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女频言情 > 重生1958:我带全村吃香喝辣小说结局

重生1958:我带全村吃香喝辣小说结局

青涟居士 著

女频言情连载

“李家的你给我住手!”李大爷厉声呵斥道。孙淑芬这才悻悻住了手,悄悄地回到丈夫李友田身边,村里人谁都不怕,就李大爷当过兵,又是李家比较年长的一位,她可不敢太放肆。“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就先把东西分一下。”李有田和孙淑芬对视一眼,扭头进了东屋,不一会儿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了出来。孙淑芬从里面拿出两只缺了角的破碗,两双筷子,两床褥子扔在李大柱面前。李大爷盯着这些东西,疑惑地看向孙淑芬,“就这些?”听到李大爷这样说,孙淑芬不耐烦地又从里面拿出一小袋棒子面,放到桌子上。“你们偌大个家,就分给他们母子俩这点东西,这公平吗?”李大爷气愤不已地看着孙淑芬,又瞥向李有田。两个人没一个出来说句话。随后,孙淑芬顿了顿,双手插兜,开口道:“李大爷,我们家本来...

主角:李大柱孙淑芬   更新:2025-02-21 15: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大柱孙淑芬的女频言情小说《重生1958:我带全村吃香喝辣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青涟居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家的你给我住手!”李大爷厉声呵斥道。孙淑芬这才悻悻住了手,悄悄地回到丈夫李友田身边,村里人谁都不怕,就李大爷当过兵,又是李家比较年长的一位,她可不敢太放肆。“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就先把东西分一下。”李有田和孙淑芬对视一眼,扭头进了东屋,不一会儿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了出来。孙淑芬从里面拿出两只缺了角的破碗,两双筷子,两床褥子扔在李大柱面前。李大爷盯着这些东西,疑惑地看向孙淑芬,“就这些?”听到李大爷这样说,孙淑芬不耐烦地又从里面拿出一小袋棒子面,放到桌子上。“你们偌大个家,就分给他们母子俩这点东西,这公平吗?”李大爷气愤不已地看着孙淑芬,又瞥向李有田。两个人没一个出来说句话。随后,孙淑芬顿了顿,双手插兜,开口道:“李大爷,我们家本来...

《重生1958:我带全村吃香喝辣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李家的你给我住手!”李大爷厉声呵斥道。
孙淑芬这才悻悻住了手,悄悄地回到丈夫李友田身边,村里人谁都不怕,就李大爷当过兵,又是李家比较年长的一位,她可不敢太放肆。
“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就先把东西分一下。”
李有田和孙淑芬对视一眼,扭头进了东屋,不一会儿家里的锅碗瓢盆都拿了出来。
孙淑芬从里面拿出两只缺了角的破碗,两双筷子,两床褥子扔在李大柱面前。
李大爷盯着这些东西,疑惑地看向孙淑芬,“就这些?”
听到李大爷这样说,孙淑芬不耐烦地又从里面拿出一小袋棒子面,放到桌子上。
“你们偌大个家,就分给他们母子俩这点东西,这公平吗?”李大爷气愤不已地看着孙淑芬,又瞥向李有田。
两个人没一个出来说句话。
随后,孙淑芬顿了顿,双手插兜,开口道:“李大爷,我们家本来就穷,再加上我婆婆跟着我们,东西自然是要多一些。”
“你...”李大爷听到孙淑芬把刘老太搬出来,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而这时,一旁的李大柱开了口,这些东西他不稀罕。
但没想到自己老妈为李家付出这么多,最后分家就落了个这,他要为其打抱不平!
“孙淑芬,先不说我妈为老李家干多少活,就你紧紧护在身后的健美裤,还有那几个花纹碗,全是我爹活着的时候从城里供销社买来的!”
“还有我老妈用自己一年口粮换的大铁锅,这些你怎么说!”
孙淑芬一脸不屑,嘟着嘴,“你有什么证据说是你们的?!”
