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的伴侣,清清楚楚,互不亏欠。”
那时的我,被这些听起来无比正确、无比“独立”的论调深深吸引。
我甚至觉得,那些在婚姻里计较男人付钱多少的女人太“捞”,而我,选择了梁川,就是选择了一种更高级、更平等的婚姻模式。
我兴高采烈地向闺蜜炫耀我的“先进”伴侣,说服了对这种模式心存疑虑的父母,最终,带着对“完美婚姻”的憧憬,嫁给了梁川。
婚后第一次收到他发来的家用账单Excel时,我心里有过一丝不舒服,但很快被我自己摁了下去。
我告诉自己,这是我们约定好的,是“公平”,是我自己选择的“新时代”。
可三年了,这种“公平”像一把钝刀子,日复一日地切割着我对婚姻的温情和期待。
家里换个灯泡,他会把灯泡价格除以二记在账上;我偶尔买束花装点家里,他会提醒我这是“非必要开支”,属于个人爱好,不计入共同费用;甚至连过年回他家,他父母给我们塞的红包,他都会在我拆开后,精确计算他父母“亏了”多少,然后暗示我下次要“补”回去。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压下心头的翻涌的怒火和寒意。
账单的事可以等下再说,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梁川,”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下个月,我妈可能会过来住一段时间,帮我们带带孩子。”
是的,我们准备要孩子了。
这也是我今晚想和他好好谈谈的原因之一。
我以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或许能让这个家,让他,多一点人情味。
梁川放下手里的账单,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笑容:“妈来帮忙带孩子?
挺好的,可以分担不少家务,你也轻松点。”
我心里刚松了一口气,以为他这次总算能“正常”一点。
但他接下来的话,像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把我最后一点幻想彻底浇灭。
“不过,”他语气自然地补充道,仿佛在说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妈过来住,房间的水电费、还有每天的伙食费,肯定会增加开销。
我们还是按人头AA比较好,每个月大概预估一下,月底结算。
亲兄弟明算账嘛,这样对大家都公平,也能避免以后因为钱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他甚至还体贴地补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