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叶青的女频言情小说《大明第一贪官全文小说朱元璋叶青最新章节》,由网络作家“朱元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叶青赶到工地之时,已经是巳时过半。这个时候的太阳正准备发威,虽然还不至于像大中午的太阳一般猛烈,但一直站在太阳底下,也还是会流不少的汗。只是站在太阳底下都要流汗,更别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了。只不过雁门县的农民在这个时候,不是已经回了自己的家,就是进了田间的草棚休息。在雁门县辖区之内,几乎看不到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的老农。仍然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也只有这条正在赶工的雁门县军用官道了。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身着囚服的劳改犯,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面朝沥青,背朝阳’!“累死我了!”“干不动了,我实在是干不动了。”“陛,老爷,您赶紧来休息会儿,您要是累出了毛病,我就罪过大了。”已经满头大汗且一身黑渍的毛骧,坐在地上,是一边大喘气,一边...
《大明第一贪官全文小说朱元璋叶青最新章节》精彩片段
叶青赶到工地之时,已经是巳时过半。
这个时候的太阳正准备发威,虽然还不至于像大中午的太阳一般猛烈,但一直站在太阳底下,也还是会流不少的汗。
只是站在太阳底下都要流汗,更别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了。
只不过雁门县的农民在这个时候,不是已经回了自己的家,就是进了田间的草棚休息。
在雁门县辖区之内,几乎看不到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的老农。
仍然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也只有这条正在赶工的雁门县军用官道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身着囚服的劳改犯,并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面朝沥青,背朝阳’!
“累死我了!”
“干不动了,我实在是干不动了。”
“陛,老爷,您赶紧来休息会儿,您要是累出了毛病,我就罪过大了。”
已经满头大汗且一身黑渍的毛骧,坐在地上,是一边大喘气,一边狂灌为他们准备的‘特苦青蒿水’!
毛骧喝着早已放凉的特苦青蒿水,表情是一脸的嫌弃,但那狂灌的架势,却早已超过了喝御酒的架势。
他确实是武功高强,如果是战场杀敌,他绝对是一把好手。
可修路劳改和练武功,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别说毛骧了,就是无敌的常遇春来干一天,也会累得够呛!
也就在此刻,
满脸黑渍的八十八号囚犯朱元璋,走到毛骧的面前,也是从桶里弄了一碗清凉解暑的特苦青蒿水。
都混到重体力劳改的地步了,他也就不在乎这么多的土碗,到底都是哪些人喝过的了。
再者说了,他以前吃的苦头,可比这特苦青蒿水苦得多得多。
这廉价无比却又解暑消渴的青蒿水在他看来,就跟喝浓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毛骧看着朱元璋受这罪,也是恨得牙根直发痒:“这个叶青,居然敢让您干这种苦差事。”
“别让我出去,我出去之后,非整死他不可!”
朱元璋看着恢复了些体力,又开始口头上杀叶青的毛骧,也是欣慰又想骂。
欣慰的是毛骧对自己的一片忠心,还是值得肯定的。
而之所以想骂他,只是因为他还太嫩,就这么把喜怒全放在脸上,不是什么好事,更无法委以更大的重任!
还得跟着他好好历练才行!
但也不能完全责怪毛骧,这叶青也确实气人啊!
如果不是考虑到叶青不认识自己,如果不是考虑到是自己各种打听的行为引起误会在先,如果不是考虑到他叶青抓北元探子也是为了保家卫国,他早就挑明身份砍人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些客观因素,他根本就不会给这么一个机会。
现在的朱元璋,只希望他家妹子能尽快接触到叶青,尽快解除这个误会,最好是在他忍无可忍之前。
否则,他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其实,就朱元璋这冲动易怒的性格,一般情况下,他是绝对不可能忍受到现在的。
也就是他家妹子的叮嘱时刻在心头,他才强压怒火,以大局为重。
为了让自己不发火,他甚至还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那就是尽可能的去发现叶青的好。
还别说,在这里劳作这么半天,他还真就发现了许多值得朝廷工部学习的地方!
