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小说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章节免费阅读

小说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章节免费阅读

墨染千书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略一休息,一家人开始打夯。沈清柯为主劳力负责提大石和掌握方向,其他人全力辅助。一家四口喊着号子,搬石头,放石头。“一二三,起!”五十来平方的地方,横着夯完竖着夯。夯完一遍,略一休息,开始第二遍。沈清棠没参与第二遍。打夯给腹部的压力有些大,对孕妇很不友好。沈清棠有点受不住。不知道是不是太瘦的关系,肚子像吹气球一样,越来越大。他们三个人进度略微慢了些,第二遍打完,已经到午饭时间。午饭沈清棠做的东坡肉。也是穿越者的必备菜谱之一。冷水下锅,把整块肉放进锅里煮。把煮好的肉放过冷水,切成方块。锅底应该放姜片和葱。但是为了省钱,沈清棠没有买非必要的调味品。只放了盐、酱油和糖还有一点儿今天刚买回来的白酒,开始炖。沈清棠学的方子炖完还要蒸。一直到父亲...

主角:沈清棠季宴时   更新:2024-12-06 18: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清棠季宴时的其他类型小说《小说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章节免费阅读》,由网络作家“墨染千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略一休息,一家人开始打夯。沈清柯为主劳力负责提大石和掌握方向,其他人全力辅助。一家四口喊着号子,搬石头,放石头。“一二三,起!”五十来平方的地方,横着夯完竖着夯。夯完一遍,略一休息,开始第二遍。沈清棠没参与第二遍。打夯给腹部的压力有些大,对孕妇很不友好。沈清棠有点受不住。不知道是不是太瘦的关系,肚子像吹气球一样,越来越大。他们三个人进度略微慢了些,第二遍打完,已经到午饭时间。午饭沈清棠做的东坡肉。也是穿越者的必备菜谱之一。冷水下锅,把整块肉放进锅里煮。把煮好的肉放过冷水,切成方块。锅底应该放姜片和葱。但是为了省钱,沈清棠没有买非必要的调味品。只放了盐、酱油和糖还有一点儿今天刚买回来的白酒,开始炖。沈清棠学的方子炖完还要蒸。一直到父亲...

《小说开局流放分家,神秘夫君骗我生崽沈清棠季宴时全章节免费阅读》精彩片段


略一休息,一家人开始打夯。

沈清柯为主劳力负责提大石和掌握方向,其他人全力辅助。

一家四口喊着号子,搬石头,放石头。

“一二三,起!”

五十来平方的地方,横着夯完竖着夯。

夯完一遍,略一休息,开始第二遍。

沈清棠没参与第二遍。

打夯给腹部的压力有些大,对孕妇很不友好。

沈清棠有点受不住。

不知道是不是太瘦的关系,肚子像吹气球一样,越来越大。

他们三个人进度略微慢了些,第二遍打完,已经到午饭时间。

午饭沈清棠做的东坡肉。

也是穿越者的必备菜谱之一。

冷水下锅,把整块肉放进锅里煮。

把煮好的肉放过冷水,切成方块。

锅底应该放姜片和葱。

但是为了省钱,沈清棠没有买非必要的调味品。

只放了盐、酱油和糖还有一点儿今天刚买回来的白酒,开始炖。

沈清棠学的方子炖完还要蒸。

一直到父亲母亲和二哥打完第二遍,才刚刚做好。

劳作一上午,就着白面馒头,吃一口软烂咸香的东坡肉,是从身到心的满足。

沈清柯作为主劳力,早就饿的不行,顾不上烫舌头连呼好吃:“香!太好吃了!清棠,你肥皂生意要是做不起来,可以考虑去城里开个饭馆。”

李氏瞪沈清柯,佯装嗔怪:“你妹妹要真开饭馆怕是会被你们父子先给吃垮。”

沈屿之咽下嘴里的肉才开口反驳:“你看你们母子俩!清棠的生意都还没开始做,你们就一个说‘做不起来’,一个说‘垮’,有你们这么支持清棠做生意的吗?”

