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军事 > 替身:开局扮演慈父?阿列克谢斯大林无删减全文

第44章

发表时间: 2025-05-21

凌晨四点,卡车驶上列宁格勒的城郊公路。路边的防御工事里,黑洞洞的枪口从沙袋后探出,却在看见叶莲娜的红围巾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口哨声,如同寒夜里狼群的呼应。我看见工事里的士兵们抱着步枪打盹,脚边放着用德军头盔改装的炭火盆,盆沿刻着“列宁格勒不倒”,每个字母都带着刺刀刻过的痕迹,深浅不一,却力透金属。

“去年十一月,发电厂被炸毁后,”叶莲娜指着远处暗红的火光,“姑娘们在地下室支起二十台缝纫机,用皮带连接着手摇发电机。她们踩着踏板唱《喀秋莎》,唱一段就能让探照灯亮三分钟。”她的嘴角扬起一丝骄傲的微笑,“德军侦察机拍回去的照片上,还以为我们有座会唱歌的发电厂——其实,那是二百个姑娘用脚蹬出来的光明。”

经过一座被炸毁的桥梁时,卡车在临时搭建的木板上颠簸,桥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叶莲娜突然刹车,指着桥下的冰河:“看,采冰的队伍。”十几道黑影在冰面上移动,背着巨大的麻袋,腰间别着铁锤,每走几步就蹲下敲击冰面,寻找合适的冰块,“她们在为‘红十月’工厂采集工业用冰,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徒手凿冰,麻袋磨破了背,就把德军大衣反过来垫着——上个月,她们用三天时间运了两百吨冰,让炼钢炉在酷寒中从未熄火。”

东方渐白,冬宫的尖顶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屋顶覆盖着密密麻麻的防空网,铁丝网上结满冰棱,如同给这座昔日的皇家宫殿披上了一层钢铁铠甲。叶莲娜指着前方广场,那里用德军坦克残骸搭成了一座凯旋门,门楣上挂着巨幅标语:“我们的睫毛上结着冰,枪口上凝着血,但心脏永远为苏维埃跳动”,字迹被风雪侵蚀,却依然苍劲有力。

卡车在列宁格勒市委大楼前停下,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迎上来,军大衣上别着三枚勋章,却捧着一个装满土豆的搪瓷盆:“伊万同志,这是从防空洞菜窖里挖出来的,孩子们说,跑‘生命之路’的英雄该垫垫肚子。”她的声音沙哑,像生锈的门轴转动,却带着温暖的笑意。

我接过土豆,表皮还带着地窖的潮气,凉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老妇人突然抓住我的手腕,翻开我的手掌,对着晨光仔细端详:“我男人在察里津打过仗,他说真正的战士,掌纹里都刻着炮火的印记。”她松开手,往我口袋里塞了颗子弹,弹头被磨平,刻着“列宁格勒1941”,字迹歪歪扭扭,显然是用匕首刻的,“带着这个,纳粹的子弹见了它会绕道。”

晨光中,叶莲娜靠在卡车旁,围巾上的冰棱开始融化,水珠滴落在她胸前的刺青上,锚与麦穗的图案在湿润的布料下显得更加清晰。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翻到夹着冰花的那页,上面用铅笔写着:“1942年1月5日,伊万师傅带来了莫斯科的火,而我们,要让这火在列宁格勒的每块砖里燃烧。”字迹稚嫩,却充满力量。

第一声防空警报从远处传来,如同生锈的铁皮摩擦声,尖锐而刺耳。叶莲娜突然转身,对着逐渐聚拢的人群举起手臂,红围巾在晨风中扬起,露出里面绣着的“斯大林与我们同在”——那是用德军降落伞的白色丝线绣成的,针脚细密,如同战士枪口的准星。人群中爆发出低沉的“乌拉”,声浪滚滚,震得积雪从屋顶滑落,仿佛整个列宁格勒都在这声呐喊中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