朱元璋坐在毛骧身边道:“出门在外,咱也当你是晚辈了。”
“你小子怎么就不知道多学学老子?”
“咱在家里也长期发火,但出门在外就一定要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切莫让人通过你这张脸上的喜怒看透了你。”
“你要是一直这么沉不住气,咱以后怎么委以更大的重任?”
毛骧被一顿教育之后,可以说是态度极好,心里也尽是感恩戴德。
皇帝老子把他当晚辈和学生教育,可是祖坟冒青烟都要不到的荣耀啊!
朱元璋见毛骧恢复平静后,就立马指着这些还在劳作的,长得就凶神恶煞的劳改犯道:“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重罪劳改犯,虽然干着重体力活,但却没有任何的怨言。”
毛骧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看去,也是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其实不只是朱元璋,任何人都是这样,一旦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就都会睿智许多。
毛骧的眼里,这些重罪劳改犯虽然汗流浃背且眉头紧皱,但做起事情来,却是毫不拖泥带水。
从他们的脸上,甚至看不出一丝想要趁机逃跑的苗头来!
与此同时,他又想到了近年发生在凤阳的事情。
朱元璋得天下之后不久,便兴致勃勃的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凤阳营建中都。
可结果却是一大批贪官中饱私囊,倒卖材料,克扣民夫饷银,以至于他朱元璋的家乡还造起了反。
这件事情虽然被快速镇压,但也重重的打了他朱元璋的脸。
凤阳出了个朱皇帝,却逼得家乡父老造了反?
朱元璋是越想越气,直接就把涉案贪官全部剥皮实草或抽肠处死。
至于他们的家眷亲族,最低都是满门男丁抄斩,女眷各种到处发配。
毛骧现在都还记得,他那段时间光是忙着抄家,都累得个半死!
想到这里,他再看眼前的景象之时,一种强烈的对比,立马就在他的脑子里形成了。
同样是贪官搞工程,怎么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呢?
京城的贪官,逼得朱元璋的老乡造反!
而这位边城的七品贪官,却能让这些各地发配来的重犯,心甘情愿的干苦力!
想到这里,毛骧只是眼珠子那么一转,立马就想到了。
毛骧虽然恨死了叶青一滩血,但也不得不承认叶青这方面做得好。
毛骧不大情愿的夸奖道:“老爷还记得凤阳贪腐案吗?”
“那可是逼得皇帝的老乡造了反啊!”
“都是贪官,但这个叶大人却从来不克扣这些人的待遇!”
“我现在算是明白我们为什么早上要吃大肉了,是为了不至于干苦力身体发虚,从而影响工期!”
“瞧瞧这青蒿水,虽然又苦又廉价,但人家却管够。”
“不说多好的待遇,但最起码人家叶大人当这些劳改犯是个人啊!”
“......”
一系列的夸赞之词,从恨叶青到骨子里的毛骧嘴里吐了出来。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还是很满意的,能大方的夸‘仇人’,也是一种不错的成长。
只是他也十分不满意,一句‘你他娘的夸叶青就夸叶青,提皇帝的老乡造反干嘛’,愣是到了嗓子眼,却没有说得出口。
气得眼睛发红的朱元璋,抬起手就准备给毛骧开个窍!
可却在此时,一名狱卒直接就提着皮鞭跑了过来:
“还聊上了是不?”
“偷懒是不?”
“那边的沥青,赶紧去抬过来!”......
皎白的月光之下,
这个时候的县城,除了青楼产业之外,就只有位于各个十字路口的望楼,还有火红的灯光亮着。
因为这所有的望楼之上,都有将士在值守。
这座街道棋盘布局,且繁华如盛唐长安的县城,之所以可以夜不闭户,除了百姓已经荷包有钱不需要干偷鸡摸狗的事情之外,就得靠这些值夜的将士。
每座望楼四位将士看着四个方向,所有望楼所有将士的视野连起来,就全覆盖了县城的所有街道。
他们就是雁门县的‘人工天网’!
