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袁绍公孙瓒的其他类型小说《三国:我黄巾之子,继承三十万大军全局》,由网络作家“东汉末年分三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其实在此之前。”张靖看着荀彧,出言道:“在下并无意见曹府君使者,只是王佐前来,便有了不得不见的理由。”“区区虚名,将军当不得真。”荀彧闻言面色沉静,轻轻的摇了摇头,原本那颗悬着的心,现在已经快死了。如果有的选。他宁愿没有这王佐之名。“先生过谦了!”张靖开口道:“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先生能得王佐之名誉,其才能定然不凡,如无意外,先生来此,定然是为了说降。”“将军明鉴。”到了这个时候,荀彧也没有否认,毕竟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张靖询问道:“先生以为,若大汉再次中兴,可能是百姓之福?”“自然!”荀彧理所应当的点了点头。“那先生以为,何为天下诸乱之源?”荀彧沉吟道:“祸源在卖官鬻爵,在宦官误国,在贪官污吏横行……”“在下明白了!”张靖听了眼中...
《三国:我黄巾之子,继承三十万大军全局》精彩片段
“其实在此之前。”
张靖看着荀彧,出言道:“在下并无意见曹府君使者,只是王佐前来,便有了不得不见的理由。”
“区区虚名,将军当不得真。”
荀彧闻言面色沉静,轻轻的摇了摇头,原本那颗悬着的心,现在已经快死了。
如果有的选。
他宁愿没有这王佐之名。
“先生过谦了!”
张靖开口道:“都说盛名之下无虚士,先生能得王佐之名誉,其才能定然不凡,如无意外,先生来此,定然是为了说降。”
“将军明鉴。”
到了这个时候,荀彧也没有否认,毕竟这是明摆着的事情。
张靖询问道:“先生以为,若大汉再次中兴,可能是百姓之福?”
“自然!”
荀彧理所应当的点了点头。
“那先生以为,何为天下诸乱之源?”
荀彧沉吟道:“祸源在卖官鬻爵,在宦官误国,在贪官污吏横行……”
“在下明白了!”
张靖听了眼中闪过一抹失望,这位王佐之才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所见的事物,更多的还是留在了表面。
而且以对方的出身。
没有最底层的经历,他与荀彧终究不会有任何共情,更别说其他。
“不知先生可愿出仕黄巾?”
张靖居高临下的看着荀彧,眼眸中带着一丝挣扎之色。
“谢将军抬爱!”
荀彧起身一拂衣摆,面色平静道:“自古忠诚不事二主,将军乃作乱之人,在下食汉禄,此身当为汉臣。”
“哈哈!”
张靖闻言没有丝毫生气,反而爽朗笑道:“好一个王佐之才,好一个迂腐书生。”
“食汉禄,为汉臣?”
“刘邦曾为先秦亭长,食秦禄!”
“若他有文若半分心性,又哪能来得四百年汉室?”
“况且禄从何来?”
“是刘邦,刘彻,刘秀等历代汉室耕种而来的吗?”
“岂不知,尔等俸禄。”
“皆为黔首农人心血,皆为民脂民膏!”
“迂腐啊,迂腐!”
“连俸禄从何而来都本质,都没有弄清楚。”
“若那汉室能治理好诸夏疆域,致使国泰民安,在下也无话可说。”
“可那些饿死的黔首百姓……”
“算了,跟你一介迂腐之人说这些,实在是太过无趣。”
说着说着,张靖也有些意兴阑珊。
朝室外而行,边走边吩咐道:“来人,安排下去,将荀彧一行人打入大牢,每日只提供饮水,不许供给任何吃食。”
“喏!”
守在屋外的小将闻言,恭敬抱拳应是。
“将军留步!”
已经彻底死心的荀彧闻言,再也顾及不上其它,面色凝重道:“正所谓两军交战,尚且不斩来使,况且在下是带着诚意,以及使君的五千石粮食,更为祭奠老将军,心下不存任何歹意。”
“将军如此行径。”
“是要自绝于天下吗?”
荀彧怎么也没有想到,一趟出使,竟让自己身陷囹圄,甚至随时都有性命之忧。
“先生放心。”
张靖转身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在下明白,是以也没想过拿先生祭旗,先生带来的五千石粮草,不过是曹府君还粮于民罢了!”