“我错了!”沈清柯用拿筷子的手,往自己嘴上轻拍了两下,“童言无忌,大风吹去!”

李氏“呸!”了三声,“坏的不灵好的灵!咱们清棠要真开饭馆,生意必须一等一的好!”

沈清棠扶着肚子笑。

笑着笑着,低下头,不让他们看见掉在碗里的眼泪。

她上辈子在成为网红前,过得很艰难。

她生了很重的病,一度只能坐轮椅独自谋生。

父母不但不给她治病还向她索取赡养费。

后来走红后,赚了钱,才治好自己的病。

没想到旅行时,一场意外穿了过来。

刚穿来时,还曾埋怨上天不公,总对她这么残忍。

现在才知道,是弥补她曾经不曾得到的……家和家人。

***

下午,李氏继续做被褥、棉衣。

沈屿之先把上午夯实过的土地浇了一遍水,然后和沈清柯一起做木工。

盖房子有不少需要木工的地方。

比如房梁、门窗。

房梁除了主梁还有横梁。

横梁是最容易做的。

确定好房屋的宽度后,挑选合适的树木去皮找平,弄成长短统一,直径也尽量统一的圆木柱。

主梁需要一几根木头搭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中间的垂线也要有。

用做主梁的木材比较讲究,不是随随便便一棵树都能当主梁。

主梁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太细撑不住房顶,太粗可能会压垮墙面。

有句俗语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上梁就是指上这个三角形主梁。

其他人忙活着时,沈清棠也没闲着。

之前几天忙碌的间隙里,沈清柯和沈屿之就帮她就地取材,把一个山脚下的小洞改了改充当砖窑用。

把石灰岩放进洞里,用自己做的土砖把预留的门砌起来,外面再用细泥密封一遍。

在下方留的灶眼塞入柴火开始烧。

高温之下,岩石内部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就会被排出。


看来大伯跟二伯确实兄友弟恭,愿意同甘共苦挤在小院子里。就是不知道你们领的小麦种谁来种?

到时候看在同为沈家人的份上希望大伯二伯不吝赐教,毕竟我爹不如二位伯父见多识广,想必种地也不如二位伯父在行。”

早晨排队的时候,沈清棠就跟人打听过,内城的房子很普通的二百文一个月。

地段略好的,配置稍齐全点儿的要五百文。

大伯二伯都不是能屈尊租二百房租的人。

沈家平辈们都被沈清棠这般低姿态恭维的话取悦,纷纷昂着下巴一脸倨傲。

唯独大伯二伯脸色不好。

沈清棠这话看似讨好实为挑拨。

在三房到来之前,两家人就因为怎么分银钱和小麦差点吵起来。

沈清棠的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久居官场的大伯和混迹生意场的二伯都是人精,换平时定不受这么拙劣的挑拨离间。

只是流放路上吃了太多苦,深知银钱的重要性,一母同胞的两兄弟此刻看对方的眼神是藏不住的防备。

二伯眼中还有些藏不住的懊恼。

沈清棠猜他大抵是后悔没跟着一起分家。

大伯摆出以前一家之主的架势,垂眼抬下巴看向沈屿之。

说好听点叫鄙视,说难听点就是狗眼看人低。

“老三,以前你虽然平庸但有我和老二罩着也是衣食无忧,现在你为了这个……”沈岐之指着沈清棠,“不守妇道、败坏沈家门风的贱丫头片子跟我闹分家?!

呵,你们吃苦的日子还在后头!你以为当家那么容易呢?你一定会后悔今日的选择。

看在咱们一母同胞的份上,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把沈清棠逐出门,我让你回来跟我们一起过。”

沈屿之素来有点怕喜欢端着架子的大哥,在他面前唯唯诺诺,习惯性低头听训。

听见沈岐之骂沈清棠,顿时抬头看着他一脸愤愤地反驳:“棠丫头是我女儿可不是什么贱丫头!大哥,你要再这么说她别怪我不念兄弟情跟你翻脸!”

