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阿斗:我不用人扶后续

阿斗:我不用人扶后续

借箭十万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刘封拿下上庸,西城后,连忙派遣人马将捷报送到成都,刘备看后大为高兴,封刘封为副军将军。而投降的申耽被封征北将军,官爵保持不变,仍为上庸太守,员乡候,又封申耽之弟申仪为西城太守,建信将军。副军将军也是刘备首创的官职,属于杂号将军,但与同为杂号将军的诸葛亮,赵云却有天差之别。申耽一个降将的官职比他高好几级,让刘封实在想不明白,再加上看到刘禅被封为世子,更是愤怒不已。当刘禅知道刘封重用申家兄弟后,有些担心,东三郡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一旦有失,救援荆州就会不及时,关羽必然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于是又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前往上庸,送给刘封。此时郁闷的刘封正在与申家兄弟一起饮酒,在太守申耽的几句撮蹿之下,喝的大醉。“少将军在年少之时就追随主公征战天...

主角:诸葛亮刘禅   更新:2024-11-27 16: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诸葛亮刘禅的其他类型小说《阿斗:我不用人扶后续》,由网络作家“借箭十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封拿下上庸,西城后,连忙派遣人马将捷报送到成都,刘备看后大为高兴,封刘封为副军将军。而投降的申耽被封征北将军,官爵保持不变,仍为上庸太守,员乡候,又封申耽之弟申仪为西城太守,建信将军。副军将军也是刘备首创的官职,属于杂号将军,但与同为杂号将军的诸葛亮,赵云却有天差之别。申耽一个降将的官职比他高好几级,让刘封实在想不明白,再加上看到刘禅被封为世子,更是愤怒不已。当刘禅知道刘封重用申家兄弟后,有些担心,东三郡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一旦有失,救援荆州就会不及时,关羽必然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于是又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前往上庸,送给刘封。此时郁闷的刘封正在与申家兄弟一起饮酒,在太守申耽的几句撮蹿之下,喝的大醉。“少将军在年少之时就追随主公征战天...

《阿斗:我不用人扶后续》精彩片段


刘封拿下上庸,西城后,连忙派遣人马将捷报送到成都,刘备看后大为高兴,封刘封为副军将军。

而投降的申耽被封征北将军,官爵保持不变,仍为上庸太守,员乡候,又封申耽之弟申仪为西城太守,建信将军。

副军将军也是刘备首创的官职,属于杂号将军,但与同为杂号将军的诸葛亮,赵云却有天差之别。

申耽一个降将的官职比他高好几级,让刘封实在想不明白,再加上看到刘禅被封为世子,更是愤怒不已。

当刘禅知道刘封重用申家兄弟后,有些担心,东三郡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一旦有失,救援荆州就会不及时,关羽必然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于是又写了一封书信,派人前往上庸,送给刘封。

此时郁闷的刘封正在与申家兄弟一起饮酒,在太守申耽的几句撮蹿之下,喝的大醉。

“少将军在年少之时就追随主公征战天下,立功无数,同为主公之子,少将军又是长子,这世子之位本来就属于您,可如今却给了那位,在下实在为少将军感到不值啊!”

刘封长叹一声,申耽的话真的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毕竟我不是父亲的嫡长子,世子之位怎么也落不到我头上!”

申耽给弟弟申仪一个眼神,申仪立马秒懂,说道:

“少将军此言差矣,您虽是养子,但您是长子啊,立为世子理所应当。”

申耽接着说道:

“是啊,我申耽乃一降将,存功未立,承蒙主公垂青,尚能封为征北将军,少将军连下两郡,立有大功,才封个副军将军。”

“主公有些太偏私了。”

话音刚落,谁知刘封直接醉醺醺的站了起来,紧握拳头,猛的砸向桌子。

“申耽,你放肆,我父亲纵然有错,岂是你能言语的,就冲你刚才那句话,我就能禀报父亲,夷你申家三族。”

申家兄弟没想到刘封突然变脸,连忙抱拳赔罪:

“在下酒后胡言乱语,少将军莫怪,以后定约束言行。”

兄弟二人嘴上虽然老实认错,但心里极为不服,只是现在还不是与刘封翻脸的时候。

这个时候,一名守卫,手里捧着一封书信,慌慌张张的跑来了。

“报……太守……”

“没看到少将军在此吗,成何体统。”

申耽怒斥了一句:

“发生什么事了?”

守卫报道:

“公子刘禅于房陵遣人送来书信一封给……给……少将军。”

“放肆……没看到少将军饮酒吗,不要打扰少将军雅兴吗?”