“要知道如今我大营之中。”
“尚有兖州百姓数十万,他们所缴纳的粮食,可远远不止这五千石。”
“家父于三日前下葬。”
“汝此身为汉臣,家父不过作乱之民,若让汝前往祭拜,不论是对家父,还是对汝,都不是什么美谈。”
“至于为何囚禁先生。”
“想来先生心中有数,今曹使君同吾分属两营,互相攻伐本就应当。”
“先生王佐之名,在下如雷贯耳。”
“既分属敌营,若放任先生离去,便是对麾下将士弟兄的不负责。”
“须知对敌仁慈,便是对己残忍!”
说到这里,张靖面色复杂道:“之所以劝降先生,也是想给先生一次机会。”
“今天下时逢乱世。”
“曹府君信奉宁我负人,人勿负我。”
“而我张玉衡,则信奉乱世英才,不为我所用,必为我所杀。”
“主公英明!”
程昱闻言不由惊为天人,脸上尽是心悦诚服之色,朝张靖恭敬行礼,满是赞同道:“乱世之中选才用人,万不得心慈手软,大丈夫生于此间,就算不得青史留名,遗臭万年也未尝不可取。”
现在的程昱。
对张靖彻底的死心塌地。
实在是对方的行事风格,实在太符合他心中的明主了。
“在下明白了!”
荀彧闻言身着一阵踉跄,终于再也忍不住跌倒在地,面上尽是死灰之色。
他心中明白。
对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他了。
“哎~你们干嘛,还没吃饭呢!”
“你们想干什么?”
“……”
就在张靖离开的时候,侧室之中传来的荀彧侍者的声音。
与此同时。
又是数队人马离开太守府,前往捉拿随荀彧而来的运粮青壮。
“走吧仲德!”
离开偏厅以后,张靖深吸口气,面上恢复平静,朝程昱道:“咱们去看看投石车,顺便让卞喜、耿凌二将跟着,待熟悉投石车以后,明日仲德就要为大军筹粮了。”
“属下领命。”
程昱恭敬应是,心下火热道:“属下早对主公口中的投石车期待已久了!”
在程昱心中。
有这样的主公,筹粮的事情不过信手拈来,别人不熟悉兖州有哪些世家大族,他作为土生土长的兖州人士,难道还能不熟悉吗?
卢县东门外。
是连绵的黄巾营地。
一处空旷所在,一座座投石车挺立,它们各个高三丈余,横梁约莫六丈余,观之甚为不凡。
“王度。”
张靖满意的点了点头,吩咐前来的王度道:“为咱们军师,讲解一番投石车。”
“属下领命!”
王度闻言面色有些古怪,不过还是接下这个活计,随后一脸讪讪的行至程昱身前。
“王将军,却是神交已久。”
程昱也有些意外,之前在大堂之际,他还没有注意,现在再见王度,却是明白了什么。
他也没想到。
曾经他对付的黄巾首领,如今却是他共事的对象。
“咳咳,军师过奖了!”
王度老脸一红,开口道:“还是让末将给您讲讲投石车吧!”
“那就有劳将军了!”
“此投石车,有别于汉的发石车,汉室的发石车最少需要三十人,才能将石弹发出,没啥准头不说,对士卒的训练也必不可少。”
说到投石车。
王度如同换了一个人,如同介绍宝物一般,讲投石车的结构,原理耐心的讲与程昱。
“去吧!”
张靖摆了摆手,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这玩意,在这个时代。
由刘家汉室,或者诸侯拿出来。
那绝对是有毒的。
但如果拿出来的人是张靖?
那就没事了!
廖化拿着竹简下去后,立马着人快马加鞭,将其送往无盐。
两日后,东平国。
程昱收到了张靖的文书。
“来人!”
看完书信的程昱,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道:“命薛房、羊秘、羊耽、王粲、颜敫、刘佗、羊衜、刘凯等人前来见吾。”
“喏!”
一名将士出列恭敬应是。
片刻后,一群人进入程昱所在的偏厅。
“吾等见过仲德先生!”
众人如今见到程昱,还是忍不住在心底打鼓,连忙恭敬行礼。
“诸位不必拘礼。”
程昱面色带着一抹笑意,开口道:“通过这两日的相处,想必诸位都能知晓,我程昱是什么样的人。”
“此乃吾主送来的文书。”
“诸位都拿去一观,之后吾再行安排。”
厅内的这些人。
都是程昱这两天选出来的人才,他们有的曾在朝廷为官,有的是衣冠世家,除了薛房以外,几乎都是大族出身。
这些人在程昱眼中。
都是可以一用的人才。
当然,如果有不听话的。
那就是食材。
“吾等领命!”
