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承乾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朱标,请陛下称太子小说》,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子打父,当然不行。那打乱臣贼子,有啥不行的?毕竟朝廷都已经宣布太上皇驾崩了啊。“奴婢明白了。”李福安恍然大悟,原来李承乾打的是这主意。李承乾嗯了一声,“通知信国公汤和,就说到时候,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了,问他有没有兴趣掺和一下。”汤和作为老朱的天使投资人,当年打仗的时候,老朱就把汤和按在后方,怕他功高盖主。开国之后又只给他封侯。或许老朱想的是以此保住这位发小,想给个善终。但对于汤和来说,这就是怨了。妈的,没有我,你爹下葬连张裹身的草席都没有。没有我带你从军,你丫的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开国之后,我不说是国公之首吧,可竟然连个国公都不是,这也太欺负人了。李承乾很清楚自己那二弟三弟的军事实力,尤其是三弟,更是文武双全,不过老朱的军...
《穿越朱标,请陛下称太子小说》精彩片段
子打父,当然不行。
那打乱臣贼子,有啥不行的?
毕竟朝廷都已经宣布太上皇驾崩了啊。
“奴婢明白了。”李福安恍然大悟,原来李承乾打的是这主意。
李承乾嗯了一声,“通知信国公汤和,就说到时候,有仇报仇,有怨报怨了,问他有没有兴趣掺和一下。”
汤和作为老朱的天使投资人,当年打仗的时候,老朱就把汤和按在后方,怕他功高盖主。
开国之后又只给他封侯。
或许老朱想的是以此保住这位发小,想给个善终。
但对于汤和来说,这就是怨了。
妈的,没有我,你爹下葬连张裹身的草席都没有。
没有我带你从军,你丫的早就不知道死在哪个犄角旮旯了。
开国之后,我不说是国公之首吧,可竟然连个国公都不是,这也太欺负人了。
李承乾很清楚自己那二弟三弟的军事实力,尤其是三弟,更是文武双全,不过老朱的军事能力也不差的。
万一两人按不住,汤和就得上场了。
眼下大明将星如云,天位已定,你一个臭要饭的还能翻了天?
再说了,这可是你自己要离开的,可不是我这个做儿子的不养你!
至于杀了老朱,李承乾倒是没那个想法。
因为杀了他,太便宜他了。
攻心为上就好。
让他一次次被击败,毁掉他的道心,击溃他的自信,然后抓回来,自己再好好嘲笑他一波,哈哈哈。
“陛下,各地起义的这么多,太上皇若真收拢了残兵,组建叛军,到时候恐怕会打内战。”李福安再度提醒道。
李承乾无语,“朕能想不到吗?玩闹可以,内乱不行,所以马上传旨不良人跟着他,混进他的军中。
我大明将星如云,别说是他了,就是那天策上将李世民再现,他也不一定能打赢现在的大明武勋集团!
除非他是刘秀,玩起了天降陨石,不然的话,朕实在想不出他能怎么翻天!虎落平阳确实还是虎,可却没了牙!”
李福安忙告罪道,“奴婢有罪,不应该质疑陛下的英明。”
李承乾摆摆手,“通知不良人,保护好他,朕不想他这么快就死了,朕回头还得嘲笑一下他这个不服老的老顽童呢。
他自己是不是都不清楚大明现在武勋实力有多强?他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能翻盘?真以为他还是二十岁小伙子呢?唉。”
另一边,李世民拉着李培玉,按照脑海中朱元璋的记忆,火速出宫。
而不良人也传达下去了,让李世民出宫。
知道李世民真出了皇宫的这一刻,李世民才松了口气,“这个逆子,养虎为患,放虎归山,还是太年轻了些!”
李培玉耷拉个脑袋,“陛下,年不年轻的待会儿再说,咱们啥也不拿的就出宫,待会儿晚上吃什么?”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有手有脚的,还能饿死不成?”
“关键是您就算重操旧业讨饭,可现在碗都没了啊。”李培玉只感觉活着好累。
本来跟着老朱一块儿退居二线,李承乾没有克扣老朱待遇,那也算不差。
可偏偏老朱也不知道哪门子抽风,非要出宫。
人家当初就承诺过了,几年后政权稳定就给你自由,你丫的老老实实待几年不就好了吗?
