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姐姐别看了,这一世我赢麻了!宋月兰花枝 番外

姐姐别看了,这一世我赢麻了!宋月兰花枝 番外

兔子加油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中医是一门需要用大量时间来积累的学科。为什么大家会更信任老中医而不是年轻中医。这本书对于宋月兰来说就是及时雨,上面甚至有不少她都没有见过的案例。怕错过这么珍贵的手稿,宋月兰蹲在书堆面前挨个翻找,还发现了好几本的手稿,看笔记应该是一个人写的。她全部都收集起来,知识是无价的,对她来说很重要。她还翻到了一本《种植栽培大全》,家里的院子大,除了种着两棵果树和蔷薇,还空了不少的地方。宋月兰打算在院子里面种点蔬菜,前世她就喜欢在阳台上面用泡沫盒子种点小葱之类的,现吃现拔方便新鲜。她翻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自己想要的书都找齐了。因为是旧书的原因,店主卖的确实不贵。三本手稿、一本种植方面的书、加起来才不到两块钱,最贵的是就是她那两套小人书。毕竟现在买小...

主角:宋月兰花枝   更新:2025-04-28 20: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宋月兰花枝的其他类型小说《姐姐别看了,这一世我赢麻了!宋月兰花枝 番外》,由网络作家“兔子加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中医是一门需要用大量时间来积累的学科。为什么大家会更信任老中医而不是年轻中医。这本书对于宋月兰来说就是及时雨,上面甚至有不少她都没有见过的案例。怕错过这么珍贵的手稿,宋月兰蹲在书堆面前挨个翻找,还发现了好几本的手稿,看笔记应该是一个人写的。她全部都收集起来,知识是无价的,对她来说很重要。她还翻到了一本《种植栽培大全》,家里的院子大,除了种着两棵果树和蔷薇,还空了不少的地方。宋月兰打算在院子里面种点蔬菜,前世她就喜欢在阳台上面用泡沫盒子种点小葱之类的,现吃现拔方便新鲜。她翻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自己想要的书都找齐了。因为是旧书的原因,店主卖的确实不贵。三本手稿、一本种植方面的书、加起来才不到两块钱,最贵的是就是她那两套小人书。毕竟现在买小...

《姐姐别看了,这一世我赢麻了!宋月兰花枝 番外》精彩片段


中医是一门需要用大量时间来积累的学科。

为什么大家会更信任老中医而不是年轻中医。

这本书对于宋月兰来说就是及时雨,上面甚至有不少她都没有见过的案例。

怕错过这么珍贵的手稿,宋月兰蹲在书堆面前挨个翻找,还发现了好几本的手稿,看笔记应该是一个人写的。

她全部都收集起来,知识是无价的,对她来说很重要。

她还翻到了一本《种植栽培大全》,家里的院子大,除了种着两棵果树和蔷薇,还空了不少的地方。

宋月兰打算在院子里面种点蔬菜,前世她就喜欢在阳台上面用泡沫盒子种点小葱之类的,现吃现拔方便新鲜。

她翻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自己想要的书都找齐了。

因为是旧书的原因,店主卖的确实不贵。

三本手稿、一本种植方面的书、加起来才不到两块钱,最贵的是就是她那两套小人书。

毕竟现在买小人书都是一本一本买,宋月兰一下子买了两套。

一套都是二十多本,拿在手里厚厚一摞。

吸引了不少人羡慕的眼光。

走出书店,宋月兰看见小黑旁边还站着秦砚。

秦砚今天去了单位,找一些资料。

回家的时候,正巧看见了小黑乖乖蹲在这里。

小黑看到他也很兴奋,蹭了蹭他的裤腿算是打招呼。

秦砚看到小黑知道宋月兰一定在附近,果然看见到对方从书店出来。

秦砚走上前很自然的接过宋月兰手里的书。

秦砚看到书名:“你想种地?”

宋月兰点点头:“家里还有一块地空着,我觉得不如种点蔬菜。”

秦砚点点头:“走吧。”

宋月兰:“去哪?”