有了这样的人工天网,偷鸡摸狗的要失业不说,采花飞贼也不敢来。
这样的人工天网,平时的主要作用就是实时把控全城的治安,可一旦开战之后,他们的作用就完全变了。
只要有了他们,坐镇指挥的人便可以什么都比敌方将帅快一步!
“快看,”
“谁大半夜的牵着马进城,守城将领怎么回事,这时候还放行?”
“......”
一条街道上,前后两个十字路口的望楼之上,两名弓弩手分别同时瞄准了吴用的前胸和后背。
与此同时,旁边的观察手,又立马抽出一拉那么老长的单筒望远镜。
“放下,是吴大人,从天牢方向回县衙的。”
“吴大人有马不骑,牵着慢慢走,挺悠闲的呀!”
“......”
前后两座望楼上的将士,全部放下警惕,继续值守。
其实,吴用知道他走这一路,会遇到好几茬这样的事情,但他都没有对他们喊叫一声。
因为他相信这些专门吃这碗饭的将士,他们绝对不会随便放箭。
他们什么时候该口头警告,什么时候该放箭偏离警告,什么时候该射四肢,什么时候该射致命部位,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章程。
而这一套章程的设计者,就是他们那又贪又有才的叶大人!
吴用牵着马继续走着,他的脑子里回忆着与这位女探子的夸赞语气对得上号的场景。
只不过他现在不仅仅只是怀疑她是女探子了!
吴用的脑子里想起的一幕,便是工业园区才刚刚建成之时的场景。
那时候来雁门县的商旅还没有这么多,尤其是那种非常有实力的富商,更是少之又少。
为了和每一位来这里的商旅达成供销合作关系,并让他们把‘雁门县制造’宣传到各地去,就组织他们去考察。
当他们看到工业园区出货速度快,品质也优于其他地方产品之时,也是这种差不多的夸赞之语。
“对了!”
“这语气,就像是考察一样!”
“北元探子是来考察的吗?”
“要知道北元探子可都或多或少的知道工业园区的存在,顶多就是看到内部情况之后,会有一些震惊而已!”
“可她的语气,明显就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人,突然看到之后的惊喜表现!”
“听得出来,他们很想把‘工业流水线技术’照搬拿走!”
“不错,就算是北元探子看到这种可以利用在军工制造上的技术,也想照搬拿走!”
“但他们会惊喜吗?”
“会震惊,但一定不会惊喜,会因为敌人的先进而惊,但绝对没有人会因为敌人的先进而喜!”
“假如他们不是北元探子,什么人还会时刻以考察的心思看我们这里?”
“当真是来自于应天的富商?”
想到这里,吴用又立马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想。
就算是富商考察,那也只会对商业相关感兴趣,又怎么会动不动就往军事上靠呢?
而他们这些人就是因为时刻打听军事,以及他们叶大人的相关情报,才会被特工当探子抓了起来。
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他们也绝对不仅仅是富商这么简单。
想到这里,吴用又开始往细了思考。
“除了北元探子,还有什么人会对本县军事那么感兴趣?”
“除了北元探子,还有什么人会急于了解叶大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除了北元探子,还有什么人都被抓去当劳改犯了,还不忘各种考察?”
“除了北元探子......”
就这么反复推敲之后,吴用立马就眼前一亮:“钦差!”
“对了,他们如果不是北元探子,就一定是钦差!”
想到这里,
吴用也不再悠闲散步了,直接翻身上马就开跑,他必须把这件事情快点告诉叶青。
是北元探子还好,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就可以了。
不是收服就是杀,粗暴又简单!
可如果真的是钦差的话,那就麻烦大了去了!
