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程弯弯赵大山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河村里正也姓赵,今年五十五岁,当了二十多年的里正,在村里很有威望。赵里正第一个开口借一斤粮食给王家,其他人也想附和借一点,可村里有余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家都是靠挨饿熬日子,谁拿得出多余的粮食。最后,村里人一共就凑了三斤粮食出来。三斤粮食,就算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天吃个一分饱,一家人也只能吃个四五天。王婶子拿着三斤粮食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直接晕厥过去,倒在了王家大闺女的怀中。赵老太太也在人群中,她借了半斤粟米出去,本来还想叮嘱大儿媳后半夜警醒一点,但随即一想,大儿媳从程家刮来的铜板怕是全部买了肉吃,家里哪有什么余粮,她老人家摇摇头,回赵家去却没再睡下,而是将全家人喊起来藏粮食。赵家只有大房分了出去,二房三房全住在一起,大人加上...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程弯弯赵大山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大河村里正也姓赵,今年五十五岁,当了二十多年的里正,在村里很有威望。
赵里正第一个开口借一斤粮食给王家,其他人也想附和借一点,可村里有余粮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家都是靠挨饿熬日子,谁拿得出多余的粮食。
最后,村里人一共就凑了三斤粮食出来。
三斤粮食,就算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一天吃个一分饱,一家人也只能吃个四五天。
王婶子拿着三斤粮食哭的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直接晕厥过去,倒在了王家大闺女的怀中。
赵老太太也在人群中,她借了半斤粟米出去,本来还想叮嘱大儿媳后半夜警醒一点,但随即一想,大儿媳从程家刮来的铜板怕是全部买了肉吃,家里哪有什么余粮,她老人家摇摇头,回赵家去却没再睡下,而是将全家人喊起来藏粮食。
赵家只有大房分了出去,二房三房全住在一起,大人加上孩子,一共十二口人。
赵老太太是过过苦日子的人,知道存粮食的重要性,一天存一点,这么长时间下来,家里攒了有四五十斤粟米,三十斤荞面,还有三十多斤藜子玉米面杂面……老太太让两个儿子每个屋子里藏十斤,就算有贼潜进来,最多也就损失十来斤,不会像王家一样,全家都去喝西北风。
这一夜,大河村的人都没睡好。
贼人没追回来,王家就仅剩下三斤粮食,根本撑不到秋收……最关键的是,今年未必会秋收。
一大早,王家就闹出动静。
“爹,求求你别卖我,求求你了……”
王家大闺女王大麦跪在地上,哭成了泪人儿。
泥鳅抱着自己大姐崩溃哭起来:“爹,你卖我吧,我是男孩子,能卖更多钱!”
王婶子的眼泪也唰唰往下流:“当家的,一定要这样吗?”
“家里没粮食,不把她卖了这日子咋过?”王永成叹气,“是个大户人家,就算闹荒灾也有口吃的,把大麦送过去是享福,有啥好哭的!大麦过去,人家给我们半吊钱,半吊钱能买一百多斤粮食,这是好事!”
他说是这么说,脸上却满是愁苦。
不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谁都不会想到卖孩子。
程弯弯一起床,就听到隔壁在为卖孩子的事起争执。
她将昨天捡回来的毛栗子分出来一半,拿着走到了隔壁门口。
她靠着泥巴墙,故作讥讽的说道:“里正还真是偏心你们家,二话不说就给你们凑了三斤粮,我家可是一粒米都没有!镇上有家开杂货铺的人没生儿子,说出二两银子,把我家四蛋买过去摔盆!”
“我家四个小子,个个张口等吃的,我要是卖了四蛋,二两银子够吃到过年,我再怎么混账也是亲娘,干不出卖孩子的事,大不了一起饿死。”她将手里的毛栗子扔过去,“我是没钱把大麦买回来的,这点粮食换大麦去我们家干一天活吧!”
她招招手,“大麦,你还愣着干啥,赶紧过来把我家衣服洗了!”