秦砚:“去买点种子。”

两人去了这附近的友谊商店。

这家商店比供销社大出不少,东西也更全一些。

秦砚先去买种子,宋月兰四处打量没走几步就就看见另一个柜台里面有针灸针。

她为了买针灸针跑了好几家供销社,一直没有买到。

宋月兰有些兴奋她对服务员道:“你好,麻烦我要四盒针灸针。”

站在柜台后面的女服务员却正和旁边的服务员正聊得热火朝天。

见对方毫无反应,宋月兰只好再次提高自己的音量喊道:“你好,麻烦一下,我想要四盒针灸针。”

总算是引起了名服务员的注意。

穿着白色制服的服务员不紧不慢地转过头来,先是白了一眼宋月兰,然后才慢悠悠地开了口:“你懂不懂规矩啊?”

宋月兰在老家的时候也曾碰到过像这样态度恶劣的服务员。

她清楚在这个年代里,很多商店的服务员脾气都大得很呢。

不过,眼下为了能够顺利买到针灸针,宋月兰还是强忍着心中的不快,耐下心来问道:“请问买个针灸针还要讲究什么规矩吗?”

服务员竟然嗤笑一声,轻蔑地说:“哼,难道还要我义务告诉你吗?连这点规矩都不知道,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说完之后,便不再理会宋月兰,又转身继续与旁边的人谈笑风生起来。

这时候一对外国夫妇走来。

那名原本冷漠对待宋月兰的服务员瞬间像变了个人似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迅速迎上前去。

跟刚才回答宋月兰问题判若两人。

这商店一开始是外汇商店,只招待外国人和华侨,最近几年才逐渐开放给普通民众。


里面的服务员都统一经过英语培训,一个个眼高于顶。

秦砚刚在别的柜台买好种子,看到这一幕走上前冷冷道:“什么规矩。”

服务员原本还想出言讽刺两句。

但是个子挺拔的男人这样盯着自己,让她有一种压迫感。

她不自觉回答:“针灸针属于医疗器材,要工业票,要不然你们有本事有外汇券也行。”

说完她又跟那对外国夫妇交流去了。

宋月兰有些失落,她没有工业票也没有外汇票。

秦砚:“那些针灸针我都要了。”

服务员转头:“没票买不了,你是不是听不懂啊?”

秦砚拿出两张外汇券,放在柜台上面。

服务员张张嘴吧,她没想到对方真的会拿出外汇券来。

宋月兰有些惊喜,她没想到秦砚会有外汇券。

她转头看向服务员坚持:“先来后到。”

她实不能忍受服务员对待外国人那种明显高看一眼的态度。

明明那对外国夫妇就是来的比他们晚。

服务员一听宋月兰说话:“狗屁,人家是外国友人懂不懂,你小丫头片子是谁啊?”

秦砚冷冷道:“怎么外国人就高人一等,膝盖这么软吗?”

宋月兰第一次听秦砚说这么重的话,有些惊奇的抬头。

她的视线正好看见对方的冷峻的下颌。

服务员听到秦砚将自己比作狗,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气急败坏地吼道:“你说谁膝盖软?”

宋月兰提高音量道:“事实本来就是这样嘛,明明是我们先来的,可你们却只因为他们是外国人就优先招待他们。”

周围不少顾客开始小声的议论:“对待同胞一个样子。”

“对待外国人又是一个样子。”

“算了,我都习惯了,人家只是说几句。”

“上次我朋友来这里,直接被骂出去了。”

他们的动静不仅引起了周边顾客的注意力,惊动了商店的经理。

经理立刻上前打圆场:“同志,你们想要什么我给你们拿。”

听见他们要针灸针,经理把柜台下面的是十多盒的针灸全部拿出来。

经理:“一共十二块钱。”

最近他们商店登上报纸了,当然不是好事,而是恶评。

报纸上毫不留情地对他们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指责他们对待外国客人热情备至、关怀有加,然而面对本国同胞却冷淡如冰、爱搭不理。

经理刚刚才因为此事被上级领导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心里正郁闷着呢。

可谁能想到,店里的服务员居然又捅出这么个篓子来。

宋月兰看到这位经理的态度火气消了大半。

她拿起装了针灸针的牛皮纸袋,准备离开。

那名女服务员还跟那对外国夫妻沟通呢。

她仅仅掌握了一些非常基础的英语口语。

女服务员听到对方一连串流利且快速的话语时,她变得有些慌乱失措,大脑一片空白,完全无法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具体含义。