自从吴用往钦差这个方向怀疑之后,他就像是脑子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立马就想到了他先前忽略的很多细节。
首先,他们的路引有写,他们全部来自应天。
当然,弄一批以假乱真的路引,对入主中原近百年的北元探子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如果这些路引都是真实的呢?
如果全是真的,那他们就是钦差无疑了!
朝廷派钦差来这边城之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他们叶大人已经当了三年的知县,已经到了要么处死,要么回家种田,要么连任,要么升官的节点。
这个时候派钦差,巡视考察所有届满地方官,也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
毕竟上书自评只是官员考满制度之中,占比很小的一部分,钦差巡视暗访,才是真正的考核大头!
吴用不敢往下想了,真就是越想越像钦差暗访。
如果真的是把钦差当成探子抓去当了劳改犯,那他们叶大人的麻烦,可就大了去了。
想到这里,吴用额头冒出来的冷汗,都可以反光了。
县衙门口,吴用翻身下马之后,都顾不得把缰绳交到门吏的手里,就直接开始往里冲。
“吴大人,”
“叶大人怕是已经睡了吧!”
吴用一边跑一边说道:“就算他现在正在和姑娘办事,我也得去敲门。”
门吏看着吴用全力狂奔的样子,立马就皱起了眉头:“什么事这么急,和姑娘办事都得叫起来?”
县衙后衙,
叶青的独家豪宅大厅里,叶青又略显失落的撕下了一张日历。
一天的时间又混过去了,赐死的圣旨还是没有来。
他也懒得等了,转身对自己的随侍丫鬟道:“准备热水,本官要泡个热水澡!”
随侍丫鬟一听,立马就来了精神!......
“官吏考核自评,”
“启奏陛下,臣于洪武三年参加大明首次科考,以举人身份,任雁门县知县一职。”
“臣为官三年,贪墨脏银百万,私造超规格豪宅,以官身从商!”
“......”
“臣自觉罪孽深重,便以届满考核之机,上书自首,只求陛下降旨斩首。”
“如陛下觉得臣不配陛下手书圣旨诛杀,口谕也行。”
“能被陛下点名诛杀,臣荣幸之至!”
“言尽于此,臣稽首再拜!”
“落款: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
洪武六年,阳春三月。
应天府,皇宫御书房内。
龙案之上,摆放着好几摞半人高的奏折。
这些奏折不论是封面颜色,还是宽窄厚薄,都是完全一模一样的。
就连封皮上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
封皮上书:大明官吏考核自评。
不错,
这些都是吏部监制,专用于官员考核自评的奏折。
明朝的考核制度分为考察和考满两种。
考察就是对所有的官员进行考察,不限于哪一个官员的具体任期。
考满就是就一个官员而言,在他任职三年、六年、九年的阶段进行考察。
三年考满叫做初考,六年叫做再考,九年叫做通考。
而考核的等级则定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
考核为称职,口头夸奖再升职!
考核为平常,挨骂就算完!
考核为不称职,回家种田去!
当然,这还得是没有作奸犯科,没有以权谋私的情况下。
要是贪个百八十两银子,那就只有让人来收尸咯。
现在出现在这里的奏折,都是接受考满考核的各地方官员自评。
官员自评是‘考满’的考核手段之一,但占比很低!
按理说,可以出现在龙案上的官员自评,必须得四品及以上才有资格。
但这是自考核制度颁布以来的第一次考满,朱元璋可以说是相当的重视。
他对这次考满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洪武三年的第一次科考!
原因无他,
这位励志‘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大明开国皇帝,深知他的大明,完全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
他要让这片废墟再次焕发生机,重回鼎盛华夏!
