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达标”时,局长突然捂着胸口倒了下去。
送医诊断是轻度中暑引发的心悸,这事惊动了局党组。
调查组来的时候,芸偲拿出厚厚的一摞资料,从空调的采购合同到历次维修记录,试图证明自己“按章办事”。
但调查组组长只问了一个问题:“当领导身体出现不适时,你的应急预案在哪里?”
芸偲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她所有的流程里,唯独没有“应对突发健康事件”这一项。
屋漏偏逢连夜雨,紧接着发生的“文件归档事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级要求报送三年来的行政审批档案,芸偲负责统筹。
她制定了详细的归档方案,包括“文件折叠角度标准标签粘贴位置规范装箱排列顺序算法”,甚至要求每份文件的页脚必须对齐,误差不超过1毫米。
科室人员加班加点干了半个月,终于把上千份文件整理得像仪仗队一样整齐。
然而报送时才发现,其中最重要的几份批文,因为她过于关注“形式美观”,被误夹在其他文件里,差点延误了大事。
局长在党组会上大发雷霆:“我们要的是能办事的干部,不是搞行为艺术的!”
芸偲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她试图解释“细节管控的重要性”,却被局长打断:“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老百姓来办事,难道要看你文件叠得齐不齐?”
会后,她办公室的消毒水味更浓了,有人看见她对着那幅十字绣发呆,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败”字的绣线。
真正让她崩溃的是那次职级并行。
按照规定,她符合晋升三级调研员的条件,但民主测评时得票极低。
有同事私下议论:“跟她共事太累了,喝口水都要被问杯子有没有消毒。”
“上次我交报告,她居然用尺子量行距,说不符合1.5倍标准。”
芸偲听到这些话,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整天,出来时眼睛红肿,金丝眼镜也换了副款式更低调的。
后来她不再强求“0.3厘米针脚”,审批流程也简化了些,但那种深入骨髓的“精密主义”已经成了她的标签。
有次小王交报销单,她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虽然没再问“发票章的清晰度”,但眼神里的挣扎显而易见。
老李说,现在看见芸偲对着电脑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