在永寿宫里,除了没有自由,你要女人有女人,要山珍海味就有山珍海味,出宫来受什么罪啊。
“讨饭?朕这辈子都不可能讨饭的!咱们自己打猎!”李世民十分硬气的说道。
而老五一个学医的,翻不起什么浪花。
唯独这个老四!这可不是个小人物啊。
他也是徐达的女婿,按理说是跟自己是阵营的。
但根据明史记载,这家伙可是唯一的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皇帝啊,虽然其中有淮西集团演朱允炆的成分在里面。
但是这家伙能被称为永乐大帝,还是有本事的。
而且这家伙留在北平,先前可没有半点儿向自己靠拢的意思啊。
对付兄弟,自己是没有经验,但是自己老爹有啊!
自己当年若是狠的下心,造反的时候提着李泰的脑袋去见李世民,结局是否又会不一样?
李承乾不由得幻想了起来。
自己提起魏王的头颅便向太极宫走去,虽然会带些踉跄,可那时的步伐可能会是这十几年来最轻盈的。
行至门口,抬腿入内,自己的父皇李世民端坐于上位,看清李承乾手中所提头颅,一瞬目眩神迷。
这时候,自己问他一句,阿耶,类汝呼?
那么,结局是否会不一样?
当年自己没有他杀手足兄弟,如今是有些后悔了。
欲成帝王者,不该如此心慈手软啊。
这个朱棣嘛,再观察观察吧。
要是这家伙脑后有反骨,直接灭了他!
若是能老老实实当个征北大将军,也就罢了,否则,自己这一回可是不会对手足兄弟手软了。
此时正在喝酒的朱棣突然打了个寒颤,好像感觉自己被什么人盯上了似的。
而几天后,朝廷对外宣称,太上皇朱元璋因病救治无效,不幸龙御归天!
皇宫内有模有样的办起了葬礼。
马皇后直接无了个大语,但也不想掺和这些事情里面去了,自己还是得以大明为重。
他们父子之间的恩怨情仇,就让他们父子处理去吧。
我现在还是好好带我的大孙子吧。
“呜呜呜呜,爹,你怎么就没了啊。”
“爹你死的好惨啊,呜呜呜。”
“上位啊上位,你怎么就死了啊,兄弟我舍不得你啊。”
“舍不得你下去陪太上皇就是了呗。”
“你人长挺好,怎么偏偏就生了一张嘴?不会说话别说!”
“妈的,我哭不出来咋整啊?”
“你把茱萸往你皮燕子上抹,就能哭出来了。”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嚎啕大哭。
反正这葬礼按照规格是有模有样的。
而群臣也没忘了正事儿。
李善长站出来,郑重其事地说道,“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君主,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请太子殿下持服二十七日之后便释服,登基称帝,正式临御天下!”
李承乾连忙摆手,推辞道,“太上皇刚刚驾崩,我作为他的儿子,理应守孝三年啊!”
虽然李承乾还没有正式称帝,也没有举行登基大典,但他心里很清楚,在这种公开场合,还是不要自称为朕比较好。
“殿下您的孝心实在令人感动,但请您放下个人的小情小爱,以大局为重啊!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君主啊!”李善长言辞恳切的劝说道。
“臣等附议,请殿下早日称帝,以安家国!”