王大麦知道赵婶子不是什么好人,可现在只要能不被卖掉,她什么都愿意做,她从地上爬起来,眼泪都顾不上擦,立马跟着程弯弯走了。
王婶子哪舍得卖女儿,等闺女跑出去后,故意挡在院门口,生怕当家的追上去。
王永成坐在干柴上,啪嗒啪嗒抽旱烟。
王婶子将地上的布袋子捡起来,沉甸甸的,竟然是四五斤毛栗子。
毛栗子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山上很多,但靠近山下的栗子树都被村里人秃噜光了,并不是天天都能碰到昨天那几棵栗子树……想到昨天刚捡回来四五十斤栗子,她的心仿佛在滴血。
“赵大嫂这个混不吝都能把日子过下去,为啥我们不能!”王婶子抓着毛栗子,咬牙切齿的道,“哪怕是吃野菜,啃树皮,就算是吃土,我也不同意卖孩子!”
王永成叹气:“那就等地里的稻子收了再说!”
地里有收成,自然不用卖孩子,但如果颗粒无收,接下来大半年都不会再有一粒粮食进仓,唯一的出路就是卖孩子。
而到了那时,卖孩子的绝不可能只有他们一家!
程弯弯领着王大麦走到自家院子里,家里需要洗的衣服吴慧娘早就洗干净晾起来了。
她拉着大麦坐下来:“你爹要是真的想卖你,不管我说啥,他都会带你去镇上。”
大麦擦干眼泪,默默地不说话。
程弯弯叹气,虽然王婶子是个疼孩子的,但在这个年代,重男轻女是通病,王家三个闺女,一个儿子,最大的闺女承受的就最多,大麦是王家最苦的一个孩子。
“先吃点东西,然后干活。”程弯弯站起身往灶房走,看向大儿媳道,“就做面糊糊吧,放野菜一起煮。”
因着有外人在,她没拿白面,拿的是荞麦粉,发黑的荞麦粉和野菜一起煮成糊糊,这里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吃的,不过他们家的糊糊会煮的粘稠一点,一人一大碗。
吴慧娘煮早饭的时候,赵四蛋走过来。
他揪住程弯弯的袖子,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娘,真的有人要花二两银子把我买走吗?”
这不是程弯弯编出来的瞎话,去年大山爹死后,隔壁村确实有绝户的人来买养老送终的儿子,想出半两银子让四蛋去给他们养老送终,原身有点动心,不过那家人被赵老太太火力十足给骂走了,便没再提这事儿。
但若是荒灾越来越严重,原身怕是要真的将四蛋给卖掉……
程弯弯捏了捏小家伙的脸:“所以呀,你长大后可不能有了媳妇就忘了娘。”
赵四蛋用力点头:“我会一辈子孝敬娘,让娘一辈子有大米饭有肉吃!”
程弯弯没忍住笑起来。
灶房里很快传出香味,一大家子人在桌子边围着坐下来,王大麦也被按着坐下,面前放着一碗野菜糊糊。
“赵婶,这不行……”
王大麦连连摆手,赵婶子刚刚给了他们家一袋粮食,她都还啥都没做,咋能白吃一碗糊糊。
先前他们家还有粮食的时候,她都吃不上这么稠的糊糊……
孙氏脸上满是失望。
大嫂竟然白拿走了她俩闺女辛辛苦苦摘回来的灯笼,一文钱都没给。
要是明儿没有赚到钱,这十一文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想到这里,孙氏突然一顿。
如果是她做这门生意,肯定是不舍得花钱请人帮忙采灯笼草的,大嫂赚到的钱比她想象中的更多。
“大伯娘给四蛋哥买了好吃的点心……”冬花舔了舔嘴唇说道,“大伯娘还买了好多好多布匹,四蛋哥马上就有新衣服穿了……”
买肉买鸭子,还买点心买布匹,这起码赚了一百多文钱吧。
几个月前她男人去镇上扛大包,一天才二十个铜板!
