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重生:拒绝去陕北,领导他急了前言+后续
女频言情连载
古代言情《重生:拒绝去陕北,领导他急了》目前已经全面完结,郑卫民王云芳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v奔跑的蜗牛v”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他,一个孤儿,一次意外穿越到了1976年,本以为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没想到却再一次被抛弃。不过还好,有着上一世的记忆和见识,要不还真的翻不了身呢。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此话不假。他这次重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人生,且看他如何在重生之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创造了自己的家庭温暖!...
主角:郑卫民王云芳 更新:2025-01-18 03:5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郑卫民王云芳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拒绝去陕北,领导他急了前言+后续》,由网络作家“v奔跑的蜗牛v”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生:拒绝去陕北,领导他急了》目前已经全面完结,郑卫民王云芳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v奔跑的蜗牛v”创作的主要内容有:他,一个孤儿,一次意外穿越到了1976年,本以为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没想到却再一次被抛弃。不过还好,有着上一世的记忆和见识,要不还真的翻不了身呢。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此话不假。他这次重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人生,且看他如何在重生之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创造了自己的家庭温暖!...
两个人到了黄原火车站,天已经大亮了。
赶了六个小时的路,两个人都是又饥又寒。
郑卫民看到火车站外面有个国营食堂,里面有不少人在吃早饭,他摸了摸肚子,也跑了过去。
“哎,卫民娃,可不敢!”徐老汉在后面喊着,但又不能不管他的驴车,手忙脚乱是追不上郑卫民的。
郑卫民到了食堂里,看了一下价格表,非常便宜。
精粉馒头一两一个,需要四分钱;标粉馒头二两一个,需要五分钱——但这都要粮票。
豆浆两分钱一大碗,这倒不要粮票。
“俩标粉馒头,两碗豆浆!咸菜有么?”
“有!那边自己夹啊!”窗口的中年女人面无表情,看到郑卫民一身军大衣,就知道是过来插队的穷知青了。
郑卫民掏出钱和粮票付了账,小心地端了东西出去。
“快,徐大爷,接一下。”
“哎呀,卫民娃,可不敢乱花钱!”
郑卫民笑道:“不是什么好东西,您看菜还是咸菜,咱们爷俩就对付一下。”
“太破费了……这太破费了……”徐老汉连道不好意思,但却不过郑卫民,郑卫民也吃不完这两份,糟蹋了可惜。
热馒头加热豆浆,爷俩吃完之后身上都暖和了;但郑卫民留意到徐老汉到底没把馒头吃完,他只吃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揣进怀里了。
幸好豆浆不能揣,徐老汉给喝完了。
吃完早饭,郑卫民把碗还了回去。
太阳也出来了,虽然是初升的太阳,但也感到暖暖的,唯一不好的就是路上的积雪化冻了,回去的时候肯定泥泞万分。
又等了一个多钟头,火车终于来了,郑卫民打起了精神:“徐大爷,我去看看去,可不能和王云芳错开了。”
王云芳下了火车,但还是没有见到郑卫民的身影,她有些焦急:“这郑卫民跑哪儿去了?”
站台上的人不多,眼看着火车都要走了,郑卫民依旧没有下来。
“莫不是不回来了吧?”王云芳觉得很有可能,不少家里有背景的知青都会找各种理由回城,家里面也能妥善安排他们。
费劲地把行李拽出车站,王云芳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你怎么在这儿?”王云芳很是惊喜。
郑卫民把身上的黄大衣又紧了一下,说道:“专门来接云芳同志回大队!走吧,徐大爷在等咱们了。”
说罢,郑卫民便帮王云芳拿起了行李,他挑了一个看上去份量最重的。
王云芳开心地跟在郑卫民后面,嘴上说个不停:“我在北京的时候没遇到你,以为错开了;结果在下车的时候还没遇到你,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哎,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都不等我一下的?”
郑卫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道:“我在知青点过的年。”
王云芳眼珠子转了转,问道:“家里出事儿了?”
郑卫民很忧愁:“我也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王云芳愣了愣,什么叫你也不知道?
郑卫民表情纠结,说道:“这个回头再说吧,可能我还得找你参谋参谋。”
“行!”