李大爷本想说句公正话,他怎会不明白,母子俩吃了大亏,可清官难断家务事,有些东西很难分清。
李大柱见孙淑芬蛮横泼辣,一把将老娘护在身后,紧接着全身发力,气沉丹田,把力量集于腿上,“旋风三连踢!!!”
“砰!砰!砰!”
李大柱腿速之快,众人眼前仅飘过几道残影,几只花碗还有大铁锅就四分五裂。
“李大柱,你!”孙淑芬想要上前阻止,可看到这熟悉的招式,双腿不由得发软。
“嘶—”
一道声音响起,健美裤被李大柱蹬出个口子....
“诶呦,我不活了,我的健美裤,当家的你给我教训他!”孙淑芬气得原地大跳,歇斯底里地怒吼。
李有田刚想冲上去,可看到李大柱如秋风扫落叶似的旋风腿,不由得吞了一口唾沫,一怒之下又怒了一下。
孙淑芬看着怂包丈夫,眼泪都快掉下来,之后把目光放在了李大爷身上,可不能放任李大柱如此胡闹。
李大爷低头抽着旱烟,见没了动静,清了清嗓子道:“都没事了吧,过!”
啥玩意!?孙淑芬还在惊讶中,李大爷打断了她,“东西就分到这儿,接下来说说房子。”
孙淑芬听见房子两字,眼前一亮,急忙开口道:“东屋我婆婆住,西屋我和有田住,至于北屋,我儿子马上就要和村花结婚了,必须当婚房!”
“连个住的地方都不给,这不是把他们母子俩往死路上逼吗?!”李大爷嘴上是对着孙淑芬说,但实际上是讲给刘老太听,毕竟这是老李家的房。
刘老太心本来就偏,再加上李大柱和田荷花两个穷光蛋,以后更指不上他们,干脆偏到底,“淑芬说得也有道理,老头子死的时候,嘴里一直念叨着要给李家传宗接代。”
李大爷见刘老太这么说,气得说不出话来,他算是见识到当长辈的有多偏心。
“这几间房我一间也不要,老李家在村东头不是还有个旧房,那个给我们。”李大柱早就料到他们会来这一手,刚才通过记忆得知李家还有个旧房,虽说是破点,可面积比老李家东屋还大几平方。
等以后有了钱,直接翻盖瓦房!
孙淑芬听见李大柱这么说肉眼可见的喜悦,立马爽快答应,“好,李大柱你可要说话算数。”
她知道旧房面积大点,可那个老屋子早就破旧不堪,现在这时候谁家还有钱能翻盖起房子,这个买卖划得来。
“唉,大柱荷花....你们”李大爷很担心他们无法生活,分到的粮食没多少,现在连个屋子也没有得到。
“放心,李大爷,我心里有数!”李大柱眼神坚定地说道。
村东头。
李大柱背着行李,手牵田荷花,面前的屋子是破了点儿,好在还能住人。
“妈,儿子不孝,让你住破屋子,但是也请你相信儿子,咱离好日子不远了!”
田荷花看着变化如此之大的李大柱,欣慰地笑出声,“妈相信你,从小到大你一直是妈的好儿子!”
田荷花掏出那几张揉搓出皱痕的布票,“大柱,有了这,明天就能给你扯布做新衣服了!”
此话一出,李大柱鼻子一酸,原宿主多浑蛋啊,有一个如此爱自己的母亲却不珍惜,“妈,给你做就行,我不用。”
李大柱很清楚地看到布票上的数值,所有加起来就只有二尺七,勉强做个裤子。
而58年每个人是每年二尺七标准,可见多余的被婆婆或者孙淑芬给贪了。
听到李大柱这样说,田荷花眼角湿润,“儿子知道孝顺妈了。”
李大柱一把揉住母亲,他能明显感觉到轻盈,此刻李大柱暗暗发誓,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重生了,他肯定会让自己和母亲过上好日子,“您放心,以后咱过得比谁都好。”
次日清晨,田荷花满脸欢喜,早早去了镇上。
破旧的房子,只有昨晚睡在身下的土炕,除此之外,里面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
李大柱一直到八点才醒,他一个起跳,便下了床。
他想了一晚上,已经规划好第一步,先解决温饱问题。
李大柱催动意念,白色入口奇迹般打开,他毫不犹豫地钻进去。
上次除了肥沃的黑土地,小木屋内的东西是他迫切想知道的。
走进木屋,一桶水很快引起李大柱注意。
他低头望去,这水真清,就跟山中的泉水一般,都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帅气脸庞。
“这,这是?!”
