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多数人都是摇头表示不知,或是害怕惹祸上身,匆匆避开。
就在苏霓感到有些绝望之时,她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遇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画师。
那老画师正坐在自家门口,晒着太阳,看着苏霓失魂落魄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便开口问道:“姑娘,你这是怎么了?
瞧你这般模样,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苏霓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忙走到老画师面前,将家中发生的变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老画师听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摇着头说道:“唉,姑娘啊,最近城里可不太平呐。
我听说有个叫‘墨门’的黑帮,专门干那仿造古画的勾当,行事极为狠辣,不少同行都遭过他们的毒手啊。
你家这事儿,我琢磨着,定是和这个‘墨门’脱不了干系呀。”
苏霓心中一动,“墨门”这个名字,她之前也曾略有耳闻,只是没想到竟会和自家的遭遇联系在一起。
她谢过老画师后,又继续在城里四处打听。
在一家古董店前,苏霓看到老板正在门口整理着一些摆件。
她走上前去,恭敬地问道:“老板,您可知前些日子城里有没有什么关于《千里江山图》仿品的事儿呀?”
古董店老板抬起头,打量了一下苏霓,见她面容憔悴却又透着一股执着,便想了想说道:“倒是有这么一回事儿。
你父亲出事前,曾有人拿一幅《千里江山图》的仿品来过我这儿,想让我帮忙看看真假。
那画仿得确实极为精妙,乍一看,几乎能以假乱真呢。
不过,我这干了多年古董生意,多少还是能看出些门道,那画上有些颜料的气味不太对劲儿,不像是老物件该有的味道。
你父亲当时也在场,他好像对那画挺感兴趣,多看了几眼,估计就是因为这,才遭了祸呀。”
苏霓听着老板的话,脑海中不断回想着父亲曾教给自己的那些裱画和鉴别书画的技巧,尤其是那凭借气味辨别颜料年代的“嗅觉鉴墨”绝技。
她记得父亲说过,不同年代、不同配方的颜料,经过岁月沉淀后,会散发着独特的气味,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能嗅得出来。
此刻,苏霓心中已然有了主意,她觉得要想查清父亲的死因,就必须深入那个“墨门”一探究竟。
她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