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枕月站在一旁,听她们姑侄说话。想起前世,镇国公去了之后,崔老夫人便闭门不出了。
皇上时常差人来看,老太妃也经常派人去问候,还下帖子请她上门走动。
但那时候崔老夫人心如死灰,都婉拒了。
姜枕月愣神的工夫,就听老太妃说道:“你们姑娘家,不用在这拘束着。我吩咐人带你们去后花园,有花房,鱼池,还有花灯。”
说完转头吩咐身边的丫鬟,“带几位小姐过去,让三小姐好生陪着。”
几人闻言福身告退,跟着小丫鬟往后花园走去。
此时后花园边,那座人造山丘上的亭子内。端亲王世子赵邑,长公主嫡子平阳侯曹轩,还有镇国公崔景川正坐在一处煮茶。
当然,这活主要是曹轩在干。
赵邑不耐烦做这个,在赵邑看来,喝个水还费这个劲,那就是不渴。
崔景川身体不好,谁也不会让他伸手。
曹轩一身月白色宽袖衣衫,环佩青衣,温润如玉。
手里拿着一柄扇子,轻轻扇着炉火。
明明就是煮个茶,举手投足间,却是说不出的雅致。
嘴上问道:“景川,前几日你还说今日不来,怎么又来了?”
赵邑捏起一个兰花豆,往上一抛,再张嘴接住。闻言也看向崔景川,等他回答。
崔景川看向下面的花园,连个眼神都没给他们二人。
随口说了句,“爷愿意,你管得着么?”
曹轩也不恼怒,顺着他的目光环视四周,慢条斯理地问道:“找谁呢?”
话音刚落,就听几人身后的山丘下方,传来说话声。
“昭雪受了那么重的罚,听说姜大小姐都没去看看,还真是没有骨肉亲情。”
姜枕月觉得这京城没有秘密,她去没去看姜昭雪,都能传的人尽皆知么?
说话的人她不认得,不过能进端亲王府的,想来家世也不会太差。
姜昭雪得意地看着姜枕月,她这些年交了不少闺中密友。
此时她身边上的几人也都跟着附和,似有声讨姜枕月,替她出头之意。
姜枕月闻言正要开口,众人身后就传来了小姑娘清脆的声音。
“亲情?若是谁敢闹我母亲的祭礼,我打断她的腿。”
赵清今日穿了一身红色的束腰长裙,头发高高挽起。明明是一张精致的脸,一开口却莫名带了几分匪气。
姜枕月几人福身行礼,“长乐郡主。”
来人是端亲王嫡出的三女儿,皇上亲封的长乐郡主。听说最得老太妃喜欢,在府里比世子赵邑都受宠。
赵清伸手扶住姜枕月,“姐姐别跟我多礼,叫我一声清妹妹就是了。”
姜家的事她听说了一些,就冲姜枕月没装模作样去看姜昭雪,她就看她顺眼。
说完又斜了眼刚刚说话那姑娘,“承欢表妹,今日是我祖母寿辰。你来贺寿我们高兴,可别把你们家内宅那点龌龊手段带到这,我们家不兴这个。”
姜枕月恍然大悟,之前刁难那人是礼郡王妃的娘家侄女,周家四小姐周承欢。
周承欢被赵清说的面色通红,又不愿跟赵清发生争执。赵清就是这王府的小霸王,真惹急了她,可不会顾及亲戚脸面。
正想找个借口离开,又听头顶有人说话。
“妹妹说的是,咱们王府容不得挑唆是非的人。”
几人仰头,就看见端亲王世子赵邑趴在亭子边的栏杆上,正俯身看着他们。
姜枕月从赵清和赵邑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