“你吃早饭了没?”郑卫民赶紧换了个话题。
“怎么,你请我啊?”王云芳倒是没和他客气。
“我请啊!我刚和徐大爷吃过。”
“我说郑卫民同志,你不能区别对待革命伙伴!但我也不搞特殊化对待,你们吃什么就给我来什么好了。”
“这没问题。”郑卫民把包放到驴车上,又跑去给王云芳买了一份馒头和豆浆。
王云芳愣了愣,这么大一份,她肯定吃不完。
“光喝豆浆就饱了。”王云芳把馒头递给了徐老汉:“徐大爷,拿给尕娃。”
“可不敢!”徐老汉连忙摆手:“你们这些娃娃,不要这么客气嘛!”
王云芳说道:“我还带了点北京的特产,回头一起给尕娃。”
“哎呀,可不敢!”徐老汉除了这几个字也没有别的词了。
“走吧。”王云芳一口气喝完豆浆,让郑卫民把碗还了,便想着赶紧回去了。
道路上果然开始泥泞,驴车的行进速度也慢了很多,路上三个人聊天的话题就更多了,时间也显得没有那么难捱。
“我想今年养头猪。”郑卫民觉得可以和王云芳说这个事情,俩人都是北京来的,关系上就天然亲近一些。
王云芳只想了几秒,就赞同道:“那养两头吧,你们男知青养一头,我们女知青养一头。”
“好!”找到了合作伙伴,郑卫民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走到徐家村的时候太阳都偏西了,跳下驴车,王云芳使劲跺了跺脚,感觉血液流通顺畅了一些。
“徐大爷,这是给尕娃带的小点心,可不能不要啊!你要是不要,我们都不敢再麻烦您了。”
“这哪能行啊……”徐老汉笨嘴笨舌,根本来不及拒绝,郑卫民就和王云芳搬着行李回去了。
听到外面的动静,陈东来一下子就跑了出来。
“哎哟,云芳同志,你可算回来了!”
王云芳笑道:“怎么,就那么盼着我回来啊?我不回来,你们不是能多吃一碗玉米糊糊了?”
“哪儿的话呀!来来来,我帮你拿行李。”
郑卫民冷眼看着,没有要把手里行李让出去的意思;王云芳也没有让他帮忙:“卫民帮我就够了,你呀,下回吧。”
“那行!”陈东来搓了搓手,又把手揣进了大衣袖子里。
王云芳一边往窑洞里走一边说道:“给你们带了点北京的小点心,卫民,回头你拿点去你们男知青的宿舍。”
“哦!”郑卫民没有拒绝,但陈东来却来了劲。
“哎,云芳同志,我们也带东西了,等下给你送过来尝尝。”
“好啊!”王云芳没想到陈东来的心眼子,她觉得同是插队的知青,分享一下东西也很正常。
但很快,她也感觉到不一样了,其他的几个知青都带东西来了,就郑卫民没带。
这就像是白雪中的黑炭粒,分外明显。
“东来,今儿可到你挑水了啊!赶紧的吧!”周玉秀出来喊他了,太阳都偏西了,该做饭了。
“好!”陈东来已经在盘算怎么让郑卫民多干点活了,但这个事情他一个人干不成,最好是郑卫民自觉一点。
王云芳放好东西,出来帮周玉秀烧火。
“卫民,帮忙再扯一把柴火来。”
“来了!”
郑卫民背来了柴火,王云芳的火却烧得很不像样子,火小烟大,被柳娟给撵到了一边去:“还是我来吧。”
“行吧……”王云芳有些讪讪。
等到晚饭做好,大家一起捧着碗的时候,王云芳就说了养猪的事情。
“你们比我们先来插队的,怎么没养几头猪?”
陈东来先开口叫苦了:“姑奶奶哎,我们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哪有粮食养猪啊!”
“不是可以打猪草的么?”王云芳有些疑惑地问道。
周玉秀说道:“云芳,你想养猪了?”
“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郑卫民也开口道:“我想养猪。打猪草……我可以问问大队里的人,和他们一起去打猪草。”
陈东来眉头皱了皱:“卫民,养猪可是个大工程,而且猪圈的味道实在太难闻了。”
郑卫民没想到陈东来拒绝的借口是这个,但这不能阻挡他养猪。
“你要是觉得味道大,那我在知青点外面搭个猪圈。”
陈东来不想答应,他过来插队就是走个流程,他就没想过要多干活。
但周玉秀却说道:“就在知青点搭吧,万事开头难,咱们就从养猪开始好了。趁着还没开始忙,咱们先把猪圈给搭起来。”
“好吧。”陈东来不能再反对了,再反对就要成为阻挠农业生产的不积极分子了。
第二天,猪圈就开始搭建了,几个知青挑土和泥,做土坯,开始晾晒,并且在知青点的窑洞旁边画好了地点。
郑卫民很是高兴,能养猪意味着明年手里就能活泛一点了。
在太阳下,他卖力地做着土坯,尕娃他们又风一样地跑来了,手里举着一封信。
“卫民哥,卫民哥,有你的信!”