申仪向守卫使了一个眼神。

“还不退下。”

“等等……”

守卫刚要转身离开,被刘封叫住。

“拿来……”

守卫听后,看了看申耽,申耽没做出任何表态和暗示,无奈之下只得交于刘封。

刘封看完后,直接将书信狠狠摔在地上。

“竖子也敢教我做事……”

申仪捡起地上的书信,交给兄长申耽,申耽原封不动的放到刘封面前,问道:

“发生什么事了,少将军如此动怒。”

刘封将书信随手扔给了申家兄弟。

“你们自己看吧!”

申耽,申仪兄弟立即打开,看完之后,二人脸色大变。

“这……这……我们兄弟二人不知何时得罪了世子,竟要少将军将我等赶尽杀绝。”

刘禅在信中明确指出,上庸郡的重要性,劝告刘封千万小心防守,又直言申家兄弟乃反复无常的小人,暗藏祸心,能用则用,若发现有二心,立即将其处死。

最后还透露出关羽即将北伐的消息,让刘封整顿军队,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刘禅万万没想到,如此机密之事刘封竟随手交给别人观看。

申耽脸色大变,立刻跪在地上抱拳说道:

“自少将军来到上庸,我们兄弟二人小心侍奉,所有事情皆听从少将军命令,从未擅自主张做过任何事。”

说着竟痛哭起来,鼻涕流到嘴上都不带擦的。

“我申家对少将军的忠心,天地为证,日月为鉴,不知世子从何处听得我兄弟二人藏有异心,申耽委屈啊,请少将军明鉴。”

申仪在旁边看着痛哭流涕的大哥,也拔出剑来,跪在地上,捧着剑跪着一步一步来到刘封面前,哀求道:

“少将军若不信我们兄弟,今天就一剑杀了我们,我们兄弟绝无二言,绝不怨恨少将军。”

“不能因为我们兄弟二人,影响少将军与世子的感情。”

申家这对兄弟的演技真的堪称完美,瞬间征服了刘封,感动不已的刘封,连忙扶起二人,深情说道:

“二位对我的忠心,我都看在眼里,又怎会听信竖子之言,二位请起。”

申仪站起来说道:

“我有一言,今日就算少将军斩了我,我都要说出来。”

“申仪,你胆敢在少将军面前放肆。”

申耽假模假样的怒斥着申仪,刘封在一旁没有说话,申仪直接说道:

“少将军,世子要杀我兄弟二人,我们死无怨言,但我们死后,少将军将危矣。”

“世子容不下我们,无非就是怕我们效忠少将军,将来与他抗敌,要提前剪除少将军的势力。”

“若有一天世子成为汉中王,甚至成为……”

“他能放过少将军吗,到时候只需一句话,少将军将成鱼肉,任人宰割……”

刘封听后沉默许久,开口说道:

“依你们之见,该当如何。”

申耽连忙说道:

“少将军暂且隐忍,暗中招兵买马,壮大势力,待时机成熟,出兵攻下房陵,依靠东三郡自立。”

刘封听后大惊:

“那世子该当如何?”

申耽没有说话,用手做出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刘封摇了摇头:

“不可,世子毕竟是我弟弟。”

申耽听到这话差点没绷住严肃的表情,笑出声来,心中暗骂刘封,真能演,想当……还想立牌坊。

但嘴上还是说道:

“少将军仁义,心中念着兄弟之情,但世子心中可有您这位兄长。”

“世子死后,您主动向主公请罪,主公仁德,到时候只得重新立您为世子。”

刘封听后沉思一会,随即甩了甩袖子。

“申太守,这种话以后还是少说,不然会招来杀身之祸。”

说完走出太守府,申家兄弟望着刘封走出去的背影,申仪不解的问道:

“大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申耽冷笑着说道:

“他心动了,不然刚才就杀了我们了,等着看吧。”

在申家兄弟一唱一和的挑拨下,自此,一个仇恨的种子就此埋在刘封心里。

礼法有明确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刘禅可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刘封虽然也是长子,但是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养子,用关羽当初劝谏刘备的话说就是,螟蛉之子,不可养也。

所以立世子这个事,和刘封就没有任何关系,刘备能和群臣商议,考虑刘封,已经算是仁至义尽,换成曹操,恐怕立世子的第二天,刘封就不在了。

刘封对世子之事虽有怨气,但他自己也明白,立他世子可能性极小。

但现在在申耽兄弟一堆歪理的挑拨下,越发觉得世子之位本就是自己的,是被刘禅抢走的,恨刘备处事不公,恨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这些人为什么不支持他。


刘禅又强调了一遍:

“就是尿,没听错,安排吧!”