孙氏心里有个主意浮上来,她缓声开口道:“大山媳妇怀身子不方便,几个小子也不是个细心的,大嫂一个人做吃食应该忙不过来,我明儿去帮帮大嫂吧……”
她一张口,赵老太太就知道她在打什么主意,没好气的骂道:“你眼皮子咋这么浅,有功夫惦记别人手里的铜板,还不如干好自己手上的活……我看你也是真的挺闲的,明儿地里的杂草你去拔一遍……”
孙氏脸都绿了。
老赵家这边没分开,三家人的地混在一起,光稻田就有二十多亩,全部拔一遍,这不是要她的命吗。
天刚蒙蒙亮,孙氏就被老太太喊起来去拔草。
她走出家门,站在田埂上看到赵达的牛车赶到村口,紧接着程弯弯带着家里四个小子出门,上了牛车。
孙氏站在田埂上,心一横,朝村尾走去。
院子里只有吴慧娘一个人。
今儿家里四个小子全都跟着程弯弯去河口镇卖冰粉,吴慧娘坐在堂屋里裁剪布料。
她裁下一块布料后,有些不自在的扭动了一下身体,脸色有些羞红。
昨晚大半夜的,婆婆突然把她叫出去,然后塞给她两条巴掌大的裤子,让她以后贴身穿,说能防止生妇科病。
妇科病是啥她不知道,但她知道要听婆婆的话,于是穿上了。
穿上后确实是舒服一些,不过到底不习惯,总忍不住扭来扭去,不断调整坐姿。
“咯咯哒!”
“嘎嘎嘎!”
院子里的鸡鸭突然惊叫起来。
吴慧娘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起身走出去,就见孙氏正在推院门。
她迎出去,将院门打开:“三婶咋来了?”
孙氏走进来,一双眼睛四处乱看,先是默默数了一下有多少只小鸭子,然后径直走到堂屋里去,一眼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匹藏蓝色的土布。
她皮笑肉不笑:“大山媳妇裁衣服呢?”
吴慧娘大方的道:“大山身上的衣服都是公公活着的时候留下来的,几年没换过新的了,婆婆体贴,让我给大山做一件新的。”
“这是昨儿春花冬花送来的灯笼吧。”孙氏看到堂屋的角落里放着一背篓灯笼,随意走过去拿出来一个,“你说这事儿也奇怪,灯笼瞅着一点都不起眼,咋能做出好吃又好看的冰粉呢,大山媳妇,你教教三婶呗。”
吴慧娘的警惕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三婶,这事儿我也不清楚,婆婆没让我插手。”
孙氏继续道:“是把这灯笼放在锅子里煮熟呢,还是晒干了碾成粉,这你总该晓得吧?”
吴慧娘继续摇头,一个字都不肯说。
孙氏只好使出杀手锏:“你要是能把冰粉的方子告诉我,我卖多少钱都分你一半,这钱分到你手上后,就是你自个的私房钱,跟你婆婆没任何关系。”
吴慧娘还是不说话。
“你咋这么蠢!”孙氏沉不住气,骂道,“就你这闷葫芦的性子,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所以才一直被你婆婆拿捏,全村人都知道你婆婆天天虐待你,你倒好,怀了身子还天天洗衣服烧火干活跟个丫环似的……你婆婆现在会赚钱,以后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你就等着被磋磨吧……”
吴慧娘低头左右看,走过去就拿起扫把,对着孙氏的脚就扫起来:“三婶让一让,我要扫地了,再让让……”
她拿着扫把,直接将孙氏给扫出去了。
然后用力关上院门。
孙氏气的七窍生烟。
“有财媳妇,你在这干啥?”隔壁王婶子从田里回来,“村口有两个桂花村的后生过来,好像是你娘家的人,巡逻队看到两人身强力壮的,没敢放进来,你赶紧去看看吧。”
大河村的巡逻队渐渐有了章程,单个外村人来,盘问清楚后可放行,两人及两人以上,要找什么人,需要在村外等着,会有人去通知。
孙氏走到村口,看到是自己娘家两个大侄子。
“姑,阿奶让我们来借粮食。”孙家大侄子直入主题,“桂花村地里的粮食全都干死了,阿奶说今年我们全家都得靠姑。”
孙氏头皮发麻,孙家上下快二十口人,全靠她,她靠谁?
她没好气的道:“大河村的粮食没干死,但也还在地里长着,我去哪里给你们借粮食,等地里的稻子收上来再说吧!”