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一个人是完全不够的,还得靠头顶乌纱帽的全国官吏。
所以,官吏的行政水平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御书房盘龙烛台之下,
身披龙袍的朱元璋,正坐在那里翻看这些官吏的自评。
洪武六年的朱元璋,还不到四十五岁,依然是一个身材魁梧,精力旺盛的中年男子。
可就算精力再好,翻看几百本奏折也难免面露疲惫之色。
但有一本自评奏折,却是让他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真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他是越看越有精神,越看眼里的红血丝就越多。
终于,
他粗暴的合上了这份落款为‘罪臣雁门县知县叶青’的奏折,并尽全力扔出了御书房大门外。
“气死老子了!”
“老子活了这么大半辈子,见过找死的,没见过直接把脑袋伸到咱刀下面的。”
“这是在自首?”
“这分明就是要用自己的脖子,考核咱的刀够不够快!”
“......”
在门外候着的常侍太监,也是被朱元璋突然的暴怒,给吓掉了拂尘。
他可不敢无召就冲进去,只是缓缓弯腰捡拂尘。
就连这动作,都不敢动静大了。
就在常侍太监捡起拂尘之时,也下意识的看向了这份散落地面,随风摇摆的奏折。
他也想看看到底是哪位官吏,竟然有如此通天彻地的本领?
写个自评还能把皇帝老子写出雷霆之怒?
按理说,官吏的自评无非就是夸张派和保守派两种!
夸张派就是对自己的政绩各种满意,用华丽辞藻一通夸耀。
保守派就是看着不吹不贬,实则字里行间都是对自己人品的夸赞。
但不论是夸张还是保守,都不能让朱元璋如此动怒!
朱元璋是谁?
他可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的皇帝!
大风大浪他闯过!
尸山血海他去过!
勾心斗角的朝堂,他也干得过!
他确实冲动易怒且嗜杀,但没点本事的人,还真不能让他发这样的雷霆之怒!
想到这里,常侍太监对这份在门口随风摇摆的奏折,就更加感兴趣了。
但他不敢,
满足好奇心还是没有活着重要!
“来人!”
“宣亲军都尉府都指挥使毛骧!”
听着这隔着一面墙都让人耳膜打鼓的龙吼,常侍太监都不敢进去领旨,在门口应了一声就叫人去。
很快,
一位身披亲军金甲,目光犀利如剑的将军,走进了御书房。
“你亲自去一趟雁门县。”
“赐死雁门知县叶青,凌迟处死,给咱刮碎了!”
“一定要给咱刮得碎碎的!”
“看着干嘛?”
“还不快去?”
在门外候着的常侍太监,被吓的浑身一紧。
真就是每说一个字,就拍一次桌子!
“臣领旨!”
毛骧行礼一拜之后,也赶紧跑出了门。
但他也在路过这份依旧随风摇摆的奏折之时,稍稍的停顿了一下。
很明显,
他也想看看这个叶青到底有什么样的本事,写个自评还能把自己写成凌迟处死的结局?
但他也不敢,只有赶紧收拾行李出发办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再次透过又高又窄的风口窗,让牢房有了些光亮。
与此同时,尖锐的唢呐声,响彻了整个监区。
“谁家大早上出殡?”
“有毛病!”
长长的大通铺之上,毛骧和他的下属们全部握紧耳朵,下意识的谩骂着。
而大通铺另一边,
一张刚好可以睡下两个人,都没有多余活动空间的床铺之上,马皇后被突然的唢呐声吓了一跳,下意识的一脚就把朱元璋踹下了床。
当然,也把朱元璋给踹醒了。
节奏很高亢,旋律也很紧凑的唢呐曲子,继续循环着。
朱元璋和马皇后听着这样的旋律,只觉得这并不是大早上送葬。
唢呐这门乐器,他们还是很懂的,旋律悲伤就是送葬,旋律喜悦就是入洞房!
可就这让人兴奋的旋律,既不是送葬,又不是入洞房啊!
“所有囚犯,半刻钟内穿戴整齐,门口待查!”
“如果没做到,早饭就喝白水菜叶汤!”
“......”
听着这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尽是命令语气的声音,朱元璋他们这才反应了过来。
这唢呐的用途,居然类似于军队的起床鼓?