张嶷传达命令时,众人明显有些抗拒,无法接受。

刘禅见此,现在船上大声吼道:

“诸位听我说,山中有毒瘴,尿可以防止我们吸入毒气,不想死的就按照我说的做。”

小道路口已经被开辟出来,众人纷纷上岸,几名巴族勇士手持斧头,砍刀在前面开路。

这条小道几乎已经快被树枝,杂草所掩盖,极其隐蔽,怪不得陈二也找了这么久。

地上也被青苔所掩盖,甚是湿滑,一不小心便会滑倒,远处还有一丝丝若隐若现的瘴气飘来,周围皆是数十丈的参天大树,数不尽的毒虫爬在上面,密密麻麻,远处看如,甚是瘆人。

几座山连在一起,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山路崎岖,三千多人的队伍,确实很难走。

行至傍晚,天慢慢黑了下来,再加上遮天蔽日的大树掩盖。

刘禅下令,停止前进,安排数百名巴族勇士做好防护,开辟出一片营地,供大军休息,营区周围放置木炭,点燃火把,以防晚上毒虫袭击。

赶了一下的路,刘禅也有些疲惫,但他睡不着,这地方在哪,还有多远能出去,都是未知,地图上也没有标注,只能看个大概的位置。

夜深,刘禅拨弄着眼前的火堆,有些担忧,前路坎坷,这条路不知道通往何处。

刘宪端了一杯煮沸的水递了过来:

“公子,还没睡呢!”

“睡不着。”

刘禅随口问道:

“大家都睡了吗?”

刘宪说道:

“都睡了,只剩下张嶷 ,马忠,谢禄,巴和几位统领在巡逻,宗将军在为受伤的兄弟们包扎伤口。”

“让他们都睡吧,明天好赶路,这里没什么人来,宗将军已经年过四十多了,不比我们这些人,你去换他,让他早点休息”

待刘宪走后,刘禅倚靠着一块青石,不知不觉睡着了。

深夜,除了蚊虫之声,和偶尔的鸟兽鸣叫夜啼之声,营地一片寂静。

次日,天朦胧亮,昨日疲惫了一天,所有人几乎都在呼呼大睡。

“咕咕……咕咕”

几声“咕咕”之声传来,睡梦中的刘禅被惊醒,几声鸟叫并没有在意,随着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吵的刘禅彻底睡不着了,强忍着困意,拿起配剑,独自朝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百米之处,一条碗口粗细的黑色巨蟒,正在攻击一只猫头鹰,地上到处都是羽毛,还有一只受伤的苍鹰,以及十几只被巨蟒咬死的幼崽。

猫头鹰只有不停的躲闪,压根没有还手之力。

“咕咕……”

巨蛇找准时机,甩动尾巴,迅速出击,狠狠抽向猫头鹰。

猫头鹰逐渐力竭,躲闪不及,被蛇尾抽中翅膀,直接扑在地上,发出一声悲惨的啼叫,旁边的苍鹰见此试着飞起来,扑腾了一次也没有成功。

巨蟒转向青鹰,一口扑了过去,千钧一发之际,刘禅抽出佩剑甩了出去,正中巨蛇的蛇头。

随后又抽出剑来,连续刺了几剑,彻底将其毙命,取出里面如鸡卵一般大小的蛇胆。

随后看着这两只鸟,青鹰腿部被咬了一口,伤口已经发黑,看样子是中了蛇毒,在看着满地的幼崽残骸,实在于心不忍,于是,把青鹰抱起来回到营地救治,猫头鹰展起受伤的翅膀一点一点的跟在后面。

刘禅拿出烈酒倒在伤口之上,青鹰顿时发出一声悲惨的叫声,但却没有反抗,随后拿布片一点点擦拭流出的黑血。

蛇毒不解,终难活命,随后叫醒刘宪,让他去找谢禄,看看我们的物资里有没有田七。

片刻的功夫,刘宪拿来两小块田七,刘禅拿出布片包起来了,用木棍砸碎,轻轻碾压,将粉末倒在伤口处。

又拿出治伤的药倒在猫头鹰的翅膀上。

“今日相见是我们的缘分,生死由命,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你们自己了,我也尽力了”

刘禅对这两个小家伙说道

清晨,众人吃过早饭,收拾物资,灭掉,掩盖一切火源,准备启程。

一个时辰后,青鹰逐渐恢复精神,腿上的伤口也不再流黑血,看来这蛇毒解了,猫头鹰也逐渐恢复一些精神,两只鸟看刘禅的眼神也和蔼了不少。

刘禅下令继续前行,临行前笑着对着两只鸟说道:“我还有大事要做,要走了,你们也走吧,以后小心一些。”

说完率领大军继续出发。

“咕咕……”

两只鸟见刘禅要走,迈着小碎步跟了上来。

“你们要跟着我吗?”

