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钱七孙保财的其他类型小说《再度同舟钱七孙保财小说结局》,由网络作家“转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孙保财回到家里,在后院菜地找到他娘,嬉皮笑脸的走过去,“娘,儿子跟你说个事。”刘氏看了眼三儿子没好气道:“什么事?”对这个儿子她是真没办法,自从孩子八岁那年差点没了命,她就舍不得三子干活,没想到现在成了这样。孙保财也没在意刘氏的语气,他知道刘氏心里向着他,要不也不会放任他每日出去。“娘,我想娶咱村钱家的钱七,你帮我找个媒人去提亲吧。”话落见刘氏一脸惊愕的看着他,担心娘会因为钱七名声的问题不乐意,忙表态道:“娘,此生我非钱七不娶。”说完郑重的点了下头,以此表达决心。刘氏从惊愕中回神,刚刚王二婶子来说和,现在这小子回来就跟她说非钱七不娶,弄得她一时竟然说不出话。心里纳闷那钱家七丫头也没多出彩啊,不就比别家姑娘白点,好看点吗。对此她倒是不...
《再度同舟钱七孙保财小说结局》精彩片段
孙保财回到家里,在后院菜地找到他娘,嬉皮笑脸的走过去,“娘,儿子跟你说个事。”
刘氏看了眼三儿子没好气道:“什么事?”
对这个儿子她是真没办法,自从孩子八岁那年差点没了命,她就舍不得三子干活,没想到现在成了这样。
孙保财也没在意刘氏的语气,他知道刘氏心里向着他,要不也不会放任他每日出去。
“娘,我想娶咱村钱家的钱七,你帮我找个媒人去提亲吧。”
话落见刘氏一脸惊愕的看着他,担心娘会因为钱七名声的问题不乐意,忙表态道:“娘,此生我非钱七不娶。”说完郑重的点了下头,以此表达决心。
刘氏从惊愕中回神,刚刚王二婶子来说和,现在这小子回来就跟她说非钱七不娶,弄得她一时竟然说不出话。
心里纳闷那钱家七丫头也没多出彩啊,不就比别家姑娘白点,好看点吗。
对此她倒是不以为然,皮肤白还不是不常干活的缘故。
说实话,但凡三娃子名声不是这么糟糕,说啥她也不会同意娶个这样儿媳妇。
刘氏语重心长的对着三娃子说道:“儿啊,你可想好了,你们俩要是成亲的话,这日子可怎么过呦。”
“你想想她不能干活,你种地农活也不行,现在有我和你爹还好,要是以后我们走了,你说说可咋整。”
家里没分家还能照顾他,要是以后分家了,他们老两口肯定要跟长子过,到那时三儿子一家连个地都种不好,这日子过成啥样都能想到。
孙保财听后直接笑了:“娘,你放心吧,儿子成亲后一定能养活媳妇,儿子虽然种地不行,但也是能赚钱的。”
他每日不着家去县城可不是去闲逛的,他去县城主要是找一些便宜的东西倒卖,只不过每次赚的钱大多让他拿去结交人脉去了。
虽然在大家眼里,他结交的人都是些下九流之人。
但不可否认这些人消息是最灵通的,也是最知道在县城混的规矩,在他们身上能学到很多。
他自从确定钱宝宝也来了,就开始琢磨怎么能在这里活的好。
种地真心不适合他,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累死累活可能连肚子都填不饱。
孙家在他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状态,这几年能吃饱饭了,还是因为他们哥几个都长大能帮衬家里的缘故。
至于走科举就更不用想了,他那时看孙家这么穷,都没好意思开口提想读书的事。
这几年总在外面跑,也算是把这里的字认差不多了。
大景朝的字接近于繁体字,一开始他也是连猜带蒙的认,后来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不过写还是不行,曾经的他没练过毛笔字,在这里更没机会练。
所以思来想去,最后决定经商,只不过没本钱,只能一点点的慢慢赚,至今虽未攒下啥钱,但在县城的人脉总算是通了。
他每天往外跑,隔几日会给刘氏拿些钱回来,算是误工费吧,怎么也不能真的白吃家里的。