李氏也很生气,上前一步把沈清棠挡在身后,跟沈屿之并肩而立,冷声质问:“大哥,别人说棠丫头也就罢了,你这么骂她不亏心吗?你为了保护丹丫头把棠丫头推出去,你身为一家之主,还是棠丫头的亲大伯,你这么做不怕遭天打雷劈吗?

明明是你把棠丫头置于火坑,你不但不救她还想逼死她?你还是人吗?”

“三弟妹,话可以乱吃,但是话不可以乱说!我什么时候为了丹丫头把棠丫头推出去过?那日官差来抓人,大家都在场,我可有跟官差交流过?”

沈清柯目光扫过大房二房,“棠儿已经这样,其他妹妹们,日子还长着,你们可千万小心。毕竟一贯钱也不算多,没钱的时候嫁一个姑娘来换聘礼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有一就有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大房二房的人闻言齐齐变了脸色,尤其是二房,几个未出阁的堂姐堂妹都齐齐后退一步。

“你们胡说!”大伯娘跳脚,“棠丫头自己不干不净,不守妇道,你少往我们丹丫头身上扯!”

“我不守妇道?”沈清棠冷笑一声看着沈岐之,“大伯,那晚上我被押送的官差拖走前,亲眼看见你往官差袖口塞了金叶子。”

沈岐之脸上并无慌乱,依旧居高临下的态度,“你别胡乱攀咬!那是我拿珏儿的长命锁给官差想把你救回来!你倒好,不感恩我也就罢了,还想恩将仇报?!喂不熟的白眼狼!”


“清棠说的对。”沈清柯认同。

李氏心里也清楚,只是受够了没有钱的苦,心疼罢了。

沈清棠揽住李氏的肩膀,“娘,别心疼!我们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的钱,你花都花不完!”

李氏眉间愁容散去,“你呀!最会哄我开心。”

“我说的是实话。今天咱们就赚了一千六百三十四文。换成银子也有一两多呢!走,下馆子去!”

桑黄卖了一千文,杂七杂八的山货卖了六百三十四文。

本来能卖更多的,他们这几天吃了一部分。

李氏又开始皱眉,“下馆子多贵?一顿饭二百文就没了。要不,咱们还是买些食材拿回去做?”

沈屿之和沈清柯都赞同回家做饭。

于是一家四口,去采购食材和日用品。

李氏女工不错,所以也没买成衣,买了些布,打算回家做衣服。

买了一匹最便宜的麻布,一百文。

一匹白布二百文。

麻布做外衣,白布做里衣和棉衣。

北川地寒,总要做一身棉衣。

有了布匹还要买棉花。

一斤棉花六十文。

按一人一套棉衣一斤棉花算,四口人要四斤棉花。

考虑到沈清棠是孕妇,需要宽松些,多买了一斤棉花。

五斤棉花三百文。

另外,一家四口不能总是穿着衣服睡,还需要有棉被。

一床被褥按五斤棉花算,四床被褥二十斤棉花一千二百文。

显然沈清棠手里的钱不足以支撑他们一人一床被子,最后减半买了十斤棉花六百文。

接下来是买食材和锅碗瓢盆等日用品。

大米一斤按质量五文钱到七文钱不等,买了一斗最便宜的下等米,六十文。

猪肉二十文一斤,买了一斤。

鸡蛋按大小三文钱到五文钱一个,买了二十个小鸡蛋,六十文。

砂糖四十文一斤,买了半斤,二十文。

食用油五十六文一斤,买了一斤。

还买了一部分猪板油,十文一斤,买了五斤。

铁锅一口一百文。

还有针线十文。

花费三百七十六文钱。

衣食住行加在一起共一千四百九十六文钱。

今日卖山货的钱还剩一百三十八文。

之前县衙赊账来的钱还余四十四文。

总计一百八十二文。

李氏肉疼地把铜板装进钱袋,“好歹还剩点儿。”

沈清棠犹豫了下还是开口:“娘,可能还得花一点儿。”

李氏捂紧钱袋子,“还有什么必须要买的?”