到时候借个十斤出去,也算是对娘家有情有义了。
日头渐渐升起来。
程弯弯和四个儿子终于抵达了河口镇。
她再一次交代赵达:“他达叔,午时末,城门口汇合,你可千万不要自个一个人先走了。”
没有牛车,她又得徒步走回家,这是一件要命的事,天天这么走来走去的话,她宁愿不做生意了。
赵达自然是应下来,这母子五人一来一回,他能赚十文钱。
昨天晚上程弯弯和吴慧娘用两斤石花籽一共做了三桶冰粉,算下来能出三百五十碗有余。
光是南府书院吃不下这么大的体量,她决定先带儿子们去码头上试一试。
河口镇的码头不算大,但也人来人往,一艘船停下后,就有许多壮汉上去搬货,有的扛着货走了,有的搬完了又回到码头等活儿,人群是流动的。
程弯弯在码头上随便找了几块废弃的板子,搭了一个临时的矮桌子,然后就开始吆喝。
河边没有建筑物,也没有树,太阳火辣辣的照下来,那些壮汉恨不得光膀子干活,冷不丁听到有人卖啥子冰粉,还免费试吃,立马有人围了过来。
太阳慢慢下山。
晚霞遍布天边,大河村笼罩在金灿灿的云霞里,景色很美。
白日的燥热褪去,清冷的晚风从母子四人脸上轻抚而过。
走到家门口,赵四蛋和吴慧娘一脸焦急的迎出来。
程弯弯淡声开口:“洗个手,准备吃饭吧。”
吴慧娘连忙把热在锅子里的饭菜端出来,赵大山拿出一个碗,将怀里的半只鸡放在碗里。
木桌上,四个菜,六碗粟米饭。
赵二狗和赵三牛惊呆了,两人在外头闯了祸,以为回来后会挨打,没想到却有这么多好吃的,一个兔肉炖萝卜,蘑菇蛋汤,还有一个炒豆角,再加上他们带回来的大母鸡,这么多食物,比过年还要丰盛,两人的口水不断往下流。
赵四蛋的肚子早就饿的咕噜噜乱叫了,他迫不及待拿起筷子。
程弯弯开口道:“慧娘,你再去拿个碗过来。”
吴慧娘立马去灶房拿了个碗出来,程弯弯分了一些兔肉萝卜出来:“四蛋,端去给你阿爷阿奶。”
赵四蛋舔了舔嘴唇,端着碗呲溜一下就跑出去了。
天色将暗,赵家老宅已经吃过晚饭了,一点荞麦粉煮野菜,再一人一个窝窝头,窝窝头里放了些长豆角,能吃个五六分饱,这在大河村已经算是顶好的伙食了。
“老头子,我怎么好像闻到了肉香味?”赵老太太吸了吸鼻子,“这会儿谁家里还吃得起肉?”
赵老头子吸了一口旱烟:“再等个三五天,村里起码会有一半人断粮,你说这可咋办?”
“去年蝗灾不是也过来了吗,朝廷不会不管咱们的。”赵老太太一边缝补一边道,“今儿里正去了一趟镇上,县令说朝廷准备做法求雨了,希望这雨啊快点降下来……”
正说着,院子里有人大喊:“阿奶!”
赵老太太忙放下针线:“四蛋这孩子咋又来了,不会是被他娘揍了吧?”
老太太推开门走出去,就见赵四蛋手里捧着一个碗,离得远看不清,还以为这小子是讨饭来的,走近了才发现,竟然是一碗肉!刚刚闻到的肉香味,就是从这个碗里传出来的!
“阿奶,这是娘让我拿过来的,我先回去了!”
赵四蛋满嘴巴口水,把碗塞进赵老太太手里就跑了,他要回去吃兔肉!
赵老太太一愣,总觉得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老大媳妇那个败家玩意儿,竟然会给她送一碗肉过来?
肉香味在院子里蔓延,赵家其他人也出来了。
赵老二的小儿子赵二旺道:“我听铁柱哥说四蛋今天抓到了一只兔子,这肯定是兔子肉,好香!”
赵二媳妇有些惊讶:“大嫂竟然会给娘送吃的?”