一旁的经理见状,连忙试图用自己会的英语与这对外国夫妇进行沟通。

但即便如此,双方之间仍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语言障碍,交流依旧无法顺利展开。

宋月兰有些忍不住提醒经理道:“他们说的不是英语。”

虽然她听不懂对方说的话,但是能够听出来不是英语。

女服务员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一丝不屑,反驳道:“你又懂什么,别在这里信口胡诌。”

秦砚突然开口说道:“他们的确讲的不是英语,而是德语。”


秦毅差一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哥,你不会真的看上这丫头片子吧。”

秦砚刚毕业的时候家里就有不少人上门说亲。

不仅仅在于他那份稳的工作,他那出众的相貌更是功不可没。

其实他真的要结婚的话,有不少的人选。

要不是奶奶非要他娶战友的孙女,他们也不会跑这么远。

这么一个豆芽菜,他真不相信,秦砚见两面会看上。

秦砚沉下眸子:“自然不会,只是你太吵了。”

秦毅有些悻悻的摸了摸鼻子:“好吧。”

宋月兰揉了揉小黑的大脑袋:“谢谢你来送我啊。”

小黑似乎听懂了她的话一般,用身子不停地蹭着宋月兰,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诉说着它的不舍。

宋月兰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块奶糖,剥去糖纸塞进小黑的嘴巴里面。

她抱起小家伙颠了颠,越这样她越想带走小黑。

可是她现在自顾不暇,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她还是放下了小黑:“对不起。”

宋月兰狠心上了,车子再次发动。

小黑一边汪汪叫,一边跟在车子后面追。

狗的速度自然比不上车的速度。

眼看汽车跑的越来越快。

小黑为了跟上汽车的速度,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

宋月兰回头透过玻璃有些揪心的看着小黑。

秦毅不自觉的放慢速度,他其实也挺喜欢狗的。

秦砚开口道:“一起带走吧。”

宋月兰不可置信的转头:“真的吗?秦先生。”

秦毅顺势踩下刹车:“那就带着吧,我看这狗品相也不错。”

宋月兰有些激动:“谢谢,你们真的是好人。”

她再次跳下车,把小黑带上来。

上车之后小黑紧紧贴在宋月兰的脚边,它乖乖的不吵不闹。

除了行李,还有那盆小绿植一起陪着它。

......

坐了三个小时的车,他们才来到火车站。

秦毅大大咧咧道:“哥,我就送你和小嫂子先到这了。”

宋月兰被小嫂子这称呼弄得一愣。

她看了秦砚一眼,对方对这个称呼并没有反应。

秦砚点点头:“辛苦了,等你回家,请你吃饭。”

秦毅:“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到时候要吃涮羊肉。”

秦毅是部队的,这次是请假出来陪堂哥提亲。

现在任务完成了,他自然也要回部队。

秦毅开车离开,秦砚转头:“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去买票。”

宋月兰点点头把自己的介绍信递给秦砚。

这个站台坐火车的人并不多。

站台里面还有小贩在叫卖着食物。

宋月兰想到两人还要在火车上待很久,想了想又买了一点水果和包子之类的。

小黑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着。

它乖乖的趴在宋月兰的脚边。

宋月兰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忧,毕竟带着宠物坐火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也不知道这个年代火车上是否允许宠物上车。

没多久秦砚回来了。

他们再过半个小时就要上火车了。

宋月兰低头看着小狗:“小黑......

吃过晚饭,宋月兰蹲在院子里给小黑喂食。

她特意弄了一些没加调料的肉渣拌在饭里。

闻见饭香小黑从院子的角落里窜出来。

黑色皮毛沾着一些泥土,它蹭了蹭主人的腿。

直到宋月兰说了一句‘吃饭’,它才低头大口大口的吃饭。

也许是流浪过的原因,小黑很会看人的眼色。

不会乱叫、乱扑、很快就能听懂宋月兰的指令。

秦砚拿着一个信封递到宋月兰的面前。

“这是我这个月的工资,用作家用。”

宋月兰抬起头接过信封,拿在手里还有一定厚度。

打开信封有三百七十多块钱。

秦砚现在属于高级科研员,工资比一般的职工要高出不少。

宋月兰抬头:“砚哥,这些钱都给我管吗?”