众人一听是张靖送来的东西,也是不敢怠慢,因为他们各自的背后,都有一家老小,不想被当成食材送去牢狱,就只能老老实实听话。
好在这两天下来。
程昱也只是安排他们统计粮草,以及为百姓登记造册,算不得什么重要事情,对他们也没有过分约束。
“嘶~”
看过文书的颜敫,不由心跳加速,倒吸一口凉气道:“仲德先生,吾主此策或将颠覆天下,还请先生慎行。”
他是济北颜氏出身。
祖上更是乃是复圣颜回,可称是光芒万丈,而颜氏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传到他这一代之前,十余代都是一代单传。
家族不能说人丁兴旺。
只能说是勉强保住了火种。
而他此前曾举茂才,任朝廷的御史大夫,看似掌管朝廷重要公文,有监察百官之权。
实则颜敫心里明白。
他那个御史大夫,所能监察的,也只有他自己。
在董卓乱政的时候,恰逢妻子再度身孕,于是他单方面炒了刘协的鱿鱼,带着妻子回到老家休养。
没曾想,天下时局变得太快。
竟然把它淦到了程昱手里。
在牢狱之中,只饿了一天的他,那于他而言,那也是度日如年。
毕竟他的幼子才两岁。
面对程昱的邀请,颜敫没有丝毫犹豫,对他而言,哪怕多犹豫片刻,那就是对列祖列宗的不孝。
而眼下的他还没反应过来。
以为如今的乞活军,还是那个以世家共治的朝廷。
“那士荣以为。”
程昱看着颜敫,面色平静道:“我乞活军是做什么的?”
“……”
颜敫闻言微微一怔,看着程昱张了张嘴,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妙啊!”
就在颜敫沉默之际,一名年纪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看着手中的公文,双眼放光大赞道:“太妙了,摊丁入亩、地丁合一、杂税全免、耗羡归公,主公大才,当真是妙到毫巅!”
“仲德先生!”
说道这里,少年猛地看向程昱,恭敬行礼道:“小子以为,此策当为万世之法,不但摒弃了主流的口赋、人头税以及算赋,还将鱼赋、车税等等……”
“若此策通行。”
少年面色红润也毫不露怯,侃侃而谈道:“不出三年,治下百姓必定家家有余粮,户户吃饱饭,民心更会达到前所未有,军心定会坚如磐石。”
“难道要龟缩山林,成为世人眼中的山贼草寇,世世代代都不得翻身?”
“还是说。”
“三位想要,待天下局势明朗,在下山投一明主?”
“先不提汝等彼时下山,是否会得到重用,你们能给每个弟兄,以及弟兄的家眷,每人十大亩良田吗?”
“愿意继续被那些狗官压迫吗?”
“还请三位当家三思才是!”
廖化郑重道:“说实在的,吾主麾下,并不缺少精兵勇将,派吾前来的原因,只有两个。”
“其一便是,大家都是黔首百姓出身,若非是汉室欺人太甚,谁也不会落草为寇,主公理解你们。”
“其二便是仁慈!”
“我数日前,还是一个普通队率,直到劝降陈留,才得主公赏识,连升三级为中军司马。”
三人听了也是面露恍然。
毕竟眼前这家伙,不过十五六岁,要说老早就是军司马,也有些说不过去。
可要说是队率。
那就合理了。
“这些天下来。”
廖化没理会三人是神色,面带狂热继续道:“我一直跟随主公身边,几乎与主公同吃同住,说实话,我军百姓太多,粮草消耗甚巨。”
“是以大军和百姓,每日的吃食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热粥。”
“而吾主更是如此。”
“每日所食之物,与吾等士卒相同,没有丝毫特殊。”
“某次我问起之际。”
“主公对我说,弟兄们都是勒紧裤腰带,我又有何颜面大鱼大肉?”
说着说着,廖化双眼微红道:“如此仁义之主,乃廖化生平仅见,在我心中,主公的爱民之心,不输曾经的大贤良师。”
“咕噜~”
于毒见状不由咽了咽口水,眼中更是充满了敬佩,他没想到,传闻中那么强势的张渠帅,竟然有如此仁义的一面。
“两位兄弟!”
之后于毒深吸口气,看向眭固二人道:“廖司马所言,不似有假,而且吾等久居深山,也非是长久之计,吾欲前往无盐一行,若张渠帅当真有仁主之资……”
“吾同兄长一起去吧!”