大嫂有吃的都是送去给程家,这么多年只会来老赵家要东西,什么时候给过一粒米?
“四蛋白天来要走了三根萝卜一把豆角,还拿走了一个鸡蛋。”赵三媳妇轻声道,“一来一回的,差不多也抵了。”
赵老太太却不觉得是抵了。
那个败家娘们白天给了五文钱,这会儿又送一大碗肉汤过来,老大媳妇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
老大媳妇只有需要老赵家帮忙的时候,才会突然示好,她倒是要看看老大媳妇到底想要干什么。
赵老太太听到边上几个孙子孙女不停咽口水,两个孙子,四个孙女,一人一口都不够吃,光给孙子不给孙女也不太像话。
她摆摆手:“这是你们大伯母孝敬我老婆子的,就不给你们吃了。”
她将一碗兔肉端回里屋,连老头子也惊住了:“老大媳妇什么时候这么孝顺了?”
“憋着坏招呢。”老太太冷笑,“既然她主动送过来,不吃白不吃,不吃饱哪有精力对付她。”
老太太吃了一口,兔肉鲜滑可口,萝卜软烂鲜美,她活了六十年,竟然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大山媳妇的厨艺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赵四蛋一回到家,程弯弯就宣布开饭。
四个小子都是干饭人,低头猛扒饭,还不忘大口吃兔肉,就连吴慧娘这个谨小慎微的秀气小媳妇,也敞开了肚皮默默干饭。
程弯弯以为会有剩菜,没想到,连一点剩汤都喝光了。
一家六口人心满意足的靠着椅子打饱嗝。
“我第一次吃这么饱……”赵四蛋摸着小肚子,“娘,明天,还能吃饱肚子吗?”
另外几个人齐刷刷抬头,看向家中的主心骨。
程弯弯喝了一口水道:“家中确实没有粮食了。”
五张脸垮下来,家里果然没粮食了,幸好今天吃得饱,应该能管三天吧……
“不过——”程弯弯将银簪放在木桌上,“这是十几年前你们爹送给我的定情信物,当初我猪油蒙了心,拿去给了程家人,如今我和程家人彻底决裂,这银簪我也不想留着了,明儿拿去街上当了换点粮食回来。”
提到爹,四个小子的眼眶顿时红了。
赵大山是对爹最有印象的人,他捏紧拳头:“这是爹送给娘的东西,不能当!”
程弯弯笑着道:“不当银簪就没钱买粮食,我想你们的爹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儿子们饿肚子吧?”
四个儿子沉默。
爹能给娘送银簪,而他们却没能力保住这根簪子。
赵二狗缓声开口道:“总有一天,我会把这根银簪赎回来。”
今天娘为了他们,和程家决裂。
总有一天,他会让娘戴上金簪,穿上绫罗绸缎。
四个孩子心情低落,程弯弯转移话题:“大山,你去达叔那边问问明早牛车去镇上吗?”
大河村走到太平镇要一个多时辰,比两个程家村还要远,要是走路去,她整个人都得废掉。
赵大山点头出去了。
赵四蛋还在娘亲肚子里的时候,亲爹就上了战场,然后一去不回,直到去年才传来战死的消息。
他没见过亲爹,对亲爹亡故的悲伤,还不及眼前餐盘里的兔子。
他将木桌上的所有兔骨头收起来,用树叶包住,埋葬在了院子里……这是他唯一能为兔子做的了……
太阳渐渐升高。
程弯弯的冰粉小摊开张了。
一张桌子放在前头给客人坐着吃东西。
另一张桌子摆放了五个碗,每个碗里放一小块冰粉,然后浇上熬成黑色的红糖,再放两粒山楂果肉。
当年创业之初,她就是自己跑市场,拉客户,怎么吸引顾客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她脸上挂着笑容,大声吆喝起来。
“卖冰粉,清清凉凉的冰粉嘞!”
“免费试吃,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赵大山和赵三牛有样学样,都跟着吆喝起来。
在母子三人的努力之下,终于有人在摊位前驻足,是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
她盯着碗底的东西,有些迟疑的开口:“这东西咋从来没见过,看起来奇奇怪怪的……”
程弯弯保持着商业微笑:“这位嫂子好,这是冰粉,最适合天气热的时候吃,吃一口那叫一个凉快!”