何二闻言眼眸变的深邃,“有可能,一会等大家走后,我找机会查看,这趟咱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可不能把自己折进去,等我确定有问题,会跟蔡镖头禀报,到时咱们直接找王夫人说去。”
蔡镖头跟他师父柳庆魁是表兄弟,有这层关系,才能接到这趟押镖的活,对于他的话蔡镖头一定能信。
孙保财听了点头后,继续吃包子,他能做的不多,关键还得靠何二。
吃完饭,蔡镖头组织押镖队伍重新上路,他们得抓紧时间,要在天黑前到下一个歇脚点,不然要露宿野外。
等所有人都走了,何二落后众人,到孙保财说的那张桌子下看了,果然有暗号,不由暗骂了句,把暗号记下后,才小跑的追上队伍。
他本来就在最后走,也没引起其他人注意。
找了个机会凑到前面找到蔡镖头,说了他们发现的情况:“我看了那暗号,就是告诉人镖队走的什么路线,叔,咱们得趁早商量对策,可不能被人给端了。”
蔡镖头听后陷入沉思,何二的话他当然相信,他表哥柳庆魁还特意叮嘱过他,要他照看下这小子。
皱眉想了会道:“你先当不知道,继续观察,先别打草惊蛇,那帮人不会选在第一天就下手,肯定要等到咱们走了几天后,走的较远了才会动手,而且从中能看出,既然现在就在跟咱们走的路线,那么多半是要设伏了,等会我找王公子商量下,你等我消息。”
何二点头应了,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继续又跟蔡镖头聊了一会才回到后面。
大家对于何二乱串找人聊天都习惯了,都知道他师父是吉祥赌坊的柳庆魁,都会给他几分脸面。
当行程到第四天时,走到横川岔路口时,这里有两条路都能到海城。
一条是大家都会选择走的路,是离海城最近的路。
还有一条是从川县去海城,这条路要多走两天,所以蔡镖头理所当然的选择走最近的了。
走了一个时辰后原地休息,休息了会吩咐众人往回走。
大家心里诧异纷纷问道这是为何,蔡镖头闻言瞪着众人道:“我说什么你们听着就是。”
在外走镖听镖头的,这是规矩,所以有异议的声音没有押镖的人,大家心里纳闷但是不会出声询问,知道镖头这样吩咐肯定有道理。
刚刚出声质问的都是王家的家丁。
这时马车里传出个女声:“都听蔡镖头吩咐。”
王家的家丁听后才闭嘴,只是有个人眼里闪着诧异,担心表露出来只得低头掩饰。
刚刚他才做完记号,现在改变路线,他要把记号改了才行。
发现周围有人过来,抬头看是押镖的人,把他围起来,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他暴露了。
何二和孙保财互相笑了笑,他们是等着奸细做完暗号后才行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淆视线,让人以为他们走的是这条路线。
这样他们走川县的话,就能争取到时间,到时等那些人发现后,想追也来不及了。
因为他们以后还是会变道,没了人给他们留记号,在这古代想追踪,可不是容易的事。
众人开始往回走,到了岔路口时,直接往川县的路走。
马车里王曦看着娘亲道:“娘,那些人还会追上来吗。”
他今年十岁已经懂得很多事,蔡镖头跟他说的话,他如数转达给了娘,娘说的话他在传达给蔡镖头。
地里种的是小麦,再过十来天就该收割了。
钱七看着地里已经成熟的小麦,挑了下眉头,嗯她喜欢吃大米。
不单单是她,孙保财也喜欢吃米饭。于是开口道:“咱家这旱田能改成水田吗?”她知道改是能改就是造价太高。
改造的钱能赶上半亩旱地的钱了,所以这里的人根本不会做这种事,毕竟旱田收成还多些。
她之所以这么问,是以他俩的劳动能力,估计也就能种好这三亩地加一个菜园子。
再多估计孙保财肯定会佃出去收租子。
孙保财想了下说道:“我觉得可以考虑,等修好院墙和房子,看手上还剩多少银子,如果够咱就改成水田。”
小麦他们都不爱吃,费劲种了还得卖了,再买大米吃,还不如改了水田省事呢。
两人又商量了会,看天有些黑了才回屋。
