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人是先帝开了男女恩科后的第一位女状元,文采斐然,手段能力都不缺。
自姜大人辞官后,就顶替了姜窈的位置。
9 番外3 因着阿芸与姜窈熟悉,陛下便派遣阿芸为姜窈送药赐食。
来得多了,阿芸和门子也很熟悉,打了招呼便进去了。
姜窈吃食穿戴都很朴素,唯独喜欢大宅子,院里种满了梨树,一到春天,满院子的落花,人踩上去都轻飘飘的。
只见一个穿着彩衣,鬓上簪了花的老太太在树下坐着,又哭又笑,嘴里喊着:“爹娘,姐姐。”
阿芸心里发堵,转过脸去无声垂泪。
身后,一个白衣少年悄然而至。
他的父亲是姜窈的养子,在书院教书,没有入朝。
他自己也诗书风流,一样不入朝为官。
亦有人说,他是前朝余孽之后,姜窈怕他惹事,故而压着他。
“祖母这些年便一直健忘,我们只当她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直到两天前,照顾的侍女才发现祖母变成了这个样子,还没来得及上报,女官莫怪。”
当今极为敬重这位老师兼姨母,赐衣赐食,逢年过节甚至亲自拜见。
少年走到姜窈身后,替她重新绾发簪花:“也有传言说是祖母坏事做得太多,她的父母兄姐夫君死得太冤,来找她了。
因果报应,她既得了报应,这么多年,她一心为民,怎么不见上苍眷顾?”
阿芸张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阿芸的姑姑小姨刚生下来就被溺死了,姐姐本来也要卖出去收彩礼,是因为姜窈和先帝,阿芸姐妹三人才能活下来,活得像个人。
到最后,这两位轰动一时的人物,一个与世长辞,一个心智全失。
“边关安定,百姓富足,女子不再困于后宅,有识之士不再因为身份地位郁郁不得志,蹉跎一生,我是她们,我们是她们。”
阿芸的母亲曾经见过姜窈。
那时候的姜窈还是谢夫人,披金戴银,夫妻恩爱。
可是她却选择了另一条路,披荆斩棘,稍不留意便是万丈悬崖。
好在,她们坚持下来了。
没有哪个朝代能长久,千百年之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
但是她们利在当代,以微末之躯,做到了她们能做到的极致。
也唯有他们这样的人开路,千百年后,才会有更多的常凌和姜窈。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西亚读物》回复书号【4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