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任务——设计并制作一款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纺织作品。
林晓陷入了沉思,她想到了家乡的青山绿水,想到了村里老人们手工编织的传统图案。
经过无数次的构思与尝试,她终于创作出了一幅以家乡山水为背景,用传统针法绣出的现代风格挂毯。
作品展出后,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称赞,甚至有企业表示想要购买版权进行批量生产。
这段学习经历让林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不仅技术上更加精湛,设计理念也更加开阔和新颖。
学习结束后,林晓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县纺织厂。
厂里的同事们听说了林晓在省里的出色表现,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赵芳兴奋地围着林晓转个不停,叽叽喳喳地问着省城的各种趣事和学到的新技巧。
曾经对林晓态度冷淡的王琴,此时也带着几分尴尬和佩服,主动过来打招呼:“林晓,没想到你出去这一趟,变得这么厉害,之前是我小看你了。”
林晓微笑着回应:“大家一起进步嘛,以后有什么新东西,咱们都互相交流。”
然而,林晓刚回到厂里,就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
厂里接到了一笔来自大城市的大订单,要求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一批高质量且设计独特的纺织产品,这对于技术提升后的林晓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
林晓回到纺织厂后,面对这笔来自大城市的大订单,她信心满满。
起初,她决定运用在省城学到的新技术,带领团队全力投入生产。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沉重一击。
这批订单所需的原材料,厂里现有的供应渠道无法满足新技术的要求,而若从外地采购符合标准的材料,时间和成本都将大幅增加,根本赶不上订单期限。
林晓陷入了两难的困境,新技术虽好,却在现实面前碰了壁。
看着一筹莫展的林晓,赵芳着急地说:“晓,这可怎么办呀?
新技术用不了,订单时间又这么紧。”
林晓咬咬牙,说道:“别急,咱们再想想办法。
既然新技术这条路走不通,那就从厂里现有的资源入手。”
林晓召集了厂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和他们一起研究现有的原材料特性和传统工艺优势。
她想起在省城学习时接触到的现代设计理念,决定将其与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