郑卫民很是兴奋,他把手在凉水里洗了一下,喊道:“尕娃,赶紧让我看看。”
王云芳很好奇自己的关注点,她手里晃着手电筒,往陈东来身上照。
光很耀眼,陈东来被晃得头晕。
“我说云芳同志,你的手电能不能收着点?”陈东来觉得太丢人,语气也变冲了。
王云芳没和他计较,而是问道:“怎么回事啊?”
陈东来刚想开口,就被郑卫民给截住了:“咱俩都别开口,让成功来说!成功你要是今天不好意思在这里开口也没关系,过两天你单独和女知青们说。”
郑卫民坦荡荡,他不怕什么。
他这个表态让范成功比较舒服,没人想被逼着说话。
但陈东来却不满道:“凭什么啊?我就要说!你郑卫民有什么可豪横的啊?一‘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还敢和我们贫下中农龇牙咧嘴了?”
王云芳怒道:“你可得有真凭实据!我就问你一个问题,郑卫民的母亲姓什么!”
“我管她姓什么!”
王云芳朝着周玉秀说道:“没凭没据的,就开始给郑卫民扣帽子了!”
郑卫民也不闲着,穿上鞋又拉开了门:“我得去找徐支书了!这个诬陷我扛不住。”
范成功赶紧堵着门:“别,卫民,别……东来他不是有意的……”
陈东来叫道:“我就是有意的!成功你别拦着他!”
郑卫民趁机就推开了范成功:“成功,我们找来徐支书做个见证也好。”
隔壁窑洞的柳娟也披着衣服过来了,她还不明所以,只是看着郑卫民拿着手电筒出去了。
走到一半,郑卫民脑子渐渐清醒了,陈东来在村里能交际的人只有徐志全,难怪那小子有恃无恐。
不过也没关系,一点小礼物最多也就是让人拉个偏架,不疼不痒地帮忙说句话,要是人情都用在这种小事上面,怕是徐志全都要笑醒了。
徐家村大队一片黑暗,只有郑卫民手电的光在村里晃悠着。
徐志全一家早就睡觉了,但郑卫民不管那么许多,冲上去就开始使劲敲门。
“徐支书,徐支书!”
“谁啊!”半晌,屋里才有了一声老大不情愿的回应,扰人清梦果然是大罪。
“我,郑卫民!”
徐志全在屋里费劲地穿上衣裳,对婆姨贺英说道:“不知道那群小子又闹了什么花样,我去瞧瞧去。”
“可早点回来!”贺英不想让徐志全大冷天的夜里出门:“这有什么事情不能天明了再说?非要大半夜的喊人……”
“哎呀,人家知青娃娃还不知道这个道理?那肯定有大事!”徐志全推开门,先用手挡了一下手电的光。
“卫民娃,你咋没睡?”
“支书,我要举报陈东来,他诬陷我是资产阶级的狗崽子!”
“就这?”徐志全气不打一处来,看来冬天的农活少,让这几个知青闲着了。
“支书,您一定得去处理!我和陈东来肯定没办法在一个窑洞里过了!”
“那就去看看!”徐志全心道你们怎么那么多屁事?不过陈东来还是给他送过一些东西的,看在这些东西的面子上,他也得过去帮陈东来说句话,总不能让人家觉得送不送东西都一个样子,那以后还怎么好意思收?
两个人脚底生风,很快就到来知青点的窑洞。
油灯也被点了起来,屋里总算有了昏黄的光亮。
看着地上是碎陶片,徐志全威严地喝道:“怎么回事?”
