杨大雍对刘偃的话,已经不敢有半点轻视。
“属下并无半句虚言!”
“这样啊……”杨大雍想了一下,重新下令,道:“士卒刘偃,自由行动。但是,体力下降到八成之后,必须休息。无本屯长命令,不得擅自出战!”
“遵命!”
刘偃取得自由行动的权力之后,可不得了了!
羌人对泾阳城的攻势,如同江涛拍岸,一浪接着一浪。按说,即便二流武将,也需要注意休息,才能保持着足够的战力。
但是,刘偃不同!
他因为十三太保横练的缘故,随时保持着最佳状态,一直保持着最佳状态!
但凡有登上东城墙的羌人,都会成为他枪下的亡魂!
一个时辰之内,刘偃刺死羌人二十八名!
必须说明的是,能冒着滚木礌石,枪林箭雨,登上城墙的羌人,能简单的了吗?那都是羌人中的悍勇之辈啊!然而,这些悍勇的羌人,面对刘偃,简直如同待宰的羔羊,毫无还手之力!
这……这也太牛逼吧?
满城墙的汉人将士,看刘偃的目光,别提多崇敬了。
最后,负责守整个泾阳东城墙的军侯赵令乾看出了便宜,索性从全曲中直接调了二十名悍卒,手持长矛大斧,交给刘偃指挥。
然后,赵令乾故意示弱,一下子将五十名羌人的悍勇之士,放上了城墙。
“杀!”
“叮咚!恭喜宿主,使用六合枪法,杀死一名羌贼。六合枪经验+1。现在六合枪进度:大成(29/3000)!”
“叮咚!恭喜宿主,恭喜宿主,使用六合枪法,杀死一名羌贼。六合枪经验+1。现在六合枪进度:大成(30/3000)!”
““叮咚!恭喜宿主,恭喜宿主,使用六合枪法,杀死一名羌贼。六合枪经验+1。现在六合枪进度。大成(31/3000)!”
……
随着系统的阵阵提示音,刘偃的六合枪诀经验不断攀升,羌人也不断失去生命。
不到半刻钟,登上城墙的五十名羌人悍勇之士,全部被刘偃率二十名汉军精锐斩杀!
随后——
嗖!嗖!嗖!
一个个羌人的头颅,被扔下了城墙。
赵令乾和刘偃并排而战,向着城下的羌人哈哈大笑,道:“羌贼不过如此!赵某有悍卒刘偃,年方十二,杀贼如屠狗!”
“好胆!汉狗,纳命来!”
“刘偃,小娃娃,今天你家羌爷爷,让你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
“杀!杀刘偃,为死去的族人们报仇啊!”
……
羌人们彻底被激怒了,舍死忘生,再次向着泾阳东城墙攻来。
赵令乾故伎重施,再次将最悍勇的五十名羌人放上城墙。然后,令刘偃率二十名悍卒,手持长矛巨斧屠之!
紧接着,又是一轮新的嘲讽。
紧接着,羌人继续猛攻。
……
如是者三。
一百五十名最悍勇的羌人,变成了无头之鬼。
“那个……”
到了现在,赵令乾配给刘偃的那二十名悍卒,已经死伤九名,剩下的十一人也体力消耗地差不多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滚,大口地喘着粗气。
赵令乾也有些含糊,道:“阿偃,你还行不行啊?羌人是杀不完的,要不,咱们歇会儿再说?”
“怎么?”刘偃现在不但不累,反而因为连番杀敌,心中充满了保家卫国的豪情,眉毛一挑,道:“军侯没有兵配给我了吗?”
“那怎么可能?只要你不累,本军侯手下的勇士有的是!”
赵令乾一声令下,那十一名体力耗尽的汉军精锐退下,换上了新的二十名精锐。
他再次和刘偃并肩而立,哈哈大笑,道:“羌贼不过如此!我有悍卒刘偃,年方十二,屠贼如杀狗!谁若不服,尽管来战,尽管来战啊!”