整明白唢呐的用途之后,朱元璋和马皇后只觉得哭笑不得。
不用多想,这又是叶青想出来的主意,用唢呐叫囚犯起床的主意很馊,但也不得不说确实很实用。
就唢呐的穿透力来说,就适合这到处是墙壁隔间的大牢!
他们猜对了,这就是叶青的主意。
叶青借用了现代军用起床号的创意,但那乐器和旋律得用在真正的军队上,囚犯们自然就只能用唢呐了。
其实只要放下对唢呐的偏见,就那玩意儿的穿透力来说,绝对不比起床号差。
半刻钟之后,两名狱卒立马就来到了他们这间大牢的门口。
二人立马就注意到了并没有换上囚服的马皇后:
“你为什么还没穿囚服,还穿着自己的衣服?”
马皇后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这身边都是男人,我实在是没办法换。”
狱卒想了想也对,她是叶大人要‘特殊照顾’的女人,自然也就不用计较那么多了。
“去饭堂集合,吃早饭。”
就这样,十几名身着囚服的护卫,在朱元璋三人的带领下,跟着狱卒来到了雁门大牢的饭堂。
看着偌大的饭堂门口,朱元璋也是直接瞪大了眼睛,眼里还有那么些震惊之色。
早在听到‘饭堂’二字之时,朱元璋就开始好奇了起来。
应天府诏狱还没有‘饭堂’一说呢!
囚犯去什么饭堂吃饭,直接木桶装来,一人一勺就成!
在他的认知里,这所谓的饭堂,应该就是所有人坐一起,方便分饭而已。
可万万没想到,这囚犯专用的饭堂,居然是如此的宽敞明亮,足够两人爬出去的窗户,两面墙壁上就有好几扇。
当然,这连毛骧都自觉逃不出去的大牢,也不怕人从大牢里逃走。
只是这已经排排坐的囚犯,也实在是太听话了。
坐得端正且腰板挺直不说,还有那么点令行禁止的意思。
最让朱元璋他们震惊的,还是他们桌上的食物,拳头大个的白面馍配不算太清的白米粥,还有管够的咸菜。
这是什么食物标准?
这是其他地方的良善百姓都吃不起的食物,居然拿来喂囚犯?
就从这里就足以看出,雁门县不仅达到了人人能吃饱的水平,还做到了岁岁有余粮。
朱元璋相信,要是做不到岁岁有余粮的话,这里的犯人绝对没有到饭堂吃白面膜的机会。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嘴角还是挂上了一抹欣慰的淡笑。
虽然觉得那么好的食物拿来喂囚犯可惜,但也足以见得这里的百姓吃得更好。
当然,也足以证明这个把自评奏折写成自我举报求死信的叶青叶大人,有着千年难得一遇的治世之才。
也因此,他又开始考虑一个问题了。
叶青‘贪财为民’的治世之策,真的是对的?
他朱元璋对贪官赶尽杀绝的治国之策,真的错了?
如果不是眼前的这一幕,朱元璋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可囚犯有白面膜吃这种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是打死也不会相信的。
马皇后的眼里也尽是不可置信,但她也和朱元璋一样,并没有把心里的惊涛骇浪写在脸上。
但毛骧身后的十几个下属就不一样了,愣是伸长了脖子看稀罕,还有说想亲自去咬一口的。
如果不咬上一口,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白面膜!
因为他们的咋呼,惹得一众囚犯齐齐看向他们,还有点嘲讽他们没见识的意思。
而他们却不知,他们嘲讽的就是大明的开国帝后!
“别看着了,你们在里面吃饭。”
带领他们的狱卒,见他们突然不走,便立马催促的了起来。
朱元璋也没和他计较,只是带领他的人一路跟随,往里面的‘大包间’而去。
可也就在他们即将进门之时,却听到了身后囚犯们的议论。
“又是早上吃大肉的人,羡慕啊!”
