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很是不好,吩咐孟淑宁去帮婆婆收拾行李两人要去城里一趟。
孟淑宁有些拿不准行李多少,婆婆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要去多久,干脆撵了她自己忙碌起来。
孟淑宁心有狐疑,却也无可奈何。
第二天天不亮,公婆连早饭都没吃就带了一车行李,跟送信人去了安城。
孟淑宁是在收拾公婆仓皇离去的卧房时,在樟木箱底发现了被揉皱的信笺。
因为共党的部队要打过来了,庄伯贤只搞到了四张车票,让别带孟淑宁和颖丫。
孟淑宁赶紧和萍婶通了气,两人合力搜了遍屋子,银钱细软,包括地契都不在了,所幸粮食都没少,两人心里有底了。
既然知道了炮火越来越近,孟淑宁和萍婶将消息告诉了周遭的村民,又把粮食分了,接着就背了干粮,抱着颖丫躲进了后山林子里。
半个月后,村里王大娘家的二山子敲着锣把大伙儿喊出了林子,孟淑宁望着战士们帮村民收割的身影、看着宣传队的演出,终于找到了《小月的故事》里未竟的答案。
日子安稳下来,孟淑宁的父母兄弟生死不明,就带着颖丫和萍婶一起继续在老宅里生活。
平静的岁月,让动荡的过往仿佛蒙上了一层不真切的薄雾,唯有与许一诺相处的点滴却越发清晰。
那段日子是孟淑宁黯淡无光的人生中仅有的流光溢彩,要说遗憾的话,唯一就是两人从未敢明言彼此的想法,然而却在点滴相处中心意互通。
她教她识字,为她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把她从困住她母亲、婆母以及祖祖辈辈女性的苦难泥潭中拽出来;她理解她的理想和尊严,冒死成全为她送信,又堵上一切为她争出一线生机,助她逃出生天。
她们都拼尽全力地托举着对方。
12 后记颖丫十岁的丰收季,埋首于稻田间的孟淑宁,听见颖丫远远的喊声:”娘,有人找你!”
孟淑宁回头,远远地看见挎着小书包的颖丫手里拉着一个女人,踩着晚霞向她走来。
那一刻,她心如擂鼓,手中的镰刀啪地掉在地上,接着,她伸直腰迎着晚霞越跑越快,在怡人的秋风中奔向那抹烙印在脑海中的身影。
她们有很多很多话要说,这次也有了很多很多时间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