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宫位于大陆西部的苍梧山之上,这里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苍翠的树林映衬这一股自然的美,从山顶可以看到周围层层叠叠的群山。
最重要的是这苍梧山不仅占地面积大,且灵气充足,是个修炼的宝地。
当江仲背着满是柴木的背篓走下山时,一个幽静的小院映入眼帘,院子外的门框上赫然立着一块木匾,上面的三个大字江仲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了。
石中院,玉虚宫六院之一,另外五院分别为紫霄院、梅花院、浮光院、素女院以及药院。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紫霄院是玉虚宫的执法院,位居六院之首,由当代玉虚宫主白行云执掌。
进入这石中院内,踏上一条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往里走可以看到一排错落有致的房屋,两侧灌木丛架的整整齐齐,看起来很是整洁,房屋后面则是一处凸起的平台,这也是专属于石中院的“演武场”。
此时场地边缘站着一位身着素裙,大气端庄的美妇人,这是他的师娘柳澄,也是前空灵派的天之骄女,年轻时与他师父耿卿相遇,后嫁入玉虚宫。
演武场中央,一位青衣男子和一位黑袍男子相对而立,青衣男子约莫二十多的年纪,面如冠玉,皮肤白皙,手中握着一把做工极为漂亮的白玉剑,微风吹起他的衣摆,平白给他添了几分仙气,这人便是江仲的大师兄萧如文,也是玉虚宫有名的美男子,女人缘好到没边。
旁边这位黑袍青年身材魁梧,英气无比,眉宇间透着一股内敛沉稳,这是江仲的二师兄石厚。江仲和两位师兄的关系很好,因为他们两个也是江仲有且仅有的两个师兄弟,没错,石中院一共只有他们三名弟子。
这是因为他们的师父耿卿虽然修为极高,享誉盛名,但性格极为佛系,就连江仲他们三个师兄弟他都只是将功法告知,剩下的就让他们自行修炼了。
甚至在此事上柳澄都要比他更上心,经常督促门下三个弟子的修炼,毕竟石中院本来弟子就少,若是再不成器,怕是要遭各院耻笑。
可惜耿卿本人对此毫不在意,甚至宫主白行云亲自找他说过此事,大体意思是想收一批资质优异的弟子加入石中院,拜他为师,扩大院中规模。
不过此事被耿卿拒绝,他总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自己的缘法,师徒之事亦然。
对此白行云也很是无奈,后来便不了了之。
柳澄这时也发现了回来的小徒弟,柳眉一皱没好气的道:“砍柴一次比一次慢,你就继续磨洋工吧。”
“没有啊师娘,这山路太不好走了,我可是一心想快点回来修炼的。”江仲一脸诚恳说道。
谁想到柳澄冲他莞然而笑,本是一道非常漂亮的风景线,可江仲不仅没有心情欣赏,还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既然你如此迫切的想要修炼,那一会我亲自操练操练你。”柳澄不怀好意说道。
“哎呀这种事怎么用得着麻烦师娘呢,师娘无论是修为还是相貌那可都是大家公认的魁首级人物啊。”江仲朗声道。
柳澄捂着嘴笑了,看着江仲真诚的样子,那真是一脸求生欲啊。
“好吧,今天先放过你了,赶紧去烧火,一会给我打下手。”柳澄正色道。
“遵命“,说罢江仲直接往厨房方向跑去,“还好还好,逃过一劫。”江仲心中暗道。为什么如此害怕师娘呢,那只能是因为,她是真揍啊。
柳澄望着江仲奔跑的背影,眼神透着慈爱和温暖,她和夫君耿卿没有子嗣,所以对门下的三个徒弟皆是视如己出,尤其对这个最小的弟子。
她将目光移向演武场中央,朗声说道:“你们两个别磨蹭了,赶紧分出胜负,今天晚上我给赢了的加餐。”
听到这话的两人瞬间来了干劲,只见石厚右足前迈,将手中紧握的黑色长剑缓缓举高,一个箭步直劈萧如文面门,宛如猛虎下山,看起来气势十足。
谁知萧如文不慌不忙,手中白玉剑竟自主旋转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攻对方面门。
石厚见此只得转攻为守,将黑色长剑架在胸前,此时白玉剑上剑光璀璨,一股无形气流宛如游龙一般直冲向石厚,这一击直接将他打的失去平衡跌倒在地,萧如文见此也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走过去将师弟扶起。
“不公平,你的《玉虚剑经》已经修炼到第四层驭气境,而我的还在第三层淬体境,差这么多怎么打。”石厚不服气地说道。
“那这你得找师娘说了,今天的加菜我就笑纳了啊。”萧如文笑着拍了拍石厚的肩说道。
“切,等我到第四层,肯定打服你,吃饭吃饭。”石厚嚷嚷道。虽然嘴上说的信心十足,但是萧如文上佳的资质以及那一手快剑,还是让他有点虚的。
话说在此方世界之中,无论正派邪道,各门各派的修行体系都各不相同。
虽然体系大相径庭,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便是必须要引天地灵气入体,灵气需流经身体十二条经脉,资质绝佳之人,十二脉齐通,可以吸收更多的天地灵气,修行的进境更快,这也是判断一个人资质的重要因素。
玉虚宫所传的功法《玉虚剑经》是各门各派公认的剑道第一功法,只因它是两千年前玉虚宫的创派祖师玉虚仙子所创。
玉虚仙子惊才绝艳,虽是女修,但是力压当世所有修行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在两千年前邪道猖獗,欲毁灭整个世界之时,正道精英尽出但是最后损失惨重,最终还是玉虚仙子一人一剑斩断邪道之祸,后拂袖而去,无人知其所踪。
那一战之后的几百年间,正派都是以玉虚宫为魁首,而邪道的宗门教派都是因为忌惮玉虚真人的威名,不得不隐于世间不敢冒头。这一战的功绩现在还记录在玉虚宫的藏书阁中,为后人所铭记。
《玉虚剑经》按修为高低划分为十层,前三层统称为淬体境,顾名思义是吸收天地灵气淬炼体魄,顺带练习各种剑招,为后面打好基础。
四五六三层统称为驭气境,主要是驾驭灵气与宝剑产生共鸣,衍生出各种神通,比如说御剑术与剑气等等,这个时期就可以学习宫中的各种剑诀剑技和妙法神通。
七八九三层统称为炼神,神思与天地融合,掌握天地之力,此期间还能磨练属于自己的剑意,最终达到人剑合一之境。
至于第十层嘛,对普通人来说算是个传说的境界了,可能只有当年的玉虚仙子达到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