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秋日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文章精选阅读

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文章精选阅读

大唐镇国将军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是作者“大唐镇国将军”的倾心著作,李祐李世民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滋啦……羊肉在火上炙烤的时候,发出一阵阵焦脆地声响,香气四溢,充斥着整个王府花园。后花园的草丛里,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那烤全羊的方向,难受住了。咕噜噜……咕叽……他们互相对视,大口吞咽着口水,肚子已经不争气的开始叫唤了。半个时辰之后,李祐点头示意,侍女小心翼翼拿起短匕,割下一块儿羊肉,卷在了洗......

主角:李祐李世民   更新:2024-06-04 11: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祐李世民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文章精选阅读》,由网络作家“大唐镇国将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是作者“大唐镇国将军”的倾心著作,李祐李世民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滋啦……羊肉在火上炙烤的时候,发出一阵阵焦脆地声响,香气四溢,充斥着整个王府花园。后花园的草丛里,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那烤全羊的方向,难受住了。咕噜噜……咕叽……他们互相对视,大口吞咽着口水,肚子已经不争气的开始叫唤了。半个时辰之后,李祐点头示意,侍女小心翼翼拿起短匕,割下一块儿羊肉,卷在了洗......

《大唐最强皇子:从被流放开始文章精选阅读》精彩片段


夜晚的王府之中,凉风习习,李祐看着堆积在大箱子里的铜钱,脸上平静的很。他已经计划开始建造一个巨大的仓库,用来存放钱财了。

老黄恭敬的站在一旁,佝偻着腰,欲言又止许多次之后,终于小心翼翼开口了。

“启禀殿下,老奴心中实在是不解,请殿下告知。”

李祐瞥了一眼老黄,差不多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你想问为什么是十五文钱一斤?”

老黄沉默,他确实有些不明白,这么好的盐,却卖的跟粗盐一个价,是不是低了?

李祐看了老黄一眼,心头叹息。老黄这种人,在皇宫里久了,怕是和普通百姓脱节太久了。

李祐负手而立,看着窗外,平静的话语里,仿佛包裹惊雷。

“如果大唐百姓,每个人给你一文钱,你会有多少钱?”

老黄心里面的愁云一瞬间像是被狂风吹散一般,拨云见日。

对啊,每个人,若是只有一文钱,那放眼天下,不,就算是放在齐州,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回王爷,那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老奴不敢想。”

李祐点点头,继续说道:“如果,他们每天都给你一文钱呢?”

轰!老黄瞬间明白了,大脑之中一片空白。

盐,这东西,每天都有人吃,人人都需要,无穷尽也。

哪怕每天每个人只有一文钱……

嘶……

李祐笑了笑,趁老黄还在震撼之中时下达命令。

“今日开始,加快制盐速度,每天超过一万斤,所有人都有重赏!”

李祐放下话之后,王府之中,犹如上紧了发条一般,节奏更快了。

张山带头干,六百个亲卫那叫一个卖力,尤其是听到重赏两个字之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

短短一天,就再度炼制出来将近六万斤精盐,产量几乎翻倍。

然而,第二天,六万斤精盐,依旧被齐州百姓一扫而空。

盐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

李祐算了一笔账,对于这六百人来说,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极限了,这么干赚钱太慢了。

封闭式的制盐基地,要提上日程了。

这些亲兵虽然领着朝廷的军饷,可以往死里用,但他们有更大的用处。

短短两天,整个齐州城的百姓似乎都知道了十五文钱的精盐。

街头巷尾的议论,从以前的家长里短,八卦闲谈,到现在,只有一个话题,那就是盐!

城里干粗活的人极多,他们都是东城贫寒宅子里长大的,比不得西城的富人,只能干点苦力活,混口饭吃。

最舒坦的,就属他们,平日里干活嘴里寡淡,可现有了十五文钱的精盐,他们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我现在浑身都是劲儿。”

端着碗的汉子蹲在门槛上,朝着一旁正在搬运货物的同伴炫耀。

“你尝尝这饭菜味道,真香啊,以前都啥啊,苦不拉几的。”

“大哥,你说这么便宜的盐,能卖多久啊?”一旁有个小年轻,一脸期待,嘴里还塞着一口窝头。

“就是啊,那盐号到底赚不赚钱,不会几天就没了吧?”

干苦力活的人每天活动量大,如果没有大量的盐作为补充,立马就会有气无力,赚钱也会变少。

十二文的粗盐,以他们的活动量来算,只够支撑一个月。

然而十五文钱一斤的细盐,粗略一算算下来,一个人足足可以吃三个多月。

哪个划算?傻子都知道!

“真希望这精盐能这么一直卖下去啊,官家的粗盐太杂,一口盐里,一半都是石头。”

“其他盐号的细盐,都是五十文一斤,偏偏他们是十五文一斤,好人啊,咱也能享受享受富贵人家吃的细盐咯。”

“来来来,抓紧干,结了工钱,多买点细盐去。”

齐州东城的人乃是贫寒出身,再加上今年的灾年,家里面余粮不多,余钱也不怎么充足,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大清早,吵闹的声音就从东城某个巷子中传来,女人和孩子的哭声,让男人心里烦躁,只能蹲在门前,唉声叹气。

“二狗子,这是咋了,脑袋都能耷拉到裤裆里了。”

被称作二狗子的壮年男子,脸上挂满了忧虑:“三叔,你就别埋汰我了。”

“这不最近又腌菜么,家里的粗盐都用完了,细盐又用不起,哎。”

中年男人扶着墙,耸耸肩:“我说你这小子,一天到晚不要只顾着埋头干活。”

“城南泉水巷有家盐号,卖的精盐,十五文钱一斤。”

二狗子一愣,梗着脖子死死盯着中年男人:“三叔,你不会骗我吧?”