白绕出言道:“听得廖司马所言,吾以对张渠帅心生向往。”
“那行吧!”
眭固微微一怔,苦笑着开口道:“山寨由我镇守,短日之内,想来也不会有差错,只是张燕首领那边?”
“张燕首领那边能说什么?”
不待于毒开口,白绕理所当然道:“若张渠帅能够起势,张燕首领自然会与吾等共事,除非他要背叛太平道。”
“……”
眭固闻言无话可说。
“……”
廖化见到眼前的场面,心中涌现出一抹狂喜,暗道,难道我真有劝降之才?
就在廖化出使之际。
兖州东北四郡,同样也是热火朝天。
一面如火如荼的安置百姓,另一面也在各军开始裁汰老幼。
卢城,城楼之上。
“周将军。”
此时的潘璋身着甲胄,一脸苦逼的看着周仓,欲哭无泪道:“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啊?”
“我今年虽说才十三岁。”
“但我天赋异禀,看着也有十八九岁,你不说,我不说,谁也不知道,将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主公可是说了。”
周仓板着脸道:“十五岁以下的将士,当归于田园,亦可入少年院读书识字,你才十三岁,想要从军,过两年再来也不迟。”
其实周仓挺看好潘璋的。
后者生得魁梧,又能吃苦,为人也机灵,可主公的命令,他也不能不听。
“周将军!”
潘璋一本正经道:“我从军一事,是主公当初在出征之际答应的,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
周仓闻言有些头疼,开口道:“要不这样,我安排人将你送往无盐,看主公对你如何安排?”
卞喜闻言心中有些不爽,可当他迎上李进的目光之际,却只觉浑身发寒,那是一种被猛兽盯上的感觉。
“哼!”
回过神来的卞喜,手握流星锤,色厉内荏道:“汝放心便是,吾虽出自草野,却绝对比那刘家汉室更为守信!”
十二月上旬,未时。
兖州,陈留郡。
张靖领着诸将,巡视着陈留城防,原本的四万大军,如今只有一万大军镇守陈留。
另外三万大军兵分两路。
一路两万。
随徐和前往陈留各县,解救各县的百姓,以及整合各县的粮草。
另一万大军。
在今日巳时之际,携十余万陈留百姓前往东平。
“谁又能想到,这漫天飞雪。”
张靖伸手接着一片雪花,抬眼望向寒风肆掠,落雪纷飞的天穹,面上带着一丝感慨道:“如今,却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让天下的各方诸侯望而却步。”
“报!”
就在张靖感慨之际,一名将士快步行至近前,将一份竹简双手呈上,恭敬道:“启禀主公,军师遣信使送来文书!”
“嗯!”
张靖微微点头,伸手接过竹简,稍作查看便将其打开,出言道:“你先下去吧!”
“喏!”
传信将士恭敬抱拳应是。
“如今的东平国,已有七十余万百姓了吗?”
看着程昱送来的文书,张靖面色凝重,也没了继续巡视的打算,而是踏步朝府衙行去。
在张靖原本的计划内。
待整理兖州之后,便占据泰山、济北、东平、任城四郡,以及少部分东郡黄河以南的地域。
再以四郡之地。
供养下面近三百万百姓。
兖州本是平原地域,其中平原土地,占据了六成以上,据张靖记忆中的了解,这个时代兖州的总面积,大致在三十万平方公里。
在东汉十三州之中。
总面积排名十二,只比司隶大了一点点。
但即便如此。
按每人十亩土地来算,三百万人,也不过三千万亩土地,汉大亩为四百六十五平方米,小亩为一百九十二平方米。
兖州四郡之地。
约莫占据兖州五分之二的面积,也就是十二万平方公里。
除却官道,河流,建筑等等。
可用的土地,也不会少于六万平方公里。
最简单的估算。
一平方公里,等于一百万平方米。
每亩按四百六十五平方米来算,一平方公里,便有两千一百五十亩。
也就是说,一平方公里。
可安置两百人左右。
六万平方公里。
便可安置一千两百万人。
当然,这只是张靖理想中的情况。
可即便是如此,用四郡之地,来安置三百万百姓,那也是绰绰有余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
那就是数据,几乎不会骗人。
申时三刻,陈留太守府。
“总算弄好了!”
桌案后方的张靖停笔,活动了一下有些酸软的身子,看着身前的成果满是欣慰。
“好像还差了点东西。”
张靖拿起桌案上的公文,前后检查了一番后,不由微微蹙眉。
“对,口号得改改!”
