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重生在火红年代

重生在火红年代

爱吃葡萄的狗哥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爱吃葡萄的狗哥”又一新作《重生在火红年代》,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清风李玉梅,小说简介:一觉醒来,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清风成为了一个18岁的待业青年,在这个世界“努力”生活的故事..........

主角:李清风李玉梅   更新:2023-12-09 06:4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清风李玉梅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在火红年代》,由网络作家“爱吃葡萄的狗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爱吃葡萄的狗哥”又一新作《重生在火红年代》,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李清风李玉梅,小说简介:一觉醒来,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清风成为了一个18岁的待业青年,在这个世界“努力”生活的故事..........

《重生在火红年代》精彩片段


(20章修改删掉了,标题没有修改)

一家人吃过早饭,上班的上班,就连小妹也坐上了二姐的自行车前去纺织厂报道,刚刚还热闹的院子,瞬间寂静了下来。

看着空荡寂静的院子,李清风心里一阵寂寥,没有出去闲逛的心思,将碗筷洗刷干净后,昨晚没睡好的李清风索性重新回到自己房间补觉去了。

一觉睡到大中午,随便用着厨房里的粮食简单做了些吃的,趁着此时家里就自己一个人,李清风将老大和剩下的那十块钱分别用信封装了起来,放在了他们俩的床单下面。

至于李父给的那厚厚的一捆钱,这笔钱的体积太大,不管藏在哪里都会被李母发现,李清风思索了良久,实在是找不到存放的地方,索性直接把这笔钱交给李母算了。

有句老话说得好,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十块八毛五分钱在这个年代来说也算一笔不小的数字了,作为一个大孝子,李清风觉得自己有义务彻底切断李父走向堕落的物质条件。

唉,到时候希望李父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吧,毕竟我这都是为你好!

吃过午饭后没什么事,李清风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刚准备去外面的河边里消消暑时,此时李母汗津津的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的李母没来得及和李清风说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桌子上的凉白开,猛灌了好几口后,这才转头看向李清风:“快跟我走,知青的下乡物资到了,现在都在知青办放着呢,咱娘俩去把你的物资领回来”

知青下到农村国家都会给一笔安家费的,按照当时的政策是一共给420元的安家费,其中三十元是派遣费由户籍所在地政府拨付,以前是发现金给知青,让知青在当地采购像是被盖,蚊帐,床单,棉花之类的生活物品。(各地安家费差别比较大,本书以420为准)

后来出现有父母克扣下乡知青派遣费的事件后,这笔30元的派遣费就不发了,改由知青办统一采购生活物资分发给下乡的知青。

剩下390块钱是由知青落户地区拨付,就比如李清风是在黑省下乡,那这笔钱就由黑省当地拨款,这笔钱是拨付给生产队的,用于知青下乡第一年的生活费,知青小院建设,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的购置等等。

按照当时的规定,下乡知青的口粮和食油,肉等副食品的供应,第一年由组织供应,一年期满后组织就不管了,全靠你自己下地挣工分。

知青的口粮标准是每月35斤,副食品的供应和城市户口相同,另外就是每月都有一斤的肉票,每月的生活费是7.5元,一年的生活费总计90元。

剩下的300块里面,200块是房屋建设费,剩下的100块则是用来购买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免得大家说我水字数,这些就不一一列举了。

李家也没个三轮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大夏天的李清风嫌抱着布匹棉花从知青办回来热,想要去街道口废品站借辆收废品用的三轮车,宁愿弄脏布匹也不想抱着棉花布匹走回来。

李清风的话一出口,就被李母逮着骂了一顿,没办法,只能不情不愿的跟着李母往知青办走。

当母子俩赶到知青办时,此时的知青办已经来了好多这次要下乡的知青排队在领物资。

人太多,当轮到母子俩的时候,李清风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当看到一大包厚厚的棉花需要自己抱回家时,李清风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外面三十八九度的大热天,抱着一麻袋棉花和布匹走上几里路这是什么概念?这回到家里不得中暑啊。