“咕咕……”

巴和见状,说道:

“公子,这两只鸟非常有灵性,你救了他们,所以它们要跟着你报恩,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山中鸟兽报恩的事迹,你就让它们跟着吧。”

刘禅听后很高兴,顺手拿出两片肉干放到他们嘴边。

“吃了我给你的肉,以后就得跟着我了,不能反悔。”

两只鸟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咕咕两声,就大口吃下了。

“好家伙,公子这次山林没白来,收获了两只鸟。”

哈哈……众人纷纷笑道。

玩笑归玩笑,这两只鸟在是后来奇袭子午谷中可是立下首功的。

就这样,队伍中多出了两只鸟,由于受伤,暂时还都不能飞行,只得步行跟在刘禅身边,一左一右,像两个护法一样。只要刘禅周围有小型的毒虫蚁兽,必逃不过二者的法眼,统统啄死,吞入腹中。

刘禅大为高兴,又赏了二鸟一些肉干。

两个小家伙开心的一蹦一蹦的。

行至傍晚,前方开路的巴族勇士回报,前方还有两公里就出山了。

赶了一天的山路,人困马乏,再加上前方就是汉水,已经到了交战区,刘禅没有急于出山,安排疲惫的众人就地休息。

休息片刻,夕阳西下,天已摸黑,刘禅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陈二,巴和,宗预,张嶷四人下山,趁着夜色查探情况。

出山后,一条宽数丈,水流很急的河流映入眼前。

汉水分为北,南两岸,此时刘禅他们在北岸。

众人摸黑前行,远远看去有营寨驻守。

越向前走心中越激动,慢慢靠近营寨时,宗预发现有些不对劲。

“公子,不对啊,我军此时应该在南岸,难不成已经攻克了汉水。”

刘禅抬头仰望着前方的营寨,借着月光,紧紧盯着高台之上的旗帜,隐约之间看到大纛之上绣的一个“曹”字。

“卧槽,咱们跑到对面曹营了!”


霎那间,刘禅在脑海中反复想着对策,大惊失色之下,说道:

“许将军,我们怎么可能是奸细,真的是丞相派我来,将军如果不信可派人去往丞相处询问!”

许褚抡起钢刀狠狠的砸向地面:

“好,你既是曹仁亲信,丞相安排你前来送酒,想必也是丞相亲近之人,既是亲近之人,那应该也知晓丞相之事,回答我三个问题,如果都对了,我就放过你,错一个,你们所有人今日人头落地!”

刘禅有些心虚,但此时只能硬着头皮回答了。

“我且问你,丞相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刘禅脑海中反复的回忆着曹操喜欢干什么,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还差点脱口而出。

“这……这个,在下不敢说!”

许褚怒斥道:

“有什么不敢说的,恕你无罪!”

“丞相喜欢他人之妻!”

许褚听后本来严肃的表情,突然神经兮兮大笑起来:

“我许褚也喜欢!”

曹操喜怒无常,好梦中杀人,缺乏安全感,又有强大的占有欲、征服欲和反叛心理,所以喜欢别人的妻子也不难理解。

“好,第二个问题?”

“丞相最大的理想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用想,脱口而出。

“丞相最大的愿望当然是平定天下,一统九州。”

“还有吗?”

刘禅郁闷了,怎么还有,这许褚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还有就是,扫平江东,得二乔于铜雀之上,已安晚年?”

刘禅试着说道!

许褚一听,长叹一声,神色惋惜道:“赤壁之时,丞相就答应过我,只要攻破江东,大乔归他,小乔赏给我许褚,可惜啊,周瑜这小儿……”

刘禅无言以对,只能尴尬的站着等候最后一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丞相有一子名为曹平,这位平公子现在何处?”

尼玛的,许憨憨……

刘禅心里暗骂一声,曹操的儿子在哪他怎么知道,而且也没听说过曹操有个儿子叫曹平的,不过,曹操的儿子这么多保不准就有这个人。

看着许褚得意的表情,刘禅意识到这个憨憨是不是故意诈他的,什么时候许褚都会动脑子了。

“许将军,下在不记得丞相有位叫曹平的公子,更不知在哪?”

这个回答也没毛病啊,先不说有没有,就算有,我只是不知道,这有什么问题。

许褚听后有些懊恼,转身一巴掌拍在侍卫头上:

“你出的什么破问题?”