“你要不要留一点当私房钱?”

秦砚的眼睫在眼下投出阴影:“不用,你自己看着用就好了,不用告诉我。”

宋月兰看见客厅有一个实木五斗柜:“那我把钱放进去,谁有需要用钱的话,直接去拿就好了。”

这钱本身就是秦砚的,要是放在自己房间里面的话,秦砚要是想用钱,还要找她要。

不如放在客厅这个大家都方便拿取的抽屉里更为妥当。

宋月兰把钱整理整齐,放在抽屉里面。

她还找了一个笔记本,平日里的花销都记在这个本子上面,跟钱放在一起,方便记账。

秦砚虽然说让她自己处理,但是宋月兰不想占对方便宜 。

回到卧室,她给窗户上的小绿植浇了一点灵泉。

这棵绿植是她从宋家带出来的,原本看起来是快要枯萎的杂草。

现在这棵绿植已经换了一副样子,抽条了不少嫩叶,看上去一片绿意盎然。

她把空间里面的袜子还有丝袜整理一下。

突然想起秦砚上次给自己的彩礼钱,宋月兰找出来信封。

里面除了彩礼钱,还有不少几张现在稀缺的票。

自行车票、电视票、冰箱票。

宋月兰睁大眼睛这也太多了。

她走下楼去敲响秦砚的房门。

秦砚刚洗过澡,头发有些湿润,水滴顺着发丝滑到落到脖颈里面。

想来这也不是打扰对方的好时候。

宋月兰有些脸红:“砚哥,你上次给的彩礼太多了。”

秦砚看着脸色微红的对方不敢抬头看自己的宋月兰唇角微扬:“就当你学费。”

宋月兰:“可是......”

秦砚:‘嫌少?’

宋月兰连忙摇头:“不是,太多了。”

秦砚眼中难得有了几分笑意:“拿着吧,难道你想违约?”

宋月兰:“不,不是。”

最后这笔钱还是没有还给秦砚。

宋月兰拿着那笔钱,感觉有些烫手,这笔钱先不用吧。

她有些不好意思用秦砚的钱。

明天她就抓紧去摆摊,把手里的货换成钱。

今天是她第一天住在秦砚家里,躺在柔软的床上,宋月兰难得有些失眠。

除了摆摊,她还要提前买几本书看,不知道这边哪里有针灸针的。

这些东西提前买回来,反正开学用得到。

她在床上翻滚了两圈,才慢慢有了困意睡过去。

......

“哎呀——”

宋月兰被这道尖锐的声音硬生生地从梦境拉回到现实。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脑子像是被一团浆糊包裹着,完全处于发懵状态。

一个五十多岁、身材略显臃肿的中年女人,正怒气冲冲地瞪着自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什么。

宋月兰努力集中精神,她才渐渐回过神来,意识到这个中年女人正在对着自己一顿输出。

“你这人怎么这样子,睡在别人的床上。”

那女人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又高又尖,震得宋月兰的耳膜嗡嗡作响。

宋月兰揉了揉眼睛,这应该就是秦砚跟自己提过的那个吴姨吧?

她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这是我的房间。”

听到这话,吴姨的脸色瞬间变得涨红。

她立刻尖着嗓子叫起来:“这怎么就是你的房间了?”

“这房子明明就只有一个男人住在这里,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住进来也不嫌害臊。”

吴姨眼睛滴溜溜一转,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继续嚷道:“还有我的东西呢?我放在这儿的东西都哪儿去啦?”

