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一个县城青年的商业破局之路全文

第11章

发表时间: 2025-05-03
了,”王秀兰的声音带着骄傲,又突然低下去,“晴晴谈了个对象,是你们以前粮油店批发商的儿子,你记得不?”

林远握着手机,听见远处周宇在和供应商吵架,苏晴在给Amanda团队打电话,钢笔在纸上留下道歪扭的痕迹。

他忽然想起徐静说过的话:“商业世界里,没有永远的风口,只有永远的转型。”

仓库里,工人们正在清点最后一批瑜伽垫。

林远摸出张垫在抽屉里的照片——2015年的跳蚤市场,陈立在数钱,他蹲在旁边笑得灿烂。

照片边角已经卷起,像段即将褪色的旧梦。

手机再次震动,徐静发来条语音:“听说你想切入新能源?

巧了,红杉刚投了个锂电池项目......”她的尾音拖得很长,像条正在吐信的蛇。

第四章 新能源赛道的资本博弈一、双碳风口的入场券2023年惊蛰,南京的梅花刚落。

林远站在江苏某锂电池材料厂门口,看着锈迹斑斑的铁门,想起四年前义乌的仓库——同样的工业气息,同样藏着转型的阵痛。

厂长王建国(与校园超市老板同名不同人)递来安全帽,“林总真要趟这摊浑水?

现在锂价一天一个价。”

他摸着胸前的工牌,上面刚换上“远盛新能源”的logo,“双碳政策知道吧?

国家说2030年前碳达峰,这就是风口。”

化验室里弥漫着刺鼻的酸雾。

林远盯着显微镜下的钴酸锂粉末,听技术人员讲解:“我们的纯度只能到99.5%,宁德时代要求99.8%。”

王建国蹲在角落抽烟,烟灰落在老旧的实验台上,“设备太老了,想升级得投一个亿。”

阳光透过布满油垢的窗户,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远想起跨境电商转型时的场景——每次突破都伴随着剧痛的蜕变。

入股协议签在清明前夜。

林远在会议室里看着资产评估报告,工厂估值5亿,他注资2亿拿下40%股权。

王建国的手在合同上停顿,“林总知道采矿权有多难搞吧?

青海那片盐湖,多少人盯着。”

少年时在县城见过的煤矿纠纷突然涌入脑海,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指甲几乎掐进肉里——有些风险,注定要有人承担。

母亲对新能源的理解停留在“电动车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