东西已经领出来了,人知青办也不让你再退回去,李清风只能抱着最重的棉花和布匹,和李母一块顶着大太阳朝家里走去。

回到家里时,李清风感觉自己游走在脱水的边缘,狠狠灌了一大缸子水后,衣服一脱,穿着大裤衩子跳进了院里的大水缸中。

当身体被水缸里的水淹没时,李清风这才感觉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我现在要回单位去了,你的下乡物资都在家里呢,你下午在家看好家里的物资,不要乱跑”李母在屋里凉快了一会,暑意消退后,便急着赶回单位上班,临出门之前还不忘嘱咐在水缸里泡澡的李清风不要乱跑。

“放心吧,天这么热我想跑都没地方跑,肯定在家里看好东西”李清风眼睛都没睁开,敷衍的说道。

感受着李母走远后,李清风一个翻身从水缸里跳了出来,简单擦干净身上的水珠,套上衣服就往外跑。

这年头又没有手机,在水缸里消暑有什么意思,不去河里游两圈可惜了,至于李母说的丢东西的事,李清风丝毫不担心,大夏天的,这么重的棉花布匹,又是大件物品,小偷偷东西又不是劫匪抢劫,哪个小偷能光明正大的偷这玩意。

在河里游了一下午,看时间差不多后,这才上岸穿衣服往家里赶,明天自己就要下乡了,自己的东西还是要收拾收拾的。

当回到家里时,李清风看到自家的房门大开,拿出手表来看一下时间,现在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呢,心里咯噔一声,不会自己的物资真被偷了吧?

快速的跑进家门想要检查物资,一进屋,就看到了正在水龙头边洗菜的李母,李清风顿时刹住脚步,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妈,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这还没到下班点呢!”

“我今天要是不早点下班回来,我还不知道你是怎么糊弄我的”

“额...我这个是那个啥吧,是.是..对,明天不是就要下乡了吗,我想再看看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行了,你还知道你要下乡,你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没有?赶紧收拾去”

看到李母没有发火的意思,李清风心头一喜,应了一声,连忙朝着自己房间跑去。

小说《重生在火红年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在屋里收拾完自己的个人物品,原本觉得自己要下乡离开这个家里还不觉得有什么,真到离开的前一天,李清风心里反倒生出了几分不舍,下意识了忘记了李母还在院子里,随手从空间中掏出了一根烟点上。

就当李清风在屋里吞云吐雾时,李母推门走了进来....

四目相对之下,李清风慌张的将手中夹着正在燃烧香烟的右手放在身后试图遮挡,:“那个..那个妈,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你收拾的怎么样了,别藏了,你抽烟的事你哥早就告诉我了,你今年也都快十九了,也算是个大人了,想抽就抽吧”李母扫了一眼做贼心虚的李清风,淡淡的说道,随即来到床边,检查起了李清风收拾起来的包袱。

站在后面看着李母检查包袱的背影,李清风心里恨得牙痒痒,李老大啊李老大,行行行,前面说的好好的不会卖我,谁知道你转头就把我给卖了,这个仇我李清风记下了,咱们走着瞧。

就在李清风在心里一个劲的咒骂李老大时,李母检查了李清风的包袱说道:“你东西带的太多了,只带着夏天的衣服就行,毛衣毛裤什么的都不用带,带这么多东西,在火车上别一个不注意被人偷了”

“额..只带夏天的衣服,到那边冷了怎么办?”

“我还能冷着你不成?从咱们这里到东北,坐火车都要三天多,快四天,火车上人多眼杂的,要是睡死了,别人一伸手就能把你的东西给偷没了,到时候我看你怎么办”

“你的棉衣棉裤都还在家里呢,东北那边天冷,领回来的棉花只够做个大厚被子的,我这个月再想办法弄点棉花,把你的棉衣给续厚点,到时候一起把秋天的衣服给你邮过去”

听着李母的唠叨,李清风觉得有道理,也就闭上了嘴巴,静静的看着李母把一些收拾好的东西从包袱里往外拿。

拿出了所有暂时用不上的衣物,李母重新掂了掂包袱的重量,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又拿出了一条男士内裤交给了李清风。

接过内裤的李清风一愣,连忙说道:“妈,内裤这不是我的裤衩子吗,刚刚我说怎么都找不到,您这是给我放哪了啊?”