“啧,你这个人怎么不识好歹?我骗你干嘛?我昨天刚去买了两斤,你快些去啊,很多人抢着买都买不到呢!”

二狗子心里犯嘀咕,怎么可能?十五文钱一斤的细盐?这莫不是哪个善人大发慈悲了?

一咬牙,从鞋底抠出来一块儿碎银子,拍拍屁股,朝着城南方向跑去。

齐王府中,李祐实在受不了厨子的手艺了,亲自动手。

什么君子远庖厨,不重要。

赚到钱就该享受,有些享受,你还真得自己动手。

“多放点盐,吝啬个啥?本王是那种缺盐的人?”

“胡椒贵怎么了?本王缺那个钱吗?”

“肉桂,八角,藤椒,你们为什么就不敢多放?”

李祐一边说,一边亲自动手,一旁的厨子和厨娘噤若寒蝉,他们从没有见过亲自下厨的贵族,更别说亲自动手做饭的皇子。

终于,巨大的木盆之中,一整只羊被腌制差不多了。

烤全羊,一定要自己动手,才有成就感。

唯一不爽的是,辣椒只能用茱萸代替,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让仆役搭好架子,李祐随手抽出几把剑,穿过整只羊的身体,架在了搭好的木架子上。

夜空之中,飞蛾在周围晃动着,朝着火堆义无反顾冲了过来。

滋啦……

滋啦……

羊肉在火上炙烤的时候,发出一阵阵焦脆地声响,香气四溢,充斥着整个王府花园。

后花园的草丛里,一双双眼睛死死盯着那烤全羊的方向,难受住了。

咕噜噜……

咕叽……

他们互相对视,大口吞咽着口水,肚子已经不争气的开始叫唤了。

半个时辰之后,李祐点头示意,侍女小心翼翼拿起短匕,割下一块儿羊肉,卷在了洗干净的青菜叶之中,送到了李祐嘴边。

一口咬下,汁水四溢,香气扑鼻。

“爽啊!”

来到大唐这么久,终于吃到最接近后世的一道菜了,还是得自己动手啊。

要是再来块儿冰镇西瓜,就绝了。


三百工匠来到了某个偏远的地方,这个地方是整个工坊之中除了酒坊最远的地方。

正南。

“今日开始,你们就有了一些新的任务。”

“工钱依旧,依旧管饭,只是你们要做的事情,比起其他人更有成就感。”

“天下人都会因为你们的手艺,而欢欣鼓舞……”

马周是个忽悠人的高手,不然怎么可能从一个布衣到宰相呢?

一番话之后,三百个工匠心态就已经不一样了。

他们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是一件大事。

马周此时拿着一本册子,老黄坐在椅子上。

这一次,老黄负责每一项事情的协调,马周负责拨钱和动员。

册子是李祐亲手写的,大概花了两天时间。

马周看着册子上的话,心头感慨不已。

随后开始分发工艺图纸。

正午时分,外面已经开始运送竹子。

大量的竹子就这么直接运输了过来,运输的人是杜宏,他一脸黝黑,“张统领,不行咱种竹子吧。”

“折冲府的士兵不够用了都。”

可不是嘛,赚麻了了吧?

就连折冲都尉都亲自上阵了。

看着杜宏那兴冲冲的脸,张山安抚着,倒上凉茶。

“都尉,莫慌,王爷也说了种竹子这件事,应该在想办法。”

“对了,王爷要这些竹子干嘛?”杜宏再度当起了好奇宝宝,黝黑的皮肤上闪烁着一种褶子。

“问那么多干嘛,不过听马周先生说,是好事!”张山嘴巴很严实,自然不能多说,随口一说是好事就行。

“那自然是好事,回去我就给陛下启奏,多要人,征兵 !”

张山心里一颤,好家伙,你是赚了多少钱,这都不要命了。

折冲府两万士兵,驻扎在齐州之外,两万人每天每个人创造三十文到五十文,每天给士兵发六百两银子,这个消耗,绝对是巨大了。

但杜宏,绝对可以赚三四百两左右。

一天,就是一些官员十年的俸禄,能不铤而走险吗?

“杜宏!我劝你冷静!冷静!”

在张山的厉喝之中,杜宏这才从疯狂之中脱离。

“那我就继续了。”

杜宏带着人走了一遍竹子采伐的路之后,就回去了。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人吃人。

这是折冲府的士兵们唯一攒钱的机会了,在未来,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从军中退伍,会迅速被社会淘汰掉。

大唐变得很快!

张山看着这些折冲府兴冲冲的士兵,突然觉得,这些人似乎忙碌起来就很幸福。

唐人,骨子里是闲不住的。

造纸也算是开始了,经过浸泡的竹子还需要一点点时间,才可以动工,但这些日子,马周拿着李祐给的册子,已经基本上将造纸的每一个环节对工匠进行了理论上的培训。

对造纸心心念念已久的李祐,来到工坊,看着那些正在认真学习的工匠,脸上挂满了笑容。

就在这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小工匠举着一根棒棒跑了过来。

跪在李祐面前,整个人兴奋的不行。

“殿下,殿下,草民做出来了。”

李祐拿起那人手里的东西一看,可不就是自己想要的那种铅笔吗?

细支,修长,两头都是压实的碳粉。

李祐拿起工匠用的刀子,三下两下就削成了尖,随后在纸上一画,那种感觉,比起前两天那根好多了。

虽然木炭研磨的粉末并没有完全压实,但能在没有机床的前提下达到这样的效果,说明这个年轻的工匠有心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