群臣们见状,也纷纷附和,再次上奏请求李承乾早日登基称帝。
就这样,你来我往,李承乾经过了三次推辞和谦让之后,最终还是答应了群臣的请求。
二十七天之后,看吉日吉时登基。
意思就是呢,爹啊,不是我不想给你守孝啊,实在是群臣再三奏请,我要以天下苍生为重啊。
马皇后握着常氏的手,“你是武将之女出身,而我难道就是那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吗?别忘了,我也是曾经背着陛下在战场上的枪林剑雨里面跑,把他从死人堆里背出来的!哪有待一会儿就过了病气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哪怕是到了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照顾得了传染病的朱雄英,马皇后都没有感染。
只是后来不知道为啥,在睡觉的时候突然患病,病情严重,且拒绝就医服药才死的。
马皇后能照顾得了传染病的朱雄英而不染病,可见马皇后的身体有多么硬朗。
“娘娘,殿下,太医来了,说是奉旨来给殿下请平安脉。”这时候,李福安进来禀报道。
马皇后看向吕氏,“吕氏,你照顾云容也辛苦了,就先下去休息吧,你是女儿身,又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别过了病气给你,允炆那边还离不开你。”
吕氏福了福身,“是,臣妾告退。”
吕氏眼中闪过一抹紧张,不过却转瞬即逝,想来是突然晕倒的朱标醒来,正常请个平安脉而已。
“把太医请进来吧,正好也给常姐姐看看,对了,把孤给常姐姐准备的东西拿来。”李承乾吩咐道,并给了李福安一个眼神。
“遵旨。”李福安秒懂,当即下去办。
李承乾嗯了一声,“你们也都下去吧,这里不需要太多人照顾,人多憋得慌。”
李承乾让殿内伺候的侍女都退下。
“是,奴婢告退。”几个侍女走了出去。
常氏询问道,“殿下,听闻你在看奏折时突然晕倒,可有大碍?”
李承乾摆摆手,“无碍,只是政务太多,你又刚生孩子,我有些心力交瘁罢了。”
刚说完,一个太监进来,端着两杯茶放下,然后默默退下。
而没一会儿,李福安便带着太医马后炮过来了。
“玉儿,你去外面候着。”马皇后吩咐道。
玉儿福了福身,“是。”
玉儿明白,这是让自己在外监视,避免有人在外偷听。
“臣马后炮,给皇后娘娘请安,给太子殿下请安,给太子妃娘娘请安,千岁千岁千千岁。”
马后炮跪下行礼道。
李承乾摆摆手,“不要多礼了,李福安,把东西给太医看。”
李承乾相信这既然是马皇后指名道姓的太医,那就肯定是值得信任的了。
“遵旨。”李福安从怀中掏出一块布,递给了马后炮。
“这……”
马后炮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明白这是要干嘛。
“这是奴婢在药罐里擦了擦的,还沾着药汁,你闻闻这里面都放了些什么药材。”
李福安解释道。
“不仅如此,你看看这附近放了什么东西,例如植物、香薰等物相克,仔细查。”李承乾补充道。
马后炮这下明白了,自己这是卷入皇家秘闻了啊。
完犊子了,今晚怕是得掉河里摔死了。
马皇后开口道,“照着办,只要你不多嘴说出去,本宫保你无恙,并且步步高升。”
“是。”马后炮应下。
得了马皇后的保证,马后炮才放心查了起来。
一旁的常氏很疑惑,不是来给朱标诊平安脉吗?这是闹哪样?
马后炮接过这块布帕,仔细的闻了闻,又放嘴里尝了尝,脸色一惊,但压下了震惊,又在这四处看了看。
东翻翻,西闻闻。
最终闻到了常氏的身边。
“放肆!你敢冒犯太子妃……”李福安呵斥道。
马后炮赶紧跪下,“太子妃恕罪,臣不是有意冒犯。”
常氏微微摇头,“起来吧,本宫这里有何不妥吗?”
马皇后也问道,“是啊,怎么是有何不妥吗?”
马后炮回答道,“回皇后娘娘,这方手帕上有红花的味道,只是特别淡,应该是量不大,但少量多次的情况下,不出十天半月,太子妃必然血崩而亡!”
“你说什么!”
马皇后噌的一下站起来了。
马后炮继续说道,“但是先太子妃乃武将之女,自幼习武,底子好,这少量的红花哪怕十天半月也不足以令太子妃血崩,臣刚刚正是疑惑此处。
毕竟等过了十天半月,太子妃都差不多能出月子了,太子妃是生了四胎,月子可以不用坐满一个月,有半月二十来天也差不多了,那这掺红花的作用在哪?
直到臣刚刚翻找,隐隐当中似有似无的麝香之味窜入鼻子中,臣才找了起来,太子妃床头边上这个安神香炉,里面放着麝香,只不过味道很淡,应该量不大。
麝香与红花,这个量都少,单独任何一个都不足以令太子妃出事,但两者双管齐下,臣可以保证,用不了半个月,太子妃一定突然血崩,大出血而薨!”
