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叔,你先等一等。”
李建国回屋穿了一件衣服,等大伙儿都去了西山后,这摸出一根烟递了过去,低声问道:“咋才十多个人,这得干到什么时候去啊?”
“十五个人还不够?”
“不够。”
李建国摇摇头,“砍树砍柴,规整林地只是第一步,我还得盖房子,修鱼塘,弄果园,这些不都得用人吗?”
“你弄一个大喇叭喊啊,只要能干活儿的,都叫过来,咋地,怕我给不起钱啊?”
“呃……”
王富贵一脸讪讪,尴尬不已。
“对了,工钱你咋还压了五块钱下去?”
提到工钱,李建国皱眉道:“每个人你还赚提成了?”
“没有,绝对没有!”
王富贵连连摇头,指天发誓,“建国,天地良心啊,克扣农民工的钱,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啊,我这不想着给你省一点吗?”
“十块钱一天,村里人大把大把的抢着干,我都没敢用大喇叭喊,怕人太多了,工钱支出太多……”
“不用怕,我有钱!”
李建国划着火柴,点了一根烟,猛嘬两口。
“工价就别压了,咱农民虽然没啥文化,没啥技能,但也是靠力气、靠身体吃饭,手里能攒点钱不容易。”
“你这边工价不提起来,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大伙儿手里都没钱,再去秀眉嫂子小卖部,除了买包盐,连酱油都舍不得买,像我一样买一包白糖都要赊账吗?”
“没钱,拿啥买?”
李建国记着王富贵的人情,记着王秀梅的人情,这些都得还。
“这……”
王富贵没想那么深,就想着省钱。
这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的想法,一毛钱不花,就是省钱了。
“行了,回头你上公社,用大喇叭喊一嗓子,每人每天十五块的工钱,不包饭,明霞也没空给大伙儿做饭。”
李建国摆摆手,“人越多越好,钱的事你就甭操心了。”
“好吧,你说咋整,我咋整,全力配合你就行了。”王富贵点点头,豁出去了。
反正不要自己掏一毛钱,怕个球,就算李建国真没钱,顶多白白劳动一天,自己损失也不大。
李建国回屋给何明霞做了早饭,又帮忙给小兰兰取下尿布,洗好晾好后,这才出门找老刘头去。
老刘头一直搁家里等着李建国呢,再次见面可比之前热情多了。
“建国啊,咋没开拖拉机过来呢?大白天的村子里兜一圈儿多带劲儿啊。”老刘头开着玩笑,笑眯眯递过一根烟去。
老刘头这根烟是有讲究的。
李家沟村,有几个人抽过老刘头的烟?
匠人,本身地位就高,家家户户都绕不开,要跟老刘头打交道,特别是家中突然有人暴毙,没提前准备棺材的那种,一个个恨不得把老刘头当成祖宗供起来。
还有一方面,老刘头是李家沟村少有的实现财富自由的人。
有钱人,用得着巴结穷人吗?
李建国不再是那个为了给孩子买白糖,给自己打短工的老实人了。
人家现在可是李家沟村第一个拥有拖拉机的能人!
以后,若是需要运送木料,或是将家中成品棺材、桌椅运出去卖,不得借人家拖拉机用用?
这根烟,意味深长。
“刘叔,盖房工人帮忙找好了没?”
李建国扯嘴笑了笑,他不是显摆的人,就单纯的想让老婆孩子过得好一点。
现在正是夏季,地里没啥忙活的,抓紧时间冬天来临就能住进新家。
“那必须的啊。”
老刘头胸脯拍得砰砰响,“刘家河刘家三兄弟,盖房子的一把好手,常年在外打工,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