李大强像看到宝贝一样,迅速来到一个白袋子面前,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有机肥!
他仔细研究了一下,眼前的有机肥看着跟牛的粪便一样,但却没有很刺鼻的气味,他能明显感受到散发着浓浓的养分...
不如种点麦子试试,将来就能有个好收成。
这是,还有高手?!
李大柱猛然发现墙上一个按钮,上面还有温度的标识,难不成是空调?
就在他按下按钮的一瞬间,一个小屋子出现在他面前。
李大柱慢慢走进去,里面什么也没有,难不成....
李大柱思考着又把目光放在了那个按钮上,随着他的手转动温度标识达到了60度。
而此时他的身体还在小屋里面,就这么一刹那感觉温度飙升。
明白了,这个按钮可以控制屋内温度的变化,也就是说等麦子熟了以后自己可以用来烘干。
李大柱边想着,边钻出空间,费劲巴拉地从包裹中,翻出一些小麦种子,“嘶...品相不太好。”
可他没有办法,目前只能找到这些。
李大柱小心翼翼地将种子埋进土里,浇上水、施上肥料,他从小就是农民的儿子,种地自然熟悉不过。
半个时辰后,他把所有种子用完,也才不到一分地。
李大柱开始掰起手指头算,如果自己土地按照二十一世纪水平来说,差不多一亩地一千斤小麦,现在一分地,也就是说大概能产一百斤麦子。
而在六十年代,一亩地撑死一百斤!
等再过几年就吃大锅饭,接踵而至的就是大灾,他现在得赶紧囤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等麦子熟透了,打成粮食。

半个月后,李大柱一大早就出了门,空间里的麦子在他细心照料下,逐渐变成了金黄色,再过两天就该收割了!
今天他准备去集市上看看,瓦片要去购买一些,至于土坯他就可以找村里的盖房老手来制作。
因为如果翻盖全部用砖瓦的话,二百斤粮食换成的钱,李大柱算了一下那可是远远不够,不过现在屋顶能用瓦,不至于在雨季漏水。
万事开头难,只要能收获第一批麦子,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起来。
李大柱一路上心里这样想着,一边凭借原宿主记忆,来到距离白浪村二十里外的大集上。
由于没有脚力,他足足走了有一小时才到。
大集上的东西玲琅满目,但大多数都是卖农具的,这也正常,因为附近都是农民来交换一些物资。
有拿鸡蛋换白面的,有拿白面换布票的,但在这个连温饱都很难解决的年代,这种交易也显得十分昂贵了。
李大柱一路摸索,最终来到了制瓦老师傅的门前,他抬头望去,门前挂着一个牌子,王家瓦片。
还未进门,一个小伙计就迎出来,在这年头能买得起瓦片的也不是一般人家。
但很快是小伙计的眼光就暗淡下来,李大柱穿着单薄的上衣,裤子还有几个补丁,连个兜都没有。
这哪像能买得起瓦片的人。
可卖瓦的王师傅并没有看不起李大柱,依然将他请进了门,并为其详细地介绍了瓦片价格。
一开始李大柱就想离开,这种狗眼看人低的人,他根本就不屑于搭理这笔生意也不会做。
自己虽要的瓦片并不多,可能只需要一百块瓦片,可这些就能值5块钱,相当于一个工人两天的工资啊。
好在王师傅是个好人,挺令他满意,再了解完价格后,李大柱心中便有了数,现在他只想赶快回去,等过两天就把麦子收割换钱,到时候他跟老娘就能住上瓦片房。
就在此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有田啊,你这可是买了得有足足一斤白面,咱村能这样买的也就只有你了”,说话的正是半个月前,跟他在地里互怼的赵老太。
孙淑芬的七舅母,赵金莲!