妇人一脸质疑:“你这里没有冰块,咋能吃出凉快的感觉来?”
程弯弯笑眯眯的开口:“可以免费试吃,嫂子要是不信,那就尝一口,反正不要钱是吧?”
赵大山极有眼色的拿起试吃品,递到妇人手中,还送上了勺子。
映着粉色的梅花的瓷碗里,是淡黄色的透明冰粉,还有散发着甜腻气息的红糖,这东西吃下去,不亏。
妇人用勺子递到唇边,几乎是冰粉一送进嘴里,她就感受到了凉意。
那凉意从唇舌蔓延到喉咙,然后滚进腹部,一早上走来镇上出的一身汗,在这一瞬间仿佛消失了。
她舔了舔沾在嘴唇上的红糖水,问道:“你刚刚说,这东西叫什么来着?”
“这叫冰粉,两文钱一大碗。”程弯弯手脚麻利的拿出一个空碗,“要的话,我给您盛一碗,因您是第一位顾客,再给您加两块。”
妇人原本有些犹豫,两文钱都能买个大馒头了,能顶一顿正餐,买这东西不划来,可是程弯弯说再多送她两块,她又有些心动了,这东西吃下去凉快,等会一路走回去也不会太热……要是能带回去给孩子就好了。
这妇人开口询问:“我能带着碗走吗,明儿早上再给你带过来。”
程弯弯苦笑:“我们就十个碗,怕是有些不够用。”
古代生产力有限,没有一次性的餐具,没法外带,然后就这样眼睁睁失去了第一个顾客。
赵大山满脸失望:“这位婶子瞧着挺喜欢的,咋就不买呢?”
赵三牛抓了抓后脑勺:“是不是嫌弃太贵了,不然娘,降价卖一文钱一碗?”
程弯弯摇头,这不是钱的事。
古代这些妇人更把家里的男人和孩子放在心尖上,她们看到了好吃的,更愿意带回去给孩子和男人。
她脑中有什么一闪而过,却没抓住。
她开口道:“大山,三牛,你们俩继续吆喝免费试吃的人,我坐在边上寻思一下。”
赵大山和赵三牛生怕这么多冰粉砸手上,那可真是扯开嗓子没命的喊,果然又有几个妇人围过来,试吃的有不少,但愿意花钱买的,只有一个带孩子的妇人,和一个壮硕的中年男人。
折腾了一早上,就卖出去两碗冰粉,收入四文钱,正好抵了租桌子的租金。
早市过了后,街上的人群慢慢散了。
赵大山将桌子还回去,赵三牛蹲在地上清洗餐具,时不时偷偷看一眼站在街边沉思的程弯弯。
“娘,没事的。”赵三牛笨拙的安慰道,“我可以去扛大包,一天能挣二十文钱呢,给娘买肉吃。”
赵大山走回来,附和着开口:“我刚刚听饭馆的掌柜说,镇上王员外招工建粮仓,一天二十二文钱还管一顿饭,我和三牛去干活,一天能有五十文钱,娘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程弯弯的眼睛蓦的亮起来。
她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消费群体定位错误,东西自然卖不出去。
在现代,这些甜品的市场是女孩子,但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丫头片子更没资格买点心吃,她的消费群体应该是有劳动能力的男子,或者是一个家庭中比较受宠的男娃,尤其是在这灾年,粮价飞涨,家中的铜板更不可能乱用。
程弯弯笑着道:“大山三牛,收拾东西,我们去王员外家门口碰碰运气。”
在市场上待了一个多时辰,她也听许多人议论了,上回王员外家的粮食被偷走之后,王家决定重建粮仓,三五天前就开工了,为了加快进度,最近还在招人,那边应该有很多壮年男子。
母子三人带着家当去王员外宅子那边。
宅子后头的围墙被推倒重建,三四十个壮年男人顶着大太阳在垒墙,院子外头放着一缸水,渴了就可以去喝,不过那缸水被大太阳猛晒了半天,喝下去解渴不解热,一群二三十岁的男人热的满头大汗,汗水一滴一滴落在地上,瞬间就被太阳晒干。
程弯弯在院子二十米远的地方将摊子摆开,这里没有桌子可以借,就搬来砖头垒起来,然后把赵三牛外头的罩衣脱下来铺在砖头上,权当是一张小桌子。
“卖冰粉,清清凉凉的冰粉嘞!”