听到这话,李承乾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只不过,吕氏只下这一次手吗?
显然不可能,这么多年来,吕氏不可能就下了这一次手。
那为什么先前下的手都失败了呢?
唯独这一次能成功?
李承乾当即一拍桌子,“孤就知道她狼子野心!真是该杀!”
李福安也赶紧跪下,“殿下息怒。”
马皇后闭上眼,平复了一下心情,才睁眼看向马后炮,“你说的是真的?没闻错?”
“臣用身家性命担保!如果娘娘不信,可以将先太子妃身上的衣物和这方手帕送给任何一位太医检查。
看看是否有红花和麝香的存在,但凡臣所言有假,臣不牢娘娘动手,臣自己便自杀满门谢罪。”
马后炮的话,让马皇后沉默无言。
“这么明显的手段吗?她不怕查出来吗?”李承乾问道。
马后炮回答,“回太子殿下,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补的功效,产后用少量红花可以起到补血、恢复体力的作用,但若是再配合这麝香使用,那么补过头了,必然血崩。”
听到这话,马皇后哪里还不明白。
补药里的红花压根不是杀招,就算暴露了,也能说是补血之用。
麝香也不是杀招,就算暴露,也无非说缓解肿痛而已,并不足以出事。
唯有这两样东西一起使用,才是杀招。
“母后,是有人要害儿臣吗?”常氏忙握着马皇后的手问道。
即便再锐意改革的皇帝,也会发现祖宗的制度已经限制了变革的可能性,只能顺着惯性随波逐流,等待最后清盘。
所以,大明一旦走向衰弱,再无中兴的可能。
朱棣造反夺权,还改了不少皇明祖训,要不然朱棣的大明都不一定能有二百来年。
百官:陛下,皇明祖训说……
朱棣:你们拿前朝的祖训,来管本朝的皇帝?
历史证明,朱元璋是个喜欢定制度的人,他想把大明接下来的一切都安排好,让大明千秋万代的笼罩在他朱元璋的意志之下。
哪怕是他的钦定传承人朱标。
朱标娶了常氏,他背后常蓝两家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支持朱标。
至于其他人,那完全是被迫服从。
朱标在军中压根就没有建树,跟他们也没有利益绑定,军方大佬怎么可能一心一意朱标,只不过是不能抗旨而已。
朱元璋压根就没想过把这些官员的利益跟朱标搭上线,这也是为什么朱标的东宫除了常吕两人,只有一个小透明的原因。
那个小透明是元朝参政阿失宁之女。
没有通过政治联姻手段稳固朱标与淮西的关系,朱标没有战功,得不到认可,所以朱标的太子位稳还是不稳,全在朱元璋一念之间。
朱标可谓是成也朱元璋,败也朱元璋。
朱标权力小,身为监国太子,未来救老师宋濂都救不了,那时候朱标为宋濂求情,朱元璋一句俟汝为天子而宥之,把朱标吓得直接跳河了。
史料记载,太子惶惧,不知所出,遂赴溺,左右救得免。
朱标被朱元璋一句话吓得跳河,这样懦弱的性子,能办得了洪武大案?
那是老朱办的,让朱标去执行,给朱标树立点威信,不过有没有让朱标背锅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家庭,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很不容易,所以他的性格是极为坚忍,强势的,做事情特别武断,心狠手辣。
朱标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性子自然就懦弱些了。
身为太子,子不类父,父厌之,子若类父,父疑之。
你说,这太子多难当?
帝王家,哪有父慈子孝?
