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港岛:霍家三代,资本风暴眼霍鹰东霍振霆全文

第17章

发表时间: 2025-06-01

夜色清朗,乘游艇欣赏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城市在夜色中苏醒,高楼的灯火如繁星般闪耀,流转的光辉映照出梦幻般的色彩,恰似一颗璀璨星辰悬于天际。

海港的灯影洒落水面,斑斓的光线在波光荡漾的海面上舞动,犹如一幅流动的画作。

游艇缓缓掠过海面,霍启煊遥望远方的彩灯,聆听这座城的呼吸。

远处的旋律飘散在空气里,与轻柔的海浪声交织,营造出闲适又静谧的意境。

“小煊,我跟我爸谈过了,他最多只肯出五百万美金。”李阚慵懒地靠在游艇座椅上,手中握着一杯红酒,琥珀色的液体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五百万算什么?想发大财,就得抓住这次机会,错过可别后悔。”霍启煊头也不抬。

“唉,我本就是个小富即安的人,五百万已是极限,再多,我父亲会担心,要是贪心,连这点钱都保不住。”李阚叹了口气。

“至少一千万,低于这个数,你就没资格参与。”霍启煊语气坚定。

李阚站到霍启煊身旁,严肃地询问:“你真觉得能赚到大钱?”

“这种问题不用问,不如去想办法筹钱。”霍启煊转身要倒酒,却发现酒已空,他唤来服务生添酒后,自斟一杯,随后闭目休息。

李阚久久注视霍启煊,终于下定决心:“行,我去凑齐一千万,陪你赌这一把。”

霍启煊睁开眼,冷笑道:“你父亲给你的也就是这个数,但你内心有顾忌,舍不得放手,只想留五百万当底子。”

“都被你看穿了。”李阚干笑两声。

这家伙眼神太过敏锐,仿佛自己在他面前毫无隐私可言。

李阚手握酒杯,站在游艇上略显拘谨。

“有话直说,别吞吞吐吐的。”霍启煊瞥了眼他的模样,语气不耐烦。

“嘿嘿。”李阚放下酒杯,绕到霍启煊身后开始按摩,同时开口说道:

“小煊,我有几个朋友,平时关系不错。

他们和我家一样,都是从内地来发展的。

我之前答应过他们,要是有好项目就带上他们一起。

你看能不能……”

李阚偷偷瞄了下霍启煊的表情,见他并无反对之意,便接着问:“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你的朋友靠得住吗?”霍启煊并未直接拒绝,反而追问背景,“当然,资金充足更好。”

“绝对可靠,都是熟识多年的人。”李阚笃定回答。

霍启煊睁开双眼,淡淡说道:

“让他们上来吧。”

李阚面露喜色,转身离开游艇,不久后返回,身后跟着六个年轻人,年龄约莫二十四五岁。

经过介绍,霍启煊了解到这些人大多出身粤省,各自家族企业在当地颇具规模。

随着港岛回归,他们也将目光投向这片土地。

港岛的优势在于与国际接轨,能学到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资本运作经验,这些都是内地企业亟需的内容。

只是,要在港岛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港岛市场已被四大家族与英资瓜分殆尽,大陆企业难以涉足各行业。

然而,谈及利益,即使素不相识的人也能找到共同语言。

于是,这些年轻人与霍启煊仅寒暄几句便熟络起来,甚至聊起近期哪位女星人气最高、哪位富豪卷入绯闻等话题。

李阚则负责活跃气氛,展现其出色的社交才能,很快拉近彼此距离。

熟悉后谈正事便顺理成章。

“入场需至少一千万美元。”霍启煊说道。

六个年轻人显然早有准备,竟毫无迟疑地应允。

这种爽快令霍启煊感到意外。

难道大陆企业如此富裕?尽管仅为一千万,但那是美金。

97年能拿出这笔资金的企业绝非小角色,更何况它们来自大陆。

实际上,大陆经济并非自改革开放即迅猛发展。

当时虽开放门户,但外资仍持观望态度。

并非人人如霍鹰东,即便李嘉诚也等待十五年后才涉足,更遑论其他外资。

真正推动大陆融入国际、经济起飞的是2008年奥运会之后。

也是在那之后,世界才真正认知华夏。

北京举办奥运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此。

多数人未能充分认识到北京奥运的重要性。

这场盛会让全球看到华夏市场的潜力,促使犹豫中的外资决意投资大陆。

自这一刻起,大陆正式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经济腾飞势不可挡。

这也让霍启煊对众人能够筹措出一千万美元感到震惊。

如今大陆尚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却突然冒出几位亿万富翁,着实让人难以置信。

“小煊,不必惊讶,这是我们倾尽所有筹集的资金。

若此次计划失败,我们的家族企业都将陷入危机。”一位年轻人苦笑着说道,其他人亦随之叹息连连。

霍启煊眉梢微扬,问道:“你们如此笃定能盈利?能拿出这么多钱,说明各家企业的实力都不容小觑,决策层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吧,为何会批准这种冒险之举?”