翌日一早钱七在孙保财怀中醒来,看了眼外面,天刚蒙蒙亮。
闭上眼本想在睡会,过了会还是认命的起床。
以前的生活是晚睡晚起,到这里后养成的习惯是早睡早起。
早上醒了后,就在也睡不着了,毕竟晚上睡的早,睡眠太充足了。
钱七穿好衣服后,看孙保财还在睡,给他盖了下肚子才往外走。
去后院井边洗漱后到厨房,看还有好些肉和蔬菜。
蔬菜倒是还能放两天,现在天热肉要是再放下去就坏了。
想了下只得动手把肉切成片,在用食盐腌制上。
这样处理肉是跟王氏学的,能放上好些天不会变味。
要是想在放久一些,那就拿到外面晾晒风干做成肉干。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这样做成的肉干,只能达到久放的目的,至于味道吗,一个字咸。
但就这样最简单的肉干,也不是谁家都会做的。
一是肉贵谁家也不会多买,二是盐也贵。
所以这种方法,都是那种家里要办喜事的人家,肉买多了没吃了才会用。
就像钱家这几年每年都娶个新媳妇,自然这法子用的多了些。
把肉腌制好,给灶上生了火,把昨天两人吃剩的菜热上。
又拿过韭菜摘了清洗干净,一会在做个韭菜炒鸡蛋。
孙保财醒了,见钱七没在身边,起来穿好衣服先到厨房,看老婆在做饭笑道:“怎么起这么早,咱家就咱俩晚起也没人说。”
他没往外跑之前也每日早起,因为起来晚了没饭吃。
后来他开始往县城跑后,也不在家吃早饭了,倒是可以多睡会了。
不用想钱七的情况跟他以前差不多,应该说整个村里都这样吧。
孙老爹就语重心长的跟他说过,穷人家养不起懒人和闲人。
钱七听了无奈的看着孙保财苦笑道:“习惯了,醒了就睡不着。”
来这里后生活习惯全变了,起初不太适应,习惯后竟然觉的挺好。
见他还未洗脸催促道:“你去洗漱吧,我把饭端上去。”
孙保财笑着应了,转身出去到后院井边洗漱。
两人吃过早饭一起收拾,孙保财看着钱七说道:“我要去趟县城,找修院墙的泥瓦工,还要去趟衙门把你的户籍挪过来,你去不去。”
马上快农忙了,村里是找不到人愿意这时候接这活的。
这时候想修院墙,只能去东石县城,找专门干这行的泥瓦工。
钱七的户籍过到他名下,只要拿着他俩的婚书就能办。
分家后他的户籍就分出来了,现在他是自己一个户籍本。
田家吃晚饭时,田来福问了爹今天去东石县的事。
田村长简单跟儿子说了下,看家里人都在听,不再多言,示意来福明天再详说吧。
翌日早早起来吃了早饭,今天是三朝回门的日子。
因着昨天孙保财约了老杜来看活,所以今天他们晚些在去钱家。
钱七收拾桌上的碗筷:“我去厨房收拾下,你去看看待会带什么东西回门吧。”
孙保财听了应道:“行,我去看看,昨天我特意叮嘱老杜让他早些来,估计过会就能到了,咱把东西准备好,谈完活咱就去钱家,应该不会误事。”
他昨天敢这么干,是因为两家离得近,都是一个村的,走几分钟就能到。
钱七点头表示知道了,端着东西去了厨房。
孙保财来到放东西的隔间,看看过会带什么回钱家。
他们成亲时,别人送的东西都放在了这里。
孙保财看有两小坛酒,拿过来放到脚边,酒送给岳父的。
又拿了两个干果礼盒,这个给孩子的。
看了一圈没找到适合给岳母的东西。
最后看角落里放着的鸡蛋,眉头一挑送这个实惠。
把挑好的东西拿出去放到桌子上,等会让钱七看看,拿这些行不行。
走到厨房看她已经收拾好了,打量下看这里虽然简陋,但收拾的很干净整洁。
孙保财:“我选了两坛酒、两盒干果、还有一小篮子鸡蛋,你看行不。”
钱七用清水洗了下手,闻言笑道:“你做主吧,不过注意下,回门礼要带双数,要么少拿个,要么添个,你看着办吧。”
反正她六个嫂子三朝回门时,她娘给拿的都是双数。
还说什么好事要成双成对,一定要吉利等。
所以这事她虽然不在意,但是她娘一定会在意的。
孙保财听了笑着应了,两人回屋把礼品又加了件,放到一边。
孙保财看现在无事,反正要等着老杜,索性把笔墨纸张拿出来,继续翻译农桑通诀。
昨晚翻译了一半,争取今天把这本书翻译完。
钱七也跟昨晚似的,坐在旁边看翻译成简体字的纸张。
这本农桑通诀,真是本农业类的好书。
