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是有义气。”
说起这个,李丽质认同地点点头,“是啊,渭南伯确实很重情义,阿兄说不想分走一部分利益,渭南伯还不答应呢。”
不知为何,她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个白衣少年的身影,脸上多了一抹红晕。
只是,光顾着高兴的李世民压根没注意到,随口问道:“那子安占收益几成?程处默他们又占几成?”
“回父皇,渭南伯占两成半,程处默、尉迟宝琳、秦怀道各占半成,阿兄占两成。”
此话一出,李世民身形顿了顿,“你说,承乾占两成?”
见阿耶表情不对,李丽质有些疑惑,但还是老实回道:“是的,渭南伯说让阿兄出三百贯,外加一些人手,然后占收益的两成。”
“程处默三人出一百贯,各占半成。”
兴奋感褪去,李世民暗自思忖一会,又问:“子安有没有猜出是朕派你去的?”
李丽质闻言迟疑了一会,“应该......猜出来了吧。”
“儿臣登门的时候,是说去看看兕子,等商议完毕,儿臣想走的时候,渭南伯问儿臣......”
“子安问你什么?”
李丽质咬着嘴唇,讪讪道:“渭南伯问儿臣,为什么不跟小兕子说句话就走。”
李世民:“......”
忽然间,他有了一种女儿越长大,反而越傻的感觉。
丽质小时候明明很聪明啊?
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
一大早上门说去看妹妹,结果从头到尾不跟妹妹说一句话。
你真就光‘看’啊?
李世民有点心累,但他又不好说女儿什么,沉默一会,开口道:“你去朕的内帑拿一千贯钱,然后再把酒楼的地契和房契给子安送过去。”
说完,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对了,还有七天就是你母亲的诞辰宴,你告诉子安,让他记得来参加。”
李丽质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答应下来。
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李世民突然笑了一声。
“这小子,真不简单啊。”
“......”
时间缓缓流逝,一转眼,两天时间已经过去。
太子东宫内,李承乾坐在案几前,望着面前的书籍怔怔出神。
这时,太子妃苏氏端着一碗莲子粥走进来,见李承乾还是这副模样,暗暗叹了口气。
李承乾自那天从渭南伯府出来后,经常一坐就是半天,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吃。
相比于之前,脸色憔悴了不少。
苏氏当然明白,李承乾之所以这样,是还没把养猪和那什么‘抗风险能力’想明白。
对此,苏氏也没什么好办法,她不过一个深宫妇人,帮不上李承乾什么忙。
“夫君,你今日还滴水未进,这样下去,身子恐怕会熬坏,臣妾为你煮了莲子粥,你先吃一些吧。”
她走过去,把莲子粥轻轻放在一旁。
李承乾回过神,见太子妃过来,放下手中的书籍,叹道:“你说,为什么养猪明明是一件好事,子安兄却说暂时不能昭告出去呢?”
两天里,他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但一直不曾想清楚。
苏氏嘴角挂着温和的笑,动作轻缓地喂李承乾吃了一口粥。
然后才轻声道:“夫君为何要钻牛角尖呢?”
“渭南伯没有先回答夫君的问题,其中的深意与苦心想必夫君能明白。”
“可......夫君莫非忘了,你上头还有一位君?”
“与其问我一个深宫妇人,夫君为何不去问问父皇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承乾听后双眼泛光,“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阿耶英明神武,肯定知晓问题的答案。”
“我何不向他请教呢?”
说做就做,李承乾立刻站起身,刚准备去寻找李世民,身子忽然顿了顿,想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