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第一毒士:被贬皇子给我披黄袍结局
其他类型连载
小说推荐《第一毒士:被贬皇子给我披黄袍》是作者“瑜兰瑾”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嬴政扶苏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扶苏你都三十万大军在手了,还不造反?”“等秦始皇死了,赵高篡改诏书,上位的肯定是胡亥,别等了!”“杀入咸阳,逼秦始皇让位给你!”“扶苏,天冷了,披件龙袍暖暖身子吧!”“什么?始皇驾崩了?胡亥上位?还下诏书让你自杀?好机会啊!来来来!我给你写一篇檄文,清君侧,拨乱反正!迎大秦正统!”“等你上位,我帮你平百越,战匈奴,横扫整个亚洲大陆!”嬴政听到了大逆不道的言论,不生气,反而很期待。不仅如此,他还让扶苏拜师赵惊鸿。“朕称吕相为仲父,你且称赵惊鸿为季父吧!”赵惊鸿锲而不舍地给扶苏洗脑,帮助扶苏带兵造反,入主...
主角:嬴政扶苏 更新:2025-05-07 03:5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扶苏的其他类型小说《第一毒士:被贬皇子给我披黄袍结局》,由网络作家“瑜兰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第一毒士:被贬皇子给我披黄袍》是作者“瑜兰瑾”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嬴政扶苏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扶苏你都三十万大军在手了,还不造反?”“等秦始皇死了,赵高篡改诏书,上位的肯定是胡亥,别等了!”“杀入咸阳,逼秦始皇让位给你!”“扶苏,天冷了,披件龙袍暖暖身子吧!”“什么?始皇驾崩了?胡亥上位?还下诏书让你自杀?好机会啊!来来来!我给你写一篇檄文,清君侧,拨乱反正!迎大秦正统!”“等你上位,我帮你平百越,战匈奴,横扫整个亚洲大陆!”嬴政听到了大逆不道的言论,不生气,反而很期待。不仅如此,他还让扶苏拜师赵惊鸿。“朕称吕相为仲父,你且称赵惊鸿为季父吧!”赵惊鸿锲而不舍地给扶苏洗脑,帮助扶苏带兵造反,入主...
一缕光,透过牢房狭小的窗户照射在地面上。
这缕光,形成了一束光柱,一条朦胧的线。
赵惊鸿伸手触摸这道光,光影打在手上,地面的光点瞬间消失。
“儒家的思想,惊艳千年,是华夏文明的根基,我倒不是说儒家思想一无是处,而任何思想,都在于用,是以人驭思想,而非思想凌驾在于人之上。”赵惊鸿喃喃道。
扶苏微微蹙眉。
其实,这跟他受到的教育思想是相冲突的。
因为,孔圣思想是绝对正确的,不可改变的。
若是说孔圣是错误的,那就是大不敬,是你对儒学经典不够理解,思想达不到孔圣的高度!
所以说,是孔圣思想凌驾于万物之上!
孔圣之言,就是至理!
倒是隔壁的嬴政忍不住要直呼‘彩’了!
这就是他想要的思想!
人凌驾于思想之上,掌控思想,利用各家学说,而非各家学说凌驾在人之上,以各家学说的思想掌控百姓!
他焚书坑儒,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吗?
“儒家思想,对于百姓而言,是好的。周礼之说,虽然愚昧,但相对于百姓而言,是启蒙的思想。若人人都熟读圣贤书,那天下会太平许多。”赵惊鸿缓缓道。
扶苏笑了,“先生之野心,似乎比扶苏更大。”
“为何出此言?”赵惊鸿疑惑地看向扶苏。
扶苏道:“书籍何其珍贵,就算扶苏想要阅读一些经典,大儒之作,都需要上门拜求,三番而不果。更如何能让天下百姓,人人都读圣贤书。”
“若是可以做到,那岂不是人人皆圣贤,知礼义廉耻,即可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大同了?”
扶苏笑着看向赵惊鸿。
赵惊鸿摇头,“其一,只是竹简和帛书太过麻烦和珍贵,不方便携带,不方便储存,不适合推广,而不是没有别的办法。”
“其二,就算天下人人都读书,知礼义廉耻,也并非可以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天下大同。因为,人心自私,有善有恶。”
“孟子曰:人性本善!荀子曰:人性本恶!皆无错,有人生性本善,不管遇到多少挫折和痛苦,他依然会保持内心的善良。有的人,人性本恶,从一出生,便是天生恶种!”
因为赵惊鸿来的那个时代,基本上都普及了教育,但依然有坏人。
这并非用读书的方式,就可以解决的。
扶苏不由得一阵沉默。
隔壁的嬴政急了,“问他啊!问他是不是有更简洁方便储存文字的方法!问呀!”
但,扶苏没问这个,而是询问道:“那该如何不被各家学说的思想所束缚?”
赵惊鸿笑道:“其实就在一个用字,特别是你作为皇室成员,甚至以后成为皇帝,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比如秦孝公善用商鞅,以商鞅之法,强国强军!”