开篇论述了农业发展历史,这让她这样以前不善农务之人,对农业的演变有了个概念。
而且书中逐步介绍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技术和经验。
这个十分难得了,这么好的书,听孙保财说,竟然因放的时间久远,被便宜处理了。
钱七看完农业篇感叹道:“这样实用的好书,为何在书肆无人问津呢,真是让人想不通。”
这书多有实用价值啊,要是农民多多研究,多收些粮食肯定没问题。
面对老婆的疑惑,孙保财笑道:“呵呵,不懂了吧,这里的人凡是去读书的,都是奔着科举去的,都梦想着能一朝得中光耀门楣呢。所以这些人看的书,都是些四书五经史记典故等这类的书。农业类的书,这些一心走仕途的书生,怎么会看呢。”
这种现象是这里的通病,就像如果城里的学子,对农业类书籍不感兴趣,这是正常现象。
毕竟他们没有接触过种田的事,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偏偏农家子读书后,也不看这类书,就不得不让人唏嘘了。
想到这里抬头看着钱七感叹道:“这里种地的农民有几个识字的,就算识字又能认识几个字,所以这书为何会无人问津,也就好理解了。”
她当时才五岁,哪里知道这里连五岁的孩子,都要这样编排。
也是因为这件事,才真正意识到,融入需要改变一些固有的认知,十年下来改变了一些,但还是觉的跟这里格格不入。
当年谁也没想到会在村里传开,直接导致她小小年纪被贴上了不安分的标签。
现在她娘想起来,还会骂那个嘴碎之人。
至于好吃懒做的名声她也很无奈。
谁让她嫂子多呢,家里活多人也多啊!
她娘这人特别会管家,把每个嫂子的工作岗位都安排妥妥的。
她是幺女,轮了一圈到她时,自然没啥活让她做了。
结果!又被打上了好吃懒做的标签,在村里的名声越来越差!这真的很莫名奇妙。
她是在这个身体五岁时穿过来的,到这里整整十年,越对这里了解越无奈。
这里是大景朝,一个在历史书上从未看到过的王朝,跟华夏的古代社会一样,对女子有着诸多限制。
钱七想到这里,不禁又叹了口气,她想晚几年成亲,可惜不行!
红枣村的女孩都在十五六岁就嫁人了,有的可能还早些,更别提不想成亲的事了,那完全行不通。
钱七手托腮趴在桌子上,想着今后的路该如何走时,听到外面有吹哨的声音,清秀的脸上泛起无奈之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这时候来找她干嘛,心里虽然不情愿,但还是起身走了出去。
顺手拿起个竹筐,冲着娘的屋子喊了声:“娘我出去打些猪草。”
说完就出门往紫霞山上走,她们家就在山脚下,去紫霞山最方便。
孙保财在钱家的院子外探头探脑,看没人趴在钱家的东墙根打了个口哨。
随后趴在墙上听到里面有动静后,连忙往山上跑。
董氏和何氏这会正在厨房,看小姑拿着竹筐出去,还说打猪草!
两人互相看了看,笑笑没吱声,两人心里明白这是在房里待够了,想出去散散心。
以小姑在家里的地位,她们也不会不开眼的去得罪她。
孙保财坐在石头上眉头紧皱,想到刚刚路过河边那帮村妇说的话,在心里琢磨怎么游说钱宝宝。
他和钱宝宝是去离婚的路上出的车祸,本以为死定了,没想到睁开眼竟然到了这里,还成了个八岁孩童。
那时就开始留意,觉得他既然能来到这里,那么他老婆钱宝宝也能来才是。
当他听到钱家七丫头趴私塾窗户的事后,直觉这个七丫头就是钱宝宝。
因为这里正常的女孩子干不出这种事。
在钱家回村时,他找了个机会终于证实真的是钱宝宝,那时他心里的愧疚才少些。
毕竟要不是他开车不专心,也不会出车祸,钱宝宝还在那个世界活的好好的,不会到这里来受苦。
孙保财听到脚步声抬头看她来了,钱家对她挺好,不让她干重活。
她本身就有保养意识,现在身材苗条、皮肤白皙、相貌清秀耐看,身上又有股淡然气质,跟她以前上学时一模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