李大柱笑了一下,这老太太可真是无孔不入,就连自己浑蛋叔叔买白面,她都得陪着。
而他们两人并没有发现胡同口的李大柱。
“哟,这不是有田儿吗?这不逢年不逢节地来街上买白面。”李大柱抬头望去,原来是柳家村的范大嘴儿。
她可是赵老太的老姐妹。
上一世就是赵老太整天吹嘘老李家有多少白面,作为好闺蜜的范大嘴肯定知道啊。
到最后李有田招待新媳妇,用了掺白面的窝头,这桩亲事差点黄咯。
另一边,赵老太早已上前打招呼了,这种唠嗑子的事儿,哪里少得了她,“哎呀,不过年不过节的买一袋白面,你说人家老李家能干什么?”
赵老太这话就好像故意引逗范大嘴说出什么一样,范大腿先是一愣,立马明白过来什么脸上笑的褶子都出来了,“哦,原来是买白面招待新媳妇儿,这桩媒不是您赵老太给拉的,您可是大功臣呢!”
范大嘴这一夸,赵老太心里更乐呵了,,“您看你说的,我给我淑芬家说那还不是应该的,再过个几天我就要带着新媳妇儿去他们家做客了。”
意思就是他能去吃白面了,其实也不怪赵老太,整天把白面挂在嘴上,这个年代人们能吃上棒子面儿都算好的,野菜糊糊每天充饥,白面可是极其珍贵的物资。
“这么快啊!”,范大嘴一边应承着,嘴角却有点下拉,不就是买了点白面吗?有啥了不起的,还当街吹牛。
被范大嘴这么一捧,赵老太的话嘴上的话滔滔不绝,“就我淑芬家的儿跟村花搞上了,你再看看李家大儿媳,你说这怎么比。”
“就说这白面吧,田荷花带着他儿子李大柱,恐怕一年都吃不上一回。”
李有田听见赵老太在外面净说他好话,心里自然美滋滋的,记仇的他又想起李大柱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走上前插上一嘴,“唉,这也怪不得我们,没分家之前他们娘俩还能吃得上回白面,现在好了,恐怕温饱都是个问题。”
说完,还摇了摇头一副叹息的样子。
在胡同口站着的李大柱,这些话自然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先不说赵老太的嘴有多可恨,就他叔叔李有田虚伪的样,真特娘不是东西,都分家了,还在背后造谣自己和老娘。
李大柱看了赵老太旁边的范大嘴一眼,很快心生一计,你们不是爱显摆嘛,自己给你们加点料!
让范大嘴给你们好好宣传宣传!
想到这,李大柱背着手从胡同口出来,“这是哪个乌龟王八蛋浑蛋在背后嚼舌头根子!”
赵老太见李大柱突然冒出来,连忙闭了嘴。
李有田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毕竟是说了亏心话,他小眼神乱瞟着,最终把目光放在了怀中的白面上。
“大柱啊,叔叔还想着给你们娘俩送点白面吃去呢,想着你们的日子不好过。”
真是虚伪呀,李大柱无奈地笑了一下,原来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但他还是决定将计就计。
“不用了,这些白面是用来招待我未过门的嫂子吗,”李大柱挤出一个笑容。
“是啊,大侄子,再过个十天左右,村花柳如烟就要到我家做客,嗯....到时候你们娘俩也来,”事后,李有田才补了这一句,李大柱怎会不明白,二十多年了,李有田连根针线儿都没给过他们,就别说吃白面了。
“我们去....”李大柱故意拉着长音,实则观察叔叔李友田的表情,他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了,不就是怕真招来了他们穷娘脸儿。
“我们去怕是不太好,这白面都不一定够。前一阵子我还听七舅姥说,叔叔您招待村花要用拽面的,那得多费粮食!”