“比如你父亲嬴政,利用李斯之法,管控大秦。”
“又比如你所想,利用儒家思想,施以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
“其实,都是一个用字。”
“你用谁的思想都可以,只不过,要让这些思想,成为手中的工具。而不是限制你的枷锁,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应该为你服务,为大秦服务,为百姓服务,是帮助你治理国家的工具,仅此而已。”
扶苏陷入沉思。
隔壁的嬴政忍不住低声喝道:“彩!彩!彩!”
“汝之所想,亦是朕之所想!诸子百家,皆为朕所用。有用者留之,无用者弃之!此乃帝王之道!”
“帝师!此乃帝师啊!此人为扶苏师,大秦有望矣!”
见嬴政这么激动,蒙毅嘴角也露出笑意。
看来,这个赵惊鸿倒是扶苏公子的福星。
扶苏思索了一番,一时间还无法彻底消化,拱手道:“谢先生教诲,扶苏定当好好思索,明悟其中道理。”
赵惊鸿点头,“你好好想想,这是帝王之术,你以后必须要用的。至于淳于越那群腐儒,你不用担心,有我在,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若是他们这群人执迷不悟,吾愿为公子手中利刃,愿为大秦手中利刃,斩去一切阻挠大秦之人!”
“先生大义!”扶苏感叹一番,拱手致谢。
不过,扶苏盯着赵惊鸿看了一会儿,缓缓询问道:“先生是邯郸人,又姓赵,怕是赵国人吧,为何如此愿意帮助大秦,可有原因?”
隔壁的嬴政也坐直了身子。
他也很好奇。
作为赵国旧人,为何愿意帮助大秦,又为何如此推崇大秦?愿意成为大秦之刃,为大秦披荆斩棘?
赵惊鸿不由得抬头,看向那缕阳光。
似乎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消散不见。
赵惊鸿缓缓道:“如果说为什么,你可以理解成执念吧!大秦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它存在的意义,超乎你的想象。他让华夏民族从此凝聚,书同文车同轨,让华夏成为一家。”
“他是历史上最璀璨夺目的一页。”
“只可惜,大秦啊,祖龙啊!唉!有太多的遗憾!”
看着赵惊鸿略显伤感的模样,扶苏更加疑惑,“遗憾?大秦一统六国,天下一统,我父皇建下丰功伟业,完成了历代先祖的大愿,还有何遗憾?”
“有!太多了!”赵惊鸿叹息道。
就连隔壁的嬴政都不由得一阵蹙眉。
遗憾?
大秦可还有遗憾?
而朕的遗憾又是什么?
恍惚中,嬴政脑海中闪现过一缕白衣的女子,一位站在朝堂之上,以慈爱的目光看着他的大臣。
“遗憾......或许有吧......”嬴政喃喃道。
赵惊鸿看向扶苏,询问:“你可有遗憾?”
“遗憾......有吧!未能为父皇分忧,未能阻止天下战火,未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未能阻止父皇焚书......太多了......”扶苏感慨道。
赵惊鸿摇头,“你果然是读书人,一张嘴就是一堆假大空。”
扶苏不由得语塞,“那先生可有遗憾?”
“我的现在的遗憾,就是大秦,若能改变大秦覆灭的命运,我就没有遗憾!”
赵惊鸿盯着扶苏,道:“只要大秦不覆灭,这些遗憾都可以改变。”
“比如那一位不杀功臣的千古一帝,征战六国一统天下,却被腐儒骂成暴君,殚精竭虑地为大秦奉献一生,却孤独得令人感到窒息的皇帝,秦始皇!”
隔壁。
嬴政。
“!!!”
此刻,嬴政的眼睛瞪得浑圆!
此子!如此懂朕吗?
“王朝是分不同的制度的。”
“比如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大秦使用的是中央集权制。”
“这就是不同之处。”
隔壁的嬴政微微点头。
中央集权制,描述的非常准确到位。
权利尽归咸阳,尽归于朕的手中,便就是中央集权制。
扶苏也认可地点头。
“那我再问你,商朝是不是奴隶制度?”
“是!”
“那周朝是不是奴隶制度?”
扶苏沉默了。
他很想回答说不是。
但周朝确实有奴隶存在。
“很好!”赵惊鸿点头,“你的沉默给了我答案。”
“周王朝其实属于半封建半奴隶制度,不仅有奴隶,还有活人殉葬的制度,对不对?”
“是!”扶苏点头。
“若是周武王是仁德之君,为何不取缔奴隶制度,取缔活人殉葬?”
“是不能吗?还是不想?”
扶苏沉默。
“呵!”赵惊鸿冷笑,“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是不想!”
“虽然取消奴隶制度,会动摇很多贵族的利益,引发动乱,但并非不能!”
“不取消活人殉葬,不取消活人献祭,是因为,他依然需要利用人们的恐惧来统治百姓!”
“其实,跟周武王相比,我倒是觉得帝辛不错。”
“是商纣王!”扶苏提醒。
赵惊鸿摇头,“纣王是谥号,是周武王为了将帝辛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钉子。他是人皇,亦是帝辛!”
