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思量着,面上却不显。装作极为喜欢的样子,谢了祖母,吩咐半夏接过衣裳,好生保管。
姜挽璃看着那件衣裳,眼底流露出些许嫉恨。
凭什么姜枕月就能穿这样的好衣裳,就因为她有个好母亲?
姜挽璃一边在心里感叹世道不公,一边又思量自己该穿哪套衣裳,想着配什么首饰好。
各自收好衣裳后,老夫人乏了,便打发她们出了安寿堂。
姜枕月回到梧桐居,茯苓带着小丫鬟迎了上来。
梧桐居内室,姜枕月靠在小榻上,手边是滚烫的雪梨燕窝。
茯苓和半夏则带着两个新提拔上来的二等丫鬟春兰和秋雪,看着那件新衣裳。
“小姐,这衣裳真是好看。明日小姐穿着这件衣裳去端亲王府,定能艳压群芳。”
姜枕月哼了一声,“艳压群芳的,只能是靖安长公主。”
半夏似懂非懂,“那明日换别的?”
姜枕月想了想,“先不换,这是祖母送的,怎么都要穿着出门。”
“带一身不太张扬的,到那后再找由头换掉。”
晚上,姜枕月半靠在床边,垂眸不知道想什么。
茯苓上前,替她理了理被子,问道:“小姐在想明日的事?”
姜枕月摇头,“我在想,明天之后,李初柔会怎么报复我。”
茯苓一愣,然后说道:“夫人知道那药是假的,会不会怀疑小姐是故意的?”
“咱们那两日赶制的假药,都被偷走了。夫人若是给别人,怕是会被发现。”
姜枕月道:“在她看来,都是千金难求的名贵之药。不会轻易用的,得用到有价值的地方。”
“等她知道那些都是假的,真的还全在我手里,一定不会罢休。”
姜枕月忽然心思一动,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不多时,梧桐居就闹了起来。整个院子的人都在找东西,外人却不知道在找什么。
次日,姜枕月去安寿堂请安的时候,明显精神不济。
又在老夫人问话的时候,含糊地说少了个簪子。
李初柔表面安慰,心里则暗骂姜枕月蠢。
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才知道丢了,可见她根本不会管家理事。前几日表现出的聪明,也不过是一时撞大运罢了。
这么一想,李初柔一颗心又安定了不少。
用过早饭,去参加寿宴的几人便开始各自更衣,上妆,梳头。
姜枕月一身锦绣叠霞裙,颈间带着一个红宝石金丝璎珞,中间的宝石足有龙眼大小。
她一句话不说,只往那一站,就好似一朵人间富贵花,让人移不开眼。
姜挽璃深深看了她一眼,才上马车,像是做出了某种决定。
姜家今日女眷去了四辆马车,早早过去先陪着老太妃说话。
安平侯姜启平则带着世子姜湛,等快到吉时再去。
马车缓缓出了姜家,朝着离皇宫一墙之隔的青龙大街行去。
还没等到青龙大街,前面的马车就已经堵的水泄不通。
来贺寿的人太多,每家都要好几辆马车。
茯苓先还瞧瞧街边的热闹,后来便只焦急地盯着前面的马车了。
“这端亲王府老太妃过寿,可真是比过年还热闹。”半夏感慨了一句。
姜枕月说道:“端亲王是皇上的堂兄,这位老太妃,是皇上亲伯母。”
“而且这位老太妃,还不是一般人,于国有功。”
茯苓最喜欢的,就是去街边听人说书。此时听姜枕月这么说,也不看外面了。
“这话怎么说?”
半夏也如茯苓一般,好奇地看着姜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