“我昨天拿走给你加工了一下,里面我给你缝了一个布口袋,你上火车的时候换上去,把钱票装到布口袋里”李母说着还把内裤上面缝制好的口袋翻出来给李清风看。

这年头的人挣钱不容易,再加上出门在外通信不方便,出门都比较小心,裤裆里面缝个口袋藏钱属于基本操作,没什么好奇怪的。

“我哪来的钱?”

李母白了李清风一眼,从兜里掏出了四张大团结放在床上,还有几张票据,打眼一看全是粮票,而且还都是全国粮票。

到底是原身的亲妈,还是想着自己的孩子的,当地属于县城,不是省会城市,全国通用粮票的存量不大,李清风只是收了两百多斤的全国粮票,几乎就清空了全县市面上的所有流通粮票,这几张粮票虽然不多,但是也可以看出李母是花了心思特意一家一家的上门去找人换的,而且兑换比例绝对不是一比一。

“出门在外小心点,别傻乎乎的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这笔钱省着点别乱花,不管多艰难,记得一定要留下够买一张回家车票的钱”把这笔钱交给李清风之前,李母不放心的又唠叨了几句。

这笔钱虽然对李清风来说不多,但是到底是李母的一番心意,李清风郑重的将钱收下,胸脯拍的哐哐响,坚定地保证道:“妈,你放心吧,你儿子我虽然懒,但是不傻,外面的人骗不了我,这笔钱一定省着花”

“行,你能办成你小妹的工作,我倒是不担心你能被人骗了”说到这里,李母犹豫了一下,简单组织了一下语言,重新开口说道:“妈知道乡下那地方苦,很多人都熬不住寂寞,你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到乡下一定不要乱来,我跟你爸会在城里想办法把你调回来,要是你在乡下结了婚,这辈子都要留在那里了,记住千万不要在乡下找媳妇结婚。”

李母话里的意思李清风听明白了,用粗俗的话语总结下来就是,在乡下千万要管好自己的裤裆,不要招惹当地的小姑娘,女知青,等着回城的机会。

对于这点,李清风自然是坚定的表明了态度,重重的朝着李母点了点头,表示绝对不会在乡下谈恋爱。

现在已经到了75年,距离七七年恢复高考还剩下两年的时候,李清风可不想在乡下苦熬,等所有知青都回城的时候再回来,还想着通过参加高考从知青身份上跳出来呢,要是真在乡下结了婚,那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能收到录取通知书。

这年头的人都单纯,李母隐晦的说出来这番话,心里也觉得不好意思,看到李清风点头后,也没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结,而是又着重交代了一番在乡下的各种注意事项。

嘱咐完毕后,李清风走出房间,陪着李母一起在厨房做饭,可能是因为明天李清风就要坐上火车下乡的缘故,李母今天早早的下班去菜市场买了不少的菜来给李清风送行,今晚的馒头都奢侈的蒸了一锅白面馒头,母子俩在厨房叮叮咣咣的好大一通忙活,做了满满一大桌子的饭菜。

晚上李父回来,看到桌子上满满一桌子菜什么也没说,直接问李母要了一块钱,转身拿起自己的酒壶出门打酒,扬言晚上要陪着两个儿子喝点。

李父走后没多久,李家的两朵金花也骑着自行车回来,看到桌子上这么丰盛的饭菜,口里直呼不过了。

往常是最早回来的李老大,今天倒是最晚的一个,直到天色擦黑才姗姗来迟,只不过这次回来,李老大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着一个提着挎包的漂亮姑娘。

小说《重生在火红年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