然而,赵令乾预想中,羌人大举攻城的场面完全没有出现。
哗~~
不远处的羌人,如同潮水一般退去。
“汉狗,你把我们羌人当什么了!”一个羌人气急败坏地怒骂道:“我们都上了三回当了,难道还能上第四回?我们是人,不是记吃不记打畜生!”
“擦!这帮羌贼学聪明了,不上当了。”赵令乾满怀不满。
“他们不仅仅是是学聪明了,而且,已被我大汉的少年郎,杀破胆矣!”城墙马道上,有个浑厚的男声传来。
紧接着,又一身着黑袍的中年男子,带着四名甲士登上了城墙。
“参见明廷!”众人齐齐施礼。
没错,来人正是泾阳城的老大,泾阳令皇甫云。
“二流武将?”刘偃听了却不怎么满意,道:“我现在,只是个二流武将吗?”
“二流武将,小叔都不满足?”辛婉儿简直哭笑不得,仔细解释道:“小叔,您的心气也太高了。二流武将,已经相当不错啦!这世上武将,粗略可分为三流,二流,一流,无双猛将……绝大部分武将都三流武将,一辈子不得寸进。如今,你一跃为二流武将,堪称一步登天,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辛婉儿道:“像嫂子的武功,根本就不入流。你三哥当初十五岁时,勇武之名传遍泾阳城,实际上也不过是刚刚能称得上三流武将而已。二流武将,别说在咱们泾阳了,就是在整个凉州,甚至整个天下,都算叫得出名号的人物。”
“那董卓呢?算是二流武将,还是一流武将?”
“应该是二流武将。现在,天下公认的一流武将,不过是三个人,护匈奴中郎将张奂,度辽将军李膺,护羌校尉段颎。至于无双猛将,自从伏波将军马援故去之后,已经一百多年没出现过了。”
“这样啊……”
刘偃对三国之前的历史,不怎么了解,并不知道张奂、李膺和段颎,到底是何许人也。
不过,有董卓这个参照物,他对武将的划分已经有所了解。
吕布应该就算无双猛将了。
一流武将,应该就是赵云、典韦、关羽、张飞、张辽、许褚、姜维等人。
二流武将,应该是董卓、颜良、文丑、于禁、曹仁、曹洪之类的。
三流武将,则是有一定实力,却难以名动天下的人。
这么说来,二流武将,已经很拿得出手了?
而且,现在嫂子所见的,不过是自己的枪术而已,她可不知道自己还能豁免五百斤以下的伤害。如果真有必要的话,自己面对一流武将,也不是没有一拼之力。
更何况,自己还有一个杀招——一个月只能使用一次的永恒之枪!
很好!
刘偃对守住泾阳城的信心越发足了,道:“那依嫂嫂之见,我这身本事,足以在战场上自保了吗?”
“这个么……”辛婉儿道:“按说,泾阳是个小城,来攻打此城的羌人大将,顶多是个二流武将。不……不过……”
“没什么不过的!”刘偃正色道:“三年来,多亏嫂嫂的照顾。现在,我长大了,该我保护你了!嫂嫂,保重!”
言毕,拿起长矛,转身就走。
“小叔!”辛婉儿喊道。
“嫂嫂!”刘偃驻足,头也不回,道:“怎么了?”
“我……我等你回家!”
“好,我一定安全归来!”
……
……
刘偃扛着长矛,按照少年的记忆穿街绕巷,没用一刻钟,就来到泾阳城的东门处。
那里有五十名军士,也就是一个屯,正在席地而坐,集结待命,这就是目前泾阳城整个东城墙的全部机动兵力了。一旦东城墙出险,或者东门被攻破,他们就随时准备出发御敌。
“去去去,小孩,别在这里玩儿!羌人的冷箭把你伤着了,你家大人还不得心疼死?”屯长眼见刘偃走过来,呵斥道。
刘偃今年十二岁,身量还未长成,比成年人足足矮了一头。难怪那屯长把他当小孩看,说话有些不客气,但是关切之意,溢于言表。本来嘛,羌人有不少擅射之士。万箭齐发之下,有些弓箭越过城墙实属正常,这地方可比城内危险得多。
“我不是小孩!”刘偃胸脯一挺,昂然而立高声,道:“大汉良家子,刘偃,今年十二岁,前来报名从军!”