朱元璋是为朱标铺路,但不是铺朱标自己的路,是铺朱元璋选的路。
朱元璋让朱标按照朱元璋的意志走。
这种没有边界感,打着为儿子好,做着伤害儿子的事儿的人,是农民出身的通病。
长挂嘴边的就是,我吃的饭比你吃的盐都多。
……
李承乾两世做太子,自然是明白接下来如何善后的。
李承乾回东宫,突然想到了什么。
当即给远在云南的沐英写了封信,说明白自己登基的事情是马皇后支持的。
并同时映射一波洪武七年朱元璋让嫡子给孙贵妃服丧,踩马皇后脸面的事情。
李承乾担心沐英会是变数,所以表明态度,自己登基是母后支持的,你若还是要支持朱元璋,那你就想想朱元璋把你娘的脸面踩地上的事情。
朱元璋在前面打仗,沐英可是马皇后一手带大的,是在朱标之前的好大儿。
写完之后,李承乾吩咐道,“加急,把这封信送到云南西平侯府,并传旨韩国公,叫他联系五军都督府,把昨晚参与的士兵名单报上来,酌情封赏吧。”
“遵旨。”太监接过信应声道。
“还有,传旨,西平侯沐英守卫边疆有功,着进封黔国公,改回朱姓,如果他到时候对改回朱姓有顾虑,那就问问他还认不认他自己这个养子的身份,认不认朕这个弟弟。”李承乾补充道。
顶着得罪马皇后,背主的骂名,被人戳着脊梁骨去支持一个没有多大胜算的皇子,徐达可能干这种蠢事儿吗?
朱标是嫡长子,朱雄英是嫡长孙,嫡长就是传承的延续,在法理上没人能跟朱标父子争继承权。
因为嫡长子是家族的延续,是家族的未来,嫡长若早夭无子,那他父母就得为他披麻戴孝,这就是嫡长的天然地位。
“咱……咱……咱槽他大爷!”
朱元璋郁闷加生气,又是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至于嫡五子朱橚,朱元璋压根没想过,因为朱橚一心醉心医学,政治和军事他都不掺和。
朱元璋现在真想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处处为朱标打算,防着其他嫡子跟朱标争太子位,但千算万算没想到朱标反了。
这特么……
算计算计,把自己的退路给算计没了。
但这都是朱元璋自己作的。
朱元璋想着那一切都安排好,但是从来不去想他的安排真是后人想要的吗?
一个成年的监国太子,还是已经有了嫡长子的监国太子,还需要人去牵着他的手走路吗?
不需要了!
既然让朱标监国,那就放权!
别待在后面抓着权力不松手,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帮不到朱标,还会害了朱标。
朱元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以为、我认为、我觉得应该这样这样,从来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亦如一段感情中,某一方害怕没有以后、害怕最后走不到一起、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唯独不害怕失去那个满眼是他的伴侣。
“来人呐!快来人呐!宣太医啊!太上皇晕倒了!”
李培玉赶忙对外大喊。
朱元璋这一气,把自己给气病了。
军中亲信被杀,其他嫡子被自己亲手折断翅膀,沐英又远在云南且能力不如汤和这些人。
一步错,步步错。
朱元璋以为皇帝就可以说啥是啥,但朱元璋恰恰忽略了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世道。
是讲人情、讲利益的。
主要还是后者,没有利益的人情那就是一次性用品。
忠于朱元璋,不等于是朱元璋的死士。
一朝天子一朝臣,蛋糕一个人是吃不完的,得分!
永寿宫内,顿时乱作一团。
因为朱元璋后宫里的那些人也在陆续搬过来,正是乱的时候呢。
本来到了这永寿宫,就跟被打入冷宫没区别,无非就是太上皇一块被打入冷宫。
偏偏朱元璋这时候还出事儿了。
这要是一下子人嗝屁了,那他们不得殉葬啊?
当年长达二百九十四年的人殉制度,在秦献公元年,公元前三八四年就被正式废除。
明承元制,既承元制,那为什么又要恢复汉唐衣冠?
要恢复汉唐的东西,又为什么要承元制?
称帝建制,不去建立制度,那不是诈骗吗?
李承乾得知自己那几个弟弟来找了马皇后,于是把他们都叫到了坤宁宫。
当着马皇后的面说事情。
现在马皇后还没有搬去慈宁宫,还在准备当中。
毕竟移宫是需要看吉日吉时的。
更何况,那边还没收拾好呢。
“儿臣参见母后,见过皇兄。”
四兄弟异口同声的喊道。
马皇后微微点头,“坐吧。”
“多谢母后。”四人找地方坐下,有点不安。
大哥不会是来秋后算账了吧?
知道我们质疑他的皇位?
李承乾通过朱标的记忆,自然是知道如何对付这四个弟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