“羡慕你也可以申请去吃啊!”
“不不不,大早上吃肉,我可受不起!”
“......”
听着这样的言论,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有毛骧,同时皱起了眉头。
就这些言论的字面意思来看,他们吃得还能更好?
但这些囚犯却没人想吃这更加豪华的早饭!
很快,
他们就看到了桌上的早饭,这里有白面膜但没有白米粥,多了菜汤和大肉。
真就是一人一坨肉,还是拳头那么大一坨。
看着如此奢侈的早饭,朱元璋和马皇后也是真的想不明白。
这是囚犯能吃的?
但眼前的一幕却是,这不仅是给部分囚犯吃的,还是大部分囚犯不想吃的,也可以说是大部分囚犯不敢吃的。
想到这里,饶是聪明无比的开国帝后,也是满脑袋的问号!
也就在此刻,吃早饭的命令下达了。
不论是外面吃白米粥配白面膜的,还是里面吃白面膜配大肉的,都开始快速扒拉了起来。
吃过早饭之后,他们又在广场上集合。
“八十八号!”
一名留着胡子的狱卒,开局就点了八十八号,可连续点了三遍都没有人回答,但所有人都看向了朱元璋囚服上那明显的‘八十八’三个字。
在那么多目光的提醒之下,朱元璋也终于反应了过来,他朱重八就是八十八号囚犯。
朱元璋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咱在。”
“答到,以后必须答到。”
叮嘱教育之后,狱卒就开始分配劳改任务。
最终的分配结果是,朱元璋和毛骧还有那十几个护卫,全部去修马路。
唯有马皇后一人,去女子劳改工坊报到!
听着这样的分配,朱元璋和马皇后还有毛骧同时瞪大了眼睛。
朱元璋心中暗道:“咱和妹子要分开?”
毛骧心中暗道:“帝后分家,这还怎么逃?”
马皇后心中暗道:“不一起去劳改牧场和劳改农场了?”......
朱元璋在门卫的提醒下,知道叶青用这一手实打实的抓住了,所有来光顾过的贪官的把柄。
但他却不明白,叶青致力于抓他们把柄的原因。
难道就是为了坑钱?
显然不会这么肤浅!
因此,他直接就用把柄二字,连续问了三个问题。
门卫见眼前大老爷已经表现出了浓烈的兴趣,他也就放心了一大半。
“抓把柄还能为了干嘛?”
“为了约束他们!”
“为了控制他们!”
“我们叶大人从来没说过自己是什么好官,但他却是一个只贪大钱,不贪百姓小钱的贪官!”
“而其他的贪官,那是不论什么钱都贪!”
“因此,我们叶大人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面子上说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私密而安全的欢愉之所。”
“可只要一来,就会有人背后监视取证,然后形成罪证落入叶大人的手里。”
“有了这些把柄,他们就会按照叶大人的要求贪,也成为了只贪豪强大钱,不贪百姓小钱的贪官,甚至还能为辖地百姓做点实事。”
“只要乖乖听大人的话,只要默契的在赌卓上上供,叶大人不仅保密,还为他们提供不错的乐子。”
“可一旦不听话,这些罪证就会送上去!”
“最后,就形成了来这里的贪官,都变成了有原则的贪官,而且还会为雁门县的发展,贡献一部分自己的财力。”
“这家名为雁门养济院的功勋养老院,还有隔壁的免费惠民医馆,可以说都是这些贪官拿钱开办的。”
“当然,也是在咱们叶大人的‘约束控制’下,拿钱开办的!”
“......”
就这样,在门卫的解说下,朱元璋三人的眼神,再次发生了逆转式的改变。
从先前的怀疑与迷茫,直接就变成了坚定与欣喜。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算是没读过书的人,都该明白他们叶大人的真实用意,更何况是出自书香富家的马皇后,以及见多识广的朱元璋。
马皇后欣喜道:“我就说叶大人不是一般人嘛!”
