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身为太子,哪有人能帮得了他一辈子?
思及此,我又轻叹一声。
行至棋盘前坐下,率先落在一子。
“从前我总以为,他还是襁褓中的孩子,忘了他已年过十六,也忘了他不仅是我胞弟,还是大楚的太子,未来的天子。”
“我同荥阳候府的小世子成亲后,他应该能渐渐独立,慢慢扛起天下大任。”
“而宋濂……”
我顿了顿,眸光微敛。
“就算我与他成亲,也无法拉拢宋家,父皇,弃了吧……”
15
所有人都以为,我喜欢宋濂。
行事张扬不羁的长公主,甘愿收敛性子,不顾流言追逐宋首辅嫡子。
前段时间,一直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谈资。
的确。
我曾经还挺“喜欢”他。
毕竟他那张脸,当年殿试夺魁的时候。
于人群中,确实亮眼。
但比起他的脸,我更中意的,是他爹内阁首辅的身份。
首辅宋青元,为官数十年,政绩斐然,朝中声望也非同一般。
若我与宋家联姻。
日后待赵臻即位,有宋家扶持,定能更快掌权。
我曾一直这么认为。
我以为宋家清廉,忠心耿耿。
忽略了宋家手握大权多年,早就生出了不臣之心,同戚氏一族勾结。
赵臻性子天真急躁。
这些年一直被我护着,未曾亲历党争的弯弯绕绕。
我被陷害离京后,他败得轻而易举。
不仅没了储君身份。
甚至丧命在离京路上的“马匪”刀下。
上一世,我识人不清,酿成大祸。
重活一世,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我抬眸望向父皇,想听他的回答。
可对于宋家,他却并未表态。
只是落下一子,轻叹:
“你自小就是个主意大的,既然你看中荥阳候家的小子,那便如此定吧。”
“你是朕捧在手心娇宠长大的女儿,朕希望你此番是真心,也希望你活得自在随心……”
这番话,上一世他也曾说过。
只是,那时我一心想替赵臻铺路,并未放在心上。
如今,回想起贺闻江那双灼灼含情的眸子。
再听心境已然不同。
“自然。”
我微勾唇角。
“下月初三,是个吉日,宜嫁娶。”
父皇微微皱眉提醒。
“这么急?若朕记得不错,这月末,是太后寿辰。”
我却没回,勾唇落下一子。
不错。
太后寿辰,还有一番好戏。
好戏助兴,这亲才结得尽兴。
14
我与父皇对弈的第二日。
两封圣旨一前一后,由御书房传了出去。
一封申斥太子行为不端,与臣子斗殴,被罚禁足半月。
另外一封,送去了荥阳侯府。
一是斥责荥阳候世子,冒犯东宫。
二是赐婚,命荥阳候府着手准备,下月初三完婚。
听说,圣旨送到之后。
东宫与荥阳候府都大闹了一场。
尤其贺闻江,被他娘提着两米长的大刀撵着四处逃窜。
骂他:“太子都敢揍,这么厉害,干脆把你爹头拧下来当球踢算了!”
我没能亲眼瞧见,但听传旨的回来的大监,笑眯眯地说:
“荥阳候委屈得不敢说话,小世子倒是不嫌事大,叫嚷着谁阻止他娶长公主,就揍谁呢!”
他得了我的赏,笑意更浓了,终于说到了重点。
“您是没瞧见,侯府下人们也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劝,场面乱的哟。”
“不过啊,小世子让奴婢替他带个话,说这几日怕是出不来门了。让您且等等,太后娘娘寿宴那日,他就算被打断了退,也定来见您呢。”
这话倒真像是贺闻江能说得出口的。
我甚至能想象得到,他说这些话时,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