经营企业最忌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做法无异于 ** 。

创立一家企业犹如养育子女,其间艰辛唯有创业者最为深知。

因此,他们向来避讳投机取巧的心理,毕竟一旦失败,多年努力将化为乌有,那些因破产而轻生的悲剧便是明证。

然而此刻,六家企业竟表现出类似的风险倾向。

细想之下,单个企业或许可归结为侥幸心理,但六家同时如此行动,则绝非偶然,而是他们坚信此次必能获利无疑。

尽管不清楚他们的信心源自何处,霍启煊并未深究。

创业成功的人都拥有独特的情报网络,深知信息不对称的价值,提前掌握关键资讯实属正常。

理清思路后,霍启煊恍然大悟,他们的真实意图并非拓展 ** 市场,而是旨在积累更多资本以深耕内地。

毕竟,对大陆政策理解最透彻的莫过于本土企业。

外国资本家们趁机抢占大陆市场时,港岛显得微不足道。

“若换作他人,我们绝不会如此行事,但有你在引领,跟着分一杯羹还是可行的。”一位青年笑着说。

这些青年皆为家族企业的代表,未来的核心人物,个个经过精心培养。

“好,既然是朋友,便是自己人,此事交给我。”霍启煊拍胸脯承诺,“回头给你们一个账户,把资金打入其中,坐等收益即可。”

确认霍启煊的承诺后,众人激动地欢呼。

“兄弟们,公事谈毕,该享乐了!”李阚高声喊道,又朝下方大喊,“都上来!”

随即,一群身着比基尼的美女涌上甲板。

夜色下的聚会,令人陶醉。

……

霍启煊酒气熏天地回到家,刚进门,霍鹰东便放下报纸望来,嗅到酒味,皱眉轻哼:

“为何饮酒过量?”

听见父亲质问,霍启煊忙端正态度,问候早安。

霍鹰东摆手示意他先去沐浴,待他洗毕出浴,桌上已备好解酒茶,他指了指茶杯吩咐:

“喝了醒酒!”

饮罢茶水,霍启煊方落座沙发。

“你已成年,有自己的主张,我不再多干涉。

你父母忙于运动会和生意收购,没空顾及你。

不过要学会自我约束,避免沾染不良习惯。”霍启煊静静聆听爷爷的叮嘱,频频点头。

这是长辈的关怀,只能默默接受。

霍鹰东言简意赅地说完,指了指桌上的请帖:“既然你回来了,就跟我一起去参加聚会吧。”

霍启煊接过请帖翻开一看:“企业家交流会?”他疑惑地望向霍鹰东。

霍鹰东点头:“这是特区发来的邀请,特首新上任,想跟港岛企业家见见面、熟悉彼此,属于常规社交活动。”

霍启煊顿时明白。

随即心想,特区此举或许也意在团结港岛企业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金融风暴,这对特区而言至关重要。

“爷爷,我这个年纪去这种场合,会不会不合适?”霍启煊迟疑问道。

仅凭常识便知,这次受邀者恐怕都是四五十岁的企业家。

一群中老年人里突然冒出个十八岁少年,场面难免尴尬,他也不想被叫叔叔或爷爷。

“你以为我想带你去?可没办法,这是特首的要求,他秘书亲自打来电话,让我带上你。”霍鹰东说道。

“特首知道我?”霍启煊瞪大双眼。

“他是特首,自然清楚你的事。

十八岁赚六十亿美元,他怎么会不好奇?”霍鹰东喝口茶,平静回应。

霍启煊摸了摸鼻子,没想到竟如此。

“不必太过忧虑,特首与我们立场一致,他守护的是全港市民利益。

面对金融风暴,须与他保持密切联络。”霍鹰东语重心长地说,“此外,我们的收购计划还需特区 ** 协助。

此次收购英资旗下资产,不止我们一家参与,还有特区 ** 。”

霍启煊点头表示理解。

英资资产规模庞大,霍家无法单凭自身力量完成收购,必然需要更多资本方加入。

况且,他们并非要将英资彻底驱逐出港岛,而是争取主导权。

英资可保留,但控制权必须移交。

“现在时间尚早,你先去休息,养足精神,待会我会叫你。”霍鹰东拍拍霍启煊肩膀,示意他回去休息。

昨晚霍启煊在游艇上彻夜未眠,本就疲惫不堪,听罢便回房倒头大睡。

一夜酣眠后,他仍感昏沉,天已渐入黄昏。

霍鹰东如约前来唤醒霍启煊,嘱咐他稍作准备出席晚宴。

爷孙二人坐车离开别墅,途中霍启煊发现许多同路的豪华车辆,想必皆是赴宴嘉宾。

车队蜿蜒而下,宛如一场流动的车展,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