过了一会儿之后,张靖发现了问题所在,沉吟道:“原本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有些不合时宜。”
“那就改成——摊丁入亩,地丁合一,杂税全免,耗羡归公。”
“简单粗暴,通俗易懂。”
“完美!”
“有点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意思了!”
修改好口号之后,张靖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将其放入竹筒封好。
“廖化!”
张靖拿着竹筒,唤来廖化吩咐道:“即刻遣一队弟兄,将其送给仲德先生。”
“属下领命!”
廖化见主公郑重其事,当下也明白此物的重要性,当即恭敬抱拳应是。
“赵司马。”
典韦挠了挠头道:“你给俺说这个干啥,俺只是一个队率。”
“哈哈,典韦你谦虚了!”
赵宠继续忽悠道:“你的身手如何,吾又岂会不知,吾已向府君举荐,即日起,你便是军侯,负责镇守东门!”
“哈哈,赵司马眼光不错!”
典韦闻言心下一喜,连看赵宠的眼光,也变得顺眼了许多。
“行了!”
赵宠佯怒道:“汝下去之后,记得戒骄戒躁,共为朝廷效力,为府君守好东门!”
“赵司马放心便是!”
典韦一拍胸脯道:“有我典韦在,东门定然万无一失。”
说完,典韦便踏步离去,心中充满了美滋滋。
“是个棒槌!”
赵宠在典韦离去后,便卸下了伪装,随后揉了揉脑袋,思考着接下来的事情。
陈留,外黄城。
此刻已经聚满了军民三十余万,他们大多是被乞活军携裹的百姓,大部分百姓,都是被自愿的跟随。
好在如今的乞活军。
热粥管饱。
离开了大部队,普通百姓也极难生存,于是队伍也如滚雪球一般,愈发壮大。
这样的做法。
毫无疑问,是不人道的。
张靖对此也毫无办法,不过他心中笃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只有这样,才能救更多的人。
“主公!”
一旁徐和手持舆图,凝重道:“前方再有十里便是汳水,只要渡过汳水,不出二十里,便能抵达陈留。”
“然汳水湍急。”
“平缓处,河宽数百步,数十里内并无桥梁,我军携民而来,若想渡河,只怕得耗费不少时日。”
如今他们所在的外黄城。
如果不横渡汳水,那就只能绕道而行,行程会直接增加近百里。
而渡河的麻烦,也同样不小。
“大军走小黄官道!”
张靖接过舆图,观察片刻后,抬眼道:“遣两万大军,带所有百姓前往无盐,吾等留七日粮食,轻装前往陈留。”
“待攻克陈留。”
“吾等也不会在其久留,月中之前,必须返回无盐。”
现在时间于张靖而言。
那是比金钱还要贵重的东西。
“末将领命!”
徐和恭敬抱拳应是。
张靖面色凝重,暗想道:“不知道仲德的粮食,如今筹备得如何了!”
他这一路走来。
也得到了不少粮食,不过得到的越多,用到的地方,就会更多。
比如一户百姓。
存了三个月粮食。
现在被张靖收了,而张靖则要管这百姓一家六个月,不算任何损耗,张靖都得为那家百姓倒贴三个月口粮。
真正能有多余粮食的。
只有那些世家大族。
所有程昱的筹粮事宜,就会变得尤为重要。
两个时辰后。
张靖率领近四万大军,带着投石车以及粮草再度出发。
冀州,魏郡。
袁绍得知曹操惨败,并退至郡内内黄县后,便快马加鞭亲自赶了过来。
曹操军营。
一处颇具规格的宿帐内。
此时的曹操,虽然伤势已经稳定,但憔悴的面容依旧让人明白,他的状态并不算好。
“孟德。”
袁绍看着塌上的曹操,面上满是情真意切,双眼微红大义凛然道:“你放心,你既然来到了冀州,那你便安心养伤,至于妻小交由为兄照顾便是。”
“为兄定会将之,视自家子侄对待。”
“孟德千万别多想。”
“你如今要养好伤势,才最是要紧。”
“那些可恶的黄巾逆贼,当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为兄恨不能亲自领兵,杀往兖州为孟德报仇。”
说着说着。
袁绍那端正的五官,也变得有些扭曲,似动了真怒。
实际上也是如此。
对于曹操,袁绍向来将其当成小老弟,眼下更是对抗袁术的重要盟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