“免费试吃,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一群汉子正在干活,冷不防就听到有人在边上吆喝,望过去,是一个妇人带着两个毛头小子在卖东西。
这些个男人就听到了免费试吃几个字,离得近的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走了过来。
程弯弯微笑着道:“最适合大夏天吃的冰粉,免费试吃的一共有十份,来晚了可就没了。”
十个碗,一个碗一块冰粉,亮晶晶果冻状的东西,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几个男人拿起碗就喝下去,什么味道没尝出来,但那冰爽的感觉却从唇舌一直凉到了心尖。
程弯弯适时开口:“一碗两文钱,几位小哥要吗?”
最前面的汉子从裤腰里掏出几个铜钱,摘出两枚扔过去:“给我赶紧盛一碗!”
“好嘞!”
程弯弯将铜板收起来。
赵大山已经盛出来了一碗,她接过来,笑眯眯的询问:“喜欢甜的还是酸的?”
汉子说甜的,程弯弯就给他加了一大勺红糖,放了一个勺子,将一碗冰粉递过去。
那汉子迫不及待就喝了大半碗,整个人呼出一口清爽的气息,忍不住赞叹道:“这东西解暑,吃下去整个人都活过来了……大婶,你明儿还得再来……”
卖出去第一碗,很快就有了第二碗、第三碗、第四碗……
天色渐渐暗了。
月亮早就挂在了天空,清朗的月光照在院子里。
程弯弯坐在椅子上,淡声开口:“二狗,三牛,你们俩可有什么要说的?”
赵二狗低着头:“我们不该去程家村……”
话虽这么说,但他一点都不后悔,娘因为他和三牛,与程家彻底决裂。
以后,无论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娘都不会再送去程家,程家人也不可能再欺负到娘头上。
赵三牛也低下头:“娘,我错了……”
“你们确实错了。”程弯弯缓声道,“在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前,在没有胜算之前,就不该这么鲁莽!二狗,你今年十六成人了,我知道你聪明,但只是一些小聪明,今天我和你大哥若是不去,你和三牛被绑在院子里一整夜,不吃不喝会去掉半条命!”
“还有三牛,你空有一身力气,做事从不动脑子。”她没好气的说道,“你力气再大,也才十四岁,十个你捆起来都未必是你大舅的对手,以后不许这么莽撞了。”
赵二狗和赵三牛都有些愣。
娘竟然没有怪他们去程家找麻烦,而是怪他们没有做好准备就去了。
娘这是……真的彻底对程家死心了吗?
程弯弯继续开口:“做错了事,必须受罚,就罚你们现在一人去挑两桶水回来。”
赵二狗抬头,眼睛里是错愕,以前娘惩罚他们,要么跪一夜,要么一天不吃饭,挑水本来就是该做的活儿,也能被当做惩罚吗?
赵三牛已经拎起了水桶:“我们这就去挑水!”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门。
程弯弯起身去灶房,让吴慧娘烧水:“今天都累了,不管是谁都必须洗澡。”
她在原身的记忆里搜寻了一遍,竟然记不起来上一次洗澡是什么时候,每天就洗个手洗个脸,身上天天大汗淋漓,离得近就能闻到臭味……她知道现在水资源很稀缺,但依然还是无法忍受臭烘烘的自己和家人……
到了晚上,大河村就渐渐安静下来。
劳作了一天的庄户人家已经准备休息了,排队打水的井口处一个人都没有,赵二狗和赵三牛一人挑了两桶水回来。
家里有一个大大的木盆,一直放着没怎么用,程弯弯将木盆拿出来,倒了点热水,再倒进去一点冷水,然后将赵四蛋抓过来:“自己洗,还是让我给你洗?”
