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再见“受害者”后续

再见“受害者”后续

山腐竹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人在那哭有多无语)。那时实在是能力有限,我面对自己角色转化也经历着挣扎,还要照顾一个高需求宝宝,已经是能承担的极限了,一个内心还像一个孩子一样的丈夫,完全不知道我的痛苦。当然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是能感受到缺失的,于是他在工作中找其他人去弥补“另一半”的角色。在我得知他的背叛后,他的出轨成为压垮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跟着他离开SZX那刻起,我已经开始了自己无意识的牺牲,要去深究,大概是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内心对“家庭完整”的渴望,无意识中要去维持这样的“相”,所以我一直都没有给自己留过一丝的后路。在得知前夫出轨开始,除了疯狂的愤怒,我的人格也出现了分裂,理性的那个人格,让我开始计划维护所有经济的权益,家可以先不离,但我必须要保障我...

主角:抖音热门   更新:2025-04-11 21: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抖音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再见“受害者”后续》,由网络作家“山腐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人在那哭有多无语)。那时实在是能力有限,我面对自己角色转化也经历着挣扎,还要照顾一个高需求宝宝,已经是能承担的极限了,一个内心还像一个孩子一样的丈夫,完全不知道我的痛苦。当然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是能感受到缺失的,于是他在工作中找其他人去弥补“另一半”的角色。在我得知他的背叛后,他的出轨成为压垮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跟着他离开SZX那刻起,我已经开始了自己无意识的牺牲,要去深究,大概是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内心对“家庭完整”的渴望,无意识中要去维持这样的“相”,所以我一直都没有给自己留过一丝的后路。在得知前夫出轨开始,除了疯狂的愤怒,我的人格也出现了分裂,理性的那个人格,让我开始计划维护所有经济的权益,家可以先不离,但我必须要保障我...

《再见“受害者”后续》精彩片段

人在那哭有多无语)。

那时实在是能力有限,我面对自己角色转化也经历着挣扎,还要照顾一个高需求宝宝,已经是能承担的极限了,一个内心还像一个孩子一样的丈夫,完全不知道我的痛苦。

当然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是能感受到缺失的,于是他在工作中找其他人去弥补“另一半”的角色。

在我得知他的背叛后,他的出轨成为压垮我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跟着他离开SZX那刻起,我已经开始了自己无意识的牺牲,要去深究,大概是自己原生家庭的不完整,内心对“家庭完整”的渴望,无意识中要去维持这样的“相”,所以我一直都没有给自己留过一丝的后路。

在得知前夫出轨开始,除了疯狂的愤怒,我的人格也出现了分裂,理性的那个人格,让我开始计划维护所有经济的权益,家可以先不离,但我必须要保障我的孩子利益不受损。

其实我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没有这个孩子,我可能什么都不要一走了之,拉黑屏蔽,从此就当不认识我前夫,毕竟当初和他恋爱到结婚,从来都没有图过任何经济利益(也没有值得图的)。

2020年庚子年中秋前后,我和他协议离婚,基本是他净身出户。

在为孩子争取到经济保障,感性的那个我,还对“家庭完整”有着很深的执念,于是在他一遍遍哭着说悔改的情况下,我同意了离婚不离家,依然和他一起生活。

然而正是自己的执念,给了对方不断伤害自己的机会,那个既想要孩子母亲,又想享受爱情的前夫,继续着他的背叛。

我不清楚那种“猫捉老鼠”的重复抓奸游戏,他是不是很享受,但其实这样维持着“家庭完整”的执念,迫使我一直违背着我对感情的价值观去生活,这种痛苦不断在折磨着我,我的抑郁越来越严重,直到感觉对一切绝望,只想离开这个世界,我做出了轻生的行为。

大概是有祖先保佑吧,第一次轻生的结果并没有如我所愿,但那刻决定要去医院治疗了,我开始吃抗抑郁药,尽可能维持着冷静,从我自杀未遂,到医院确诊重度抑郁,并持续吃药,我前夫都是知道的,但是唤不起他的一丝怜悯的对待,大概在他的世界里,他的感受
到此生的尽头,我们终究要面对分离的课题,即使是此生过上了社会标准中的“顺遂美满”的人,到最后仍然要面对“拿得起,放得下”的课题。

倘若因为害怕分离之痛,就逃避去投入去体验,又何尝不是一种认知上的牢笼?

即使那十二年,我是因幻觉给自己制造了巨大的痛苦,但这个过程却是用自己一片赤诚的心在付出,我对得起自己的真心,也无悔自己做过的每一个决定。

拿得起,放得下。

再见了,“受害者”的标签。


比什么都重要。

他再一次出轨被我发现时,是在SZO的精神卫生中心的医院外面,那里有一条河,当时我求死的心太强烈了,他几乎拉不住我,但因为离医院很近,他很快就叫到路过的护士帮忙,最终是三个人一起才把我按住了,也是那时,医院直接强制让我入院。

在重症病房和其他人“病友”,被全程看住的的那几天,让我开始冷静和清醒一点。

病房里有被遗弃的看似智力障碍的人,有大喊自己是各路神仙,被家人强制送来电击治疗的人,有自言自语却情绪稳定的人,我可能是里面最安静沉默的。

我抽离了自己身份,默默地观察着,突然明白我并非这个世界最惨的那个,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着自己的痛苦,甚至坐在护士台,看守着这些病人的护士,也很无聊,她们费尽脑筋凑字去编写和记录每个病人的状态也都很不容易。

我对自己的“不幸”的念头,开始松动了,所以在出院那时,听到孩子喊的“妈妈”,让我想起来,生命中不应该只有“执念”,还有我自己决定要成为一个妈妈时,要承担起的责任。

当然,如果一个人经历了持久的精神折磨,光靠强制住院几天就能顿悟和痊愈,大概这个世界很多问题都能化解了。

那时的我依旧无法面对自己人生的失败和痛苦,就用了逃避的方法,完全抽离了原有的人格,解离了所有不想面对的过往和身份,只留下“我是孩子的妈妈”这个认知,开始将自己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照顾娃身上,从我出院开始,我就没有在意前夫还是否和别人出轨,他回不回家之类的问题,渐渐,我理性的人格回归,问了自己很一个关键的问题:“我拿着抚养费照顾娃就好了,多照顾一个巨婴做什么?