李大柱说这话时,暗地里瞅了一眼范大嘴,那耳朵长得跟兔子一样,净听稀罕事儿。
没等李友田说话,赵老太一把接过话茬,“就我们淑芬家,吃拽面那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李有田见七舅妈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连忙打断,他鬼精灵着呢,树大招风的道理怎会不懂。
再说了这种牛可吹不得,现在村里哪一家不是靠棒子面过日子,就这还得计划着吃。
假如要是话传到柳家村,人家当了真,这更了不滴,他们可供不起如此多的白面啊!
这话他们几个听听就行了,李有田敷衍地冲李大柱招了下手,拉着七舅妈离开了。

一天后,李大爷带着六个人去往了村东头李大柱家。
“大力哥,李大爷说的是真的假的,”
“你要说有田能管得起饭,那还差不多,这李大柱能有几粒粮食管饭,他自己能吃饱吗?”
一个30多岁的汉子狐疑道。
“到哪看看再说吧!”王大力抛下一句。
他不敢保证啊,自己挑的头,可全看李大爷人品。
李大柱虽说不是个坏心眼的孩子,可也没正经干过活,家里鸡毛没有是村里出了名的。
田荷花是难,但这年头都不容易啊,如果真想让兄弟们白干,自己就带头走人,王大力暗自在心里下了个决心。
其实李大爷一直在为李大柱兜着,按理说早饭就该在主家吃,可李大爷强行把几人按在自己家吃了。
为的就是多帮李大柱娘俩。
等几人到达后,李大柱早已在门口等待。
“李大爷您来了,各位长辈哥哥也来啦!”李大柱满脸笑容,迎着几个人就往家里请。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房子翻盖的事还要麻烦几位长辈。”
看到李大柱如此,众人顿时觉得似乎哪里有点不一样了。
众人进了里面田,荷花也从厨房中出来,连忙招呼道:“唉呀,这么早就来了,我做了饭,各位先把饭吃了咱们再干活,这房子就麻烦几位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是在李大爷家吃了吗,怎么还有一顿?
几个人怀着好奇的心情往厨房里瞅,只见一桌子上面放着大约十几个来个白面馍,这是真有白面吃啊,李大爷果然没有骗他们。
众人见到如此多的白面馍,一时间也有些呆住,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拿。
站在身后的李大柱笑了笑,“各位长辈赶快吃饭,吃饱了才有劲儿干活。”
他拉着李大爷坐下去,几个人见李大爷如此也都纷纷入了座。
热水、咸菜、白面膜,一年都没有吃上这么好的东西了。
“荷花,你们这是?”李大爷用手指了指白面馍。
“李大爷,都说了我们管饭您就放心吧”众人听李大柱这么说,也放开胆子吃起来。
瞬间,桌子上十几个白面馍被一扫而光。
吃完饭后几个人脸色变得红润起来,这么有营养的饭,好久没吃咯。
填饱了肚子,众人也彻底相信了李大柱。
领头的王大力拍着胸脯道:“大柱,你就放心吧,不出一个月这房子保准给你盖好!”
“感谢大力叔,您吃饱没,没有的话赶快再吃点。”李大柱笑容满面。
“不,不吃...嗝~”
王大力一声嗝,引得众人大笑,厨房内全部沉浸欢乐气氛中。
很快,李大柱带着众人,来到一个村里人经常制作土坯的地方。
白浪村本就不大,好事赵老太早就听说有人要盖房子,他正好能打打秋风。
事先她得打听好是谁家要盖房子,可不管是谁她都能薅点羊毛。
刚走到村中心,她就看见了王婆子。
赵老太连忙上前询问:王大妈,这是谁家在盖房子?!”
“哟,这事儿您都不知道,不就是您的亲戚在盖房子嘛!”