赵四蛋脸都红了:“我、我自己洗……”
印象里,娘就没给他洗过澡,哦不,应该说,他从来没脱光了在家里洗澡,以前没有干旱的时候,都是脱光了在河里游个泳就算洗干净了……
这孩子身上脏兮兮的,一搓就有泥下来,光这么洗可不行。
程弯弯在商城里搜寻了许久,最终花三文钱买了一小块很不起眼的小香皂拿出来:“这是刚刚在你们大舅家里顺出来的,顶好的香皂,洗完澡后香喷喷。”
赵家人根本就没见过香皂,听都没听说过,赵四蛋拿着小小一块香皂都舍不得用。
程弯弯教他怎么用,他浑身涂满泡泡,在院子里高高兴兴搓起来。
赵二狗没好气的说道:“你能不能快点洗!”
赵四蛋无辜的眨眨眼睛:“娘说一定要洗干净,不然不能上床。”
赵二狗勾勾手指:“三牛,我们俩帮他洗!”
“二哥,三哥,不要……大哥快来救我!”赵四蛋连忙躲,“哈哈哈,别胳肢我,好痒……我洗完啦,不洗了不洗了!”
听着院子里传来的欢声笑语,程弯弯也笑了起来。
天色越来越黑,赵家人一个一个排队洗澡,院子里都是香皂的气味,每个人都白了许多。
这天晚上,程弯弯总算睡了个好觉。
天色蒙蒙亮,大河村就苏醒了。
程弯弯起来时,边上三个孩子还睡得跟小猪一样。
她轻手轻脚下床,吴慧娘已经在院子里忙碌了,正在洗昨天晚上一家人换下来的脏衣服。
赵大山扛起一把锄头,准备下地去锄草。
“大山,你跟我一起去镇上。”程弯弯转头叮嘱道,“慧娘,你就在家里收拾,别去山上。”
昨天去山上,吴慧娘差点摔一跤,她可不敢再让一个孕妇上山冒险。
吴慧娘忙道:“可是娘,不上山去哪挖野菜?”
地里田野间的野菜都被挖的差不多了,必须要往深山里走。
“小鹅菜也挺好吃的。”程弯弯开口,“你和四蛋在自家田地里多挖点小鹅菜回来,让老二老三上山找点蘑菇蕨菜啥的,我和大山中午之前回来。”
赵达的牛车在村头等着,一文钱就能坐一趟车。
程弯弯交了两文钱,和赵大山坐上去,牛车上还有村里其他人。
母子两人昨天晚上都洗了澡,看起来干干净净的,虽然衣服依旧破烂,但看着还是跟其他人有些不一样。
程弯弯面色白皙,显得额头上的伤更加醒目。
有平时和她不对付的妇人讥笑开口:“赵大嫂子这是去哪呢,咋不去程家村?”
全村人都知道赵大嫂子是个啥好东西都往娘家扒拉的,却被娘家人打破了头,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程弯弯的唇角拉开一抹弧度:“富贵婶跟你男人还真是一个性子呢,总喜欢问我要去哪,我去哪跟你们两口子有关系吗?”
富贵婶的眉毛立即倒竖起来:“你这话啥意思!”
程弯弯冷哼:“富贵婶有精力盯着别人,还不如多放点心思在自己男人身上。”
三言两语,让富贵婶差点炸毛。
她恨不得现在就跳下车,跑回去问问自家男人是不是跟程弯弯有一腿。
可看程弯弯一脸坦然的样子,又不太像偷情……那就是她男人纠缠程弯弯这个寡妇!
富贵婶气的心口都在疼,可又不愿在这么多人落面子,冷冷道:“都是一个村的,也就随口问问你去哪,好心当作驴肝肺……”
程弯弯闭目养神。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原身守寡分家之后,村里就有不少老男人前来找麻烦。
好在原身是个泼辣的,一个一个都骂走了,就剩这个赵富贵还纠缠着,隔三差五就摸过来,原身不胜其烦。
她在这里提一嘴,就是希望富贵婶盯紧自己丈夫,不然她怕自己控制不住,一砖头砸破赵富贵的脑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