侍卫捂着头感觉自己有些委屈。

许褚拔起钢刀,说道:

“暂且信你,留你一命!”

众人听后缓了缓紧张的神经,许褚走后,刘禅擦了擦额头的细汗,幸亏三国看的多啊!

“太险了,魏将军,你害我啊!”

魏延连忙抱拳,说道:

“魏延该死,请少主公责罚!”

刘禅把魏延拉到一边,一起坐下休息。

“行了,魏将军,别说这些没用的了,你们怎么来了?”

魏延有些不好意思:

“我们是来劫粮的!”

“我能不知道你们是奔着粮草来的吗?”

刘禅翻了翻白眼:

“我是说你们有什么计划吗?”

“没有啊!”

魏延很认真的回答道。

“啥?”

刘禅有些急眼了。

“那你们以身犯险准备怎么办,准备把许褚打晕,一人扛一袋子粮食就跑吗?”

魏延听后也有些不解:

“我们要劫粮草,然后就去找军师,他说让我们假扮曹军混进大营,之后自会有人找你,难道那个人就是少主不成。”

“卧槽……”

刘禅突然冒出一句让众人不理解的词语。

“这个法正太厉害了吧,他是怎么知道我假扮曹军要来北邙山大营,这未卜先知的本事与诸葛亮有一比了。”

王平听后悄悄的低下头,不敢说话。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晚上听我安排。”

……

夜幕降临,刘禅一行人没有营房居住,负责这一块人也不搭理他们,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无奈之下众人只得睡马厩。

而许褚一个人独自在主将大营之中畅饮,五十坛泸州老窖,他是一坛都没分给别人。

对于一个爱酒如命的酒鬼这是致命的,在曹操身边时他不敢饮酒,如今好几个月没碰酒了,这泸州老窖还不得往死了喝。

鬼知道曹操为什么派许褚来守卫全军的命脉,夏侯渊,徐晃相继阵亡,兴许是曹仁,曹真等人走不开,实在没人可用了。

这一幕对于熟读三国的刘禅来说是多么的熟悉。

当年官渡之战,袁绍派遣酒鬼淳于琼守卫粮草,却被曹操奇袭乌巢,焚毁所有粮草,一战扭转局势,最终取得胜利。

许褚还是许褚,而他刘禅今天要当一回曹操了,真是造化弄人啊。

刘禅望着大帐之中开怀痛饮的许褚,又望着天上的月色。

“喝吧,使劲喝,有本事把五十坛都干完,不够给我说一声,我从成都再给你弄五十坛。”

子时,对于刘禅来说是一个幸运的时辰,两次子时发动的夜袭都大获全胜,今晚肯定也不例外。

刘禅信心满满。

“烧……”

一个个火把腾空而起,划破夜空的黑暗,如一条条火龙一般,吞噬着大营内的帐篷。

火势逐渐蔓延,一片片哀嚎声响起,曹军士兵逐渐混乱起来。

许褚早已喝的伶仃大醉,火都快烧到大帐了,还没有察觉。

侍卫怎么叫都叫不醒,情急之下,拿起一坛酒就往许褚脸上泼去。

在酒精的刺激下,许褚猛然惊醒,听到外面的吵闹声,一时没反应过来。

“外面是怎么了,为何如此争吵!”

侍卫连忙说道:

“不好了,将军,我们大营着火了!”

“什么?”

许褚神经一般的直接踹倒了侍卫,光着脚,拿起钢刀就冲了出去。

主簿跌跌撞撞的迎面跑来,许褚一把抓住他的衣领,急切的问道:

“粮草如何?”

主簿慌张的说道:

“火势未蔓延至粮草处,将军放心,粮草无碍。”

许褚听后不禁松了一口气,随后集合士兵,集体救火。

此时的许褚看着燃烧的大营,酒醒了大半,咬牙切齿,俨然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去找他麻烦,不然不仅会死,而且死相会很难看。

看到许褚盯着大营的周围,刘禅不敢轻举妄动,无奈之下,只得假模假样的指挥着假扮曹军的无当飞军救火。

“张嶷,马忠在做什么,怎么还不动手。”

刘禅也有些急躁了,外围再不行动,等火灭了,许褚反应过来,大家都得死。

“不对,不对……”

许褚暗自琢磨着,突然把目光投向了刘禅这里。

随后提着长刀,全身透着杀气的走了过来。


半个月后的清晨,汉水河畔,水流格外的急,仿佛也预示到了今日的决战,

清风徐来,刘备站在点将台之上,环视着台下的所有将士。

“众将听令……”