“十二岁,还不算小孩?”
那屯长看起来四五十岁左右,身材矮壮,脸上有不少皱纹,还有一道象征着男儿荣耀的伤疤,斥道:“我大汉征兵,从不征十五岁以下者。少年郎,你毛都没长齐,参什么军啊!再要胡闹,莫怪本屯长找你家大人算账!”
“恐怕屯长,找不到我家大人算账了。”
“什么意思?”
“家兄三人,俱皆为大汉尽忠,战死沙场。家父参与守城,三日前也中了羌人的流矢而亡。现在,我家只剩下我这一名男子,请问屯长,你去哪里找我家大人算账?”
“这……”
那屯长闻听此言,顿时气势全消,微微躬身,道:“原来刘小哥满门忠烈,杨某刚才出言无状,真是失敬!”
“算不得什么满门忠烈,因为,还差我一个!”刘偃朗声道:“家父死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家兄死了,杀兄之仇,岂能不报?如今,羌人大举攻城,泾阳满城子民危在旦夕,我为泾阳好男儿,岂可苟且偷生?请问屯长,有这三条理由,我当不当参军?”
“可是……你年纪太小!”
“太小怎么了?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甘罗十二岁拜相,孟尝君五岁以语启父。我刘偃不才,不愿让先贤专美于前!”
“好!好一个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少年郎,你的从军之事,吾准了!”那屯长还没说话呢,刘偃背后有个浑厚的声音传来。
“小叔你刚好,怎么能出来吹风呢?呃……”
当刘偃走出门外的时候,辛婉儿正端着一大碗汤饼,也就是面条,往这方向走来,关心地劝道。不过,她马上就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开玩笑,系统年礼包开出的枭雄之气岂是等闲?
拥有枭雄之气的人,非常具有领导魅力,很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和效忠!
现在的刘偃虽然外貌依旧是那个十二岁的少年,但论气质,早已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令人心折不已了。
“原来,小叔这么好看!再过几年,他一定能成为一个天下少有的美男子,哪家小娘子嫁了他,都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过,可惜了,可惜……我是看不到那天了。”
辛婉儿心头一黯,脸上却尽量不显露出来,改口道:“小叔昏迷了一天一夜了,快吃点东西吧。”
“谢谢嫂嫂。”
刘偃接过那碗汤饼,但见除了面条之外,里面还加了两个鸡蛋,点着葱花,淋了几滴麻油。
这具身体是真饿了,单单看了一眼,已经是肚子咕咕叫个不停。赶紧和辛婉儿一起回屋,狼吞虎咽起来。
趁着这个功夫,辛婉儿故作漫不经心地道:“这次羌人突然来袭,朝廷的大军不知在哪里,泾阳城恐怕是守不住了。不过小叔你不用怕,城破了之后,你就躲进后院的地窖里。记住,不把里面的食水用完了,不要出来。”
“嫂嫂不和我一起进地窖吗?”
“嫂嫂用不着。你忘了吗?嫂子的武功好得很,到时候随便抢匹马就逃了,羌人拦不住我。”
辛婉儿武艺不错,刘偃当然知道。
在原来那个十二岁的少年眼里,嫂子人漂亮会操持家务还武功高,简直无所不能,说不定真信了这番话。
但是,在穿越而来,学习了六合枪诀的刘偃眼里,辛婉儿那两下子,也仅仅是不错罢了,到了战场上着实不够看。
很显然,嫂嫂是觉得家中食水储备不足,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
“嫂子,你……”
只在顷刻间,刘偃的眼圈湿润了。
只在顷刻间,刘偃完全接受了辛婉儿,把她当作这个世上自己唯一的亲人。
辛婉儿却误会了,道:“小叔,你怎么了?可是怪嫂嫂不肯带你一起逃走?不是嫂子不愿意带你,实在是在战场上护不住你啊。”
“嫂子你别说了。”刘偃面上前所未有的严肃起来,道:“嫂子,我心意已决,吃了这顿饭以后,就去参军,保护泾阳城。”
“那怎么行?”