赵老太一听顿时懵逼了,自己的亲戚,她在这个村就一个亲戚,孙淑芬。
按理说有田家有房,不应该翻盖呀!
见赵老太一副奇怪的样子,王婆子随后补充说道:“就是老李家的大儿媳,田荷花家啊,我亲眼看见李大柱带着一伙人去了那里。”
听到此话,赵老太都怀疑王婆子没睡醒。
“田荷花他们翻盖房,王婆子你这是没睡醒吧?他们家别说翻盖房子,就连吃饭都是个困难呢,哪来的粮食管饭啊”
“你才没睡醒,我老婆子也奇怪呢,谁说不是呢,她家哪能管起饭。
“但是我听说人家前两天,还去李大爷家去了呢,估计就是为这事儿去的。”
听到此话,赵老太才想起前两天李大柱掂着的包裹,难不成里面真是白面馍?他们怎么有这么多粮食的!
赵老太决定一探究竟,他三步化两步就跟了上去。
李大柱等一行人来到了池塘边,这里的土喧腾而又结实,正好用来做土坯。
“大柱啊,中午我们几个人加会儿班,争取在天冷之前把房子给你们娘俩盖起来。”
王大力说道。
众人吃了白面馍,对李大柱的态度早已改变,原宿主好吃懒做,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
现在不同了,李大柱拿出白面雇他们盖房,比在家里吃得还好。
众人想来也替田荷花感到高兴,怪不得能分家呢,原来是挣到钱了。
不然还要在老李家受气!
“大力叔,累了就休息休息。”
“您是咱村做土坯高手了,速度没的说,累了就休息休息。”
“没事大柱,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把这房子给你翻盖得结结实实的,中午就在这了!”王大坚定的说道,后面几人也纷纷点头。
李大柱见村里人对自己这么好,他也不好推辞,于是连忙表态,“行啊,既然这样,那我就跟我娘把饭给你们送来!”
众人嘴里答应着,手里早已忙活起来。
而此时,赵老太在后面撅着个腚,这一切看在眼里,他们怎么有粮食管得起饭?
难不成是淑芬家?赵老太心里琢磨着,自己给他保了这么大媒,都没说给些粮食啥的,就前一段时间给了两斤棒子面。
想到这儿,赵老太可不愿意了,淑芬家也不能这么办事啊,边想着他就奔向老李家。
另一边李文强蹬着自行车从柳家村往回赶,脚都蹬出幻影了。
他要赶快把今天的事告诉李友田,这是哪个乌龟王八蛋提的茬,说他们招待新媳妇儿用拽面,都传到柳家村了。
都知道柳老蔫儿是个面子上人,这不是存心要让搅他的婚事,查出来决不能饶了此人。

腿痒,还是先忍忍,毕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踢死一个不太好。
“六个!”李大柱拿着包裹,在眼前晃了晃。
赵老太哪里会相信,就你们娘俩还能吃上白面馍?“诶呦,王婆子,这可了不得,还六个!”