必须两个字咬的很重。

“山货最多再能卖一次。为了有后续收入,咱们还得买一张渔网以及一部分蔬菜种子。”沈清棠解释。

“温泉附近温度够高,应该能种蔬菜。小溪里有鱼,我们可以捕一些鱼来卖。

这样能鱼抓的差不多了咱们就又能卖蔬菜。”

李氏实在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能依依不舍像嫁闺女一样地把钱袋子交给沈清棠。

冬天街上没有蔬菜种卖。

一家四口从内城跑到东外城村子里,找农户买了几样日常蔬菜的种子。

总花费三十文。

还收到了一张二手渔网,花费五十文。

余一百零二文。

沈清棠掂着手里的蔬菜种感慨:“辛辛苦苦四天,一朝回到解放前。”

四天前从北川县衙处借来的就是一百文,现在依旧是一百文。

“这账让你算的。咱们买这些东西不是银子吗?要知道一千文就是一两银子呢!咱们很厉害了!”沈屿之道。

这辈子他最擅长的就是花钱。

赚钱还是头一回。

特别有成就感,哪里愿意让沈清棠泼冷水。


把搅拌好的各种皂液倒入模具等皂化时,沈清棠开始用棉籽壳种蘑菇。

棉籽壳需要用石灰水浸泡。

正好最近盖房子,做肥皂、香皂都需要石灰,烧制了不少。

一百斤水兑一斤石灰。

一斤石灰好称,一百斤水,用杆秤称了好几次才够数。

因为没有足够大的容器,沈清棠只能在温泉附近的岸边挖坑,然后铺上一层草再倒入石灰水。

倒石灰水的目的是为了杀菌。

要泡够一天一.夜。

***

沈清棠这边忙的热火朝天,沈屿之父子也一样。

墙有四面,两侧的墙直接垒高,但是前后的墙上还要留门窗。

后墙上留小窗,作通风透光用,几个房间就留几个窗。

前面墙上要留大窗和门。

窗框和门框都属于木工范畴。

爷俩一边商量一边在地上画,时不时还得围着盖一半的房子指指点点。

最终,爷俩达成一致后,沈清柯开始动工。

砌墙时,沈清柯给沈屿之打下手,做门窗,沈屿之给沈清柯打下手。

哪怕这样,依旧失败了几次才做好第一个窗框。

前墙一共三窗两门,后墙上一共五个小窗。

光门窗,爷俩整整做了三天。

到第三天,沈清棠的肥皂和香皂都已经凝固好。

她打算皂化五天再拿去集市上卖。

蘑菇也已经种好。

泡好的棉籽壳捞出来沥干水,找个背阴但不冷的地方放铺好,一层棉籽壳一层自发的平菇菌种。

平菇菌种是沈清棠自己发出来的。

平菇最下方往往有些黑色的碎屑,那些碎屑取下来撒在泡透的软草种。

这些菌丝早在刚到山谷采到平菇时,沈清棠就开始培育。

现在刚刚出的菌丝就能当菌种直接种在碎棉籽壳上。

撒好菌种后,最上层再盖一层干草,用土砖压好。

这个过程挺漫长。

反正穿越前的沈清棠在拍视频时,用玉米芯种,花了近四个月。

而且是秋天种的。

现在是冬天,不过有温泉加持,应该三个来月也能出。

运气好的话,过年还能吃上新鲜的蘑菇。

鉴于蘑菇出菇比较慢,所以沈清棠决定每隔一周就种一部分。

这样能错开出菇时间。

但也不能种太多。

等春暖花开,蘑菇便也不稀罕。

因为在6-9月,蘑菇里面可能会生蛆。

如果在南方的话,有可能3、4月也会生蛆。

***

又是几天过去。

沈清棠早晨起来,就会像山大王一样巡视一圈领地。

肚子越来越大,睡觉开始有些不舒服。

能用的姿势越来越少。

不能趴着睡,不能仰躺着,只能开始侧着睡。

还开始起夜。

从山洞上下不太方便,沈清棠有时候早起了就懒得再回去睡回笼觉。

没事在温泉边溜达溜达。

刚起床的时候,天刚蒙蒙亮,视线还有些暗。

不过还是能看出紧挨着温泉边种下的蔬菜已经长得绿油油。

尤其是青菜、空心菜和生菜,已经到了能吃的大小。

有时候做手擀面,沈清棠都会随手掐一把嫩绿的青菜菜扔进温泉里。

在几种绿叶菜里,青菜生长周期最短,只要三十天。

空心菜和生菜生长期次之,三十五到四十天。

再有几天,就能采摘来,去集市上卖。

冬天的绿叶菜在古代,天知道多稀罕!