事关刘偃的生死,什么枭雄之气,都对辛婉儿不起作用了。
她着急道:“你才十二岁,身量都没长成,参什么军啊?再说了,你家都为大汉捐了四条命了,就剩下你这根独苗。说破大天来,也没有让你上战场的道理!不行!绝对不行!”
刘偃却微微摇头,道:“不,嫂子你听我说。我要参军,不光是为了大汉,还是为了你。”
“为了我?”
“对,咱们家只剩下了你我两个人。你是女人,我是男人,对不对?男人哪有让女人保护的道理?”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嫂嫂不就是担心,我年纪小,武功不行,在战场上出了什么意外吗?只要我展现出足以自保的武艺不就行了?”
说话间,他走到墙角,拿起了那支长矛,道:“走!嫂嫂,咱们出去,看我舞一趟枪法。如果嫂嫂看完了之后,依旧觉得我的枪法不行,我就听嫂嫂的话,再也不提什么参军之事了。”
“这可是小叔你说的。”
刘偃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辛婉儿自然不能再不答应。
当即,刘偃出屋,在院中给辛婉儿舞了一趟六合枪。
六合枪小成的境界,岂是等闲?那是普通人即便得名师传授,也一辈子难以企及的境界!
到了这个境界,“精气神”与“腰手眼”完美结合,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进其锐,退其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
攻击时如水银泻地,防守时密不透风,端的是变化莫测,神化无穷!
嗖!
舞至酣畅处,刘偃将手中长枪飞掷而出,正插在院内的一棵杨树上,入木七寸有余!
还有最关键的,刘偃虽然家贫,但大汉边境地广人稀,院落颇为广大,这棵杨树实际上位于他所在位置的十丈之外!
掷枪十丈,入木七寸,这是什么概念?
“二流武将!至少是二流武将啊!”辛婉儿倒吸了一口凉气,惊呼出声,道:“小叔昏迷了一天一夜之后,竟然达到了二流武将的境界!这……这真是祖宗显灵,苍天保佑啊!”
刘偃道:“实不相瞒,我当初收服且冻羌之后,派了不少且冻羌的人,偷偷加入羌人各部,打探各部的消息。比如当初在安定郡,十八部羌人会盟。我为何能提前得到消息,并且及时赶到的呢?就是因为,这些且冻羌的探子通风报信。现在,西凉州各部羌人的动向,我照样了如指掌。”
“不对吧……”段颎微微摇头,道:“汉寿亭侯,请恕老夫直言:西凉的情况,和东凉并不相同。这里多的是高山深谷,少的是平原山地。西羌人人数不多,往大山里面一躲。到底在哪里,就是其他的西羌部族,都不清楚,更莫说你那些且冻羌的探子了。”
段颎在西凉,从南杀到北,从西杀到东……来回杀了三四次,杀了足足七年。
非但如此,他还文武全才,对西凉典籍异常精通。
谈到对西凉的了解,段颎自认当世第一。对派遣密探刺探西羌情报的可能性,更是自觉自己有着绝对的权威。
事实上,如果没有刘偃,他想得也不算错。
不过,今天和他谈话的,恰恰就是刘偃!
拥有西凉形势总图的刘偃!
刘偃所谓“且冻羌探子”云云,当然是假的。但西凉形势总图,可就存在刘偃的脑袋里。
西羌各部到底有多少人,到底藏在哪里,完全在刘偃的掌握之中!
刘偃微微一笑,道:“怎么?段将军不信?没关系,我给你看一样东西,你就明白了。”
“什么东西?”
“段将军稍等。”
稍后,刘偃从袖兜中,掏出来一样物事,放在了几案上。
这是一卷叠好的上等帛绢。
帛绢上面,自然是刘偃提前准备好的,一份粗略的西凉地区形势图。
当然了,地图粗略,那是跟刘偃脑海中那份凉州形势图来说的。和这个时代的所有地图比起来,简直是——独步天下!
段颎将那帛绢打开,仔细观瞧。
“啊!”
只看来一眼,段颎就惊呼出声。
再多看几眼,他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再然后——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噗!