赵老太白着眼儿,一副看不起人的姿态。
“不要拿你的认知,去来定义别人,你这几天也就能喝菜糊糊了吧!”李大柱丢下一句话,就转身离去。
赵老太气得咬牙切齿,可他没办法呀,人家李大柱说的是事实,前几天靠给友田说媒还得到几斤棒子面,这几天只能喝菜糊糊了。
不过好在还有几天就能去有老李家打打牙祭,没准还能顺手拿点东西。
反观李大柱辗转几个胡同,终于来到了李大爷家。
上一世李大爷对原宿主苦口婆心地劝导,没事儿的时候还帮衬田荷花,这一切李大柱都记在心里。
不管怎么说,他得好好感谢感谢李大爷,再说李大爷当兵回来就一直未婚,虽说村里对他尊敬,但是一个人的日子毕竟是不好过。
“李大爷在家没,我来看看您。”见无人应答,李大柱进了门,就看见欲要起身的李大爷。
“哦,原来是大柱啊,快进来坐。”李大柱将包裹放在桌子上打开,“李大爷,这是我娘蒸的白面馍,给您送几个。”
李大爷听闻有些一愣,看了看桌子上的白面馍,“这...你们娘俩有白面膜就留着自己吃,干嘛还给我这个老头子送来。“
李大爷说着,就要把馒头往李大柱怀里塞。
李大柱不接,硬生生把包裹推到桌子上,“李大爷,这是我跟我娘感谢您的,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更辜负我娘的一片心意。”
李大爷见其这样说,高兴地笑了笑,大柱真是懂事了,随后把那珍贵的白面馍又放在桌子上,“大柱啊,替我谢谢你娘。”
“噢,对了,有啥事能用得着老头子我的就说话。”
李大柱顺势坐下,“也没什么事情,不过我想着再过两天也就我想翻盖翻盖房子,眼瞅着马上要入冬,我娘她身体不好,怕把她身体冻坏。”
李大爷听后连连点头,“嗯,大柱真有孝心,到时候我帮你们娘俩,先把住的那个屋给盖一下,毕竟这么大屋子,咱们三个也得盖个一年多。”
“不,不用李大爷。”李大柱连忙摆手,“您岁数这么大了,哪敢麻烦您,我就是想请您找几个干活的老手来帮忙盖就行了,饭我们管。”
李大爷有些懵了,这年头在村里找人盖房的寥寥无几,都是自己家里人一点点盖,因为找人肯定就要管饭啊,就算是棒子面粥也管不起呀。
但李大爷看到大柱有如此孝心,甚感欣慰,于是想出个折中的办法。“我家里还有十来斤棒子面,咱们一起雇两个人先尽快把睡觉的房盖起来。”
这李大爷真是个好人,现在都困难,他竟然还要把唯一的棒子面拿出来帮自己,李大柱心中大受感动。
以后他一定找机会好好报答一下李大爷。
“放心李大爷,您找好人就行,饭我们不仅要管,还要管得好,”李大柱就差拍着胸脯说了。
李大爷有些摸不着头脑,可看着李大柱说话的样子,不像是说着玩儿,这小子还真是有点儿变化了。
“那,那找几个人呢?”李大爷问道。
“反正越快越好吧,尽量多找几个人,找个十个八个的,这房子在天冷前就能盖起来了。”
现在还不是太冷,李大柱只想尽快让老娘住上新房子。
“对了,李大爷,再过两天我用您的牛车去城里拉点东西。”
“拉东西?”李大爷实在想不通,能有多少东西要用牛车拉,要说用泥土,稻草咱们村不就有现成。
李大爷手中的烟也不抽了,就这么直直地看着李大柱,把他都看毛愣了。
随后李大柱又把盖房找人这件事敲了敲,这件事就算定下来。
等回到家,李大柱揣着个白面馍就往随身空间里端,他要抓紧时间了,得赶快把粮食换成钱。
老李家。
孙淑芬和李有田商量着,今天让儿子去柳家知会一声,明天就可以直接把柳如烟接过来。
李文强骑着生产队唯一的自行车,一路向北去了老柳家。
等到了柳家村,已经是中午,柳老蔫正跟几个老哥们,聚在村口聊天。
李文强大老远就瞧见了,立马喊了一声,“叔!”
柳老蔫在人群中一望,见未来女婿来了,脸上充满笑容,“看,我那会计女婿来了!”