“支书!您得为我做主啊!郑卫民他敢打我!”陈东来看到徐志全过来,马上就有了底气。
郑卫民则在心里暗笑这个蠢货,人情攒起来难,但花起来可是太容易了。他可不是真正的十六岁毛头小子,当下就要把水搅浑,和陈东来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徐志全给说的头都大了。
到最后,徐志全受不了了:“行了!多大点的事!两个人有了矛盾,这很正常!往后还得一个锅里吃饭,都相互担待点!你们俩,各自向对方道个歉,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郑卫民惊奇地发现,小时候老师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竟然又出现了。
但他不是毛头小子,防人之心不可无。
“书记,我还有个担心。”
“你说!”徐志全已经想回去睡觉了。
郑卫民说道:“我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没结束……”
“我说结束了就是结束了!”徐志全都困到打哈欠了,也已经不耐烦了,他堂堂一个支书,还压不平这点事?
郑卫民说道:“打架是今天发生的,但并不是偶然事件!在咱们知青点里面,我郑卫民可以说是最穷的那个了!”
陈东来哼道:“你穷你也不是贫下中农!”
“卫民娃,有什么话就赶紧说!”徐志全不想留在这里处理这摊子破事了,这叫什么事?
“我是说,我那么穷,陈东来又那么富!万一哪天他说他的钱少了,我和范成功要怎么处理?”
郑卫民把范成功也绑架了,要是真的有人丢了钱,那谁都脱不了干系。
窑洞里一下子就陷入了安静之中,徐志全也不困了,郑卫民真的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作为大队支书,徐志全见过的破事超出这几个知青的想象,郑卫民说的这个事情还真的有可能会发生,或者说过不了多久就一定会发生。
陈东来本来是没想到的,但被郑卫民这么一说,心里就很懊悔。
早知道先来这么一手多好!
徐志全被将住了,他可给不出这种保证。他能想到,一旦他敢给郑卫民打包票,那陈东来的钱不丢也得丢!
这个娃娃,还挺有心眼的。
徐志全终于肯用看待大人的眼光看郑卫民了,难怪家里人放心让他来陕北插队。
“卫民娃,你说咋办嘛!”徐志全不傻,既然郑卫民敢张这个嘴,那就一定想好了对策,他想验证一下。
郑卫民说道:“我就不能和陈东来再睡一个窑洞了!支书,您看大队里还有没有闲置的窑洞,我先睡着!再脏再破我不嫌弃,能有个木板门就行。”他脑子里灵光一现,为什么不给自己要个独立的空间呢?
他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要是在一起久了,不知道那句话就踩到线了,一个人住,危险系数会直线下降的。
只要熬过这两年,那就天高任鸟飞。
“你们不是还修了个猪圈?卫民娃,关系不要闹这么僵嘛。”徐志全还想再劝一下。
“那陈东来的钱要是真丢了,支书您可不能找我啊!”郑卫民可不肯让步,安全第一;再说了,他也真不想和陈东来这种势利小人睡在一个窑洞里。
“咋?你这就惦记去偷人家的钱了?”徐志全眼睛一瞪,先压了郑卫民一下子,毕竟不能白收人家陈东来的东西。
郑卫民没说什么,他就安静地等着徐志全下面的话。
徐志全想把话头丢出去,但郑卫民不接了。
没辙,他想了一下,说道:“这个事情嘛,明天大队开会研究一下!你们先睡下,成功,你是年纪最大的,你睡两个人中间!”
看着徐志全要撤,陈东来喊道:“支书,我这头上还挨了他一下!”
徐志全怒道:“你嘴巴要是放老实一点,能挨这一下?你就是自找的!”他想起来了,虽然陈东来给他送了东西,但也赖在他家里吃了饭喝了酒,没眼色!
大队里还有几口破窑洞,回头给郑卫民找一个。回头就和陈东来说是看他的面子让郑卫民搬出去的,要不搬走的人肯定是他!这样人情就算还清了。
想要再要其他的好处,那你小子就接着送吧!
徐志全离开了,陈东来也傻眼了,这结果不是他想要的。
但范成功觉得徐支书的处理挺好的,起码没让陈东来太难看。
趁着周玉秀还在,郑卫民又开口了。
“玉秀姐,明天我就去找支书要窑洞,我的那份口粮,您帮我分出来吧。”
“哎呀卫民!不要那么死心眼!你今晚先歇着,有什么话咱们明天再说!”说完,周玉秀又叮嘱了范成功一句:“晚上别睡太死,有什么事情就来敲我们的门。”
范成功看了一下屋子里的俩人,说道:“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