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我寄人间剑满山全文+番茄

第384章

发表时间: 2024-12-17

桃华城外一茅屋,自诩人间第一家。

从古至今,夸三月桃花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从一队桃花春,到依旧笑春风,略尽了桃花的千般美态,却鲜有人知潭南郡的桃华城外,有一座山,就叫一座山,山靠城的这边有一片水田,水田上有一茅屋,茅屋外,种了两棵树,一株是桃树,另一株也是桃树。

这两棵桃树不奇不怪,只是妙在花开十月,遇雪不消,见雨不融,来风不落。唯独倒酒便飘。

这里来往的异乡人不多,倒是本地田户对这些习以为常,没人去计较,也没人去管,更谈不上去赏,也就别说什么十月桃花天下奇的传言能随人传遍天下了。

可这里又偏偏是名传天下的第一学宫——送院。

一个很别致的名字。

这是袁老对宋承平介绍的话。

这茅屋落在水田边上,说是天下第一的学宫,却少有学子出没,见得最多的,还是那些庄稼人。

而庄稼人见得最多的,还是桃树下那个给桃花喂酒的老男人——唐仙生。

唐仙生懒懒地躺在一根略壮的桃枝上,手里握着一壶桃花酒,自己喝一口,然后给树倒一口。

霎时间,桃花似雨,落英缤纷。唐仙生看了哈哈大笑,再饮一口,再倒一口,笑得更欢。

农夫不认识这位唐仙生,可上过道山、跨过观海的修士,几乎没人不知这位天下第一爱桃花的院长。送府里的弟子们除了在一座山另一边的学院里奔忙修行做学问外,最多的就是跑来这边,站在远处的小山丘上,看这位院长大人用桃花酿给桃花喂酒。

祝六山背着一双手慢遥遥地走在田埂上,宋承平则小心翼翼地跟在他后面,也不去看脚下的泥泞,只是好奇地看着前面这位的右手,竟是生着六个指头,也难怪自号六山。

这不禁让他想起民间话本里有个叫五指山下定心猿的故事,假若那位佛祖也生出了六指,故事会不会更有趣一些?

走在前面的祝六山也轻轻笑了笑,袁老带来的这个少年还真是挺有意思,不求仙,不问道,只种五谷,更想着让自己变六指佛祖做镇压大圣的故事。

宋承平跟着祝六山穿过水田,走到茅草屋外的桃花树下。来的时候,袁老便说过,那两株桃树是有学宫时便在的了。

送府招收的弟子都是能觉道的修士无疑,但是想进入这片水田后院可没那么简单。

除非……花开异象。

史载,送府首任院长陶公倾民间米酒一盅,花开两岸,十里清溪,不似人间。次任院长欧阳公倾太守醉一盅,有亭开于花间,四时景出,朝暮无穷变化也。再乐天公倾琵琶酒一盅,花心秋月,琵琶声起,耳暂明……

到了唐仙生倾桃花酿时,便是桃花仙人入浊世,十月吹来三月风。

宋承平紧紧握了握袖里袁老给他的一小壶汉帝,心里有点忐忑地望着两颗高大的桃树。

祝六山悠悠然来到唐仙生躺着的粗枝下,有如算好了一般,仰头张了张口,便有一注桃花酿落入其中,一饮而尽。

唐仙生醉酒中只迷糊给自己倒了一口,又向树下倒了一口,却发现眼里的桃花雨渐渐变小,须臾之后,竟是停了,不由愣了一下,这才坐起身来,朝树下望去,看见六山正在那抹去嘴角的水痕,便抄起酒葫芦,对着六山脸上就砸了过去。

祝六山不慌不忙,早已算好,伸手稳稳接住葫芦,得意的抱在怀中,对着唐仙生指了指另一旁发呆的宋承平。

“师叔祖的弟子。”

“嗯?师叔祖的弟子?”

“嗯!师叔祖的弟子。”

唐仙生诧异地看向那个平平无奇的小子,又转头看向祝六山。

“真是师叔祖的弟子?”

“真是师叔祖的弟子。”

得到肯定的唐仙生这时候不再迷糊,倒是乐颠颠地跳下树来,看见了宋承平手心里攥着的那一小壶汉帝。

“啧啧,还真是师叔祖的弟子,汉帝都拿出来了!”

宋承平有些好奇地看着这位天下第一学宫的院长,貌似平平无奇,全没有他想象中的大儒模样,倒像是村里落第的秀才,日日买醉,不求上进。

祝六山好整以暇地看着这平平无奇的两位互相瞪眼,心里没来由的觉得会有大事发生,连忙端坐在茅草屋外的石凳上,不知从哪掏出一捧花生,下起酒来。

“小子,我用我的桃花酿换你这一壶汉帝。”

“不换。”

“我出十壶!”

“不换。”

“二十壶?”

“不换。”

“三十!不能再多了!你要知道,献就献一小盅便可,你要是献了汉帝,就没得喝了,但你要是和我换了,还剩下二十九壶可以喝!”

“不换。”

看着宋承平油盐不进的稚嫩样子,唐仙生急得脸更红了,狠狠地喘了两口粗气,一步跨到宋承平的面前,咬着牙,崩出四个字来:

“多少能换?”

宋承平有点嫌弃地瞥过头去,尽量避开那一股呛鼻的酒味,几乎是憋着气的说出了两个字:

“不换。”

听到这句话,唐仙生顿时就蔫了下去,耷着脑袋,有气无力地问道:“师叔,给个理由呗。”

宋承平被唐仙生的酒味熏得头晕眼花,哪还听得清这一声称谓的不同,只听见了后半句,然后掐着鼻子回道:“我不喝酒。”

倒是一边端坐的祝六山登时窜了起来,“师叔?难道这小子能花开异象?”

唐仙生勾着腰,没好气地对宋承平问了一句,“你当真就把这汉帝献桃花?”

宋承平紧了紧手中的汉帝,生怕唐仙生来抢似的,搂入怀中,却也不点头,也不摇头。

“你小小年纪,怎么不去考个功名光宗耀祖?再不济,去别的学宫也行,或者,不来这茅屋,不来这桃花树下。”

“功名于我何用?修行于我何用?我和师父说了,我不修道,不考名。”

“哦?那袁老怎么就收你做了弟子?”

“嗯……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我帅吧。”

唐仙生眼睛猛然一瞪,酒意顿时醒了几分。

“你看那山丘上的学子,哪个不是为道而来?哪个不是为名而来?”

“我看这桃树下的先生,不是为道而来,也不是为名而来。”

宋承平缓缓松开搂紧的汉帝,轻轻地捧在手心中。

“先生问我不为道不为名,为何来此。我也有一问要求先生。”

唐仙生敛住了心中的好奇意味,认真地瞧着眼前的少年郎,他记得上一次这么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还是在第一次献酒的时候。

这一刻,恍若隔世,四周寂静无声,就连祝六山也停下了嘴巴,花生米完好无缺的卡在上下牙间,不敢用力咬下。

“敢问先生,桃花酒怎么能浇桃花?”

“你怎么不问问花开异象的事?比如问问我有没有什么经验,或者有什么诀窍?”

“我又不修仙,异象与我何干?”

“哈哈,好。那你献酒于我何干?我用啥酒浇桃花又与桃花何干?千金难买我乐意。”

这次轮到宋承平瞪着眼睛望着唐仙生,没想到天下第一学宫的院长竟是位这样的主。

宋承平呆呆的看着唐仙生,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两株桃树,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