众人齐齐抱拳,发出低沉有力的喝声。

“自汉中之战以来,我军势如破竹,连斩曹军大将夏侯渊,徐晃等人,这一次也不例外,打赢这一仗,咱们回川过年,胜败在此一举,斩杀汉贼,兴复汉室,全赖诸位了。”

台下六万人纷纷齐声高喊:

“斩杀汉贼,兴复汉室……”

“斩杀汉贼,兴复汉室……”

……

刘备继续说道:

“黄忠为左先锋,赵云为右先锋,冯习,张南为副先锋,魏延,吴懿,傅肜,刘封,孟达,随我迎战曹操主力。”

“法正,黄权留守大营。”

……

刘备军背水结阵,与曹军对峙。

千军万马,甚是壮哉。

刘备,曹操二人不约而同骑着马来到两军阵前的空地之上。

这对曾经也算的上知己好友,如今已经到了水火不容,至死不休的地步了。

二人相互盯着对方,沉默不语,这是刘备平生一次傲然笑看曹操,因为现在他有直视的资本。

“这是何人啊?”

曹操遮了遮头顶的阳光,淡淡笑道:

“怎么不认识?”

刘备听后同样淡淡笑道:

“汉皇后裔刘备,孟德兄别来无恙啊。”

曹操听后拍了拍脑袋,故作吃惊的说道:

“原来是玄德老弟啊,如今今非昔比了,再也不是那个当年那个被我追的仓皇而逃,连妻子都不管的刘备了。”

刘备听后并没有恼怒,面无表情的说道:

“孟德啊,还记得当初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你说过什么吗?”

“天下英雄为使君与操耳。”

“看来我没看错你啊,玄德!”

刘备坦然一笑:

“孟德,你是个英雄,我刘备从心里认可你,当年没有你陛下危矣,朝廷也早已崩离!”

说着,刘备突然愤道:

“可现在,你已经忘记了初心,你僭位称王,杀害怀有龙子的皇后,杀害大汉旧臣,屠戮百姓,视陛下如玩物,我刘备恨不得斩下你的头颅,祭奠我大汉的列祖列宗。”

曹操有些不屑:

“要说忘心,还有比你刘备更忘心的人吗,别忘了,当年你被吕布追杀,走投无路之时,是谁收留的你。”

刘备恨道:

“当年我屈身于贼就是为了杀你报国。”

曹操没有理睬,片刻后,认真的说道:

“玄德,我身后还有甲兵十万,上将十余名,你真敢与我交战。”

“这一战,我等了二十八年,朝思暮想,青丝都等成了白发。”

“此一战,无论输赢,都了却你我心中的夙愿!”

“那好,开战吧!”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二人再也没有太多的交流,拨马回头,这次阵前的短短几句话,也成为两位枭雄此生最后一次相见。

“斩杀刘备者,为西川之主!”

曹操拔出佩剑,剑指刘军阵营:

“末将愿往!”

一人一骑冲了出去,原来是曹家的千里驹曹休。

“谁敢出战曹贼!”

黄忠听后正准备提刀拨马请命,谁知一员小将早已冲了出去。

“杀鸡焉用牛刀,老将军歇歇,看小子如何如贼将狗头!”

黄忠有些不太高兴,但看到请命的人是公子刘封,也没有说什么。

刘封手持一杆点钢枪,与曹休相斗在一起,一刀一枪,来回碰撞,二十回合,不分上下。

曹操皱了皱眉头,问左右道:

“这员小将何人,竟能与我曹家的千里驹不相上下!”

“此人乃刘备义子,刘封!”

曹操笑了笑,嘲讽道:

“螟蛉假子也,若我儿曹彰在此,十回合必将其拿下!”

说话间,二人已战五十回合,刘封勇武,稍占上风,但也只是稍微一些,曹休作为曹家的“千里驹”那武艺自然不多说。

二人相持不下,双方众将看的着急,恨不得跃跃欲试,上去帮忙,刘备,曹操两位枭雄却面如止水,岿然不动。

“文烈退下,看我拿他。”

曹军阵营又冲出一员大将,手持一把西凉大斧,虎背熊腰,满脸的络腮胡子。

此人乃西凉大将庞德。

见曹军又冲出一人,黄忠立马提刀出阵,但还是晚了一步,魏延见状,找准机会,早已冲出,与庞德战到一起。

黄忠陷入了极度的愤怒,将刀狠狠的插入土中,脸上尽是不服。

庞德手持大斧,大开大合,狠狠劈向魏延。

几番交手下来,魏延已然得知庞德力大,便不敢强行抵挡。

随后勒马闪躲,庞德不依不饶,抡起大斧,又一招力劈华山,魏延有些抵挡不住了。

堪堪闪过,战马却被狠狠的砸中,吃痛的战马哀鸣一声,倒在地上。

庞德大吼一声:

“拿命来。”

魏延见大斧砍来,在地上一个翻滚,滚到了庞德马下,顺势一刀从下而上刺向庞德。

庞德连忙勒马躲闪,还没等魏延起身,只听见一声马嘶,战马抬起前蹄准备踩死魏延。

魏延没有躲闪,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刀光闪过,两只马蹄被一刀整齐的砍断。

庞德毫无疑问的跌落下马,二人又在地上打斗起来。

……

山谷之上,刘禅带着他的人马观看着战场。

“子均,德信,伯岐,你们谁是庞德的对手!”

张嶷说道:

“马上作战,我不如他,地上比斗,五十回合,我稳赢!”

“何以见得?”

“庞德是西凉人,曾经率领过西凉铁骑,马术了得,已然弥补了武力上的缺陷,但陆地作战已经出现了多次失误,魏延将军看似落于下风,实则在寻找破绽,一击必杀。”

果然,魏延猛然用力,拨开大斧,以迅雷之速,砍向庞德腰间。

当庞德警觉之时,已经来不及了,被刀直接豁开了盔甲。

既然躲闪不及干脆就不躲了,刀锋划破了皮肉。

庞德舍弃大斧,魏延准备收刀之时已经来不及了,刀背被狠狠的抓住,随后猛然发力,撞向了魏延。

一声闷响,魏延被撞击在地,正当起身再战时,听到了刘备下令撤退的锣声。

“文长退下,看老夫拿他。”

黄忠再也忍不住了,见魏延落败,提刀赶马出阵,生怕被别人抢了。

曹操见来人是黄忠,自然不敢大意,夏侯渊的失败让他有了教训,自然不敢小觑这个老头。

环视众将,竟然没一人是这老头的对手。

“大王,末将请战,愿戴罪立功。”


汉水一战,刘禅在赵云的辅助之下,取的胜利,歼灭汉水北岸曹军,逼死主将徐晃,又得王平归顺,算是一战成名。

随着先锋部队夺下汉水,刘备率领大军渡河而驻。

清晨,刘禅穿戴盔甲,腰悬佩剑,带着一丝丝的傲娇大步走向主营大寨,此刻父亲刘备就在主营之中,父子是时候该见一面了。

侍卫通报后,刘禅小心翼翼走了进去,远远看去,一位中年男人,背对着他,负手而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孩儿刘禅拜见父亲。”

中年男人慢慢转过身来,二人对视着眼神,刘备虽五十多岁但两鬓早已略白,脸上也遍布着少许的皱纹,身上却有一股多年征战的杀伐之气。

这位就是髀肉复生,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刘备。

而此刻刘备眼神之中却充满了慈爱。

“阿斗,是你吗?”

刘禅这一年多勤于锻炼,再加上经历了几场战斗,早已脱胎换骨,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小胖子了。

刘备走向前来,声音有些颤抖,眼神尽是父爱:

“苦了你了,阿斗。”

前世他是个孤儿,从没有体会过父亲的关心,此时却从刘备眼神之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父爱。

泪水止不住往下流,却没有哭:

“孩儿不苦。”

声音有些哽咽:

“父亲征战汉中才是真苦,孩儿在成都听先生说起前方的战事十分吃紧,心中很是担心父亲的安危,所以偷跑来汉中,想助父亲一臂之力。”

刘备将刘禅扶了起来,语重心长的说道:

“此事军师早已传信告知于我,后来听你三叔写信说,你独自平定了巴郡的贼寇,父亲既高兴又担忧。”

“孩儿惭愧,让父亲担忧了。”

“昨日我又听说你潜伏于深山,夜袭曹营,又策反曹军副将王平,逼的主将徐晃自刎而亡。”

刘禅有些惭愧:

“汉水之战的胜利全是子龙叔叔的功劳,我只是打打下手而已。”

刘备转身擦了擦眼角泪水。

“功而不骄,急而不躁,有子如此,夫复何求,阿斗,你长大了。”

刘禅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父亲谬赞了。”

刘备听后长叹一声:

“父亲老了,看到你成才甚是高兴,以后你要多加努力,大汉兴复有望啊!”

刘禅听后郑重说道:

“父亲放心,孩儿定辅佐父亲光复大汉,不死不休!”