段颎拿起几案上割肉的小刀,重重地向着自己的大腿扎去。
血光崩现!
“段将军,您干什么?”刘偃大叫出声。
“刘将军勿慌,老夫现在很好!好得很啊!”
自己刺了自己一刀,段颎脸上不但不见任何痛苦之色,反而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道:“这点小伤算什么?老夫皮糙肉厚,简直连蚊子叮都算不上啊!
“那您刚才到底为何如此?”
“当然是因为,我要用刀扎,来验证现在是不是在做梦!有希望了!终于有希望了!苦战七载,西羌终于平定有望了啊!哈哈!哈哈哈!”
段颎放声大笑,眼中甚至有隐隐泪光涌现。
刘偃道:“这么说,段老将军,是相信我刚才说得话了?”
“相信,怎么不信?”段颎道:“老朽纵横西凉七载,哪里见过这么详尽的西凉地图?这上面标明的西羌势力,老朽虽不能尽知。但是,所有我知道的,全部标记的分毫不差,这还能作得了假?刘将军,你一副地图,足以抵十万大军啊,老朽之前真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呃……”
顿了顿,段颎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道:“刚才刘将军说,还能解决招降西凉诸羌的问题。不知可是真的?”
说实话,如果是刘偃到来之前,段颎得到这副地图,简直做梦都会笑醒。
他有信心,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消灭西羌部众,彻底解决西凉问题。
不过,现在,刘偃就在跟前,段颎又有些得陇望蜀了。
很显然,杀光了西羌,并不是个好主意。
有土地就有人口。
段颎把西羌消灭完毕之后,肯定会有其他的部族迁移进那些深山大谷中,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依然会为祸大汉。
既然如此,还不如留着被打服了、打怕了、打傻了的西羌,占着那些土地。
所以,能招降还是招降得好。
“这个问题就更简单了。”刘偃微微一笑,道:“段校尉的名声太差,在下的名声好啊!我来招降,不就成了?”
“你?你刘偃还名声好?”
段颎闻听此言,当场就笑出声来,道:“你这家伙,人家且冻羌投降了,你还杀了且冻羌一半的成年男子。安定郡十八羌,成年男子尽皆斩首,老弱妇孺卖为奴隶。你小子的名声,能比我强到哪去?”
刘偃却微微摇头,道:“话不能这样说。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您是什么人?西羌部众早已被您的恐怖杀戮,吓破了胆,心中万分想投降却又万分不敢。我呢?对且冻羌都只杀一半成年男子。对主动打我家人主意的安定郡十八羌,都免去了老弱妇孺的死罪。您说说,我如此仁义……咳咳……”
顿了顿,刘偃站起身来,笑吟吟地道:“在西羌部众心目,算不上……万家生佛呢?”
没错,就是万家生佛!
西羌这些年,被段颎硬生生消灭了七成以上的人口,真是被杀得胆寒。
不知多少人后悔,当日起兵反汉。不知多少人,盼着能够投降,保全性命。
但是,敢吗?
当初投降段颎的西羌人,可是一个都没活到现在啊?谁还敢继续相信段颎的信誉?
所以,他们就算再后悔,再想投降,也只能在深山大谷中咬牙坚持。
现在好了!
刘偃来了啊!
汉寿亭侯来了啊!
汉寿亭侯从不杀老弱妇孺,这是多么仁义的行为啊!仁义得简直像是观音菩萨!
现在的且冻羌,一半的成年的男子还活着?这是多么宽广的胸襟啊?胸襟宽广得,好比大肚弥勒佛!
什么?安定郡十八羌成年男子皆斩?谁让他们打汉寿亭侯家人的主意呢?这么仁慈的汉寿亭侯,他们也敢对其不利,实在是该死啊
我们西羌各部,和汉寿亭侯远日无怨近日无仇,怕个毛线啊!
好不容易汉寿亭侯准许我们投降了,我们再不抓住机会,那不是傻的吗?
总而言之,刘偃招降的命令传遍西凉之后,西羌各部真称得上欢欣鼓舞,感激涕零!
一场惊天剧变,即将在西凉大地上上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