吴姨是秦砚家雇佣的保姆,以前一直照顾秦砚父亲的日常生活起居。

自从秦砚的父亲过世后,秦砚就让她每周过来两次,帮忙收拾一下家里的卫生。

吴姨仗着秦砚平日里对那些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并不怎么关注和在意,便时常逮到机会就偷懒怠工。

她每隔两三个星期才会来打扫那么一次而已。

这段时间里,她又额外接下了一份住家保姆的工作。

只有偶尔能休息的时候,她才会选择住在秦家这边。

毕竟这里离着她上班的地方近,不用来回折腾。

毕竟秦砚并不是经常回家居住,两人碰面的机会简直少之又少。

今天刚好赶上吴姨休假。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却发现自己经常住的地方有人住了。

“就算你是保姆,也不该厚着脸皮住进这种好房间吧。”

这个不是吴姨猜测,之前她就听见秦砚的奶奶说,秦砚自己生活太孤单了,天天在单位吃食堂。

老太太想给秦砚再找一个会做饭的保姆,不过都被秦砚拒绝了。

吴姨这次一回来就发现,她总是住的房间里面来了一个小丫头,立刻意识到对方应该是秦砚他奶奶给秦砚找的小保姆。

她的肚子里立刻升起一股怨气,这么年轻的小保姆跟放在一个年轻男人家里就是祸害。

就算秦砚没有什么想法,保不住小保姆想要往上爬,这种女孩子她见多了。

吴姨家有个正值适婚年龄的女儿,

她老早之前就盘算着让自己的宝贝闺女能够嫁给秦砚。

秦砚工作不错,家里条件也好。

为此,她甚至还特意让女儿见过对方。

她女儿对秦砚可谓是一见钟情,满心欢喜,自然是对这门亲事满意至极。

她现在自认为是秦砚的半个丈母娘。

看宋月兰的自然十分的不满意。

吴姨嘀咕道:“年纪轻轻,干什么保姆,别有用心。”

宋月兰终于清醒过来:“你才是保姆,我是这里的女主人。”

吴姨不可置信的看向对方:“你小丫头片子,说什么呢。”

宋月兰是女主人的话,她女儿是什么。

再说了她也没听说秦砚结婚了啊。


五个人吃掉了五十个包子,宋月兰自己都有些吃惊。

她包的包子不小,跟手掌差不多大。

秦志军和秦志强一个人吃了十七个一个人吃了十八个。

就连一直默不作声的秦砚都吃了十个包子。

老太太也食欲大开吃了四个包子,还想吃两个被儿子劝住了。

至于宋月兰饭量最小一共吃了两个包子,就吃不下了。

秦志军:“月兰,你要多吃一点。”

这丫头瘦的就剩下骨头了。

宋月兰点点头:“我会努力的。”

饭量不是一天加上去,她每顿饭都在努力。

吃过饭后,秦志强泡了一点茶消食。

老太太微抿了一小口茶水后,放下杯子说道:“你们两个好好商量商量,看看选个什么样的良辰吉日举办婚礼,我也好安排人手提前做些筹备工作。”

她今日来,就是奔着二人结婚的事来的。

如今孙媳妇都已经被领回家里来了。

自然要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将这场婚礼给操办妥当才好。

只要秦砚一日还未成家立业,老太太那颗悬着的心就落不下。

听到这话,宋月兰不禁与秦砚相互对视了一眼。

秦砚给了她一个宽慰的眼神。

秦砚开口回应道:“奶奶,关于结婚这件事情,暂时先不用着急。”

他的话音未落,老太太便迫不及待地出声打断了他:“不着急?那怎么能行呢,你既然已经把人家姑娘领到咱家来了,总不能让她就这样无名无分地跟着你一起过日子吧?”

老太太语重心长地对秦砚说道:“你可曾想过,如果一直这样拖着不结婚,周围那些街坊邻居们又会如何看待月兰呢?”

“他们难免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你是男人不要紧,月兰可是个女孩子,这种事情不能拖。”

听完这番话,秦砚陷入了沉默。

他原来打算将婚期尽量往后拖延一段时间,最好能够避免和宋月兰正式领取结婚证。

如此一来,即便日后两人分开,至少从法律层面上讲,宋月兰依旧未曾有过婚姻经历。

只是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倒是他考虑得过于简单草率了。

秦志军打圆场:“找人算算日期,下个月结婚吧。”

“趁着月兰还没开学,把婚礼办了。”

老太太表示赞同地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咱们得抓紧时间,赶在开学之前把婚礼给办了。”

这年头大学生结婚也不少见,前些年有些知青上大学,不少人都是结过婚生了孩子才上的大学。

“等到月兰二十周岁的时候,你俩就抓紧时间领证。”

说完,老太太转头看向一旁的宋月兰,语气和蔼地问道:“月兰你怎么看?”