他挤开人群,上前去迎接,这个婚事自己还是满意,而别人一听是白浪村会计的儿子买,也觉得不错,生活条件最起码比一般人家要好。
总之一句话,在村里脸上有光。
哟,俺的好女婿文强来了。
等李文强凑近刘老蔫儿,脸上褶子笑得都展开了,带着自己的准女婿就往家里领,还故意走人多的地方,为的就是好好显摆显摆。
“嘿,老蔫儿您这女婿真不错,连自行车都弄来了,要不说你上辈子修了福,这辈子就是个坐轿子的命。”
“老蔫儿,到时候我们可得沾沾你的光。”
在众人的恭维下,刘老蔫儿的腰不禁直了直,这桩婚事他太满意了。
李文强对这些话也是十分受用,幸亏自己老爹是个会计,能借来自行车给脸上争光。
“老蔫儿,到时候我们可得沾你们女婿的光,听说明天人家要用拽面招待你家如烟呢。”
啥玩意儿?李文强猛吸了口气,他怎么没听说这回事儿,家里一共就一斤多白面,哪能再去做六个人吃的拽面。
可一旁的刘老蔫儿却笑着点头,仿佛早就知道了似的,还时不时回头看向李文强。
李文强见到这一幕,天都要塌了。

见邻居误会,孙淑芬急忙辩解“不是,不是啊,李大爷!”
一旁的李大柱先是一愣,后暗自庆幸起来,本想着在村里彻底名声扫地,但没想到事情发生转机。
总的来说,还是孙淑芬平日在村里太霸道了。
于是乎,李大柱心生一计!
“妈,您快起来!”李大柱上前搀扶田荷花,之后去扶刘老太和李有田。
他俩肯定不让扶啊,可耐不住李大柱力气大,直接一手扶一个,硬生生拽起来。
孙淑芬看见李大柱一系列行为,怒火中烧,抬手就要打他,“你现在给老娘装起好人来了是不是!”
她似乎忘记了周围还有邻居,这下好了,孙淑芬的暴力行为彻底坐实了。
“够了!”李大爷一声呵斥,令孙淑芬愣在原地,他身为村里的老人,自然有一定话语权。
一旁的李有田还想为孙淑芬解释,可嘴巴肿得硬是说不出一句话,面部表情反而老可怜了。
李大爷见状上前查看伤势,“有田,你这只是皮外伤,涂点药就好了,只是你这老婆真该管管....”
见解释不清,孙淑芬连忙喊起刘老太,“妈,您能不能帮我啊!”
刘老太一开始是想替孙淑芬,可她的泼辣早就令邻居不满,大儿媳又是出了名的老实人,现在帮孙淑芬岂不是惹火烧身,没准还给自己定个帮凶,成为村里的恶婆婆。
刘老太边想着,边凑近孙淑芬,拍了拍肩膀道:“淑芬啊,别闹了,快回屋。”
一旁的李大柱却跟看戏一般,盯着眼前一幕,就差吹口哨了。
孙淑芬见吃了大亏,立马盘坐在地,胡搅蛮缠起来,“诶呦,我嫁进你们老李家的什么好了,吃也吃不上,穿也穿不暖,我,我不活了。”
邻居们见孙淑芬又开始胡闹,有看热闹的,有摇头的。
“这些年老李家那样好东西,不先紧着他孙淑芬用,每逢过年都扯五六尺的布。”
孙淑芬听见邻居们这样讨论,不免有些心虚,小眼神开始乱瞟,“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些年要不是我跟有田撑着,老李家能混到今天?”
“孙家的,这一点我倒是承认,要不是有田这个会计,恐怕老李家混得比现在还差。”
“至于家里,那是人家田荷花操持上下,地里的活儿也是人家干,要说老李家两个功臣,一个是有田儿,另一个就是田荷花。
“要我说,李有田拿到的工资不都用在孙淑芬身上了,人家田荷花可是给整个老李家出力的。”
这时后面的李有田不由地把身体往后挪了挪,低下了头,他无力反驳呀,这几年领的钱全用在他儿子和孙淑芬家里了,老李家他是一点儿钱也没交,还从刘老太那儿拿了不少。
而孙淑芬鸡贼得很,听见有人说李有田是功臣连忙将这句话摘出来,“我们两口子在老李家,可是做了大贡献了,还要养着一些不相干的人。”
孙淑芬的意思很明显了,他们两口子在老李家吃亏。
“既然婶子觉得自己吃了亏,那我们就分家。”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在场邻居纷纷向田荷花看去,竟然是李大柱说的话。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