不过这一批青菜,沈清棠没打算卖。

一部分得自己吃,另外一部分,想留着打种子。

买回来的母鸡蛋,也不负众望开始出小鸡。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我和沈屿之还活着,给母亲尽孝这事确实轮不到棠儿。我和你们一起带母亲去医馆,哪怕是给大夫磕头,也让大夫先把母亲的病看了。

看病的钱,先欠着医馆,三家平分欠款,总可以吧?”

没有人回她。

不管沈家大房的人还是二房的人,只是想找三房要钱。

毕竟老太太身体不好是年纪大流放所致,现在只是需要慢慢调养而已。

人群里又一道拔高的声音。

“我就是郎中。若是不嫌弃我医术不够好,我可以给令母看病。就冲这小娘子的面子,我允许你们赊账。三兄弟联名签借条。”

沈清棠闻言忙起身朝发声的方向福身行礼,“谢谢大夫!您的恩情,清棠铭记。”

大伯二伯齐齐朝自家婆娘使眼色。

二伯娘左瞧右看,装没看见自家夫君的眼神。

大伯娘只得开口,不是回郎中还是朝李氏道:“三弟妹,我瞧你这衣裳都是新做的。若真没钱哪能做的起棉衣?既然有钱,咱们又何必去跟人家大夫赊账?

要不然这样,你们先拿钱给娘看病,算我们两家借你的可好?”

李氏这回反应快,“大嫂,咱们到北川,县衙就给咱们发了一套衣服。我们在山里不比你们在城里,那么冷不穿棉衣就冻死了。

再说我们的棉衣也是沾清棠的光。

我们现在穿在身的棉衣,等开春清棠生产,还得拆了给她做被褥生孩子用。没办法,我们现在真是没钱。不像你们,棉衣外面还能套一层体面的单衣。”

大伯娘被噎了下,没想到一向文文静静不善跟人争吵的三弟妹也变得这般伶牙俐齿,气得不行。

还没等她想好应对之词,就听见沈清棠道:“大伯娘,二伯娘,虽然我身为孙辈,但是我也愿意为祖母尽孝。不过我能力有限,能做的不多。

这样,我愿意把钱借给你们。但是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钱得在我生产之前还我。否则,就得答应让我到你们住的院子里生孩子坐月子。

第二,倘若还不了钱,他……”

沈清棠指着沈清鸣,“沈清鸣得给我打三个月工还钱。到时候我说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若是你们同意,咱们就请父老乡亲们当见证人,签字画押。”

沈清鸣第一个不同意:“你想的美!我凭什么给你打工?我才不要!”

沈清丹也不愿意,“我们院子那么小,哪有给你生孩子的地方?”

她都还没住上单间呢!

一直护着沈清棠的妇人不乐意听,“你还不要?你爹娘都没说话呢!还京城来的?不也这么没教养?”

“对,人家小娘子都愿意把钱先拿出来给祖母看病,你们还拿娇了?我觉得人家小娘子的要求不过分。”

“不是拿娇,他们是想要小娘子的钱!但是不想借而是白要!”

“不是吧?我看你们年纪大的不算老,年纪小的也跟小娘子差不多。人家能挺着孕肚自食其力,你们一个个身体健康,手脚麻利还惦记抢人家小姑娘钱?”

“人家古郎中都说可以赊账给他们家老太太看病。可你看这几个人谁松口?要我说,八成老太太都没病,就寻个由头来欺负人家小娘子一家!”

“别说,我也这么觉得。否则为什么不同意赊郎中的钱也不同意借小娘子的钱呢?”

“人家小娘子的条件并不过分。看小娘子如今行动还算利落,到生产应还有一段时间,难道不够你们劳作赚钱还她?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