宋月兰笑笑轻声回应道:“奶奶,我都听您的安排。”

老太太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是个好孩子哟!”

打心眼里,老太太对这位即将过门的孙媳满意极了。

老太太:“志强啊,刚才那些包子还剩下多少啦?”

秦志强:“妈,大概还剩下一百多个吧。”

老太太一听,立刻吩咐道:“那你快去把这些包子按照每十个一份,给我装好分成六份。”

紧接着,老太太又拉起宋月兰的手:“月兰啊,你跟我一块儿去给周围的邻居们送点儿包子,也让大家尝尝你的好手艺。”

老太太这么做还有另一层用意,就是要借这个机会,把月兰正式地介绍给街坊四邻认识。

今天吴姨就是个例子。

毕竟这么个年轻女孩住在秦砚的家里,难保不会有人多想。

所以不如提前和邻居说了,避免乱七八糟的谣言。

秦志强有些心疼那些包子:“送别的不行吗。”

这包子他还想走的时候打包几个,都分出去了,他是真的舍不得。

宋月兰笑笑:“二叔,你喜吃欢的话,我再给你包一些。”

秦志强笑嘻嘻:“那多不好意思。”

秦志军吐槽:“你脸皮这么厚,还会不好意思。”

.....

“老婆,家里还有能填肚子的吃食不?”

王婶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纳鞋底儿,听到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和脚步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喜。

她赶忙起身迎向门口,口中应道:“老杨,你咋这时候就回来啦?”

只见杨军一身尘土,满脸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一丝兴奋与期待。

他大步流星地走进屋内,边说道:“今儿个中午没顾得上歇会儿,紧赶慢赶地把手里头的活儿全干完!”

说罢,便径直走向院子里的水缸,舀起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地灌进肚里,然后又用手掬起水洗了把脸。

杨军是京海农学院的教授,经常要带着学生下地,平日里打扮不像个教授更像个农民。

王婶闻言,连忙笑着回应道:“别急别急,刚好秦砚他家媳妇刚送过来一些包子,我去给你热热就能吃啦。”

杨军一听,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问道:“秦砚的媳妇?啥时候的事儿呀?我咋一点消息都没听说过呢。”

王婶边往厨房走去边解释道:“就是今天中午送来的呗,人家秦砚奶奶也一块儿跟着来了,说是下个月就要办喜事啦。那小姑娘看着挺乖巧懂事的,就是挺瘦的。”

杨军挠了挠头,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嘴里嘟囔着:“真没想到啊,秦砚这小子居然悄默声儿地就找好了媳妇。”

“不过……我倒是还记得老韩家的那个闺女一直对秦砚有意思来着,那姑娘条件多好哇,人长得漂亮不说,性格也好,而且两家都是知根知底的。”

王婶把热好的包子端到桌上,白了杨军一眼,

她嗔怪道:“你这人呐,净瞎操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缘分,说不定秦砚跟这新来的小媳妇以后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的呢!”

王婶本身是农村人,杨军下乡之后,两人便结了婚。

当时杨军家里人都反对,但是没有办法。

两人结婚之后杨军又重新考上大学,最后成了京海大学的教授。

王婶有些耿耿于怀当年杨军家人的反对,要不是她一路支持丈夫考大学,杨军会有今天。

杨军知道老婆又想起这件事情,不再说话只是拿起一个桌子上的包子。

王婶:“我还没给你热热。”

包子已经凉了,但是杨军吃下第一口就愣住了:“这包子......”

王婶好奇道:“怎么,不好吃?”

白面和肉一起做的,再不好吃能怎么不好吃。

说着她也拿起一个包子,吃到第一口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惊艳,不是不好吃,而是太好吃了。

蓬松柔软的外皮下面,一口下去都能吃到鲜嫩弹牙的肉馅,稍微用力汁水就顺着喉咙滑下去。

秦砚这媳妇的厨艺这么好?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