“他贪财为民,也在用自己的方法,让周围的贪官也和他一样贪财为民。”
“尽管方法有些卑鄙,但目的却也还算高尚。”
而此刻,
毛骧却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个消息上,他看向门卫道:“你是说叶大人不仅建立了这家名为雁门养济院的功勋养老院,还建立了一家免费的惠民医院?”
门卫当即点头,并为他们详细道明了过去的路该怎么走。
片刻之后,
门卫把他们送到门口道:“听我的,找我们叶大人合伙做生意,保你们赚钱。”
“他这个从来不说自己是好官的人,绝对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好官靠谱!”
这一回,朱元璋也不再用嘲讽的目光看人了。
他换上了一副,他会认真思考的表情道:“咱会认真考虑的。”
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带领马皇后和毛骧,按照门卫的指引,去往了免费的惠民医院。
雁门养济院门口,门卫目送他们远去,与此同时也眼里尽是自信之色。
他知道,这家人一定会去找他们叶大人合伙做生意,一定会被他们叶大人狠狠的宰!
可他却不知道,他们叶大人已经没有了做生意的兴趣。
他现在就只想安心等赐死的圣旨!
夕阳西下时,
朱元璋三人终于来到了一家,名为雁门惠民医馆的医院。
这家建筑风格多为木竹药芦风的医馆之内,依旧有不少人在排队,起码排了三路纵队!
队伍之中,尽是缺胳膊断腿的人,以及有各种伤病的人!
朱元璋和毛骧都是军伍出身,自然知道这些都是战伤!
而最先看出这些是战伤的人,却不是他们俩,而是曾经亲自为伤兵包扎无数伤口的马皇后!
马皇后看着他们,擦着眼泪道:“都说‘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还真是有三分道理!”
“这些打跑北元的人,却都成为了要靠救济才能活下去的人。”
“......”
马皇后的感慨,也是朱元璋和毛骧在看到这一幕之后的感慨。
只是他们没有说出口而已!
尤其是朱元璋,他是真的觉得没脸发出这样的感慨!
原因无他,
因为他已经当了六年的皇帝,也大封了帮自己打江山的功臣,可是最下面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呢?
他没有拿出具体的措施去照顾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
当然,他可以找到很多理由!
国家初定,他腾不出手来,算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国家百废待兴,他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恢复生产上,也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他可以在这件事上找一万个理由,而且还都是合情合理的理由。
可是一个七品县官,却在这件事情上,没有找半分理由!
不错,
他私自抬高妓院和赌坊的税收,他甚至用计拿捏其他的贪官,但他却是用这些绞尽脑汁贪来的钱,干了这些他朱元璋没有做到的实事!
不仅做到了,还彰显了他叶青无比宽阔的胸怀!
“第一、凡雁门子民,曾参加过抗元战争,杀过元兵者,不论是当朝陛下的起义军,还是其他抗元势力的起义军,均可终身免费就医!”
“......”
很明显,这里的这一条规矩,就是从养济院那边变通过来的。
看着这适用于养老,又适用于医疗的‘第一条’,朱元璋是真的有些自愧不如的感觉。
不错,
朱元璋想过等国力好些的时候,给跟着自己打江山的基层将士以及家属,一些该有的照顾。
但他绝对没有想过,跟着明玉珍等义军首领打过北元的人,也该给予一些该有的照顾。
现在想来,他都应该给啊!
不论是曾经跟谁,只要真心抗元过,那就都是华夏的英雄儿女。
争夺皇位之时,各为其主就不说了。
可他已经坐了六年皇位,已经是他们的君父了,怎么就不能为自己的子民多想一些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是不免自嘲一笑。
堂堂大明开国皇帝,胸襟居然还不如一个七品贪官!
“走,”
“回去和大家汇合,明早我们去见叶大人!”
朱元璋只是话音一落,就摇着扇子打道回府,脸上还尽是满意的笑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