“商王朝的覆灭,无非是触碰了上层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已。他不敬神权,让皇权不再是神棍的傀儡,更以射天之举,表示人定胜天。”
“他重用奴隶人才,使奴隶得到了生存空间,并且与那些奴隶主做斗争。”
“且帝辛能文能武,实力不凡,更是开疆拓土,若非是灭国之君,他应被后代铭记,是以榜样!”
赵惊鸿看向扶苏,沉声道:“你要明白一个道理,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
扶苏猛地瞪大了眼睛。
隔壁的嬴政也微微点头,喃喃道:“没错,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
赵惊鸿看着扶苏,笑道:“没错,周武王没做到的事情,其实帝辛一直在推荐,在为此努力!”
“还有,你说你父皇跟周武王没法比,你父皇是暴君,那我倒要问你了!”
“周武王灭商的时候,可曾留下皇室一人?”
“嬴政灭六国,胜者得天下,亦可将败者屠杀殆尽,永绝后患!为何他不灭?反而让他们留在咸阳,供养他们?”
“你说周武王是仁君,为何他采取活人殉葬?”
“你说嬴政是暴君,为何他修建皇陵,使用的是兵马俑,而非活人殉葬?”
“你说嬴政是暴君,灭六国,屠杀士兵和百姓不止百万之巨。”
“但你可知,诸国之间,战争持续了多少年?”
“我可以告诉你!两百多年!”
“这两百多年间,多少人战死沙场?”
“多少百姓死于刀兵!”
“何止百万之巨?”
“若是大秦不一统天下,这战争还会持续多久?”
“你!来告诉我答案!”
赵惊鸿声音愈演愈烈,最后宛若滚滚惊雷,炸响在扶苏耳边。
扶苏面色惨白,一时之间,竟然无法回答。
隔壁的蒙毅听得惊呆了。
他从未如此想过。
因为,在他心中,嬴政确实算得上是一个暴君。
若没有暴君之行,如何能一统天下。
但是,被赵惊鸿这么一说,怎么感觉,嬴政原来这么好!
蒙毅不由得看向嬴政,发现嬴政的肩膀竟然在微微抖动。
他心中一惊,急忙轻声喊道:“陛下......”
嬴政抬手制止蒙毅,右手微微擦过脸颊,沉声道:“朕没想到,普天之下,唯一懂朕的人,竟然被关押在天牢之中,真是讽刺!”
蒙毅一阵沉默。
因为他知道,赵惊鸿这番话,绝对是说到嬴政心坎里去了。
“扶苏,我还要问你一个问题。”隔壁再度响起赵惊鸿的声音。
“先生请讲!”扶苏更加恭敬了。
赵惊鸿问,“六国贵族,他们想要回归故土,是在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考虑。”
“那些之前的六国官员,那些儒生,劝你让嬴政将六国贵族放回故土,也是在为他们的利益考虑。”
“因为,毕竟他们是亡国之人,想要回归故土,想要复国,这是必然的。”
“但!你是秦国之人!是大秦长公子,应当为大秦利益考虑。我不明白,你一直主张分封制,一直想要让嬴政将六国贵族放回故地,是为了谁的利益在考虑?”
“是出于什么心态在这么做?”
“是想要得到谁的认同吗?”
“还是想要你的那些老师,你的那些幕僚,你的那些客卿,称赞你一句:公子真是仁慈之人,拥有圣人之仁,有前周之风?”
扶苏脸色骤变。
隔壁的嬴政闻言,更是冷哼一声,眸中闪过一丝怒意。
是啊!
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归根结底,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他嬴政要一统六国,为的不仅是天下人考虑,更是为大秦考虑,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王朝。
那身为大秦长公子的扶苏,在为谁考虑?
为什么这么做?
他出发点是什么?
难道真的只是获得别人的称赞?
要是如此,真的是愚蠢至极!
蒙毅额头冷汗更是直冒。
他知道,单凭赵惊鸿这一番话,就足以将扶苏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赵惊鸿盯着扶苏,等待扶苏的回答。
扶苏面色惨白,几番想要开口,都欲言又止。
许久以后,扶苏嘴唇轻颤,“扶苏......扶苏不知。”
“不知道就好好思考!你的身份是什么,你要做什么!上阵士卒尚知为国而战,我希望你也能明白,你为谁而战,为什么而努力!若放六国贵族回归故土,他们必然会揭竿而起,你父皇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瞬间就会大乱,到时候,将会有更多人死亡!”赵惊鸿淡淡道。
扶苏起身,对着赵惊鸿深深拱手行礼,“谢先生教诲!”
隔壁的嬴政等待许久,见隔壁不再有动静,缓缓站起身来。
蒙毅紧跟其后。
走到牢房门口的时候,嬴政停下脚步,看向隔壁牢房的方向,几番纠结,还是忍住了想要去隔壁牢房跟赵惊鸿他讨教的想法,转身离开。
离开天牢。
蒙毅跟嬴政共乘车辇。
他看着沉默的嬴政,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即将进入章台宫的时候,蒙毅缓缓开口道:“陛下,臣觉得赵惊鸿所言极对!世人觉得陛下是暴君,乃极片面!深思之后,陛下您才是有史以来的明君,仁君!”
嬴政轻笑一声,看向蒙毅,“你觉得朕在乎这些吗?”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