不累吗?”

从那天开始的经历,让我开始相信命运,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的让我离开前夫(孩子被诊断了孤独症,说真的,经历了前夫对我精神折磨,我对接受孩子情况特殊这件事情,相对于很多同样情况的家庭来说,并不算花了太多时间。

而回SZX确实能让我的孩子得到更好干预和教育资源,也能让我得到更多的社会性的帮助)。

2022年壬寅年
部分城市名用机场代码替代2021年辛丑年,可能是我的人生至暗时刻,我曾两次自杀未遂,甚至被强制住进了精神病院,代号“黑九”,抑郁症最高风险,做出过轻生行为,具有高度死亡风险。

万幸,出院那天,孩子对我的那句“妈妈”,最终唤醒了生命里对孩子责任感,让我无意识中,采取了“人格解离”的方式,去应对所有与前夫之间有过的爱恨情仇,让自己犹如一个机器人般活了下来,这是唯一能自救的方法,也让我终于再2022年壬寅年中,离开了有毒的关系。

故事要从2011年末辛卯年说起,我独自报了一个去GXGY的旅行团,就在这个团中,认识了我的前夫,遇见他之前,并没有恋爱经验的自己。

当时凭着自己一片赤诚,丝毫没有考虑对方的经济、家庭等等因素,就这样建立了恋爱关系。

我翻看了刚开始在一起的沟通记录,其实按现在成熟的自己去看,有很多端倪,就为将来他所做的选择埋下了伏笔,但当时自己真的太过于单纯,或者简单说“纯恋爱脑”,某种程度上,这段关系就是靠我的赤诚和恋爱脑,才得到推进和继续的。

就像普通情侣那样磨合,我们同居了两年半,现在回想,其实自己没有多大的念头要走进婚姻。

大概是因为双方的家庭都是很一般,两个人都是靠着自己打工赚钱去生活。

当然在协助他做出各种分析和鼓励下,他的事业和收入是一步步在往高处走。

或许没有他的家人催婚,我和他都不会有结婚的念头,最后觉得领不领证都无所谓的两个人,没有彩礼、没有陪嫁、没有车、也没有房,就在他老家摆了酒,在SZX吃了顿饭,2014年甲午年的国庆期间,我们领了证,成了法律上的夫妻。

结了婚两个人的心态好像都发生了变化,眼看在SZX怎么努力都买不起房,而他又长期需要在长三角出差,我们萌生了到长三角定居的想法,他在那边的收入和SZX相差不大,但从买房的角度看,在那边的收入,是能买得起房的。

结婚半年左右,我们就搬去了WUX,在我找到工作不久后,我们也看上了一套房子(期房),除了搭上几年的存款,还
不满和有情绪的时候,然而即使这种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他依然会用最纯粹的眼神看着你,让你感受到他无条件的爱。

对,无条件的爱,不是高位者对低位者的溺爱,而是平等的,且不论你是怎样的,我都看见真正的你。

命运看似残忍的给了我一个沉重的打击外加一个沉重的负担,却让我在痛苦中看见自己,我是否无条件爱过自己?

倘若我一直都看不见真正的自己,又如何无条件的去爱自己。

当我在对自己负起责任,对自己做过的所有决定负起责任时,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种存在感不再让我感到患得患失,或者还有需要弥补的空洞。

我不清楚这是不是佛家常说的“本自具足”的感觉,但在我感受过由内向外的踏实感后,当我再出现内耗的情绪,我不会那么容易被带跑,我会仔细检查带给我情绪的念头,看看是我给自己设定了怎样的认知或标签,所以产生了不安。

在生活里,我依然有喜怒哀乐,从来也不会刻意去控制它们,因为它们成为了我看见自己认知和标签的镜子,避免我跌入自己制造的幻觉时间过长,进而信以为真。

我和前夫相识于辛卯年,分开于壬寅年,刚好是十二个地支年的一轮。

回头看看,也惊讶于自己出生在辛卯月,而他出生在壬寅月。

命运似乎默默安排好了一切,让两个有共同的功课的人起了缘,当各自功课不再相同时,便是缘尽之时。

十二年这个轮回,让我体验过由幻觉产生的亲密关系,如何走完了“成住坏空”。

如果我放下“受害者”的标签,把自己回归到一个体验者的身份,这样去体验的一个轮回,又怎么不是圆满的?

也许生命的究竟的真相,从来就不是虚无,而是万有的体验。

如果我们一直活在自己的认知所制造的幻觉中,那我们只能不断地重复去体验相似的内容,大概就是佛家所说的“轮回”。

在痛苦中,去看到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牢笼,或许就是走出轮回的法门,离开轮回,不是进入虚无,而是去体验不一会的经历,否则心经为何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

人生在物质世界是有限的,不管是在此生我们和什么样的身份的人,建立了何种关系,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