刘备拍了拍刘禅的肩膀,父子二人絮叨闲话。

片刻后,一众谋臣武将走了进来,准备今日的议会。

左边赵云,黄忠两员大将在前,吴班,陈式等人居中,之后是刘封,孟达,冯习,张南等年轻一辈的青年将领。

右侧法正,黄权在前,程畿等一众青年才俊在后。

落座后,刘备让侍卫端来了今天日的早餐,粥。

众人表示已用过早餐。

刘备见众人拘谨,便笑道:

“诸位莫要客气,这可是今日清晨在汉水周围刚采摘的蜀葵,这顿如果不吃,想吃就得等到明年了!”

相比曹操,刘备与部下议事的氛围要轻松很多。

“黄老将军日能斗米,肉五斤,这区区一碗蜀葵粥还能难倒老将军!”

“哈哈……”

黄忠听后大笑不已,端起碗来,说道:

“谢主公!”

众人也纷纷拿起汤勺品尝起了新鲜的蜀葵粥。

刘备命人在主座旁另设一桌,刘禅坐在副桌上,端起蜀葵粥喝了一口。

所谓的蜀葵就是一种长在蜀地的野菜,一年只生长一次,有些发苦,粘稠,放入盐与粟米,大豆,小麦一起熬制,却别有一番风味,与后世的莲子粥有些类似,只不过是咸的。

黄忠,赵云等武将压根没用勺子,两口就干了一碗粥,其他副将,年轻武将见此也纷纷效仿。

反观法正,黄权这些谋士就吃的斯文多了。

刘备正襟危坐于主案之上,等待着众人用用完了粥。

“汉水之战,我军大获全胜,子龙当属首功啊!”

赵云听后站了起来,抱拳道:

“主公,汉水之战首功当属少主公,赵云愧不敢当!”

刘备听后摆手道:

“竖子实属侥幸,子龙休要多言,当记首功。”

“这……”

赵云有些不知所措,不仅赵云,众人都知晓汉水之战刘禅当首功,主公难道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吗。

父亲刚才明明已经肯定了自己汉水之战的功劳,现在在众人面前却否定了。

这让他想到了,岳武穆抗金时,长子岳云常为先锋,作战勇猛,多次立功,岳飞都隐瞒不报,从不奖赏,甚至犯了错,会被鞭打,后来岳云逐渐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自己作战不是为了升官,打败,你是为天下人而战,你能说岳飞不爱岳云吗。

话虽如此,但刘禅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如今曹操亲率大军于汉中,又运十万石粮草屯于北邙山之中,看来是要与我军持久作战,诸位可有良策。”

刘备环视着众人说道:

黄忠和赵云听到十万石粮草在北邙山囤积,瞬间两眼放光,不约而同的看着对方。

“主公。”

“汉水之战,曹军折了主将徐晃,必然有所动作,又屯积粮草准备持久作战,我军粮草吃紧,成都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了,长此下去,我军危矣。”

说话的正是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法正。

“所以在下建议,我军目前当退至汉水东岸上游,暂且避其锋芒,等待军机,以图徐进。”

法正的建议是非常稳妥的,曹军以骑兵见长,若曹操用骑兵奔袭,必然势不可挡,损失惨重,退至上游后有天然的汉水,可有效的避免曹军的铁骑。

其余众人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刘备便采用法正退而求稳的方法,避其锋芒。

随后又与众人仔细聊了一些细节性战略,安排了一些工作。

众人离开后,刘备拿起蒲座放在副座旁边,与刘禅并肩而坐。

“阿斗,是不是觉得父亲对你很不公平,甚至有些苛刻。”

刘禅确实有些不高兴,但嘴上还是说着没有。

刘备叹息道:

“父亲知道你心里有怨气。”

“父亲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三十多年前有位青年,他立志报国,后来他参军,参与平定黄巾之乱,立下功劳,但朝廷并没有奖赏他任何东西,那位青年并不在意,因为他并不是为了升官图财去的,后来他又立了大功,朝廷只封他一个小小的县令,他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想法,积极造福一县的百姓。”

“后来,他不愿与上司同流合污,剥削百姓,气愤之下,辞官而去。”

“走的那天,百姓痛哭流涕,争先相送。”

“从那一刻起,他发誓要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让百姓们有饭吃,有衣穿,世间不再有战争。”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位少年也老了,但他依然在为大汉战斗,为天下苍生而拼搏,虽然屡战屡败,却永远依旧宁折不弯,从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阿斗,你知道那位少年是谁吗?”

刘禅看着父亲双目之中带着遗憾和不甘,不禁有些动容:

“孩儿知道,那位青年就是父亲您……”

刘备欣慰的说道:

“阿斗,父亲只想让你明白,无论是我还是你,打仗不是为了贪功,贪赏,而是为了大汉,为了百姓。”

“孩儿知错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